在物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实验的重要性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chengp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当前物理实验的尴尬
  当前的学校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常常是“学校向老师要成绩,老师向学生要成绩,学生只有靠时间来要成绩。步步紧逼紧张有序,在有序紧张的教学中很多却违背了学科教学的规律和学科教育的目的。
  物理本是一门注重实验的学科,但是学生在“繁重”的理论学习压力下,在紧迫的时间内为了高考理论上的解答,学生很少有机会真正的去做实验,去思考实验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新课教学中的一些必须的实验一般是由教师演示,甚至经常以电脑课件代替,平时习题课总是作不完的题目,更是没有实验的机会,当然很多需要自己体会的实验过程无法体会自然实验的结果对学生而言就是一个标准的答案没有任何探究科学的意义,这样无疑极大的降低了物理学科的魅力,使学生的学科兴趣下降,课堂效率降低,成绩也很难提高,即使有些理解能力超强的学生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但也不幸的沦为只能做题当却无法动手的理论主义者当然无所谓什么创新能力了。条件较好的学校,虽能够达到实验要求,但许多教师因为高考的实际需要几乎把实验当作是得出结论的手段,根据分值的多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居从属地位,难以发挥其应有功能和体现其在物理学中的地位。。
  二、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明白物理实验的意义
  1、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很多伟大的物理学家的成就都是从实验中产生的,如法拉第、卡文迪许、赫兹等。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尽量多安排一些实验,并注意提高实验效果。如在学习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有关时,拿一段直铁丝,同学们很容易回答出,铁丝的重心在这段铁丝的正中间;再把这段铁丝弯成一个圆环,用悬挂法测出圆环的重心在圆环的中心。通过这个实验使同学们很容易得出物体的重心位置与形状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的结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可以从实验中体会到物理学的魅力,牛顿曾经用棱镜分解太阳光,艾萨克牛顿出生那年,伽利略与世长辞。牛顿1665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后因躲避鼠疫在家里呆了两年,再后来顺利地得到了工作。当时大家都认为白光是一种纯的没有其他颜色的光(亚里士多德就是这样认为的),而彩色光是一种不知何故发生变化的光。为了验证这个假设,牛顿把一面三棱镜放在阳光下,透过三棱镜,在墙上被分解为不同颜色,后来我们称作为光谱。人们知道彩虹的五颜六色,但是他们认为那是因为不正常。牛顿的结论是:正是这些红、橙、黄、绿、青、蓝、紫基础色有不同的色谱才形成了表面上颜色单一的白色光,如果你深入地看看,会发现白光是非常美丽的。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物理学大师所做的物理实验以及所取得的成绩。以期达到激发学生渴望实验的目的。
  3、通过动手去做实验,去思考实验中发现的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和定律是怎样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导出规律, 掌握理论, 正确而深刻地领会物理知识。
  三、“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提高实验的影响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现代教学论也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个问题呈现出来,学习的发生起源于情景变化的刺激。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应当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生疑、质疑,这样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一讲到底,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思考问题,就像装知识的“口袋”,又像学知识的“机器”。然而学生的素质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学、练、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对知识、对科学的探索欲望,启迪学生的思维、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
  (1)、将部分规律课由老师演示探索过程改为学生分组探究体验
  高中物理教材中涉及的规律有很多,比如“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自由落体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单摆的等时性”、“胡克定律”、“电阻定律”、“闭合定路欧姆定律”、“楞次定律”等等。对于这些规律课,由于以前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更大程度上受“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观念的束缚,物理教师大多的处理方法是采用“老师讲解或演示探究过程或方法,学生听、记”模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没有尊重物理实验应有的地位,没有认清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思考的能力。
  (2)、将部分课堂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就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将演示的过程转化为学生自己独立地运用实验去探求知识或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从而自己去总结得出结论的过程。这样做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加强实验基本功的训练,而且还可以通过实验探求知识,获取知识。对学生来说,按照思维发展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创造的过程。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增加的就是学生的创造体验。这种效果是单纯的演示实验所不能达到的。
   总之说来物理学是一门来源于自然而又应用于自然的基础科学,一方面它带动了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推动了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关注物理的知识与技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关注物理学与技术、经济、社会的互动作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同时,现代科学发展更强调知识的交叉与交融,物理学的发展史也表明,具有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就更有可能为科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牛顿和麦克斯韦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与他们深厚的数学功底密不可分。泰勒曾指出:“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联想和独到见解。”因此高中物理实验创新教学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在安排足够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基础上,将学生从课堂、教材、习题中释放出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等,实验室要完全对学生开放,培养学生主动做课外实验的意识,同时鼓励他们博览群书,逐步建立起以物理学为核心的广博的知识体系。
  参考书目:
  乔际平 刘甲珉著 《物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郭奕玲,沈慧君 编著《物理学史》清华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纵观人类历史,人类社会的每一点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对自身潜能的开发,而在所有潜能中,最宝贵的当属创造的潜力。然而,目前在我国,这方面的努力还远远不够,中国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刘吉曾明确指出:“当前中国教育的严重问题之一,就是缺少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开发。”从我国的中学科技教育实践来看,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如何使中学科技教育在创新教育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对中学生科学创造力的培养,还没有引起
期刊
初中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生物老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  一、求实——扎实严谨,联系实际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切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搞清生
期刊
一、教学过程描述  本节课教学时间是41分32秒。课前我作了充分的准备,不但自己准备了有关教具,准备了课件,还让学生各自准备了若干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学具。教学主要过程是:’  (一)引入阶段(5分45秒)  1.教师提出问题:  (1)什么叫物体的体积?(生1答: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集体答:体积是1立方厘米。)  2个棱长是1
期刊
英语教学大纲指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设法结合学生实际活动情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参与言语实践活动.” 而课堂教学迫切需要良好的生态氛围,使师生双方在水乳交融的环境中,形成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氛围。因此英语 学习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使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为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情境教学常常利用角色效应,设计角色让学生充分活动
期刊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其概念、理论、方法等,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恐惧和憎恨;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时,会产生惊讶和欣慰。虽然这种情感不直接参与数学的认知活动,但对数学学习起着推动、增加、坚持、调节等作用。因此,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其
期刊
【摘要】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  【关键词】情感 对话 开放       面对新“课标”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语文教学将进行一场新的革命。我们应该重新定位语文课堂,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读,去品,从而进入文本。这中间,教师的情感投入至关重要的。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期刊
Dear Sir/Madan!  Thank you for offering the courses. In my opinion, the eight-week course, which lasts from July 4th to August 26yh, is more suitable for me. I have learned English for three years in
期刊
在普通中学的英语教学中,存在一个比较普遍并令人头痛的现象,那就是学生在课堂上不配合,老师通常被迫上演独角戏。我常听一些同事说,教师备课很仔细,很深刻,满怀希望地走进教室,尽管自我感觉语言生动流畅,教态自然大方,但学生却死气沉沉,课上不愿回答问题,课后作业应付抄袭,老师的心情也随之像霜打的茄子。学生上课不配合现象严重,这是为什么?  一. 学生课堂不配合的原因  1.教材难度和初中学生接受能力的反差
期刊
朱自清散文《春》的语言朴实清新,生动形象。从修辞手段看,这与本文中大量运用叠词是分不开的。  《春》共用了二十余个叠词。这些叠词从重叠的方式看,有单音节名词、动词、形容词及象声词的重叠,即AA式。如“星星”、“偷偷”、“慢慢”、“嗡嗡”等。还有双音节名词、动词、形容词的重叠,这种重叠形式有三种,即ABB式,AABB式和ABAB式。如“轻悄悄”、“软绵绵”、“家家户户”、“老老小小”、“稀稀疏疏”、
期刊
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平时所观察到的某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我提出以下几种具体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方法与大家探讨。  一、 善设情景,使语法学习更生动  情景法是借助体态语、演出等,使用图片、多媒体和实物等具有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一个真实生动的情景。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语法教学的枯燥性和单一性,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其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ge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