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7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73耳)和治疗组64例(75耳),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辨证服用中药.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2.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西医联合中药的辩证施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较好。
【机 构】
:
476000河南省商丘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7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73耳)和治疗组64例(75耳),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辨证服用中药.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2.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西医联合中药的辩证施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2009年至2012年近3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的变化趋势.方法 将我院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收住院的细菌性肝脓肿269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依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其伴随疾病、脓肿部位、治疗方法及病原菌进行比较.结果 近3年,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发热、腹痛、白细胞增高等典型临床表现减少,伴随糖尿病比例下降,胆道疾病、恶性肿瘤、腹部手术史增加,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比例下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对57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3d患者临床表现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3d后患者胸闷、紫绀、心悸等症状明显缓解,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结论 BiPAP无创
目的 探讨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肱一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血压正常人群208例,分为正常高值血压组112例和正常血压组96例,常规测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应用动脉硬化诊断仪测量baPWV;并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以及尿微量蛋白(mAlb)检测。结果与正常血压组比较,正常高值血压组LVMI、IMT、mAlb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对老年永久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房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老年永久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比索洛尔(治疗组)及地高辛(对照组)治疗,12个月后观察左房室构型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左房内径(38.1±3.8)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9.7-5.3)mm、室间隔厚度(9.1±0.5)mm、左室后壁厚度(8.8±0.6)g/m2及左室质量指数(99.5±10.3)g/m2均
目的 分析青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近3年来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状动脉痉挛患者86例(年龄<45岁的青年患者28例),回顾性分析其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血脂情况、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的原因.结果 青年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冠状动脉痉挛在吸烟、高甘油三酯、单支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诱发的情况明显多于其他冠状动脉痉挛患者
目的 评价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在胃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 将260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丙泊酚组),B组(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组),每组130例.给药后睫毛反射消失,行胃镜检查,术中保留自主呼吸,鼻导管吸氧.记录给药前(T0),首次完全给药后1 min(T1)患者的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注射痛、肌阵挛、恶心呕吐、检查时间、苏醒时间的指标及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心率减慢,血压
目的 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诊断及抢救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40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诊断及其救治措施.结果 240例中救治成功211例,成功率87.9%;29例死亡,病死率12.1%.结论 急性中毒及原发性脑部疾病是导致患者昏迷的主要原因,在救治过程中应结合病史,尽快确诊病因,采取有效救治措施以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率。
目的 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CVST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全部行MRI平扫,其中行MRI平扫增强扫描检查8例,行MRV检查9例,行DSAS检查5例.结果 17例CVST患者中1例单纯乙状窦受累,1例单纯直窦受累,2例单纯横窦受累,4例单纯上矢状窦
目的 探讨首发、复发抑郁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变化.方法 对63例首发、55例复发抑郁症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含量.结果 ①首发与复发组血清FT3、FT4较对照组高(P<0.01),首发与复发组血清TSH较对照组低(P<0.01);②复发组患者FT4高于首发组患者(P<0.05).结
患者,男,42岁,既往有"高血压病、腰椎外伤术后"等病史.此次主因胸痛1d,加重伴呼吸困难2h,于2012年4月4日入院.患者曾因胸腹痛22 h于2010年首次入住文登中心医院心内科,当时查体:体温36.5℃,脉搏56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81/93 mm Hg(1 mm Hg=0.133 kPa),中年男性,神志清,精神一般,口唇无紫绀,双肺听诊呼吸音略粗,左肺底可闻及少量细湿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