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红枣裂果和黑斑病、炭疽病、缩果病等病害制约山西省红枣产业发展的难题,近年来,山西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研发出红枣多果套袋防裂防病集成技术。2011年该技术在本省榆次贵仁园、太谷东里村、交城安定村、临猗薛家村、稷山南阳村等9个红枣主产区进行了试验示范,套袋枣裂果率仅为6.79%,而没有套袋的平均裂果率65%~85.42%,尤其对板枣的防裂效果非常明显;套袋枣黑斑病平均发病率仅为10.8%,而没有套袋的黑斑病平均病果率为84.3%~95%。
据该所副研究员王保明介绍,山西省种植的骏枣、壶瓶枣、板枣、相枣四大名枣裂果率在85%以上,黑斑病发病率75%左右,炭疽病发病率60%以上。由于病害发生严重,大部分枣农对种植、经营枣园丧失了信心,甚至出现放弃管理、卖接穗、砍树毁园等现象。针对红枣裂果病害问题,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从2005年开始着手研究并立项“枣裂果原理和防治技术研究”。2009年,在枣多果套袋防控裂果技术研究方面初获成功。2010—2011年,在枣裂果机理研究方面有新发现,明确了枣皮细胞半红期开始凋亡引起“水分渗透系统”的形成是导致枣裂果的主要原因,确定了控制枣果面水分(雨水和露水)是防控裂果病的主要途径。在袋形设计、果袋防裂原理、“多果套袋”实施技术、高光效树形培养和改造技术、串状结果技术、化学疏花技术等方面有所创新。经多年研究,形成了红枣多果套袋防裂果高效栽培集成技术。该集成技术以枣“多果套袋”为核心,以高光效树形、化学疏花和枣果串状结果为主要配套技术,申请了“便于枣树套袋的树形及修剪方法”、“一种用于枣树多果套袋栽培的花果管理方法”及“一种红枣套袋及使用方法”三项发明专利。目前,红枣多果套袋综合配套技术的防裂防病效果,已经在试验区得到了农业技术部门和广大果农的认可,力争在今后3年内将多果套袋防控面积推广到全省红枣主产区栽培面积的1/3,真正让这项技术为果农带来实惠,推动全省枣产业全面振兴。
赵玉山(山西省临汾市农业委员会 041000)
据该所副研究员王保明介绍,山西省种植的骏枣、壶瓶枣、板枣、相枣四大名枣裂果率在85%以上,黑斑病发病率75%左右,炭疽病发病率60%以上。由于病害发生严重,大部分枣农对种植、经营枣园丧失了信心,甚至出现放弃管理、卖接穗、砍树毁园等现象。针对红枣裂果病害问题,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从2005年开始着手研究并立项“枣裂果原理和防治技术研究”。2009年,在枣多果套袋防控裂果技术研究方面初获成功。2010—2011年,在枣裂果机理研究方面有新发现,明确了枣皮细胞半红期开始凋亡引起“水分渗透系统”的形成是导致枣裂果的主要原因,确定了控制枣果面水分(雨水和露水)是防控裂果病的主要途径。在袋形设计、果袋防裂原理、“多果套袋”实施技术、高光效树形培养和改造技术、串状结果技术、化学疏花技术等方面有所创新。经多年研究,形成了红枣多果套袋防裂果高效栽培集成技术。该集成技术以枣“多果套袋”为核心,以高光效树形、化学疏花和枣果串状结果为主要配套技术,申请了“便于枣树套袋的树形及修剪方法”、“一种用于枣树多果套袋栽培的花果管理方法”及“一种红枣套袋及使用方法”三项发明专利。目前,红枣多果套袋综合配套技术的防裂防病效果,已经在试验区得到了农业技术部门和广大果农的认可,力争在今后3年内将多果套袋防控面积推广到全省红枣主产区栽培面积的1/3,真正让这项技术为果农带来实惠,推动全省枣产业全面振兴。
赵玉山(山西省临汾市农业委员会 0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