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为小学美术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转变创造了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其阶段性的成长任务的优质完成,这是小学美术教师肩负的重要使命,也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必要前提,更是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关键所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趣,也无法调动学生的自学热情,所以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教师要想打破这种落后局面,就必须重新确定教学目标,重新优化活动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让学生切实感知到学习美术的实际乐趣。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动手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3-0242-01
引言
素质教育呼声越来越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小学基础教育的核心任务。美术教师应积极响应新课改的最新号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以此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在动手中思考、思考中进步、进步中健康成长,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彰显人生的最高价值,更好的促进美术课改成效的事半功倍。在艺术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今天,笔者有责任对美术教学工作进行一次深入探索与研究,希望通过笔者的努力,其他教师可以及时更新课堂的引导思路,调整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方向,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助力于教育事业的蓬勃前行。
一、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
小学生天性活泼,对于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他们喜欢探索未知,敢于突破自我,希望在动手中学习理论知识,构建完善的认知体系。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意识,会更加积极主动的跟随教师参与多样实践活动,从而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1]。美术教师应认识到培养学生动手意识的重要性,并关注学生的成长动态,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及时实施个性引导计划,配合多种先进技术手段,启发学生思维的创新力与想象力,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在此基础上开展其动手能力的训练活动,成功开创一个美术课堂教学的全新格局。比如,当教师为学生讲解《节日的礼花》内容时,就可以为学生展示有关礼花的作品,学生通过对礼花的摄影、绘画等作品的欣赏,能够对礼花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礼花来进行作品创作。在学生进行作品创作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主观性,教师还可以以身作则,先自己创作作品,然后让学生进行动手创作。只有学生养成了动手创作的习惯,学生才能在以后的美术知识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的动手创作,从而提高自身的创作能力。
二、加强美术作品的欣赏
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从小学生的真实生活出发,为学生选择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欣赏美术作品,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引导小学生建立美术观念的重要手段。教师要选择那些在小学生认知范围内的美术作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选择那些与美术教材内容相符合的内容,更要考虑小学生的美术作品欣赏喜好。教师同样可以通过自己的美术能力,对美术作品进行加工,让小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所欣赏的美术作品具有童趣[2]。比如,在学习《闪光的烟花》的时候,教师可以从摄影作品中选择一些优秀作品,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欣赏烟花。也可以将其它班级或者往届学生所画的作品进行呈现,并用语言去引导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通过欣赏,学生找到动手创作的动,有利于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
三、为学生营造良好氛围
在对小学美术教学活动进行分析中可以看出,在这一教学开展过程中,若是想要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教师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创设教学情境,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自己动手的兴趣,进行动手实践。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情境过程中,应考虑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水平,同时还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以此来确保创设的情境能够将学生带入其中,让学生在情境中可以自主探究,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比如,当教师讲解《手套巧打扮》时,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在生活中,手套是比较常见的物品,冬季保暖手套、夏季蚕丝手套、塑胶手套等等。为了让学生对手套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教师在实际开展美术教学过程中,就应利用网络搜集各种手套的图片。之后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图片,以此来营造形象化的手套巧装扮教学情境。在此情境中,学生的身心能够得到放松,学生在看到生活中常见的手套的时候,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情境中,之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动手创作意识。当学生想要自己动手进行手套打扮的时候,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机会,同时教师应避免束缚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应让学生发散思维,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通过图画、实践的方式展现出来,以此来促使学生能够在自己动手实践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并在动手创作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养。
四、开设创新型手工课
手工课是小学美术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借助手工课能有效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手工课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该特点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在创作中的乐趣。在手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考虑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等。比如,讲授《我造的车》时,要让学生照着车辆的模型进行实物的创作,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需要采用不同难易程度的手工课程。对于年龄小的低年级同学,主要让他们学习剪纸;对于年龄大些的高年级同学,可以让他们进行橡皮泥等工艺品的制作。这样,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
结语
总之,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及美术老师共同重视和关注,只有重视小学美术教学,才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動手能力及综合能力。另外,小学美术教学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将小学美术教学的课堂内容与动手实践有效联合起来,让小学生在学到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吴乐安.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6(21)114-115.
[2]安文瑞.怎样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5(07)70-71.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动手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3-0242-01
引言
素质教育呼声越来越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小学基础教育的核心任务。美术教师应积极响应新课改的最新号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以此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在动手中思考、思考中进步、进步中健康成长,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彰显人生的最高价值,更好的促进美术课改成效的事半功倍。在艺术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今天,笔者有责任对美术教学工作进行一次深入探索与研究,希望通过笔者的努力,其他教师可以及时更新课堂的引导思路,调整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方向,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助力于教育事业的蓬勃前行。
一、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
小学生天性活泼,对于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他们喜欢探索未知,敢于突破自我,希望在动手中学习理论知识,构建完善的认知体系。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意识,会更加积极主动的跟随教师参与多样实践活动,从而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1]。美术教师应认识到培养学生动手意识的重要性,并关注学生的成长动态,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及时实施个性引导计划,配合多种先进技术手段,启发学生思维的创新力与想象力,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在此基础上开展其动手能力的训练活动,成功开创一个美术课堂教学的全新格局。比如,当教师为学生讲解《节日的礼花》内容时,就可以为学生展示有关礼花的作品,学生通过对礼花的摄影、绘画等作品的欣赏,能够对礼花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礼花来进行作品创作。在学生进行作品创作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主观性,教师还可以以身作则,先自己创作作品,然后让学生进行动手创作。只有学生养成了动手创作的习惯,学生才能在以后的美术知识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的动手创作,从而提高自身的创作能力。
二、加强美术作品的欣赏
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从小学生的真实生活出发,为学生选择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欣赏美术作品,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引导小学生建立美术观念的重要手段。教师要选择那些在小学生认知范围内的美术作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选择那些与美术教材内容相符合的内容,更要考虑小学生的美术作品欣赏喜好。教师同样可以通过自己的美术能力,对美术作品进行加工,让小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所欣赏的美术作品具有童趣[2]。比如,在学习《闪光的烟花》的时候,教师可以从摄影作品中选择一些优秀作品,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欣赏烟花。也可以将其它班级或者往届学生所画的作品进行呈现,并用语言去引导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通过欣赏,学生找到动手创作的动,有利于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
三、为学生营造良好氛围
在对小学美术教学活动进行分析中可以看出,在这一教学开展过程中,若是想要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教师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创设教学情境,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自己动手的兴趣,进行动手实践。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情境过程中,应考虑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水平,同时还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以此来确保创设的情境能够将学生带入其中,让学生在情境中可以自主探究,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比如,当教师讲解《手套巧打扮》时,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在生活中,手套是比较常见的物品,冬季保暖手套、夏季蚕丝手套、塑胶手套等等。为了让学生对手套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教师在实际开展美术教学过程中,就应利用网络搜集各种手套的图片。之后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图片,以此来营造形象化的手套巧装扮教学情境。在此情境中,学生的身心能够得到放松,学生在看到生活中常见的手套的时候,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情境中,之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动手创作意识。当学生想要自己动手进行手套打扮的时候,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机会,同时教师应避免束缚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应让学生发散思维,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通过图画、实践的方式展现出来,以此来促使学生能够在自己动手实践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并在动手创作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养。
四、开设创新型手工课
手工课是小学美术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借助手工课能有效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手工课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该特点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在创作中的乐趣。在手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考虑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等。比如,讲授《我造的车》时,要让学生照着车辆的模型进行实物的创作,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需要采用不同难易程度的手工课程。对于年龄小的低年级同学,主要让他们学习剪纸;对于年龄大些的高年级同学,可以让他们进行橡皮泥等工艺品的制作。这样,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
结语
总之,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及美术老师共同重视和关注,只有重视小学美术教学,才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動手能力及综合能力。另外,小学美术教学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将小学美术教学的课堂内容与动手实践有效联合起来,让小学生在学到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吴乐安.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6(21)114-115.
[2]安文瑞.怎样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5(07)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