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承受 勇于担当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erg454h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以锦,1969年毕业于暨南大学经济系,1970年进入《南方日报》。曾任南方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现任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曾被《传媒》《今传媒》《南方周末》等媒体评为“中国传媒年度人物”“最具影响力传媒人物”“最具创新成就传媒人物”“最具赞许人物”等称号。
  
  他被誉为南方报业的“教父”,他是最早将品牌概念引入中国报业的人,他是“多品牌战略”“跨区域经营战略”“人才战略”等一系列拓展战略的设计者和推动者,他开创了媒体“龙生龙、凤生凤”的子品牌战略模式,开启了中国报业的“品牌”时代……他就是广东省记协主席、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
  记者与范以锦联系过两次,这两次他都是刚从广东的地市报讲课回到广州。自2006年12月卸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南方日报社社长后,作为资深报人,他逐渐变成了一个传媒理论的研究者、宣传者,出现在各种学术会议,讲学于各类院校及媒体单位。这就是从业界转向学界后的范以锦当下的现实生活。
  低调而个性的“老范”
  当人们看到南方报业飞速成长的时候,当人们对《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人物周刊》等知名媒体心存敬意的时候,当人们把传媒改革的目光都聚集于南方的时候,把南方报业带向空前辉煌的范以锦不能不被提及。
  与南方报业个性鲜明、独树一帜、“高歌猛进”的子媒体、子品牌相比,范以锦一直保持低调而随和的个性。南方是一片开放的热土,可范以锦感言:“南方的报人,相对是比较纯粹的。”
  几年前,他在南方报业首次提出“报系理念”,先后创建了“21世纪报系”“南周报系”“南都报系”三大报系组织运营结构,提出并实施“龙生龙、凤生凤”的快速发展系列报刊的滚动发展模式。如此一来,整个集团运作有序,品牌价值管理已经形成了集团、报系和媒体三个层次的金字塔结构。在他带领的南方报人的共同努力下,集团各报刊以新的品牌理念和强势出击雄踞一方,使得“南方”二字万众瞩目。
  虽然“南方报业”名扬海外,但在2003年以前,范以锦并不为人知。被《南方周末》评为2003年度“致敬之年度最具赞许传媒人物”后,他在公众场合的露面也逐渐多了起来。对此,他解释:“我一向是个处事低调的人,知道我的性格的同事有两个评价:一是为人宽厚,二是在重大问题上原则性强。这原则性包括对上和对下。”这两个看似有点冲突的性格特点,在他的身上都是最明显的,又是协调自然的。这一次被拉出来当公众人物,不是他的本意。他一推再推,还说过“不要把我往火上烤了”。但有人执意说,为了南方报业的品牌建设和推广,作为一把手的身份,一点也不亮相是不对的,这也是为南方报业做出的另一份贡献吧。
  期望给集团留下思路、留下人才、留下未来发展的后劲
  1969年,范以锦从暨南大学经济系毕业,安排到农场劳动待分配,1970年从农场分配到了《南方日报》,后又到农村当大队副队长,在粤东山区当记者,当农村基层干部、记者站站长,写过大量的农村题材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文章。先后任南方日报社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国记协副主席等众多职务。
  这些经历一方面使他具备了报人“良知与爱心”的情怀,另一方面也让他“深知中国发展的现状和国情”,具备了政治家办报的敏锐、胸怀、智慧与艺术。
  “走上新闻道路是计划经济年代人事制度的产物。组织分配,我别无选择。”据范以锦回忆,他填的毕业去向的第一志愿是广州,第二志愿是自己的家乡广东梅州。当时南方日报社到暨南大学来要人,暨南大学推荐了他。
  从事新闻这么多年来,范以锦时刻面临着挑战。但他都努力逐步地把它化解。“在业界工作的后期,南方报团面对的一系列风浪,对自己的挑战,对心理的折磨是难以想象的。在每一次风浪中,下属有关当事人的痛苦主要来自于稿件的取舍,工作的变更。而我的痛苦则来自于心疼才气,心疼企业实力受损,心疼对新闻理想的摧残。” 范以锦说。
  “没有太多的欲望,淡泊明志”,然而,并不代表他没有梦想。“期望能在我退出集团领导岗位之前,给集团和报业留下一些可以利用和推动进一步发展的财富。最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也就是留下思路、留下人才、留下未来发展的后劲。”
  或许,正如“我们的梦想就是国家的梦想”那句名言一样,他的梦想就是中国报人纯粹的梦想。
  四种角色变化意味着内涵的丰富、功力的提升
  自参加工作以来,范以锦经历过从记者到编辑,从总编辑、社长、董事长到新闻学院院长这四种角色的变化。 “四种角色对于我的人生意味着内涵的丰富、功力的提升。”范以锦说:角色的变化不是急拐弯,而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结果,转变需要打好基础。从记者到编辑,到总编辑、社长,每个角色都有内在联系,实现了从单一角色到立体角色的变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和潜质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在这四个角色中,南方报业给他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记。他用一句话来表述南方报业的理念,那就是“品牌媒体创新力量”。
  他的专著《南方报业战略》用很大的篇幅讲品牌战略。他认为,“品牌媒体创新力量”既包含着人才机制的创新,也包含着人才开发而形成的创新力量。品牌战略、跨区域经营战略,贯穿其中的是人才战略。优秀人才的聚集和良好的人才竞争机制,是支撑着报业稳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新闻人生强化了心理承受力,磨练了敢于担当的精神
  从1970年到2006年,30多年的新闻经历让范以锦的人生充满传奇,但这段经历也让他快速成长、迈向成熟、获得成就。他用一句简短的话语总结了自己的新闻人生:强化了心理承受力,磨练了敢于担当的精神。
  “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磨难和挫折,我都敢于面对。困难时刻都有,不能承受就不能前进,不能担当就不能保护身边的团队,也就不可能凝聚和发挥好团队的力量。”范以锦说,一个好的领导者要用魅力和智慧去感召人、团结人、吸引人。
  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面临一些压力和困难时,他也是敢于担当,并以科学的方式和不寻常的智慧有效地把它们化解。“对外来说,该检讨的要检讨,我勇于承担责任。该坚持的要坚持,这也是原则性问题,对原则问题我还是比较强硬的。”
  通常,有一些年轻人在压力之下苦恼,找他倾诉,他都耐心疏导:“他们还是能够接受的。因为年轻,可能他们对国情了解得还不透彻,在办报的过程中有一些度把握得不太好,政治的大底线是不能随意突破的。有些事情,报道出去后会引起强烈社会动荡的,我们还是要把控住。”
  《南方周末》近几年来的“锋芒收敛”式转型招来外界的诸多指责,《南方都市报》走“主流媒体”的道路,被外界理解为报业面临环境压力下的某种妥协,但范以锦对此并不完全认同:要从国情的基础去考虑。而且‘主流就是力量’,问题在于什么叫‘主流’,如何做好‘主流’。”
  中国传媒的未来走向是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
  作为传媒专家,范以锦多次撰文预测中国传媒业的未来。“中国传媒业的未来走向是大举进入融媒时代,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发展。”他指出,这是中国传媒业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媒体环境时紧时松,波浪前进,但这一方向不会改变。
  市场竞争就意味着优胜劣汰,有媒体被淘汰出局是正常现象。范以锦认为,对于报纸而言,优胜劣汰的一种重要表现是新兴报纸蓬勃发展。以全新的办报理念,以准确的市场定位,以创新的运行机制打造出来的新兴报纸,天生就有适应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它们将赢得竞争。和那些被寒流驱逐、即将被市场淘汰的报纸完全不同,新兴的报纸能够将舆论导向和市场导向相结合,具有超前的办报理念,同时它拥有生命力强大的运行机制,能够以精准的市场定位影响特定细分读者,在细分市场中形成不可替代的差异化优势。
  “改革创新,让我们更加从容抵御寒流、拥抱春天。”是范以锦讲学中时常讲到的一句名言。在他看来,迎接多媒体共存共荣、共同发展的春天必须要进一步加大改革的步伐。改革,才能迎来报业的春天;不改革,我们将要面对的不是个别报刊媒体“严冬”般的考验,而是整个报业脱离中国经济的发展,是舆论阵地的丧失。
  做好一个社长对做好一个院长的益处显而易见
  做院长和做社长的最大不同在哪里?这是范以锦近一年来思考得最多的问题。如今他已找到答案:“做院长要静心研究学问,做社长要紧张应对挑战。”宣传有纪律,讨论无禁区。在校园里,具有宽松自由的话语环境,而在媒体里,报纸上的言论、报道,有严格的口径,宣传无小事。
  他认为,做好一个社长对做好一个院长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①当好社长要有好的思路,做院长同样需要好的思路。②业界讲究如何使用人才,学界是讲究如何培养人才。做过社长后,更懂得如何培养新闻人才。③在新闻学界与业界严重脱节的今天,有过业界经历的人从事传媒教育更加关注新闻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更能把握好传媒教育的针对性。
  “我不是最有本事的人。但作为社长,我有责任把最有本事的人用到最关键的岗位上,把各种人用到最适合他发挥才能的地方。领导者应该是黏合剂,把人才黏合在一起。”范以锦说,在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定位中,他把自己定位为“一块磁铁”,在他周围,形成人才聚集的磁场。
  包容、理性的社会容易引发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同理,一个包容、温和的领导,能够促进更多个性突出的优秀人才的成长。在“包容、温和”的范以锦的领导下,南方报业一直充满锐意创新的精神,因为背后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创造力的人在支撑着、延续着这种精神。
  执著追求新闻的理念和强化持续学习的能力
  传媒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行业,但决不能培养适应性弱的“新闻技工”,业界迫切需要既有理论又有实操经验的传媒大学生。范以锦认为,传媒教育要确立这种观念:业界对新闻人才的要求就是我们传媒教育培养的目标。如果说综合素质,应该包括三个方面:职业道德、专业精神、创新能力。如果从业务的角度来看,传媒采编部门需要的大学生应是“三项基本创新能力”兼备:一是适应新闻内容创新的过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二是具有洞察社会的特有视觉和方法的能力;三是把握新闻发展趋势的创新能力。
  当然“三种基本创新能力”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但范以锦表示:“学生要自觉培养持续学习的能力,使之成为永不衰竭的‘创新能力’的源泉。”
  作为院长,他对传媒教育充满期待:建立适应传媒业发展趋势的有深度、有高度,能应对各种挑战的传媒教育体系。从传媒教育大纲到课程设置,到专业设置,到新闻理论研究,传媒教育要不断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并不断创新。
  作为新闻前辈,他对年轻新闻人寄予厚望:执著追求新闻的理念和强化持续学习的能力。不论是在学界还是在业界,现有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形势需要。而学习的动力正是理想和理念。
  在走过了人生的六十多个春秋之后,范以锦这样总结自己:“年轻时候的梦想与追求是模糊的,但到了中老年后,愈来愈清晰,甚至对理想和追求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新闻学博士生、《黄鹤楼周刊》主编)
其他文献
记得有句名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我们的祖先也告诉我们:书犹药也,读之可以医愚。并说“开卷有益”。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更是充满激情地说:“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从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真正能够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也正是在这些名言警句的警醒和感召下,一代代文人志士发奋读书,埋头于精
期刊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传播渠道的日益多样,社会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正发生着深刻变化。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的变化,客观上促进了信息的传播。信息传播的多元化以及信息传播辐射的范围越来越大,对企业来说是个双刃剑,既有利于企业品牌的传播,也为企业带来了某种潜在的危机。企业稍有不慎,就很容易陷入危机传播的漩涡之中。于是,如何借助媒体力量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妥善应对公共危机,日益成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重要
期刊
当前传媒遇到很多新情况,报业增长趋势放缓,传媒面临数字化、分众化、对象化、多元化的挑战,报业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种背景下,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围绕既定的产业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期望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发行公司以“整合网络资源、拓展物流配送”为重点,加快从发行网络向配送网络转型,从报刊发行单一业务向投递配送整合业务转轨,从报刊投递队伍向销售配送队伍转变,在实践中探索把发行网络优势
期刊
2006年,一次看似寻常的评选活动,吸引了中国旅游界人士的关注。由《环球游报》主办,全国31个省市都市报联合主办的,有史以来全国媒体阵容最强大、上亿读者网友参与评选的“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 策划源于对旅游业的深刻认识    2006年是《环球游报》走向市场的关键一年。经过自身的积累,报社高层认识到2006年是打造品牌的关键一年。同时,
期刊
一、独家策划把视野扩及海内外    古城西安有着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墙,可以说,古城墙是西安一串美丽的“项链”。如何以崭新的视角多层面展示和张扬古城墙蕴藏的历史内涵、见证的岁月沧桑、折射的时代变迁,是《三秦都市报》人多年来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他们发现,多少年来,在春意盎然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在“千门万户瞳瞳日,总将新桃换旧符”的喜庆时刻从未将象征希望和喜庆的春联挂在西安这一具有标志性的古城
期刊
本次调查执行于2008年3月下旬,采用随机抽样和配额抽样的原则对成都各城区的报刊亭、移动报摊、书店、便利店以及车站进行了问卷面访,实际调查了120个报刊销售点,涉及成都报刊零售市场上300多份报刊的实际销售情况,所有问卷均经过100%的卷面复核、70%的电话复核和15%以上的实地复核,符合调研流程规范和数据质量要求。    成都生活服务类周报和都市报竞相争荣    和2007年下半年相比,2008
期刊
纪录片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但这面镜子不像新闻那样稍纵即逝、单薄易碎,它是可以收藏起来传于后世的。纪录片的恒久生命力来源于丰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从文化的角度来说,纪录片是各种影视传播形态中的“贵族”——是文化含量最高的传播载体。  那么文献纪录片与一般意义的纪录片有哪些不同呢?单从字眼上说,文献纪录片最基本的特征和标准是:具有文献历史资料价值的影像作品,是对一个国家时代进程的真实记录。从更
期刊
2006年在宁波举办的大型公益活动“甬黔携手、万人助学”活动是新闻媒体策划推出的一项大型活动。一个简单的新闻事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的报道,同时借助网络在“交互传播”中不断地推进,并引向高潮。中国宁波网作为宁波唯一一家综合性新闻网站,从活动的开始至结束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和活动的推动者。    从一个帖子助学蔓延到一个城市助学    2006年宁波万人助学大型公益活动倍受全国众多媒体关注,但是活动
期刊
在这个日益被媒介化的世界里,我们的生活几乎时时刻刻都在与媒介发生联系。一方面,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媒介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凸显。尤其是进入市场体系之后,媒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选择正确的竞争策略、抢占先机成为不同形态的媒体树立个性、自我发展的关键。另一方面,媒介传播拥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其内容取舍与价值指向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建设与社会的文化结构走势。因此,如何以有序的媒介竞争作为动力发展健康的
期刊
采访人:曾建雄,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被访人:《甘肃日报》总编辑杨德禄  访谈时间、地点:2007年7月24日,《甘肃日报》总编办公室  录音整理: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周雅莎    一、西部地区党报发展难度比发达地区大    曾建雄(以下简称“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是全国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我们希望深入了解贵报业集团的主报《甘肃日报》在改革创新方面的最新进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