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以锦,1969年毕业于暨南大学经济系,1970年进入《南方日报》。曾任南方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现任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曾被《传媒》《今传媒》《南方周末》等媒体评为“中国传媒年度人物”“最具影响力传媒人物”“最具创新成就传媒人物”“最具赞许人物”等称号。
他被誉为南方报业的“教父”,他是最早将品牌概念引入中国报业的人,他是“多品牌战略”“跨区域经营战略”“人才战略”等一系列拓展战略的设计者和推动者,他开创了媒体“龙生龙、凤生凤”的子品牌战略模式,开启了中国报业的“品牌”时代……他就是广东省记协主席、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
记者与范以锦联系过两次,这两次他都是刚从广东的地市报讲课回到广州。自2006年12月卸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南方日报社社长后,作为资深报人,他逐渐变成了一个传媒理论的研究者、宣传者,出现在各种学术会议,讲学于各类院校及媒体单位。这就是从业界转向学界后的范以锦当下的现实生活。
低调而个性的“老范”
当人们看到南方报业飞速成长的时候,当人们对《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人物周刊》等知名媒体心存敬意的时候,当人们把传媒改革的目光都聚集于南方的时候,把南方报业带向空前辉煌的范以锦不能不被提及。
与南方报业个性鲜明、独树一帜、“高歌猛进”的子媒体、子品牌相比,范以锦一直保持低调而随和的个性。南方是一片开放的热土,可范以锦感言:“南方的报人,相对是比较纯粹的。”
几年前,他在南方报业首次提出“报系理念”,先后创建了“21世纪报系”“南周报系”“南都报系”三大报系组织运营结构,提出并实施“龙生龙、凤生凤”的快速发展系列报刊的滚动发展模式。如此一来,整个集团运作有序,品牌价值管理已经形成了集团、报系和媒体三个层次的金字塔结构。在他带领的南方报人的共同努力下,集团各报刊以新的品牌理念和强势出击雄踞一方,使得“南方”二字万众瞩目。
虽然“南方报业”名扬海外,但在2003年以前,范以锦并不为人知。被《南方周末》评为2003年度“致敬之年度最具赞许传媒人物”后,他在公众场合的露面也逐渐多了起来。对此,他解释:“我一向是个处事低调的人,知道我的性格的同事有两个评价:一是为人宽厚,二是在重大问题上原则性强。这原则性包括对上和对下。”这两个看似有点冲突的性格特点,在他的身上都是最明显的,又是协调自然的。这一次被拉出来当公众人物,不是他的本意。他一推再推,还说过“不要把我往火上烤了”。但有人执意说,为了南方报业的品牌建设和推广,作为一把手的身份,一点也不亮相是不对的,这也是为南方报业做出的另一份贡献吧。
期望给集团留下思路、留下人才、留下未来发展的后劲
1969年,范以锦从暨南大学经济系毕业,安排到农场劳动待分配,1970年从农场分配到了《南方日报》,后又到农村当大队副队长,在粤东山区当记者,当农村基层干部、记者站站长,写过大量的农村题材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文章。先后任南方日报社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国记协副主席等众多职务。
这些经历一方面使他具备了报人“良知与爱心”的情怀,另一方面也让他“深知中国发展的现状和国情”,具备了政治家办报的敏锐、胸怀、智慧与艺术。
“走上新闻道路是计划经济年代人事制度的产物。组织分配,我别无选择。”据范以锦回忆,他填的毕业去向的第一志愿是广州,第二志愿是自己的家乡广东梅州。当时南方日报社到暨南大学来要人,暨南大学推荐了他。
从事新闻这么多年来,范以锦时刻面临着挑战。但他都努力逐步地把它化解。“在业界工作的后期,南方报团面对的一系列风浪,对自己的挑战,对心理的折磨是难以想象的。在每一次风浪中,下属有关当事人的痛苦主要来自于稿件的取舍,工作的变更。而我的痛苦则来自于心疼才气,心疼企业实力受损,心疼对新闻理想的摧残。” 范以锦说。
“没有太多的欲望,淡泊明志”,然而,并不代表他没有梦想。“期望能在我退出集团领导岗位之前,给集团和报业留下一些可以利用和推动进一步发展的财富。最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也就是留下思路、留下人才、留下未来发展的后劲。”
或许,正如“我们的梦想就是国家的梦想”那句名言一样,他的梦想就是中国报人纯粹的梦想。
四种角色变化意味着内涵的丰富、功力的提升
自参加工作以来,范以锦经历过从记者到编辑,从总编辑、社长、董事长到新闻学院院长这四种角色的变化。 “四种角色对于我的人生意味着内涵的丰富、功力的提升。”范以锦说:角色的变化不是急拐弯,而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结果,转变需要打好基础。从记者到编辑,到总编辑、社长,每个角色都有内在联系,实现了从单一角色到立体角色的变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和潜质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在这四个角色中,南方报业给他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记。他用一句话来表述南方报业的理念,那就是“品牌媒体创新力量”。
他的专著《南方报业战略》用很大的篇幅讲品牌战略。他认为,“品牌媒体创新力量”既包含着人才机制的创新,也包含着人才开发而形成的创新力量。品牌战略、跨区域经营战略,贯穿其中的是人才战略。优秀人才的聚集和良好的人才竞争机制,是支撑着报业稳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新闻人生强化了心理承受力,磨练了敢于担当的精神
从1970年到2006年,30多年的新闻经历让范以锦的人生充满传奇,但这段经历也让他快速成长、迈向成熟、获得成就。他用一句简短的话语总结了自己的新闻人生:强化了心理承受力,磨练了敢于担当的精神。
“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磨难和挫折,我都敢于面对。困难时刻都有,不能承受就不能前进,不能担当就不能保护身边的团队,也就不可能凝聚和发挥好团队的力量。”范以锦说,一个好的领导者要用魅力和智慧去感召人、团结人、吸引人。
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面临一些压力和困难时,他也是敢于担当,并以科学的方式和不寻常的智慧有效地把它们化解。“对外来说,该检讨的要检讨,我勇于承担责任。该坚持的要坚持,这也是原则性问题,对原则问题我还是比较强硬的。”
通常,有一些年轻人在压力之下苦恼,找他倾诉,他都耐心疏导:“他们还是能够接受的。因为年轻,可能他们对国情了解得还不透彻,在办报的过程中有一些度把握得不太好,政治的大底线是不能随意突破的。有些事情,报道出去后会引起强烈社会动荡的,我们还是要把控住。”
《南方周末》近几年来的“锋芒收敛”式转型招来外界的诸多指责,《南方都市报》走“主流媒体”的道路,被外界理解为报业面临环境压力下的某种妥协,但范以锦对此并不完全认同:要从国情的基础去考虑。而且‘主流就是力量’,问题在于什么叫‘主流’,如何做好‘主流’。”
中国传媒的未来走向是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
作为传媒专家,范以锦多次撰文预测中国传媒业的未来。“中国传媒业的未来走向是大举进入融媒时代,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发展。”他指出,这是中国传媒业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媒体环境时紧时松,波浪前进,但这一方向不会改变。
市场竞争就意味着优胜劣汰,有媒体被淘汰出局是正常现象。范以锦认为,对于报纸而言,优胜劣汰的一种重要表现是新兴报纸蓬勃发展。以全新的办报理念,以准确的市场定位,以创新的运行机制打造出来的新兴报纸,天生就有适应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它们将赢得竞争。和那些被寒流驱逐、即将被市场淘汰的报纸完全不同,新兴的报纸能够将舆论导向和市场导向相结合,具有超前的办报理念,同时它拥有生命力强大的运行机制,能够以精准的市场定位影响特定细分读者,在细分市场中形成不可替代的差异化优势。
“改革创新,让我们更加从容抵御寒流、拥抱春天。”是范以锦讲学中时常讲到的一句名言。在他看来,迎接多媒体共存共荣、共同发展的春天必须要进一步加大改革的步伐。改革,才能迎来报业的春天;不改革,我们将要面对的不是个别报刊媒体“严冬”般的考验,而是整个报业脱离中国经济的发展,是舆论阵地的丧失。
做好一个社长对做好一个院长的益处显而易见
做院长和做社长的最大不同在哪里?这是范以锦近一年来思考得最多的问题。如今他已找到答案:“做院长要静心研究学问,做社长要紧张应对挑战。”宣传有纪律,讨论无禁区。在校园里,具有宽松自由的话语环境,而在媒体里,报纸上的言论、报道,有严格的口径,宣传无小事。
他认为,做好一个社长对做好一个院长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①当好社长要有好的思路,做院长同样需要好的思路。②业界讲究如何使用人才,学界是讲究如何培养人才。做过社长后,更懂得如何培养新闻人才。③在新闻学界与业界严重脱节的今天,有过业界经历的人从事传媒教育更加关注新闻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更能把握好传媒教育的针对性。
“我不是最有本事的人。但作为社长,我有责任把最有本事的人用到最关键的岗位上,把各种人用到最适合他发挥才能的地方。领导者应该是黏合剂,把人才黏合在一起。”范以锦说,在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定位中,他把自己定位为“一块磁铁”,在他周围,形成人才聚集的磁场。
包容、理性的社会容易引发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同理,一个包容、温和的领导,能够促进更多个性突出的优秀人才的成长。在“包容、温和”的范以锦的领导下,南方报业一直充满锐意创新的精神,因为背后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创造力的人在支撑着、延续着这种精神。
执著追求新闻的理念和强化持续学习的能力
传媒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行业,但决不能培养适应性弱的“新闻技工”,业界迫切需要既有理论又有实操经验的传媒大学生。范以锦认为,传媒教育要确立这种观念:业界对新闻人才的要求就是我们传媒教育培养的目标。如果说综合素质,应该包括三个方面:职业道德、专业精神、创新能力。如果从业务的角度来看,传媒采编部门需要的大学生应是“三项基本创新能力”兼备:一是适应新闻内容创新的过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二是具有洞察社会的特有视觉和方法的能力;三是把握新闻发展趋势的创新能力。
当然“三种基本创新能力”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但范以锦表示:“学生要自觉培养持续学习的能力,使之成为永不衰竭的‘创新能力’的源泉。”
作为院长,他对传媒教育充满期待:建立适应传媒业发展趋势的有深度、有高度,能应对各种挑战的传媒教育体系。从传媒教育大纲到课程设置,到专业设置,到新闻理论研究,传媒教育要不断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并不断创新。
作为新闻前辈,他对年轻新闻人寄予厚望:执著追求新闻的理念和强化持续学习的能力。不论是在学界还是在业界,现有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形势需要。而学习的动力正是理想和理念。
在走过了人生的六十多个春秋之后,范以锦这样总结自己:“年轻时候的梦想与追求是模糊的,但到了中老年后,愈来愈清晰,甚至对理想和追求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新闻学博士生、《黄鹤楼周刊》主编)
他被誉为南方报业的“教父”,他是最早将品牌概念引入中国报业的人,他是“多品牌战略”“跨区域经营战略”“人才战略”等一系列拓展战略的设计者和推动者,他开创了媒体“龙生龙、凤生凤”的子品牌战略模式,开启了中国报业的“品牌”时代……他就是广东省记协主席、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
记者与范以锦联系过两次,这两次他都是刚从广东的地市报讲课回到广州。自2006年12月卸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南方日报社社长后,作为资深报人,他逐渐变成了一个传媒理论的研究者、宣传者,出现在各种学术会议,讲学于各类院校及媒体单位。这就是从业界转向学界后的范以锦当下的现实生活。
低调而个性的“老范”
当人们看到南方报业飞速成长的时候,当人们对《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人物周刊》等知名媒体心存敬意的时候,当人们把传媒改革的目光都聚集于南方的时候,把南方报业带向空前辉煌的范以锦不能不被提及。
与南方报业个性鲜明、独树一帜、“高歌猛进”的子媒体、子品牌相比,范以锦一直保持低调而随和的个性。南方是一片开放的热土,可范以锦感言:“南方的报人,相对是比较纯粹的。”
几年前,他在南方报业首次提出“报系理念”,先后创建了“21世纪报系”“南周报系”“南都报系”三大报系组织运营结构,提出并实施“龙生龙、凤生凤”的快速发展系列报刊的滚动发展模式。如此一来,整个集团运作有序,品牌价值管理已经形成了集团、报系和媒体三个层次的金字塔结构。在他带领的南方报人的共同努力下,集团各报刊以新的品牌理念和强势出击雄踞一方,使得“南方”二字万众瞩目。
虽然“南方报业”名扬海外,但在2003年以前,范以锦并不为人知。被《南方周末》评为2003年度“致敬之年度最具赞许传媒人物”后,他在公众场合的露面也逐渐多了起来。对此,他解释:“我一向是个处事低调的人,知道我的性格的同事有两个评价:一是为人宽厚,二是在重大问题上原则性强。这原则性包括对上和对下。”这两个看似有点冲突的性格特点,在他的身上都是最明显的,又是协调自然的。这一次被拉出来当公众人物,不是他的本意。他一推再推,还说过“不要把我往火上烤了”。但有人执意说,为了南方报业的品牌建设和推广,作为一把手的身份,一点也不亮相是不对的,这也是为南方报业做出的另一份贡献吧。
期望给集团留下思路、留下人才、留下未来发展的后劲
1969年,范以锦从暨南大学经济系毕业,安排到农场劳动待分配,1970年从农场分配到了《南方日报》,后又到农村当大队副队长,在粤东山区当记者,当农村基层干部、记者站站长,写过大量的农村题材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文章。先后任南方日报社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国记协副主席等众多职务。
这些经历一方面使他具备了报人“良知与爱心”的情怀,另一方面也让他“深知中国发展的现状和国情”,具备了政治家办报的敏锐、胸怀、智慧与艺术。
“走上新闻道路是计划经济年代人事制度的产物。组织分配,我别无选择。”据范以锦回忆,他填的毕业去向的第一志愿是广州,第二志愿是自己的家乡广东梅州。当时南方日报社到暨南大学来要人,暨南大学推荐了他。
从事新闻这么多年来,范以锦时刻面临着挑战。但他都努力逐步地把它化解。“在业界工作的后期,南方报团面对的一系列风浪,对自己的挑战,对心理的折磨是难以想象的。在每一次风浪中,下属有关当事人的痛苦主要来自于稿件的取舍,工作的变更。而我的痛苦则来自于心疼才气,心疼企业实力受损,心疼对新闻理想的摧残。” 范以锦说。
“没有太多的欲望,淡泊明志”,然而,并不代表他没有梦想。“期望能在我退出集团领导岗位之前,给集团和报业留下一些可以利用和推动进一步发展的财富。最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也就是留下思路、留下人才、留下未来发展的后劲。”
或许,正如“我们的梦想就是国家的梦想”那句名言一样,他的梦想就是中国报人纯粹的梦想。
四种角色变化意味着内涵的丰富、功力的提升
自参加工作以来,范以锦经历过从记者到编辑,从总编辑、社长、董事长到新闻学院院长这四种角色的变化。 “四种角色对于我的人生意味着内涵的丰富、功力的提升。”范以锦说:角色的变化不是急拐弯,而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结果,转变需要打好基础。从记者到编辑,到总编辑、社长,每个角色都有内在联系,实现了从单一角色到立体角色的变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和潜质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在这四个角色中,南方报业给他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记。他用一句话来表述南方报业的理念,那就是“品牌媒体创新力量”。
他的专著《南方报业战略》用很大的篇幅讲品牌战略。他认为,“品牌媒体创新力量”既包含着人才机制的创新,也包含着人才开发而形成的创新力量。品牌战略、跨区域经营战略,贯穿其中的是人才战略。优秀人才的聚集和良好的人才竞争机制,是支撑着报业稳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新闻人生强化了心理承受力,磨练了敢于担当的精神
从1970年到2006年,30多年的新闻经历让范以锦的人生充满传奇,但这段经历也让他快速成长、迈向成熟、获得成就。他用一句简短的话语总结了自己的新闻人生:强化了心理承受力,磨练了敢于担当的精神。
“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磨难和挫折,我都敢于面对。困难时刻都有,不能承受就不能前进,不能担当就不能保护身边的团队,也就不可能凝聚和发挥好团队的力量。”范以锦说,一个好的领导者要用魅力和智慧去感召人、团结人、吸引人。
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面临一些压力和困难时,他也是敢于担当,并以科学的方式和不寻常的智慧有效地把它们化解。“对外来说,该检讨的要检讨,我勇于承担责任。该坚持的要坚持,这也是原则性问题,对原则问题我还是比较强硬的。”
通常,有一些年轻人在压力之下苦恼,找他倾诉,他都耐心疏导:“他们还是能够接受的。因为年轻,可能他们对国情了解得还不透彻,在办报的过程中有一些度把握得不太好,政治的大底线是不能随意突破的。有些事情,报道出去后会引起强烈社会动荡的,我们还是要把控住。”
《南方周末》近几年来的“锋芒收敛”式转型招来外界的诸多指责,《南方都市报》走“主流媒体”的道路,被外界理解为报业面临环境压力下的某种妥协,但范以锦对此并不完全认同:要从国情的基础去考虑。而且‘主流就是力量’,问题在于什么叫‘主流’,如何做好‘主流’。”
中国传媒的未来走向是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
作为传媒专家,范以锦多次撰文预测中国传媒业的未来。“中国传媒业的未来走向是大举进入融媒时代,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发展。”他指出,这是中国传媒业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媒体环境时紧时松,波浪前进,但这一方向不会改变。
市场竞争就意味着优胜劣汰,有媒体被淘汰出局是正常现象。范以锦认为,对于报纸而言,优胜劣汰的一种重要表现是新兴报纸蓬勃发展。以全新的办报理念,以准确的市场定位,以创新的运行机制打造出来的新兴报纸,天生就有适应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它们将赢得竞争。和那些被寒流驱逐、即将被市场淘汰的报纸完全不同,新兴的报纸能够将舆论导向和市场导向相结合,具有超前的办报理念,同时它拥有生命力强大的运行机制,能够以精准的市场定位影响特定细分读者,在细分市场中形成不可替代的差异化优势。
“改革创新,让我们更加从容抵御寒流、拥抱春天。”是范以锦讲学中时常讲到的一句名言。在他看来,迎接多媒体共存共荣、共同发展的春天必须要进一步加大改革的步伐。改革,才能迎来报业的春天;不改革,我们将要面对的不是个别报刊媒体“严冬”般的考验,而是整个报业脱离中国经济的发展,是舆论阵地的丧失。
做好一个社长对做好一个院长的益处显而易见
做院长和做社长的最大不同在哪里?这是范以锦近一年来思考得最多的问题。如今他已找到答案:“做院长要静心研究学问,做社长要紧张应对挑战。”宣传有纪律,讨论无禁区。在校园里,具有宽松自由的话语环境,而在媒体里,报纸上的言论、报道,有严格的口径,宣传无小事。
他认为,做好一个社长对做好一个院长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①当好社长要有好的思路,做院长同样需要好的思路。②业界讲究如何使用人才,学界是讲究如何培养人才。做过社长后,更懂得如何培养新闻人才。③在新闻学界与业界严重脱节的今天,有过业界经历的人从事传媒教育更加关注新闻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更能把握好传媒教育的针对性。
“我不是最有本事的人。但作为社长,我有责任把最有本事的人用到最关键的岗位上,把各种人用到最适合他发挥才能的地方。领导者应该是黏合剂,把人才黏合在一起。”范以锦说,在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定位中,他把自己定位为“一块磁铁”,在他周围,形成人才聚集的磁场。
包容、理性的社会容易引发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同理,一个包容、温和的领导,能够促进更多个性突出的优秀人才的成长。在“包容、温和”的范以锦的领导下,南方报业一直充满锐意创新的精神,因为背后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创造力的人在支撑着、延续着这种精神。
执著追求新闻的理念和强化持续学习的能力
传媒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行业,但决不能培养适应性弱的“新闻技工”,业界迫切需要既有理论又有实操经验的传媒大学生。范以锦认为,传媒教育要确立这种观念:业界对新闻人才的要求就是我们传媒教育培养的目标。如果说综合素质,应该包括三个方面:职业道德、专业精神、创新能力。如果从业务的角度来看,传媒采编部门需要的大学生应是“三项基本创新能力”兼备:一是适应新闻内容创新的过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二是具有洞察社会的特有视觉和方法的能力;三是把握新闻发展趋势的创新能力。
当然“三种基本创新能力”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但范以锦表示:“学生要自觉培养持续学习的能力,使之成为永不衰竭的‘创新能力’的源泉。”
作为院长,他对传媒教育充满期待:建立适应传媒业发展趋势的有深度、有高度,能应对各种挑战的传媒教育体系。从传媒教育大纲到课程设置,到专业设置,到新闻理论研究,传媒教育要不断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并不断创新。
作为新闻前辈,他对年轻新闻人寄予厚望:执著追求新闻的理念和强化持续学习的能力。不论是在学界还是在业界,现有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形势需要。而学习的动力正是理想和理念。
在走过了人生的六十多个春秋之后,范以锦这样总结自己:“年轻时候的梦想与追求是模糊的,但到了中老年后,愈来愈清晰,甚至对理想和追求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新闻学博士生、《黄鹤楼周刊》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