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坡面水流跌坑形态特征及其成因

来源 :山地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lingCour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跌坑的形成是坡面侵蚀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细沟开始出现的临界形态,跌坑的贯穿标志着细沟的形成。本研究采用模拟降雨与微地形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不同雨强下紫色土坡面跌坑的发育过程及其形态分布。试验结果表明,降雨初期紫色土坡面水流跌坑边界模糊,横断面上跌坑基本在相同水平线上,与紫色土颗粒组成较粗有关;1.83-2.33mm/min的雨强下,顺坡跌坑平均间距变化于8.2-9.4mm之间,跌坑深度顺坡分布呈现较大的波动性,平均深度介于1.4-1.8em,总体上随雨强呈增大趋势;横断面上跌坑宽度变化相对较大,
其他文献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中科院成都山地所迅速启动科技救灾应急预案,成立了"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和科技救灾专家组,分四路赶赴地震灾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高海拔高寒区,有着独特的生态地域单元,其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在全球占有特殊地位,并且与全球环境变化息息相关,是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
为探讨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揭示其内在规律,以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为基础,以耕地资源少、坡耕地密集的川西地区为研究案例,选择退耕还林面积、退耕还林补助作为政策的
兹格塘错是位于藏北高原腹地的封闭型湖泊,其变化过程可直接反映区域气候变化。对一支深727 cm沉积岩芯中介形虫进行了壳体同位素分析,发现介形虫壳体氧同位素变化主要取决于
泥石流淤积是危害建筑物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探讨动床条件下泥石流沟道淤积规律,开展了不同泥石流重度、不同沟床物质重度、不同沟道坡度以及不同泥石流总量共4组单次淤积实
2010年7月河南省栾川县连续降雨达半月之久,24日又突降大暴雨,导致县境内暴发区域性泥石流(简称"7.24"暴雨泥石流),全县14个乡镇普遍受灾,死亡68人、失踪21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9.8
"羌塘"藏语全称为"羌东门梅龙东",既"北方高平地"之意。羌塘高原是青藏高原的组成部分,亦为高原最大的内流区,是青藏高原内海拔最高、高原形态最典型地域。其平均海拔4 800 m,相对高度一般200~500 m,气候寒冷而干燥,年平均气温大都在0℃以下,最暖的7月平均气温6~10℃,年均降水量50~300mm,寒冻风化与冻融活动等形成的冰缘地貌普遍,为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多年冻土最为发育地区。羌塘高原
甘肃省舟曲县城2010年"8.8"特大泥石流灾害损失惨重,造成1 675人死亡失踪,损毁房屋200余栋,世界震惊。通过现场对舟曲三眼峪泥石流调查和研究,认为"8.8"特大泥石流灾害既是天灾(自
龙门山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是青藏高原周缘山脉中陡度变化最大的山脉,也是全球气候和构造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因此成为研究构造、气候如何影响山脉地貌演化过程这一科学问
通过对近年来金沙江云南段考察研究获得的地貌、湖盆和环境效应记录的总结和梳理,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金沙江河谷-水系形成演化的年代框架,认为金沙江河谷-水系的演化历史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上新世-早更新世初的孕育阶段、早更新世末-中更新世的发展阶段和晚更新世的定型阶段。现代金沙江河谷-水系的地貌格局以及干热河谷的景观雏形都形成于早更新世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