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指南

来源 :海外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330136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有些人就喜欢独来独往,享受自己孤独的快乐,但这类人毕竟是少数,我们绝大多数人在情感上还是依赖朋友的。朋友就像是我们毫无血缘关系的亲人,却丰富了我们的人生。那么缔结友谊的要素有哪些呢?
  早在公元前4世纪,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提出:友情是所有情感中最可贵的一种。友谊是一种逐步建立于两人或多人之间的自发联系,是一种强大的情感力量,被世代人们所歌颂。在一段友谊中,最珍贵的就是真心、信任、忠诚、支持、尊重和共情。早在古罗马时期,著名思想家西塞罗就在他的《论友谊》中写道:“如果生活中,没有朋友之间的互相亲善,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西塞罗之后的2000多年里,人们也从未停止探求友谊之谜:男女之间到底有没有纯粹的友谊?男人之间的友谊和女人之间的友谊有什么不同?友谊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感到快乐吗?为什么说友谊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而朋友就像是我们专属的心理咨询师,能帮我们缓解焦虑和紧张的情绪。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显示:家庭关系和睦,与朋友融洽相处,会降低人们患忧郁症和自闭症的概率。
  友谊的发展一般会经历3个阶段:首先,人们初次见面对彼此有个初始印象,随着谈论各自感兴趣的话题,人们可能找到共同的兴趣爱好,增加好感度和亲密度。接着,话题变得更加深入,两人之间逐步建立起信任。最后,两人互相理解,相互信任,伴随着肢体上也有亲近的动作,开始愿意为对方无条件地付出。
嘘!别告诉别人……
友情和八卦一直是密不可分的,美国伯克利大学的研究发现:和朋友在一起聊八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舒缓压力的方式。
职场如战场
办公室里总会有人传播是非,也会有人因为利益勾心斗角,想要处理好办公室人际关系需要一定的智慧。

  最开始的好感
  对很多人来说,交朋友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美国加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凯莉·坎贝尔对此做了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那些比较开朗和外向的人通常给别人第一印象比较好,所以他们更容易交到朋友。还有就是年轻的女性和白种人,会更容易获得人们的好感。
  对于不具备上述特征的人们,专家们也提供了一些方法来帮助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与他人相处时,要始终保持礼貌,发自内心地尊重别人,在对方说话时用心聆听,不要打断。做到这几点,有助于提高我们在别人心中的好感度。
  对朋友分门别类
  友谊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我们身边的朋友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一生的挚友,也有酒肉朋友,工作上的朋友…… 这些朋友是可以分出孰高孰低的吗?
  亚里士多德认为可以,他把友谊分成3个等级:功利的友爱、开心的友爱和道德的友爱。功利的友爱以利益为基础,开心的友爱以快乐为基础,亚里士多德认为功利的友爱和开心的友爱都是属于利己的友爱,两者都是较低层次的,过于肤浅并很容易破裂。而道德的友爱是最高级别的有爱,因为它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完全基于对对方人品和道德的欣赏,是上升到灵魂层面的交流,“善良者的友爱是完美的,而且在德行方面相类似”。
  社会学家丽兹·斯宾塞和保罗·帕尔则将朋友按功能划分,可分为8种:和你兴趣爱好相同的“志同道合的朋友”,能让你接触新观点、新机会,丰富人生经验的“开阔眼界型朋友”,会在你需要时帮助你的“帮助型朋友”,始终陪伴在你身边,让你感到满足和平静的“陪伴型朋友”,善于帮你理清思路,给你人生指导建议的“启明灯型朋友”,在你苦恼的时候可以找他尽情倾诉心事的“安慰型朋友”,不断激励你、引导你,让你不断成长的“导师型朋友”,最后就是“灵魂伴侣型朋友”,他们包括了上述所有的特征。
  另外,心理学家何塞·路易斯按亲密程度将朋友分为3类:挚友,即经过了时间和空间阻隔的考验,无论人生是得意还是失意始终互相支持、互相陪伴的朋友;密友,即有共同的爱好和感兴趣的话题,能互相吐露心事,互相信任的朋友;泛泛之交,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到的点头之交。
  男女之间有纯洁的友谊吗?
  关于友谊,还有一个永恒的话题就是:“男女之间存在纯洁的友谊吗?”法国大作家儒勒·凡尔纳认为:“男女之间的友谊,只是将他们领向爱情之门的通道而已。”
  2012年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团队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不管单身与否,男女之间没有“纯友谊”,一对异性好友在相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性吸引。唯一的区别在于,大多数女性都认为自己和异性之间的友谊是可以建立在“柏拉图式的关系”之上的,相比之下,男性和异性的友谊或多或少都是建立在“性吸引力”之上。简言之,就是男性习惯于高估自己对于异性的魅力,而女性总是低估了异性对于自己的兴趣。
  挪威科技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芒斯·本森也认为男女之间不存在所谓的“纯友谊”,他选取了308名学生参加实验,让女生对男生表示友好并简单交谈,但最后结果显示:其中有一半以上的男生都将女生的友好误解成爱意。
  从同事到恋人之间的警戒线
  事实上,多情的不总是男性,根据某婚恋网站统计,至少有22%的女性曾经爱慕过她们的领导、上级或者同事,15%受调查的女性坦言,曾经对她身边的普通男性朋友萌生爱意。   所以,吸引随时都可能发生,尤其是同一个空间中的同事们之间。但很多人害怕向对方表白后,会影响两人正常的工作关系,所以迟迟未能行动。
准备起飞
对于婴幼儿而言,多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有利于他们今后社交、认知、沟通能力的发展。
你就是另一个我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好友身处险境的时候,我们大脑中也会释放同样强烈的紧张信号。

  友情能增加生活的幸福感
  同性之间的友情也是被广泛研究的课题之一,一般印象中,女人们的友情体现在喜欢聚在一起,八卦别人的是非或是谈论自己的生活和情感问题。2012年心理学家丹尼斯·格罗斯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生活越是幸福的女性拥有的朋友也越多,因为她们和朋友的社交和互动能增加分泌脑垂体后叶催产素,这种激素有利于女性的健康。
  也有研究证明,友情能帮助病人战胜病魔,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弗雷达·科德发现,重症监护病房内的患者普遍承受着较大的精神压力和生理压力,于是他鼓励患者的朋友们多来看望他们,此后,患者们的精神状况都有了好转。
  友情的阴暗面
  当然,友情也不是完美的,总会有一些阴暗面,尤其是女人们之间的友情,就像治疗师苏西·奥尔芭在她的书《女人之间的羡慕、嫉妒、爱与恨》中所描述的那样。
  研究显示,女性通常对朋友的期待值比较高,因此当好朋友临时取消约会时,她们的失望度要比男性高出许多,女性对朋友的要求也比男性对朋友的高。但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在保守秘密方面对女性朋友的要求都更为严苛,这可能是受到“女人天生就比男人更八卦”这种刻板印象的影响。
  那么男人之间的友情呢?男性一般不太习惯将情感直接地表达出来,所以他们友谊的基础是在一起做一些事情,比较流于表面,而很少有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相比之下,在情感上沟通性更强的女性好友们,她们之间的情感基础更深厚。
  友谊是一座避风港
  早在原始社会,男人们的社会分工是结伴出去打猎,而女人们的分工就是一起在家照顾孩子。这样的习惯到今天还是没有很大改变,只不过男人们的活动从一起打猎换成了一起踢球、去酒吧或者打游戏,而女人们则是和女伴聚在一起聊家庭和孩子。
  友谊是件很美妙的事情,它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了很多帮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情感支持,尤其是当我们在经历分手、离婚、疾病、失业等人生低谷的时候。友谊也让我们成长,让我们看到朋友身上的闪光点,让我们不再自私,学着去关心他人,让我们的生活更充实和快乐。
  既然友谊是一件如此美妙的事情,那是不是交的朋友越多就越好呢?当然不是了,交朋友贵在质量,而不在于数量。交友面广阔当然很好,只是在你遇上困难的时候,还是会希望能有几个真正交心的朋友不离不弃地陪在你身边。
  友谊总是充满了爱与关怀,是朋友陪伴着我们渡过了一切难关,也是朋友让我们感到自己是被理解,被懂得,被爱着的。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一个没有朋友的人,即使他拥有了世上所有的财富和至高无上的权利,也不会过得开心。一个人不管有多穷困潦倒,只要身边还有知心的朋友,他就是快乐的。”
  虚拟世界里的友情
  如今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的普及颠覆了人们传统的社交圈,这对我们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距离已经不再是阻碍我们友情的问题了,不管身处地球哪个角落,只要动一动手指,智能手机或者电脑就能让我们找到彼此。但与此同时,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我们好友列表里的朋友越来越多了,但真正知心的朋友反而少了。
  在人际关系学中有一条著名的定律叫做“六度分隔理论”,这条理论最初是1930年由匈牙利作家弗里基斯·考林西提出的,基本理念是说地球上任何一个人要与另一个人攀上关系,只需要不超过6个中间人即可达成,因为人际关系网密度的增大将会填补地域上的距离。
  24小时在线的“朋友”
  Facebook是当前最流行的一款社交软件,全球有将近十几亿人都是它的忠实用户。2011年,Facebook和米兰大学宣布了他们关于“六度分隔理论”最新的研究成果:世界上任何两个独立的人之间平均所间隔的人数为4.74。Facebook此次研究表明,在社交网络更为发达的今天,用“六度分隔理论”来描述实际中两个人之间的间隔显得稍微有点大。在Facebook上,任何两个用户之间只有5度间隔的概率是99.6%,任何2个用户之间只有4度间隔的概率是92%。
App帮你找对象
Tinder是当前最流行的一款交友软件,苹果和安卓手机用户都可以免费下载。据统计,该软件已经成功帮助其42%的用户摆脱了单身。

  由此可见,社交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我们的交友圈,不管你在现实生活中是害羞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丑的、美的、有钱的还是没钱的,你只要躺在家里动一动手指,就能在网上认识来自全世界的朋友。
  现实生活中的交友圈和网络世界中的交友圈还是很不同的,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比较亲近的朋友最多不过几十个,再数数我们网上的好友,少说也有一两百人。事实上,真正的友谊都是在人们交往的过程中酝酿出来和不断加固的。让我们再回过头来仔细看一下好友列表,请问,这几百人里有多少人已经和你超过半年没说话了?   当我们不停地接受来自陌生人的好友申请,把心事吐露给素未谋面的网友,花更多的时间去经营虚拟世界里的人际关系的时候,我们正在和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渐渐疏远……所以,很多心理学家认为:所谓的“虚拟世界的友情”不仅失去了友情真正的内涵,过度沉迷于此还有可能危害到我们与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的交往,更有甚者可能导致人格分裂等精神疾病。
  男女“网络交友观”大不同
  前文中我们曾提到,女人是感性的动物,她们更容易在友情中投入过多的个人情感,这在虚拟世界的交友圈里也不例外。有心理学家在研究“男性和女性在面对网友时的不同态度”这一课题后发现:女性在拥有了固定的网友后,她们会希望通过见面等方式来巩固这段友情,而男性则更需要新鲜感,他们不满足于现有的网友,总是不停地寻找新的朋友;女性比男性刷新社交软件的频率更高,她们用于跟朋友聊天、视频、通话的时间也比男性长;男性使用手机更多是用来和伴侣通话,和工作伙伴沟通,还有GPS导航,而女性通常用手机和朋友闲聊,拍自拍照上传到社交软件还有购物。
  开启新的社交方式
  虽说网络世界就是现实世界的一个缩影,但两者所适用的社交方式还是很不同的。比如有些社交恐惧症的患者,在现实世界中没有办法面对面地和人交流,但是在网上他们通过键盘就能和别人沟通。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网站或者App,帮助人们寻找跟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朋友,比如世界上最大的线下聚会网站Meetup,它通过登记人们的兴趣和居住地,找到有共同爱好的群体并帮助他们聚到一起。还有网站帮助旅行者寻找当地愿意提供床铺的好心人,寻找语言学习搭档,交换二手物品,约会对象速配,提供婚恋交友资讯,甚至寻找一夜情……一款名叫Tinder的App能基于使用者的地理位置和兴趣爱好,每天为其推荐4个对象,使用者可以选择“喜欢”或者“跳过”,若双方恰好互相都有好感,就可以互发消息。这款App刚上线2个月,就匹配了100多万对有眼缘的男女。
  以后我们网上见
  不可否认的是,科技的进步使我们更容易找到志趣相投的新朋友,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过度沉迷于此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2014年Facebook宣布以大约20亿美元的总价收购虚拟现实技术公司Oculus VR,这家公司生产的Oculus Rift显示器,能使使用者在面对显示器时,如同进入一个真实的环境。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表示:“我们希望虚拟现实这项技术不仅运用在游戏领域,未来也能全方位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比如运用于建筑设计、教育和治疗自闭症和恐惧症等等。”
  也许今后我们面对面的交流,都将变成网上的几句问候。
  友谊7小问
  在向广大读者朋友们征集了关于友谊的问题后,我们选出其中最有意思的7个问题做出了回复,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
  1.动物之间有没有友谊?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人类学家约翰·密达尼,花了17年时间跟踪研究在乌干达丛林里的黑猩猩族群,研究的过程中他发现,有一对成年黑猩猩总是形影不离,他把它们叫作“海尔”和“艾灵顿”。海尔和艾灵顿总是一起出去觅食,并且分享食物,如果它们其中一个和其它黑猩猩发生争斗,另一个一定会挺身而出帮助它的小伙伴,而更多的时候它们都形影不离地在丛林里游荡。密达尼回忆道,2002年艾灵顿去世后,海尔就变得特别消沉,几个星期都不和其它同伴交流,似乎是在悼念它的好朋友艾灵顿。
  同时,密歇根大学的其他学者们还就“狗狗们之间是不是存在友谊”课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在选取了24只小狗作为行为样本跟踪研究后发现:狗与狗确实存在友谊,而且大多是在同性之间。生物学家比阿特丽斯·安圭拉表示:“在动物社会中确实存在友谊,甚至还有跨越种族的友谊。”
  2. 真有那种一辈子的好朋友吗?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有保质期的。而朋友之间变得渐行渐远也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没有遵守对彼此的承诺,空间上的距离,彼此社会地位或者经济方面的差距变大…… 这些原因主要是由于朋友之间缺乏沟通交流而造成的。人生充满无数的意外,和朋友之间的联系是需要多花心思去维系的,如果想要有一辈子的好朋友,那就请一定要对朋友做到这三点:真诚,尽心和关怀。
  3. 怎样辨别“坏朋友”?
  生活中也会碰到一些让我们头疼的“坏朋友”,心理学家艾琳·莱文为我们提供了6个“坏朋友”的主要特征:
  (1)自私自利,并且要求我们必须以他为中心
  (2)爱批评,爱挑剔,永远不认同我们的看法和观点
  (3)跟他不在一起的时候,要比跟他待在一起开心得多
  (4)满腹抱怨,总是向我们传递负能量
  (5)喜欢不断重复地指出我们的缺点,从来不赞美我们的优点
  (6)背叛我们对他的信任,在背后中伤我们
奇葩约会网站
左图:汤姆·克利福德和詹妮·沃克是通过英国一个专门为相貌欠佳人士设立的交友网站theuglybugball.com认识的,他们仅仅约会4次便闪电订婚。
右图:iqelite.com是一家专门为高智商精英人士服务的交友网站。

  4.工作中能遇到真心的朋友吗?
  在工作环境中,和谐而友善的人际氛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缓解工作压力。美国密歇根大学传播系教授朱莉·阿普克在对医院护士们的工作环境调查研究后发现,同事之间的支持,友好和善意的互动,互相开一些玩笑能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
  英国社会学家安妮·克罗宁认为想要在工作中结交到好朋友,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告诉对方自己真实的想法,能坦率而真诚地交流,不以利益为目的地交往,相信自己对朋友的判断而不是听别人的闲言闲语,寻找共同的兴趣爱好。最后,有社交网站就此问题征集了数万名网友的意见,结果显示有46%的人相信在工作中能遇到真心朋友。
  5.等我们年纪越来越大了,还能交到朋友吗?
  二十几岁的时候,我们身边总是围绕着很多朋友,等到了五十几岁,身边的朋友可能就寥寥无几了。因为在青少年时期,我们的人生充满了变数,进入新的学校或是共同的兴趣爱好让我们有机会认识很多新的朋友。到了三十多岁,我们的朋友则大多是通过工作认识的,处于这个时期的我们,生活开始变得稳定而规律,也更看重朋友的质而不再是量,也很少花心思去认识新朋友了。
  所以,妨碍我们结交朋友的不是年纪,而是过于规律的生活。但其实在这种规律的生活中,我们也是有机会认识新朋友的,比如在常去的健身房、理发店和酒吧,都能认识到和我们习惯和爱好相似的人。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我们身边朋友的数量比年轻时少了,但我们跟这些朋友联系的频率反而比以前更高了。
  6.没有朋友也能活得很好吗?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就是神明。当然,没有朋友我们也不会死,只是会活得比较无趣一点。各种研究早就表明:多交朋友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有医学杂志上曾刊登了一篇报告称,在对148个病例样本研究后发现,一个人如果总是独来独往不参与社交,这样对健康的伤害程度相当于每天抽15根烟,喝6杯烈酒。
  最后专家也指出,交朋友不在于数量,最重要的是交到真心的好朋友。
  7.我们是几岁开始交朋友的?
  心理学家达米安·卡斯特罗称:“3~4岁的幼儿就已经开始有交朋友的意识了,这完全出自于他们的本能。”儿童心理学家也认为,从小就鼓励孩子多和同龄人相处,有利于他们长大后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基本的社交、认知、交流能力的发展,能在心理上给他们建立更强的安全感。
  [编译自西班牙《真有趣》]
其他文献
一双乌黑的手,光线从手上的褶皱穿过,手腕上有一只做工粗糙的镯子。33岁的列琦米是种植园的一名采茶女工,和其他所有采茶女工一样,她是一个普通的泰米尔女人。列琦米五指灵巧地在茶树的芽尖间舞动着,茶树枝末端的两片叶子和胚芽间的小虫子被吓得慌乱逃走。列琦米边摘边迅速地放入背上的口袋里,而我却做不到那么娴熟。我的采茶师傅列琦米耐心地教我采茶的手势,但茶树枝很顽固,还要使柔软的叶子不被摘碎,需要极其熟练的手法
茨冈人看起来与印度似乎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人类学家还是找到了充分的证据证明了他们的祖先不是罗马尼亚人,也不是埃及人,而是印度旁遮普一带的一个部落。茨冈人属印欧人种,曾是印度传统的游牧民族,但迫于宗教势力的排挤和饥荒,他们需要向外迁徙,因此离开了印度。在众多的茨冈人部落里,我最感兴趣的是生活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边界的古吉拉特邦的拉巴里部落,这里的常住人口很少,大多数茨冈人经常会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
她拥有的东西已经够多——一栋位于加州马利布的崖顶别墅,一枚奥运会金牌,以及电视真人秀节目第一家庭的成员身份——2015年,詹纳又多了一个头衔:全球最知名的跨性别女人。在这位前“世界最伟大运动员”要求世人称其为“凯特琳”时,这个身份突然而至。即便这是一个连名人性取向这样的新闻都会遇冷的时代,但凭借着罕有的、持久的知名度,詹纳关于性别认定的声明,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一件大事。2015年4月,大约有170
夏洛克·福尔摩斯是一个虚构的侦探人物,是由19世纪末的英国侦探小说家阿瑟·柯南·道尔所塑造的一个才华横溢的侦探形象。福尔摩斯称自己为一名“咨询侦探”,也就是说当其他私人或官方侦探遇到困难时常常向他求救。大部分故事都集中讲述一些比较困难、需要福尔摩斯出门调查的案子。福尔摩斯善于通过观察与演绎法来解决问题。柯南·道尔是从自己见习于爱丁堡皇家医院时一名善于观察的老师的身上获得灵感,创造了福尔摩斯这一人物
去年12月1日,罗马西奈西塔,服装秀前最后一次彩排。拉斐尔没有像他的朋友们一样成为工程师或物理学家,他是洛尼翁手工作坊里的一位褶皱技师,他才华横溢,并且有着天使一般的耐心,布料在他的精准加工之下幻化为曼妙的褶皱。洛尼翁作坊是巴黎现存为数不多的手工褶皱加工作坊。首先工匠们要依据折纸术的技巧用厚纸壳制作模子。手工制作、模具加工、蒸气定形的工艺已经在洛尼翁作坊传承了35年。拉斐尔是作坊中唯一一位男性,他
世界上第一个戴帽子的人是谁,他出现于何时,这些问题的回答至今尚无定论。冰川时期结束时,被划分到地球北部寒冷地区的人们必须要想出防寒、防风的办法,于是就出现了皮帽、带兽皮风帽的皮袄和斗篷。后来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发明了带耳扇的毡制尖顶或椭圆形帽,这就是著名的俄罗斯护耳帽的原型。靠近赤道的国家的居民却存在另一个问题——骄阳似火,因此他们发明了可以遮挡烈日的宽檐帽。古希腊人的宽边帽成为了第一种遮阳的帽子,相
拉弓姿势可增强体力,锻炼臀部和大腿肌肉,增强毅力。詹姆斯·邦德的饰演者丹尼尔·克雷格练瑜伽,奥斯卡奖得主马修·麦康纳练瑜伽,摇滚偶像Sting也练瑜伽,当然也少不了世界杯神射手马里奥·格策和德国队主教练尤阿希姆·勒夫,甚至连新西兰“全黑”橄榄球队的肌肉男们和德国最大能源供应商莱茵集团的老板皮特·特里安也不例外。是的,他们都练瑜伽。瑜伽能够强壮肌肉,减少痉挛,改善注意力,让男人精力充沛,心态平和。当
一直饱受质疑的罐头食品却是西方餐桌上习以为常的美味。罐头诞生于1810年,最初的作用是解决拿破仑军队作战时的食物供应问题。随着防腐与罐装技术的发展,罐头食品已有了从蔬果到肉制品,从玻璃罐头到马口铁罐等多种多样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样式。罐头食品的需求高峰是在12月份至次年1月份。虽然俄罗斯人对果蔬罐头的消费习惯正在向西方国家的习惯转变,但是由于一系列原因,如中产阶级数量较少、俄罗斯人收入水平的巨大波动以
作者与坦桑尼亚国父尼雷尔交谈基辛格是美国政界的常青藤,也是世界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政治外交大学者。他从德国逃难到美国,能有如此成就,除自己的学术天分外,还与四个“贵人”的相助提携分不开。第一个是列兵弗里茨·克雷默尔,他是基辛格1943年入伍后认识的一位士兵。这个家伙是个奇怪的德国好人。他出身贵族世家,但反对希特勒,因而逃到了美国,参加了美军。看样子美国人并不信任他,虽然他很有学问,已经37岁了,
美国电影《The help》(中译名为《相助》)根据美国作家Kathryn Stockeet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该片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一个白人女大学生帮助受歧视的黑人女佣争取权利的故事。我看了这部影片后,感觉不错,便想去图书馆借《The Help》原著来看。由于同名电影的上映,我家附近几个图书馆里的《The Help》藏书都已经借出,我只好舍近求远,开车去了一个较远的图书馆。去之前,我上网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