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绍禹的语文教育观

来源 :新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85954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书育人,理解、尊重和信任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朱绍禹语文教育基本理念,核心理念。
  【关键词】朱绍禹;语文;教育观
  
  著名教育学家朱绍禹先生关于语文教育精辟论述是他长期教育教学实践的结晶,也是他从事教育思考和研究成果的总结,具有鲜明的语文教育特色。教书育人,理解、尊重和信任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朱绍禹语文教育基本理念,核心理念,这对改进当今的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价值。
  1 语文教育终极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是从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出发,朱绍禹将语文教育放在培养人、尊重人、完善人的高度考察,将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认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由于严格的等级制和家法家长制,人的个性和人格受到压抑、摧残,人格的独立与尊严在有些情况下完全丧失,体现在教育则是“师道尊严”,教师要求学生无条件的绝对服从。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盛气凌人、教师说了算的家长制教育仍相当普遍。他们错误地把学生看成单纯受教育的客体而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把自己当成主角,而学生不过是台下的看客听众,“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没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和权利,如此教育,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创造性受到无情压制,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好。教师应该把更多的学习时间留给学生自己,让他们在自学、思考、探索中质疑问难,自主地获得知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避免因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削弱或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有导无学的情况。因此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教学活动是一项双边活动,教学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还是具有主体意志和意识的独立的个人,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尽可能以垒面教育为主,多理解、多尊重、多赞扬学生,就能激发其自信心和上进心,学生把教师的肯定和信任看成是对他的爱,能强烈地体会到人格被尊重的幸福感。只有用爱的泉水浇灌成长起来的学生,将来才会成长为爱生活、爱祖国的一代新人。那种缺少爱心-忽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却以机械的,命令的,甚至是惩罚的方式把自己的教育目标强加给学生的做法,必然会导致教育的失败,
  2 “我们教育工作者尽早地建立民主平等的观念,为了学生的发展而理解和尊重每一位学生” (朱绍禹语)理解和信任学生,重要的是真心地将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中。
  为学生服务,就不强迫学生适应自己,而应努力适应学生,研究学生,善于在知识与学生之间架桥,使学生顺利到达知识彼岸;为学生服务,就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念,坚信每位学生都能帮助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帮助自己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服务,就要既教书又育人,唤发学生心中真诚、善良、美好的情感,要着重发展学生需要学习,需要创造的那份人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帮助他们发展特长,“使学生的自尊心不是受到压抑而是得到舒展,”(朱绍禹语)就要真正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教学,让学生觉得课堂气氛民主,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理解和尊重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可能对其整个人生都有帮助。”(朱绍禹语)因此,教师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2.1 人心管理——沟通情感的桥梁。朱绍禹说:“由于理解和尊重,就做到了感情交流,心灵沟通。”人的管理说到底就是对人心的管理,因此教师应以情感沟通为基础,采取“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情感管理,建立一种含有母爱又超越母爱,含有友情又超出友情的师生之情。总之,要用真诚去唤醒学生们的良知,用真诚去理解学生的过失,努力帮助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
  2.2 表扬激励——转化后进的法宝。朱绍禹说:“教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他的思想感情,也就进入了这个学生的内心世界。”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把关爱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要特别关注班里的“尾部”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平时听到的大多是批评指责,他们总认为老师、同学瞧不起自己。干脆破罐子破摔,在行为上表现得粗暴无礼。甚至有时还要顶撞老师,或对老师的批评耿耿于怀。实际上,这些学生的情感与其他学生相比更敏感、更脆弱,教师要学会用“心药”去医治他们心灵的创伤,对这些学生的批评一定要慎之又慎。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和闪始点,及时肯定和赞扬,点燃学生自信的火种,诱导其产生进步的内驱力,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朱绍禹先生说得好:“最后进的学生,也会有三条五条的长处,有的长处还很独特,一般人赶不上。”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它对学生的进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师只有用火一样的热情、用慈母般的爱心去关爱这些学生,才能温暖他们冷却了的心。
  2.3 换位思考——理解学生的前提。凭心而论,学生也有他们的“苦处”。他们在学校里听到的是教师的千叮咛万嘱咐,回到家听到的是父母的唠唠叨叨,稍有不慎还免不了父母的棍棒教训,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会不产生厌学的情绪呢?教师应常常这样行“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生我会怎样?当代的学生渴望理解。而关爱学生,理解是基础。只有爱学生,才能去体察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想他们之所想,解他们之所难,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与他们沟通心灵,只有这样才会向老师敞开心扉。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批判地考察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情境的能力。初中历史教师主要通过教育学生、教师自己本身进行反思、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阅读教育专著和教学文献等方式进行教学反思。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I see o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reflection  Wang Nian-duan  【Abstr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除了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目标,还承担着对学生社会性人格的培养,包括健全健康的人格力量,和谐完整的人际关系,与时俱进的适应能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关键词】构建;和谐;语文;教学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它除了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目标,还承担着对学生社会性人格的培养,包括健全健康的人格力量,和谐完整的人际关系,与时俱进的适应能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而语
期刊
让学生写好字关键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让学生喜欢写字,乐于写字,让学生把写字当成快乐的事。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呢?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1 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要做到这一点,我想首先做老师的一定要以身作则,无论是板书,还是批改作业,无论是写评语,还是批日月,都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写出十分漂亮的字时,你的学生会赞不绝口;而当你写的字
期刊
【摘要】本文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塑造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品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进行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Discussion of languag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innovative education  Tian Ying-lan  (Dept.ofPE,Anhui Univers
期刊
【摘要】网络的发展,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网络教学不同的教学方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这就要了解网络教学的特点,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与创新。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教学;特点  On the computer network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Yang Gui-hong  【Abstract】Th
期刊
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同时也赞颂了
期刊
【摘要】虚拟语气是英语语法教学中的重难点。  【关键词】虚拟语气;复习    虚拟语气是英语语法教学中的重难点,学生在学习中常所学“if”真实条件句影响,把握不准时态变化;忽略虚拟语气在名词性从句中的运用;忽略隐含条件句;忽略在实际交际中表示婉转或礼貌用法。  所以笔者认为,在整个虚拟语气复习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概括总结英语中的语气要领和分类 从而引出虚拟语气概念,使学生在清楚的概念
期刊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当前的社会正处于对外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这就是当前社会发展的时代性特点。那么,为了适应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要改革,语文教育要为大局服务,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多样化人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结合现在的新课改,在思索如何提高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散步》一文,通过设置情境、朗读、提出质疑、合作探究,(多媒体展示)教师指导等方式使学生融入诔堂t以便更好地理解主旨,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情感。  【关键词】设置情境;合作探究;激发情趣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能力目标: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表达思想感情;②培养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设置情境、朗读,提出
期刊
目前,对素质概念和素质教育的理解及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要求的探讨具有实际意义。为此,我查阅了近五年内十多种杂志上有关素质教育的文章,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就当前如何落实素质教育,从内容,形式,要求和实施方面提出一些出步设想。  1. 素质的判断和发展形式  目前对素质教育的概念和认识虽没有统一的观点,但对素质教育的判断已趋于一致。人的素质高低应可用个体行为表现进行推测。高素质者能对各种环境和事物,尤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