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条屏是一种书画传统流行幅式,与中堂、扇面、横披、斗方、手卷、镜心等其他幅式共同构成了中国书画艺术的欣赏形式。长沙博物馆藏有不少名家书画四条屏作品,这些作品风格独特,个性鲜明,颇具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现选取其中三组馆藏近代名家书画四条屏作品介绍予读者赏析。
清 何维朴《山水图》四条屏 纸本水墨
何维朴(1842-1922年),字诗孙,晚号盘止,亦号盘叟,又号秋华居士、晚遂老人,室名颐素斋、盘梓山房,湖南道县人。何绍基之孙。同治六年(1867年)乡试副贡,官内阁中书,协办侍读,江苏候补知府,清末任上海浚浦局总办。
何维朴工书、画,尤以山水画著称,山水宗“娄东四家(王时敏、王原祁、王鉴、王)”,清远高妙;书法传承祖父何绍基衣钵,得其形似,兼学颜体并融入汉魏书法而自成一体。他精通诗词、篆刻,兼通经史碑学,同时也是一位古画鉴赏家和收藏家。
何维朴《山水图》四条屏,纵145厘米,横38.5厘米,水墨纸本。四条屏描绘自然山水景色,画面群峰林立,山峦起伏,崎岖陡峭,重峦叠嶂,白云悠悠,丛柏峻岭,松荫村舍,流泉飞瀑,景象美轮美奂。分别款署“诗孙何维朴”、“诗孙”,钤“维朴之印”、“何维朴印”白文印,“诗孙”朱文印。
这组四件山水条幅用传统山水画风格以精练娴熟的笔墨把不同季节的各种自然山水胜景描绘出来,气势壮阔宏伟,首尾贯气,浑然一体。画面皆为平视远景构图,构图于平远中显得清旷空灵。画面远景、中景皆写巍峨的群山,崇山峻岭,起伏连绵,雄姿挺拔,绵延无绝,烟岚起伏穿插其间。画面突显出群峰挺拔雄奇的姿态,峰峦浑厚,气壮雄逸。笔墨干湿并用,苍润兼备,点染工稳。中景多以繁缛细致笔墨绘山峦起伏多变,森林繁茂,错综有序;群山之中有山谷流泉,有瀑布飞泻入江;山谷之中树木参差,较为繁茂,有村舍零星分布,笔墨轻松流畅,简括含蓄。近景皆地势较为平坦,山峦曲折又平缓,与曲折分布的江水相连接,有平湖流水、山石树木、茅屋草舍等,笔墨浑厚清逸,景物繁而不乱。近景中古树苍松依江水相伴而生,轩然挺立,虬曲苍劲,形态各异,与整体格调搭配得非常融洽、自然。四件作品画面结构紧凑,布局奇崛迭宕,层次分明,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浓淡相生,意境高远幽深。整体上既富于变化又协调统一,显现出粗犷、丰厚而又苍润的风格。
清代 周家《山水图》四条屏 纸本设色
周家(生卒年不详),字爱陶,别号田伽山人,湖南长沙人。清代画家,光绪时岁贡生,工山水、花卉,师宗“清初六家”。
周家《山水图》四条屏,纵137厘米,横33厘米,纸本设色。分别绘“柳溪秋色”、“潇湘新雨”、“白云松涛”、“看瀑图”。四条屏画面皆描绘山峦起伏,重峦叠嶂,树木参差、丛郁,云雾环绕;画面有平湖、小溪、小桥流水,有茅屋草舍、亭台楼阁,有苍松古树、杨柳依依,有瀑布飞泻、山谷流泉等景物分布,有人物或悠然垂钓或静坐观景。诸景皆布局合理,和谐统一,疏密有致,繁简相宜,一派恬静清幽、生机盎然的江南景色。分别署“家”、“田伽山樵家”等款,钤“周家印”、“田伽山樵家”白文印,“爱陶”、“家长寿”等朱文印。
这组山水图四条屏在结构上皆布局有序,层次井然,相得益彰,意境疏简;画风较为工细,笔法沉稳,墨色苍润松秀,层次丰富,设色清淡典雅;山峰树石用笔点夹相参,皴笔干湿浓淡相间,皴擦点染兼用,水墨与浅绛渲染得法。整体上这四件条幅造型浑厚古朴,富于变化,格调雅致,营造出苍劲而又秀润、清旷的风格。
清代 郭焘《行书》四条屏 纸本水墨
郭焘(1823-1882年),原名先梓,字仲毅,晚号樗叟,别号卧云山人、云卧老人,湖南湘阴人。郭嵩焘之弟,十九岁肄业于岳麓书院,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考中举人。咸丰年间,曾先后入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幕府。咸丰二年,参与讨伐洪、杨之役,因叙功赏国子监助教衔,官至四品内阁中书。
郭焘工书法,擅长行书、隶书,尤工小楷,师承颜真卿、米芾,又渗入何绍基笔法及魏晋书法于一体。文辞简古,著有《云卧山庄诗集》八卷、文集四卷及《说文经字正谊》四卷,均以《清史列传》并传于世。
这组郭焘《行书》四条屏纵168厘米,宽45厘米,全文共196字,以行书题写,书作雄强有力,笔墨精妙,神采飞扬,大气流畅。特别是文章的内涵,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风范,文词精炼且深入浅出,情真意切而寓意深刻。款署:俊儒一兄大人属,东山樗叟郭焘。钤“郭焘”白文印,“樗叟”朱文印。
郭焘兄郭嵩焘于1877年担任清朝首任驻英、法公使,1878年被清政府召回,1879年以病辞归。因当时郭嵩焘认为应实事求是地承认中国落后于西方、力主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传播西方文明的思想触怒了顽固不化的封建势力而为清廷所抨击。这组郭焘《行书四条屏》正是在此背景下直面官场为其兄伸张鸣不平、撑腰鼓劲所书的一篇行书大作。文章言辞条理清晰、脉络分明,有感而作,急性抒发,引经据典对当时官场的封建顽固思想进行了有力抨击,论述客观、真挚、精炼。通篇书法秀逸遒劲,稳健端庄,潇洒灵动,轻松自如,节奏跌宕起伏而又变化多端,一挥而就,气度不凡。纯熟、练达的运笔使作品与作者的精神、气质、情感、素养浑然一体,一股幽幽的书卷气扑鼻而来,从中亦然感受到兄弟间浓浓的手足情。四件书作显示出作者深厚的传统书法功底和突出的个人风格,也是一段晚清历史的有力见证,内涵深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一组少见的郭焘书法精品之一。(责编:李禹默)
清 何维朴《山水图》四条屏 纸本水墨
何维朴(1842-1922年),字诗孙,晚号盘止,亦号盘叟,又号秋华居士、晚遂老人,室名颐素斋、盘梓山房,湖南道县人。何绍基之孙。同治六年(1867年)乡试副贡,官内阁中书,协办侍读,江苏候补知府,清末任上海浚浦局总办。
何维朴工书、画,尤以山水画著称,山水宗“娄东四家(王时敏、王原祁、王鉴、王)”,清远高妙;书法传承祖父何绍基衣钵,得其形似,兼学颜体并融入汉魏书法而自成一体。他精通诗词、篆刻,兼通经史碑学,同时也是一位古画鉴赏家和收藏家。
何维朴《山水图》四条屏,纵145厘米,横38.5厘米,水墨纸本。四条屏描绘自然山水景色,画面群峰林立,山峦起伏,崎岖陡峭,重峦叠嶂,白云悠悠,丛柏峻岭,松荫村舍,流泉飞瀑,景象美轮美奂。分别款署“诗孙何维朴”、“诗孙”,钤“维朴之印”、“何维朴印”白文印,“诗孙”朱文印。
这组四件山水条幅用传统山水画风格以精练娴熟的笔墨把不同季节的各种自然山水胜景描绘出来,气势壮阔宏伟,首尾贯气,浑然一体。画面皆为平视远景构图,构图于平远中显得清旷空灵。画面远景、中景皆写巍峨的群山,崇山峻岭,起伏连绵,雄姿挺拔,绵延无绝,烟岚起伏穿插其间。画面突显出群峰挺拔雄奇的姿态,峰峦浑厚,气壮雄逸。笔墨干湿并用,苍润兼备,点染工稳。中景多以繁缛细致笔墨绘山峦起伏多变,森林繁茂,错综有序;群山之中有山谷流泉,有瀑布飞泻入江;山谷之中树木参差,较为繁茂,有村舍零星分布,笔墨轻松流畅,简括含蓄。近景皆地势较为平坦,山峦曲折又平缓,与曲折分布的江水相连接,有平湖流水、山石树木、茅屋草舍等,笔墨浑厚清逸,景物繁而不乱。近景中古树苍松依江水相伴而生,轩然挺立,虬曲苍劲,形态各异,与整体格调搭配得非常融洽、自然。四件作品画面结构紧凑,布局奇崛迭宕,层次分明,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浓淡相生,意境高远幽深。整体上既富于变化又协调统一,显现出粗犷、丰厚而又苍润的风格。
清代 周家《山水图》四条屏 纸本设色
周家(生卒年不详),字爱陶,别号田伽山人,湖南长沙人。清代画家,光绪时岁贡生,工山水、花卉,师宗“清初六家”。
周家《山水图》四条屏,纵137厘米,横33厘米,纸本设色。分别绘“柳溪秋色”、“潇湘新雨”、“白云松涛”、“看瀑图”。四条屏画面皆描绘山峦起伏,重峦叠嶂,树木参差、丛郁,云雾环绕;画面有平湖、小溪、小桥流水,有茅屋草舍、亭台楼阁,有苍松古树、杨柳依依,有瀑布飞泻、山谷流泉等景物分布,有人物或悠然垂钓或静坐观景。诸景皆布局合理,和谐统一,疏密有致,繁简相宜,一派恬静清幽、生机盎然的江南景色。分别署“家”、“田伽山樵家”等款,钤“周家印”、“田伽山樵家”白文印,“爱陶”、“家长寿”等朱文印。
这组山水图四条屏在结构上皆布局有序,层次井然,相得益彰,意境疏简;画风较为工细,笔法沉稳,墨色苍润松秀,层次丰富,设色清淡典雅;山峰树石用笔点夹相参,皴笔干湿浓淡相间,皴擦点染兼用,水墨与浅绛渲染得法。整体上这四件条幅造型浑厚古朴,富于变化,格调雅致,营造出苍劲而又秀润、清旷的风格。
清代 郭焘《行书》四条屏 纸本水墨
郭焘(1823-1882年),原名先梓,字仲毅,晚号樗叟,别号卧云山人、云卧老人,湖南湘阴人。郭嵩焘之弟,十九岁肄业于岳麓书院,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考中举人。咸丰年间,曾先后入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幕府。咸丰二年,参与讨伐洪、杨之役,因叙功赏国子监助教衔,官至四品内阁中书。
郭焘工书法,擅长行书、隶书,尤工小楷,师承颜真卿、米芾,又渗入何绍基笔法及魏晋书法于一体。文辞简古,著有《云卧山庄诗集》八卷、文集四卷及《说文经字正谊》四卷,均以《清史列传》并传于世。
这组郭焘《行书》四条屏纵168厘米,宽45厘米,全文共196字,以行书题写,书作雄强有力,笔墨精妙,神采飞扬,大气流畅。特别是文章的内涵,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风范,文词精炼且深入浅出,情真意切而寓意深刻。款署:俊儒一兄大人属,东山樗叟郭焘。钤“郭焘”白文印,“樗叟”朱文印。
郭焘兄郭嵩焘于1877年担任清朝首任驻英、法公使,1878年被清政府召回,1879年以病辞归。因当时郭嵩焘认为应实事求是地承认中国落后于西方、力主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传播西方文明的思想触怒了顽固不化的封建势力而为清廷所抨击。这组郭焘《行书四条屏》正是在此背景下直面官场为其兄伸张鸣不平、撑腰鼓劲所书的一篇行书大作。文章言辞条理清晰、脉络分明,有感而作,急性抒发,引经据典对当时官场的封建顽固思想进行了有力抨击,论述客观、真挚、精炼。通篇书法秀逸遒劲,稳健端庄,潇洒灵动,轻松自如,节奏跌宕起伏而又变化多端,一挥而就,气度不凡。纯熟、练达的运笔使作品与作者的精神、气质、情感、素养浑然一体,一股幽幽的书卷气扑鼻而来,从中亦然感受到兄弟间浓浓的手足情。四件书作显示出作者深厚的传统书法功底和突出的个人风格,也是一段晚清历史的有力见证,内涵深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一组少见的郭焘书法精品之一。(责编:李禹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