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模块化教学应用研究

来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要将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为此,高职院校提高对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重视度,并逐渐设置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以选修课或第二课堂形式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但高职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却持有被动学习的态度,仅仅是为了凑学分、完成学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师仅为完成教学任务,采用单一授课方法,沉闷的课堂氛围导致文化素质教育效果不佳。
其他文献
2021年,望百年风华正青春,看“十四五”规划启征程。强国之梦,教育先行,思政课教师更是责无旁贷。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近年来,“大思政”育人体系逐步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亦同向同行、协同发展。2021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发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时代强音,引人深思。
礼乐文化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把礼乐文化融入初中思政课,增强立德树人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是讲好本课程的理论命题与实践课题。本文结合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探讨礼乐文化融入初中思政课的路径与方法,即挖掘礼乐文化资源、创设礼乐文化情境、注重礼乐文化体验,强化铸魂育人的文化基因、实际功效与实践转化。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唐代大诗人杜牧在《赠别》中借豆蔻比喻娇羞的少女,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豆蔻从此被用来比喻少女,而成语“豆蔻年华”泛指青春时光。其实豆蔻本是一种草本植物,它生长在南方,开花于春季。要说春天的花卉实在太多,而豆蔻的特点是含苞之时显得非常丰满,民间俗称其为“含胎花”;在各色豆蔻花中。
In the process of tunnel construction,if large-deformation occurs in high geostress soft rock,it will likely cause geological disasters.This situation will not only seriously affect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unnel construction,but also cause serious safety
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离不开优秀教学设计。打造优秀教学设计必须做到:中观入手,在精准上下功夫;宏观架构,在精巧上下功夫;微观打磨,在精细上下功夫。
稳步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改革,培育一批具备良好道德修养、高尚道德情操、精湛专业技能的优质人才,对我国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如今,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现代化。在此背景下,做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院校十分紧要的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是高校育人工作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培养政治信仰坚定、道德情操高尚的人才,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从组织领导、目标导向、运行管理等角度出发,建立长效育人机制,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从而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为大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提供助力。
打造雅趣课堂,坚持以“雅”定教、以“雅”修身,需要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发挥关键课程的作用。具体而言,要聚焦正向价值、培育品格之美,激发内生动力、培育发现之美,提升关键能力、培育思辨之美。
体验性目标陈述的四个基本要素为学习主体、经历境遇、行为动词、行为对象,检测标准主要依据行为动词。体验性目标的叙写要依据课程标准,包括选取课标内容、解析行为动词、设计教学活动、进行叙写评价等。叙写时还应注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逆向进行教学设计、检测标准多元化等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演变始终围绕人的问题展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更是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可见,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以人民为中心既是中国共产党坚守的本质与初心,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还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