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l13751412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爱子,教子以义方,弗纳于邪。”意思是说喜爱子女,应当以正道教导他,不要让他步入邪路。在家庭教育管理中,有的家长只会满足孩子的一切物欲,这种情况造成了学生感恩心理的缺失。其实感恩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美德,学校应该将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教会孩子懂得感恩。
  首先,对父母长辈感恩。一次班会课上,我结合具体事例告诉学生,父母对他们的爱很深,很多父母辛辛苦苦在外务工,就是为了给孩子创造好的生活条件。有个学生反驳我的观点,认为他的父母一点儿都不关心他,父母送他来学校接受教育也是迫于法律要求。他的观点居然还得到了几位同样也是父母在外务工的学生的赞成。我认为孩子们这是陷入比较严重的认识误区了,他们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只知道索取。趁此机会,我给学生上了一堂关于父母之爱的班会课,同时,我还建议父母把孩子带到自己的工作环境中,让他们设身处地去体会父母的辛勞。
  其次,对教师感恩。如果学生对教师不感恩,他会认为教师无论做什么都是应该的,不能产生共情,从而影响学习的状态。于是,我采用将心比心的方法来教导学生对教师感恩。我从语文老师即将退休却很负责,英语老师教两个年级还要担任班主任的情况谈起,要学生站在这两位老师的角度上换位思考。学生纷纷表示,老师们特别辛苦,不但要完成教学工作,还要时刻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努力培育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他们应该怀着对老师们的感恩之情,更加努力学习。同时,我也积极寻求家长们的支持,请他们多多理解、信任教师,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最后,对同学感恩。我带的这个班级是三年级时重新组合的班级,几个调皮的“皮猴子”分到了一起,遇到争执他们谁也不服谁。慢慢地,和他们接触多了,我也就摸索出相应的教育方法来了。通常遇到他们起冲突时,我先听他们倾诉,让他们冷静下来,再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先认识自己的错误,再说说对方的问题。渐渐地,班级中争吵、打架的现象越来越少了。
  另外,我还成立了互助学习小组,积极鼓励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在课间休息时,学生经常两三人一组,互相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互相提供好的经验和方法。时间久了,班上的学生们相亲相爱,学习成绩也进步了,他们都心存感恩。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感恩教育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给父母端一杯水,对老师说一句“谢谢”,给同学帮一个小忙……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生活充满希望,才会理智地面对人生中的一切挫折和不幸。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2021年端午节后,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第五届(第一期)“书香校园建设·阅读领航人”培训活动,五天的学习、参观,聆听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观摩各位名师的示范教学,让我这个工作经验尚浅的语文教师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整本书阅读”是本次培训的一个高频关键词,这无疑是当下阅读教学板块中的热点。吴永军教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建议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并为提升读整本书的能力设置专
期刊
六月的港城不仅沐浴着栀子花的芳香,而且浸润着淡雅的书香。为更好地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江苏省第五届(第一期)“书香校园建设·阅读领航人”培训活动在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如期而至。此次培训的主题是“面向儿童的整本书阅读”,培训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专家们的前沿理论指导,又有一线名师的课堂实践展示,他们渊博的学识和独特的教学艺术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场智慧的讲座,一节节精彩的课堂。经过学习、内化、反
期刊
用一个星期的时间相聚,  在连云港解放路小学。  江苏省各市县区一百名小语人,  奔赴而来,  为一场“整本书阅读”的饕餮盛宴。  五节名师示范课,  十场专家讲座,  都写进了,  端午节后那個茂密而悠长的六月。  做一颗散发着书香的种子,  沉浸在乡村教育的泥里。  做一名遨游书海的领航人,  穿梭在干百万个乡村少年的中间。  在归途的高铁上远望,  满眼都是辽阔而厚重的土地。  那地里正悄无
期刊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第五届(第一期)“书香校园建设·阅读领航人”专题培训活动,这次培训对我来说可谓是一场心灵的洗礼。通过培训,我意识到课外阅读对孩子们的重要性,意识到乡村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的迫切性。从各位专家的讲座中,我看到了阅读的光,我想把这束阅读之光传递到我所在的乡村学校,让孩子们爱上阅读,让书香浸润校园。  一、建设书香校园  此次培训活动是在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开展的,第一次走
期刊
冲天书香透港城,满城尽染阅读风。短暂而充实的江苏省第五届(第一期)“书香校园建设·阅读领航人”培训如甘霖似雨露滋润着每位参培乡村教师的心田。一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名校呈现,一位位名师的精彩课堂展示,一位位专家、教授、作家的精彩讲座、专业点评和好书推荐,为我们构建了素养导向的整本书阅读新样态,让我们深刻领悟整本书阅读“为何读”、“读什么”、“怎么读”。  为什么推行整本书阅读?特级教师、著名儿童阅读推
期刊
我是来自连云港市赣榆区徐山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我们学校地处偏远,贫困留守儿童偏多,他们大多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家庭教育有很大缺失。如何在教学中慢慢填补这种缺失,让学生能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呢?怀着这样的困惑,我被推选为“阅读领航人”,来参加江苏省第五届(第一期)“书香校园建设·阅读领航人”培训,心中倍感庆幸。  培训初始,吴永军教授的《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讲座引起我很大的共鸣。吴教授说:
期刊
在阅读领航人的培训现场,我见到了我喜欢的特级教师张学青,虽然之前从未谋面,虽然现场也未上前合影,但那些与她有关的文字让我早已熟识了这个温婉的女子。安静、认真地听完她的讲座,我对她更加佩服,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斯蒂文森的这首《点灯的人》:  茶快煮好了,太阳已经西落;  这时候,可以在窗口见到李利走过身旁;  每晚,喝茶的时候,你还没就座,  李利拿着提灯和梯子走来,把街灯点亮。  ……  喜欢李利。他
期刊
参加江苏省第五届(第一期)“书香校园建设·阅读领航人”培训,与《阅读》杂志编辑团队有如此亲密的相遇,是幸运的;能与这么多来自全省各地的骨干教师相聚,在港城福地、美丽的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学习一周,是幸福的。对于这次机会,我也是格外珍惜,五天培训匆匆,但每一堂优秀示范课、每一个专家讲座、每一次名师点评、每一场互动交流、每一位校长的经验分享、每一所学校的现场见闻,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最大的收获,是
期刊
儿童不仅是教学的起点,还是教学的中心和目的。儿童的发展、生长,就是教师的教学理想所在。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时,笔者围绕“从儿童出发”这一中心点,围绕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教学:  设计生活场景,在“动”中学。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从做中学。”诺贝尔获奖者杨振宁教授指出:“中国的小孩在动
期刊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伟大日子里,阅读这本《红色家书》是再合适不过的。这本“家书”选集,收录九十余封烈士家书,分为四个部分,记录了革命先烈对父母长辈、妻子恋人、兄弟姐妹、子侄后代的问候与叮咛,以及对家国深深的留恋……它再现了革命烈士舍生取义、英勇报国的家国情怀。阅读这一封封饱含先辈拳拳之心的红色家书,不由激起了我辈在新时代里的奋斗之志,唤起对祖国深沉的爱;更能为今日之中国,时时敲响历史的警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