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赤脚小子》的一双鞋
张彻的电影我看过很多部,但大多都忘记了,印象比较深的是《刺马》(1973),后来看碟也很喜欢。我觉得这是他唯一一部剧本比较深入,谈的东西比较宽的电影。另外一个就是《洪拳小子》(1975),也很好,我还在邵氏的时候,他们感觉当时有很多电影票房非常好,所以希望我可以翻拍一些以前的电影。但是我不想太多地、一面倒地去拍人家的东西,就想简单地挑个人喜欢的拍一部算了,结果就有了《赤脚小子》。那也是我第一次和刘家良合作,但他只拍了一场戏,就是狄龙喝毒酒那一场,后来是我自己搞的,我刻意还保留了《洪拳小子》的那双鞋。因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其实比较穷,但也不至于穷到太离谱的程度,只是小孩子去念书,鞋子都是烂的,袜子穿洞了也要穿,每个人很难有一对鞋。当时的人心里面普遍有这么一个情怀和愿望——希望能买一双鞋。这其实是七十年代香港的一个文化,观众看到的话很容易有共鸣,那个鞋的概念他用得非常好。其他有些电影都忘记剧情了,印象中好像还有一部《五虎将》(1974),还有那部在韩国拍的《四骑士》(1972)。
士为知己者死
他的电影比较有风格的就是英雄、兄弟,情义的东西北较重。他不管有没有理由,就是要讲那种兄弟情的。对于我们这些在香港长大的广东人来说,那些兄弟情,那种味道,其实不是他那样的。他的英雄还是比较偏向北方的感觉,比较草莽。那时好像有好几个导演,像胡金铨啦、张彻啦、李翰祥啦,他们电影艺术的角度,人与人的感觉,跟香港导演看到的其实是不一样的,跟南方人看到的也不一样。当时整个邵氏公司包括那些台湾电影,跟广东粤语电影比起来都有种不一样的情怀,有种不一样的文化,而其中,张彻是最能做英雄的。
他的电影总是很浪漫,蛮男人的,感情啊情怀啊都很浪漫。其实他的故事也不是很真实,他有种刻意浪漫化的东西在。戏剧方面的安排,他就此较粗。不管某个情节对不对,他一定要去到那种情义和那种英雄的氛围里,哪怕用一种很硬的手段。所以最后就要有死亡,两刀差不多死了,还要三刀、四刀、五刀、六刀、七刀!肠都出来啦还是继续打,所以变成我们看,只能看出一个浪漫,看不出一个很文学的东西。他有一部电影叫《断肠剑》(1967),一直都是一个人在打,不喜欢的话就会觉得无聊,“打成这样还打”。但是喜欢的人就喜欢这个精神,就是你最后一滴血,还要打,为一个情义、为一个朋友,为了完成一件很重要的事,他有那种情怀。但是你看《投名状》就不一样,陈可辛他是不相信那样的情义的,所以他不是张彻,你不相信武侠世界就是这样,你就没有办法明白这种知己的感觉。张彻的故事永远是简单的,不用太多思想,他要的其实只是一个场面,一个简单的空间,能把他的英雄啊、情义啊,把他那些武打的东西放进去就够了。
动作电影宗师
我觉得张彻不止影响了英雄片,他更多的影响其实是在动作片、枪战片上面。以前邵氏公司拍动作片,一打就是十多个武师,全是一帮人打来打去的镜头,特别好笑。结果张彻把他自己独有的那一套美学,把他的那些拳脚放在了他的电影里面,放在这个时代里面。他的武打风格是比较实的,比较讲究,不像粤语片,随便打一个,撩一撩啊,翻个跟斗啊,转个身啊,踢一踢脚啊。张彻电影的动作是硬的,他开创了一个比较实的动作时代,在当时能够看见的动作片里面,他拍的应该属于质量比较好,“这个电影才是电影”。你看后来香港电影的那些动作画面,其实都离不开张彻早前拍的电影,只不过他当时拿刀拿剑,后来的是拿枪打,香港八十年代的动作片,都有他的一点一滴,一些风格流传过来,虽然后面成龙啊洪金宝那些跟张彻又不一样,但是终归来说,还是有一些他的影响,主要是在动作上面。
张彻电影能形成后来的这种影响,一个原因是邵氏公司的资源比较好,制作比较考究。在粤语电影的时候,哪里去找这样好的一个影棚啊?另一个因素是台湾,当时台湾电影市场很重要,但是粤语片进不到台湾,只有这些普通话电影他们才懂,所以那些讲普通话的电影发行量比较大。台湾的人多,消费力也很强,这个电影就一直改良,一直变一直变。结果张彻不同年代就出了不同的明星,而且都有人关注,都有人看。他的男明星大部分都很能打,打得好不好不讲,但都懂的。最好的当然是王羽,王羽真的是打遍天下的,然后狄龙是学咏春拳的,姜大卫多多少少也是武行出來的,傅声又是,傅声不单只是会打,他的外形实在太讨好了。他找的人基本上不拍武打电影也可能会很不错,但张彻电影在娱乐性上面做得非常好,渐渐就能形成一个流行文化。比如刘家辉,其实作为一个演员来讲,他的形象本身也不是太好,但张彻能把他拍出来,导演的功劳非常大。
大片场与大导演的没落
张彻那个年代,导演都是长期性的工作。以前邵氏一年二十多部电影,一个导演一年开工的时间超过一百天,而且他们都有自己长期合作的工作团队。木工啊,美工啊、摄影师啊,一个影棚里面应该有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有。不像现在拍完一部等几年,这部拍完又去和别的团队合作另外一部戏,彼此之间见面合作很少的,缺乏一个归属感。这种做法不好的地方就是太像一种流水作业,像是一个工厂,你不能停,导演心里面一定是有不满的,所以他们几个大导演后来都跑到台湾拍电影了,结果又全都“死掉”。
我觉得张彻和后来的几个导演的没落不是因为他们没能力,而是邵氏已经差不多处于退休状态了。我去的时候,张彻他们在邵氏时的那些制度已经没有了,已经是一个独立制片的氛围。邵氏找人进去做电影,都是找以前拍过电影的人,他们只给导演一个大概的策划,钱的策划,电影的策划。甚至方逸华也不太管公司,只控制一下成本,讲好拍多久,多少钱就是了。她不管我拍什么,还说:“也别让我看!”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没有“大导演”的。七十年代的时候我们都叫张彻他们“大导演”,后来哪里有什么“大导演”?环境已经不一样了。电影的发展,整个电影工业的气氛,其实已经变了。这样的话,那些以前的大导演就变得比较困难,他们融不到这个独立制片的环境里去,他们很难像新艺城那样,一个电影许多导演去帮忙拍,大点的制作都是几个人在帮忙搞剧本这种工作状态。
张彻晚年的时候还在一直给中国星寄剧本,当时我在中国星,张彻很多次寄剧本过来。好多次后,我跟向老板讲,他对电影有热情,但好像他对电影的感觉不太接近现在的。但很难跟他在信里面讲,而他一直都重复重复寄给你,他也不是一定要拍,他就是喜欢这个感觉,有这个热情,谁拍没关系,他是一直希望在电影工作上继续。所以那一次我跟老板说,不如我们去看看他,当面聊一聊,那次徐克、林岭东都有去。他还住在邵氏公司的宿舍,耳朵听不到了,嗓子也有问题,靠写字来交流,那次见完面以后,我们就决定让他继续这样写吧,不要改变他,想改变他也没用(笑)。
张彻导演是一个真正喜欢在片场生活的人,他始终对电影抱着极大的兴趣,他就是那么一个非常开心在片场、非常开心地拍电影的一个导演,我不晓得这是不是理想主义,他没有金钱观念,除了电影以外什么都不懂。
张彻的电影我看过很多部,但大多都忘记了,印象比较深的是《刺马》(1973),后来看碟也很喜欢。我觉得这是他唯一一部剧本比较深入,谈的东西比较宽的电影。另外一个就是《洪拳小子》(1975),也很好,我还在邵氏的时候,他们感觉当时有很多电影票房非常好,所以希望我可以翻拍一些以前的电影。但是我不想太多地、一面倒地去拍人家的东西,就想简单地挑个人喜欢的拍一部算了,结果就有了《赤脚小子》。那也是我第一次和刘家良合作,但他只拍了一场戏,就是狄龙喝毒酒那一场,后来是我自己搞的,我刻意还保留了《洪拳小子》的那双鞋。因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其实比较穷,但也不至于穷到太离谱的程度,只是小孩子去念书,鞋子都是烂的,袜子穿洞了也要穿,每个人很难有一对鞋。当时的人心里面普遍有这么一个情怀和愿望——希望能买一双鞋。这其实是七十年代香港的一个文化,观众看到的话很容易有共鸣,那个鞋的概念他用得非常好。其他有些电影都忘记剧情了,印象中好像还有一部《五虎将》(1974),还有那部在韩国拍的《四骑士》(1972)。
士为知己者死
他的电影比较有风格的就是英雄、兄弟,情义的东西北较重。他不管有没有理由,就是要讲那种兄弟情的。对于我们这些在香港长大的广东人来说,那些兄弟情,那种味道,其实不是他那样的。他的英雄还是比较偏向北方的感觉,比较草莽。那时好像有好几个导演,像胡金铨啦、张彻啦、李翰祥啦,他们电影艺术的角度,人与人的感觉,跟香港导演看到的其实是不一样的,跟南方人看到的也不一样。当时整个邵氏公司包括那些台湾电影,跟广东粤语电影比起来都有种不一样的情怀,有种不一样的文化,而其中,张彻是最能做英雄的。
他的电影总是很浪漫,蛮男人的,感情啊情怀啊都很浪漫。其实他的故事也不是很真实,他有种刻意浪漫化的东西在。戏剧方面的安排,他就此较粗。不管某个情节对不对,他一定要去到那种情义和那种英雄的氛围里,哪怕用一种很硬的手段。所以最后就要有死亡,两刀差不多死了,还要三刀、四刀、五刀、六刀、七刀!肠都出来啦还是继续打,所以变成我们看,只能看出一个浪漫,看不出一个很文学的东西。他有一部电影叫《断肠剑》(1967),一直都是一个人在打,不喜欢的话就会觉得无聊,“打成这样还打”。但是喜欢的人就喜欢这个精神,就是你最后一滴血,还要打,为一个情义、为一个朋友,为了完成一件很重要的事,他有那种情怀。但是你看《投名状》就不一样,陈可辛他是不相信那样的情义的,所以他不是张彻,你不相信武侠世界就是这样,你就没有办法明白这种知己的感觉。张彻的故事永远是简单的,不用太多思想,他要的其实只是一个场面,一个简单的空间,能把他的英雄啊、情义啊,把他那些武打的东西放进去就够了。
动作电影宗师
我觉得张彻不止影响了英雄片,他更多的影响其实是在动作片、枪战片上面。以前邵氏公司拍动作片,一打就是十多个武师,全是一帮人打来打去的镜头,特别好笑。结果张彻把他自己独有的那一套美学,把他的那些拳脚放在了他的电影里面,放在这个时代里面。他的武打风格是比较实的,比较讲究,不像粤语片,随便打一个,撩一撩啊,翻个跟斗啊,转个身啊,踢一踢脚啊。张彻电影的动作是硬的,他开创了一个比较实的动作时代,在当时能够看见的动作片里面,他拍的应该属于质量比较好,“这个电影才是电影”。你看后来香港电影的那些动作画面,其实都离不开张彻早前拍的电影,只不过他当时拿刀拿剑,后来的是拿枪打,香港八十年代的动作片,都有他的一点一滴,一些风格流传过来,虽然后面成龙啊洪金宝那些跟张彻又不一样,但是终归来说,还是有一些他的影响,主要是在动作上面。
张彻电影能形成后来的这种影响,一个原因是邵氏公司的资源比较好,制作比较考究。在粤语电影的时候,哪里去找这样好的一个影棚啊?另一个因素是台湾,当时台湾电影市场很重要,但是粤语片进不到台湾,只有这些普通话电影他们才懂,所以那些讲普通话的电影发行量比较大。台湾的人多,消费力也很强,这个电影就一直改良,一直变一直变。结果张彻不同年代就出了不同的明星,而且都有人关注,都有人看。他的男明星大部分都很能打,打得好不好不讲,但都懂的。最好的当然是王羽,王羽真的是打遍天下的,然后狄龙是学咏春拳的,姜大卫多多少少也是武行出來的,傅声又是,傅声不单只是会打,他的外形实在太讨好了。他找的人基本上不拍武打电影也可能会很不错,但张彻电影在娱乐性上面做得非常好,渐渐就能形成一个流行文化。比如刘家辉,其实作为一个演员来讲,他的形象本身也不是太好,但张彻能把他拍出来,导演的功劳非常大。
大片场与大导演的没落
张彻那个年代,导演都是长期性的工作。以前邵氏一年二十多部电影,一个导演一年开工的时间超过一百天,而且他们都有自己长期合作的工作团队。木工啊,美工啊、摄影师啊,一个影棚里面应该有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有。不像现在拍完一部等几年,这部拍完又去和别的团队合作另外一部戏,彼此之间见面合作很少的,缺乏一个归属感。这种做法不好的地方就是太像一种流水作业,像是一个工厂,你不能停,导演心里面一定是有不满的,所以他们几个大导演后来都跑到台湾拍电影了,结果又全都“死掉”。
我觉得张彻和后来的几个导演的没落不是因为他们没能力,而是邵氏已经差不多处于退休状态了。我去的时候,张彻他们在邵氏时的那些制度已经没有了,已经是一个独立制片的氛围。邵氏找人进去做电影,都是找以前拍过电影的人,他们只给导演一个大概的策划,钱的策划,电影的策划。甚至方逸华也不太管公司,只控制一下成本,讲好拍多久,多少钱就是了。她不管我拍什么,还说:“也别让我看!”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没有“大导演”的。七十年代的时候我们都叫张彻他们“大导演”,后来哪里有什么“大导演”?环境已经不一样了。电影的发展,整个电影工业的气氛,其实已经变了。这样的话,那些以前的大导演就变得比较困难,他们融不到这个独立制片的环境里去,他们很难像新艺城那样,一个电影许多导演去帮忙拍,大点的制作都是几个人在帮忙搞剧本这种工作状态。
张彻晚年的时候还在一直给中国星寄剧本,当时我在中国星,张彻很多次寄剧本过来。好多次后,我跟向老板讲,他对电影有热情,但好像他对电影的感觉不太接近现在的。但很难跟他在信里面讲,而他一直都重复重复寄给你,他也不是一定要拍,他就是喜欢这个感觉,有这个热情,谁拍没关系,他是一直希望在电影工作上继续。所以那一次我跟老板说,不如我们去看看他,当面聊一聊,那次徐克、林岭东都有去。他还住在邵氏公司的宿舍,耳朵听不到了,嗓子也有问题,靠写字来交流,那次见完面以后,我们就决定让他继续这样写吧,不要改变他,想改变他也没用(笑)。
张彻导演是一个真正喜欢在片场生活的人,他始终对电影抱着极大的兴趣,他就是那么一个非常开心在片场、非常开心地拍电影的一个导演,我不晓得这是不是理想主义,他没有金钱观念,除了电影以外什么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