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钱荒”

来源 :银行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ie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至今日中国拥有全球第二的经济总量,拥有世界第一、总额超过百万亿的流通货币,商业银行拥有1.5万亿元的备付金,是日常需求的180%,可以肯定中国不缺流动性。前期所谓“钱荒”,在笔者看来外因是由外资回撤、季末考核、预判失误等多方面造成的,“钱荒”是对中国金融体制稳健机制预期的信心缺失,是长期以来融资脱离实体经济资金空转的结构性失衡,是对央行盘活存量政策的误读和消极应对,是商业银行“短存长贷”、“短贷长投”对央行的习惯性依赖,是银行的追求利润、被考核机制绑架的必然,是个别偶发因素被放大、进而打击股市、胁迫央行的又一次表演,甚或是个别力量做空中国的最新版本。而“钱荒”内部因素是流动性泛滥背景下,短贷长投惯性和国有银行财务软约束。“钱荒”是银行无风险约束、财务软约束下粗放发展之路的终点和尽头,是银行“缺”存款的真实写照。此次“钱荒”整体可控、健康有益。破解这一困局需要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货币流通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改变银行财务软约束,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何为“钱荒”?
  银行客户经理为完成考核任务,拼命拉存款。最新流行的网络段子中,银行客户经理成了被调侃的对象,除了任务重,压力大,加班多,拿钱少,白热化的揽存大战让基层员工身心疲惫不说,还造成银行系统内部资源损耗严重,刚完成这项指标,更高更多的任务又来了,从来没有说降任务的,不管基数多高,不增加20%任务就不叫指标,说来以往也怪,年年难过年年过。如果按照过去惯例,客户经理本应早已联系大客户、准备好资金来完成六月末任务了。但是,今年异乎寻常地困难,各行各级任务都难完成。一些银行实行买单制,按照千万、亿元级加大了奖励和费用激励,甚至跟能力考评、职务晋升、劳动合同、先进荣誉挂钩,但是仍然存款上不去。于是有人开始买卖存款,明着一个利息,下面返点,上下浮动多少。于是有大额资金开始银行间寻租,存款利率价格越来越高,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了5%、定向理财方案下的优惠越来越多。只要能保半年末的存款,利率好象一下子实现市场化了。
  客户银行转账阻塞,有钱人差钱。6月28日河南中行某客户要将7500万元存款转至建设银行归还贷款,却被告知领导不在、签不了字无法转出。北京建行客户赵女士得益于矿权财富和华谊兄弟股权减持,拥有数亿储蓄,6月末也喊缺钱。赵女士银行储蓄从2008年几千万元,增长到2013年的近4亿元,其中一部分购买了银行代销的信托和私募股权,大部分放在银行理财,但是到了6月末,找上门推销高利率理财产品的银行客户经理络绎不绝,高息让她不惜存款搬家,此时赵女士直喊钱紧。曾在北京金融街某银行购买50公斤黄金、令社会轰动一时的崔先生,6月份一样为缺钱懊丧,黄金一路下跌,原来购买每克340元,现在跌到249元,非常想补仓拉低成本,这时只能望金兴叹!
  隔夜利率非理性凸涨。通常上海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SHIBOR)被视为中国资金价格标杆,是商业银行间短期借款的平台,其一般保持在3%的水平,历史高时也约在7~8%,2013年6月以前也大致维持在3%左右,但是2013年6月20日,个别金融机构为了从其他机构拆借到资金,弥补本行突然的流动性短缺,造成当日拆借利率罕见地上升到13%,7天、20天利率同样创造了纪录达到,甚至某一指标达25%、30%。比较国际上普遍接受伦敦金融市场拆借利率(LABOR)、其很少大幅波动。上海银行间拆借市场是国内商业银行间相互借款,用以弥补暂时性资金紧张的,但隔夜拆借利率飙升数倍,让世界怀疑和紧张。
  A股受重伤、世界闹股慌。也许是巧合,就在资金价格创纪录的后几天,上海股票交易所证券指数一再下跌, 6月25日暴跌100余点、跌幅超过5%,200多个股跌停,后来甚至跌破了某些人所谓的“1949点建国底”,创过去四年新低,最低到1849点。这让散户投资者一片哀鸿、担惊受怕。市场弥漫着银行钱荒的各种传闻。随之亚洲、欧美股市应声下跌,跌幅普遍在1%以上。至6月末,A股市场在全球市场熊冠全球,与巴西、墨西哥同列后三名。
  两大行系统故障添堵,更引发“钱荒”猜测。6月23日上午工商银行部分地区由于计算机系统升级,造成柜面和电子渠道业务办理缓慢,个别地方ATM取不出钱来。央视即时报道旋即成为热议。次日,中国银行银企转账前置系统出现短时交易缓慢,影响个别客户银企转账交易。以往也多次出现银行宕机、个别营业机构临时歇业,但是绝大多数是内部系统升级、海量数据交易、内部操作等造成的,即使在广东开平、浙江余姚出现挤兑,也是某个银行分支机构风险传染招致,从没有流动性造成关门的。而这次工行、中行却躺着也中枪,成为某些人传播银行“钱荒”的佐证,真是流言害人。
  不安的数据背后谁在闹“钱荒”?
  “钱荒”指的是由于流通领域内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金融危机。并且指出随着国内货币政策不断加大紧缩力度,“钱荒”从银行体系内萌生、在资本市场被放大,钱荒表现为一面资金“饥馑”,一面游资“过剩”,呈现中国式不对称“钱荒”,折射出的是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匹配。2013年6月,大型商业银行加入借钱大军,隔夜头寸拆借利率一下子飙升578个基点,达到13.44%,与此同时,各期限资金利率全线大涨,“钱荒”进一步升级,而利率市场“冰火两重天”的现状则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
  那么中国真的缺钱吗?回答是不!中国目前流通中的货币约为100万亿元,而1978年流通中现金约280亿元,35年中大约增加了300倍。这么大的体量,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规模之大、发展之快,中国GDP已达52万亿元,需要充足的流动性支撑,仅北京五一节期间商场旅游营业额就近数百亿元,电商一日销售额达180亿元,银行营业机构柜台交易笔数月均8万笔,商业银行日常备付金约8500亿元。中国老百姓有储蓄的习惯,2013年调查意愿储蓄率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43%。另外中国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企业出口贸易汇款必须结汇,央行就此需要增加货币新的投放。伴随大量外币资产、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了巨量人民币投放。这一系列因素都支持中国保持巨大、充足的流动性。   中国企业缺钱吗?央企不缺钱,民企、小微企业缺钱。2013年中国银行业企业存款总量在40万亿以上。2013年6月末中国企业信贷规模增长到23万亿美元,即便考虑人民币升值约30%这一因素,该数字仍是2008年中国总信贷规模9万亿美元的200%以上。巨额融资量支持了企业生产经营的需求,与此同时,也产生大量企业存款。另一方面,从企业结构看,大企业尤其是央企不差钱,民营小企业依然缺钱。从需求看,由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大企业大项目上马即亏损,或者中小企业因为定单减少,开工不足。企业不敢投资,不敢用钱。央企大企业集团在各商业银行的授信余额是使用额的4倍,接近50万亿元,但是这次,谁也不找银行提取支用了。商业银行普遍缺少优质信贷项目,有效储备不足,贷款需求疲软,这已经完全不能跟2008年急需提款相比了。
  百姓缺钱吗?少数很有钱,绝大多数不缺钱,但很希望更有钱。1978年我国城镇职工绝大多数拿了很多年的27元月工资,老百姓很少有储蓄,但是因为物质匮乏,也不需要太多钱。35年后,中国流通货币增加到100万亿元,换算一下普通职工应该收入在8000元左右,显然,这不现实,绝大多数城市、行业人均工资在三五千元间,说明大家收入没有跟上来,对应的财富也不可能多数人涨升,这也符合一部分人先富裕的思想。换句话说,大多数人不太有钱,希望更富裕。出于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中国人仍将有限的积蓄存到了银行,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高储蓄率和储蓄额。另一方面近年银行财富客户、私人银行客户或称高端客户、VIP客户总量可观,增长迅猛。有数据估计中国百万美元净资产(或者千万元以上储蓄存款)的客户可能接近100万户,亿万计的客户近1万户,仅此换算储蓄额即达到20万亿元。这些巨额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且一般都不消费购买什么大件、固化在存款理财里,分享高额利息收益,不再流动了。部分富人拿钱赚钱去了,这就是游离在民间的大约10万亿元资本,他们谋取银行一样的收益,甚至高出银行利息数倍、十倍的收益。而中产阶级(一百万到千万元资产)主要资产集中在住房上,余下一部分钱投入股票、黄金市场投资中,2012年以来却呈现大幅缩水,可谓“开宝马进去抱奥拓轮子出来”,损失普遍在30%以上,有估计每账户亏损3万元,以5000万户计,即达15万亿元。于是,理财产品和国债成为百姓最爱,这样造成今年储蓄这个个人最主要的金融资产,总量在增长,增速在放缓。
  商业银行缺钱吗?不缺钱,缺存款。截至2013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03.6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增速比上年末高1.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31.1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年末高5.3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5.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年末高4.1个百分点。一季度现金净投放1065亿元。3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00.7万亿元,同比增长16.0%,增速比上年末高1.9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6.3万亿元,同比多增2.1万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97.9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比上年末高2.3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6.1万亿元,同比多增2.3万亿元。外币存款余额为4416亿美元,同比增长29.2%,比年初增加314亿美元,同比少增354亿美元。面对100万亿的存款余额,谁也不能说中国银行业缺钱。哪怎么钱荒?这就好比10个水桶,每一个尽管都盛满了,但是仍希望桶大一点,尤其是短板的希望补上来,比原来更多,比其他人盛得更多。但在总水量有限的情况下,总希望别人少盛一点,最好漏出来给自己。如果不规定期限和比例要求,装多少本无所谓,都在水桶就行。央行规定要求了,借别人一点,兑过去就行,但是突然,谁都不敢或不给借了,缺存款的借不到,不能让央行知道自己的桶存在短板或者漏洞,于是,再高利率也要借,扎桶也要借。表现在同业拆借市场,就是暴涨暴跌,实际上,水总体上没缺,个别人不守规矩,演砸了使然。全国商业银行总体存款有的是,银行间市场一时借不出,个别银行缺存款而已。
  原因分析
  流动性泛滥下商业银行粗放发展的必然。5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为104万亿元,高居世界第一,可以说是流动性泛滥。这是我国长期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果,但之所以过去没发生问题是有历史原因的,而今天出现钱荒,则是这一政策下银行业存放发展的必然和终点。在1998年以前,商品市场高速发展对宽松货币政策起到了吸附功能,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我国全面启动房改、医改和教育改革,流动性仍处于总体可控阶段。2003年以后,市场对货币吸附能力出现弱化,央行2007年连续启动加息和增加准备金,抑制了流动性过剩,20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货币收缩计划被4万亿元刺激所取代,银行则患上“货币增量依赖症”,加上利差垄断,商业银行或得了非常可观的收益,2012年末商业银行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这种美好时代终究是无法持续的,短贷长投一旦遇到违约,地方政府债务等无法按期还款,结果银行资金绷紧了。
  热钱流出“新兴市场”波及中国。虽然美欧先后经历金融危机,但是奥巴马总统的再平衡战略显然是成功的,伴随成本下降、创新拉动,美国制造业复苏,5月3日,标准普尔指数首次突破1600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也刷新历史纪录,站上16000点的高位,一周后,美联社发布新闻称美联储官员正在筹划退出QE的策略。美联储一直以各种不同的口径向市场吹风:“量化宽松政策将逐步退出。”加上美国经济复苏数据的日益走强,美国对全世界资本的吸引力增强,造成新兴国家资金外流,巴西、墨西哥、印度等股市下跌、资本流出。中国也不例外,今年上半年,我国银行结售汇余额逐月下降(2月份由于季节性因素除外),从2012年12月的509亿美元下降到5月份的104亿美元。由此造成中国外贸顺差减少、资本流出,人民币投放减少,央行回收流动性。
  商业银行考核机制和信息披露中的攀比绑架了流动性。商业银行尤其是上市股份制银行业已形成对主要业务指标、关键绩效指标(KPI)的考核机制,不仅领导人员年薪制与存贷款挂钩,客户经理、大堂经理甚至柜面员工普遍实行“买单制”和“指标递增考核”,过去几年连续保持20%左右增速,今年管理层仍下达了两位数增长要求。面对企业减缓发展,利润减少,难以在源头提供存款资金的困难,几乎所有银行员工都感受到压力。半年报披露来临,6月末时点数自然成为最关键的保增目标,由此各行竞相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以期锁定客户和存款,同时,银行要求想尽办法,留住大额存款,实行预报、日报、限额进出报等,清理甚至停止所有同业资产业务和部分套利业务,进而造成钱紧。   近期监管新政加大了资金需求。国家外汇管理局5月5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在6月底即将实施,迫于外币纳入贷存比考核的压力,一些银行可能已经提前开始买入美元补充外汇头寸,以求达到监管标准,美元买盘力量增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银行间资金面紧张状况。同时,监管层严查虚假贸易,使得国际热钱流入大幅减少,5月份以来外汇占款增长进一步大幅下降。6月底之前,银监会将针对8号文的落实情况展开检查,迫使银行将表外非标资产转移至表内同业资产,直接挤压同业拆借额度。再有2013年以来,随着杠杆率的不断放大,商业银行的人民币超额备付金在逐渐下降,3月末超额备付金率从年初的3.51%降至3月末的2.58%,二季度超储率继续下降,业内人士估计已经降到1.5%左右,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边际承受力也因此大为下降。6月末还是准备金缴款和财政缴款时点,上述各种因素都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一定的收缩压力。
  银行间市场漏洞成为个别有心人的工具。银行间市场的低利率资金,成为一些银行信贷资金的来源,部分商业银行长期依赖同业资金,且期限错配,导致流动性压力加大。6月20日盘中出现了高利率,可能是个别机构的“对敲”行为,一些金融机构在交易系统显示成交之后撤单,并未按显示的高利率进行真正的资金划拨,由此误导市场。而有钱机构也乐见更高的利率和收益,不愿意进入实体经济,做资金成为一些人和机构赚钱的工具。
  “钱荒”成为唱衰中国新的攻击点。中国三十多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谁都否认不了,改革使每一个中国人都受益非浅。中国经济无论是规模、质量、发展潜力都是国际经济发展史上最好之一,即便经济结构、速度、效率还有不尽完善之处,这些都有望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中掌控、解决。然而总有那么一些热心好事者,时不时唱衰中国,从十年前的银行业坏账、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到经济硬着陆,无孔不入,6月上旬光大银行对兴业银行的违约门事件产生的蝴蝶效应,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资金紧缺的猜测和预期,放大了“钱荒”的恐慌效应。于是有人借机演绎,制造恐慌情绪,引导舆论做空中国。这也可能是借机钱荒混淆视听、唯恐天下不乱,做空中国的最新版本了。
  钱荒的启示与存量盘活的价值
  “钱荒”给中国银行业的警示。一是银行流动性风险可能以非传统方式爆发。这次钱荒说明银行间市场小的风吹草动、一点信息误传都会伤及整体流动性,在目前海量信息、自媒体时代难免会出现更大破坏力的假消息。二是银行粗放增长依赖增量绑架央行的模式不能再为继。银行出于自身的原因,一直希望更多地放款。然而,未偿信贷储量增速约20%,一直超过GDP增速,这说明很大一部分贷款并未投放给实体经济,而是去融资购买现有资产,从而哄抬了现有资产价格。央行一再限制房地产信托、银行理财,但是商业银行却在表内与表外之间玩猫腻捉迷藏,试图一面销售更多的理财产品,一面借钱又去偿还到期的理财产品。年初以来,银行的理财产品价格虽有差异,但是基本都在5%以下,进入6月却日涨日高,5%、6%、8%。尽管成本很高,但是,商业银行仍追求理财存款。另一方面个别银行对央行贷款规模的限制置若罔闻,一直期望自己有更多的存款,或者利用银行间市场稳定的资金,从其他银行短期借款却用于发放长期贷款,或者可以直接向央行借款,而“央妈”过去一直予以施救,这次,央行无比坚定,就是要警示违规者,多次喊话用活存量,而不降准降息投放资金,结果失望过后就是撒泼打滚、丧失信心和理智,股市套现、拆借度日,这就是不难理解那一天的利率、股指失常了。三是银行重新审视流动性管理理念和计算方法,按照谨慎性原则和突发应对乘数要求,制定更为有效的日常储备,减少同业资金运作得利的依赖,强调严格意义的流动性约束。
  “钱荒”帮助中国经济自我修正。令人担心的信贷增速超过20%,M2增长14%,但是最近几个季度中国名义GDP增长率不足10%。如此过快的货币超发投放,必然带来后续一系列影响。有专家提出调控背景下今年中国的GDP增速大约是7.7%,而CPI大约不足3%,这样M2年末应该控制在10%以内。有人提出中国货币体系存在漏洞,引发了当前流动性紧张:由于人民币在国际上不能自由兑换,中国人民银行接收所有以美元或其他外汇支付的出口收入,然后再以自己确定的汇率结付给国内企业人民币,当中国出口快速增长时,央行对应投付大量人民币。如果谎报贸易收入,必然助长货币量的增加。这样通过贸易对中国经济拉动的作用必然受到审视,美中、欧中的贸易需要缩小赤字、减少摩擦,有鉴于此,中国需要修改贸易立国的想法,需要重新制定中国经济的发展驱动机制。
  中国通过创新盘活存量,还有助于缓释风险,主动安排和管理风险。既然中国不缺流动性,缺的必然是钱以外的东西。首先缺的是信心。面对中国人口红利结束,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需要更大的改革红利。而目前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再靠劳动密集型、初级产品贸易出口和房地产、高能耗产品推动等,取而代之的是注重长期发展、环保低碳、生态文明的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尽管还没有转型成功,降低发展速度不至于出现硬着陆,更不会倒退。此时对银行信贷风险提前分析、管控、退出、保全,采取必要的缓释措施,可以化解风险,一味增量只能积聚更大的风险、推后风险的出现,将来造成更大的难度甚至更大的损失。当前刹车可以挤压虚拟经济泡沫,助推经济增长升级,尤其是市场化水平仍不高、风险管理水平还很低的时候,央行监管部门清醒制定稳健审慎的货币政策,引导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整体上降低了金融风险。
  几点建议
  提高货币政策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目标。坚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不再依靠“水涨船高”效应,通过大量信贷投放拉动经济增长,而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使其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挤掉虚拟经济泡沫,让经济增长更扎实更实在。
  坚定推进利率市场化,更加主动地推进国债期货。利率市场化,是阻挡不住的金融发展趋势。我国已经试水小额存款、储蓄存款、公司机构存款、同业资金、贷款等等,利率逐步放开。实践证明这有助于提高货币流通效率,降低资金成本。下一步要加快市场化改革,推出国债期货,这样不仅可以更科学地发现资金价格,还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货币流通效率,更能系统地降低融资终端成本。
  完善银行间市场管理,坚决打击违规。尽管此次同业银行间市场利率出现异常,但是这也说明市场的真实性、多变性、复杂性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艰巨性。对于少数操纵市场者要无情坚决打击,提高违规成本。而对于市场漏洞和制度失误,要及时修补和加以完善。同时还要进一步考虑完善市场体系,包括有计划地推进汇率开放,加快存款准备金、市场平准基金制度的建立。
  推进资产证券化。目前中国金融资产数字规模已经非常巨大,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更是高达近百万亿元,信贷资产也已经达到50万亿元。这笔庞大的金融资源存量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基础,更是盘活存量、用好资金的必然要求,金融生活中也早已出现尝试,如商业银行推出的资产池理财产品。与其让其自己摸索、出现问题再行治理,不如监管部门划线引导,鼓励银行资产证券化,在规模、品种、期限、收益、对象等方面逐步推开,释放更多金融资源,也帮助商业银行尽早走出利差收益的依赖。
  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流动性管理,充分估计流动性状况,科学到位管理流动性。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目前主要是头寸缺口管理和大额现金报备,而后者目前仍被限用反洗钱方面。商业银行应该借助电子信息技术,使其成为流动性管理的基础工具。商业银行需要自查自控,不仅停留于表内、表外现金业务,还应延伸到套利业务、同业资产业务。
  总之,此次“钱荒”是结构性问题的提前暴露,是商业银行考核“缺存款”的反映。同时它也是中国银行业防控流动性风险的一次实战演习,是中国经济发展结构转型的自我修正机会,是对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和中国经济改革方向的肯定,整体可控、健康有益。我国可以通过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破解这一困局,近期中央同意推出国债期货,有利于资金利率价格发现,提高货币流通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中央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十条提出推进资金进入银行业的门槛,有利于改变银行财务软约束,进而推动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防范流动性风险。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5月的阳光穿过山西阳曲县首邑学校透亮的玻璃窗,暖暖地铺在女生宿舍8张干净整洁的小床上,铺在席爱清的身上.家住戴玉镇戴玉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席爱清一边打扫着房间卫生,一边
期刊
编者按:流动性脆弱是银行天生的缺陷,回顾历史上银行破产的案件,流动性坍塌总是那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2013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中国银行业流动性压力骤显,SHIBOR利率创纪录的大幅飚升,导致了银行业出现了大范围的流动性恐慌,“钱荒”瞬间蔓延至整个金融体系。关于此次流动性危机,不同的业内专家、银行从业者有着不同的看法。是央行为了控制资金流向而有意为之,还是在货币市场操作上的一次失误?此次危机突
进入2013年5月,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持续飙升,部分银行出现流动性短缺,导致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延迟关机,以避免银行同业违约。本次银行同业流动性支付危机,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立以来史无前例的,在国际上也极为罕见。这次危机发生的市场表现、成因、可预见的未来影响及如何预防,是值得银行业深入考量和认真应对的重大问题。  危机回顾  期限小于1个月的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大幅波动。2013年前5个月,上海
体育舞蹈是一种舞蹈艺术整合的方式,属于一项特殊的体育竞技项目,主要是由一名男士和一名女士彼此配合,共同引用规范化的技术步伐和艺术表现形式来展现不同风格的舞蹈表演形
2013年6月份以来的钱荒潮,让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飙升,货币基金甚至出现爆仓的巨大压力,A股市场也是跌声一片。一边是央行的信贷投放总量并不低,一边银行却闹起了钱荒。那么,到底是钱荒,还是心慌?为何中国经济出现了“融资热、经济冷”的奇异现象?这波钱荒潮到底将如何演变?其根本原因何在?  钱荒的表面现象是由上半年最后一个月传统的资金面相对比较紧张的时间窗口带来的,央行此次也并没有如以往那样释放流动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幼稚或成熟T、B淋巴细胞克隆性异常增殖,浸润骨髓、血液或其他器官和组织
期刊
[摘 要] 中职院校校园生活丰富多彩,阐述了关于中职院校共青团开展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的研究与实践意义,分析了中职院校开展活动的现状,并同时提出其活动策略。  [关 键 词] 中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活动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0-0132-02   一、中职院校共青团开展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