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改革实施以来,各相关文件相继颁发,对各院校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等綜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公共艺术”这门课程作为中职院校课程体系重要的课程之一,在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提升公共艺术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说至关重要。
关键词:中职学校 公共艺术课 综合素质
一、教学现状
应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中职学校开设了公共艺术专业。近年来,虽在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在向各高校的学习中借鉴了不少经验和想法,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对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在大多数的中职院校中,公共艺术课程长期以一种鸡肋的现象存在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岂不知中华名族优秀文化基因的传播与传承是何等的重要。
第二,公共艺术课程的内容杂乱无章。公共艺术课程的课程管理相对松散,导致其内容毫无条理性,随意性非常明显,没有明确的要求和章程。
第三,在师资力量的建设方面相对较为薄弱。经调查,在相当一部分的中职学校当中,公共艺术课的专任教师人数明显不足,有相当一部分课程都是由其他专业的教师来承担,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公共艺术程的师资力量方面相当匮乏,师资队伍的匮乏限制了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范围,使得教学质量和效果都无法确保。
二、教学对策
(一)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教育方针的要求之一,公共艺术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觑。公共艺术专业主要是在个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之上,分别对各公共艺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研究和学习,涵盖各种艺术的创作意识、形式和观念以及方法、技巧及审美等综合内容,在完善学生人格、陶冶情操、健康心理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校要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公共艺术这门课程,明确其地位和作用,给公共艺术这门课程以组织和制度的保障,进而使学生在正规的教学组织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培养学生改变思维
在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改变学习的思维,改变过去“艺术课没什么用、只是混学分”的思想,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之一。课程的形式可以变换为学生自己对于课程内容进行选择,上课的时间还可以通过第二课堂的选择来丰富,至于任课的教师可以由学校初步选出几位,再由学生自由挑选,最后确定选择人数最多的那位来任教的“三自主”教学形式,从思想上改变对公共艺术课的看法,以此来吸引学生努力上好公共艺术课,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三)创新教学方式
公共艺术课是强调修养与实用的课程,所以教学方式上的创新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多增加一些师生互动或学生之间互动的环节,增加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在教学管理中也可以将课程的形式多做一些转化,用哪个体系授课与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穿插,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这样不仅能提高知识讲授的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又或者,教育过程中加入一些实践的环节,结合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自我设计探究,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是对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种培养。
(四)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规律的研究
公共艺术教育与其他专业的教育不同,它所面对都是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因此,在课程开设之初,要开设的艺术课程类别,如何更加高效的组织教学,都需要认真研究后再进行实施。所以,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规律的研究是很重要的。首先,在授课内容方面,授课教师一定要根据所开设的课程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教材,保证课程既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要,又可以使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得到提升;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也要做到灵活运用,可以通过让学生以分析艺术作品的特点来体会艺术家的思维。最后,在课程评价方面应注重实现多元化,公共艺术的性质决定了其评价标准不能死板化,更不能通过考卷的分值来评判学生的优劣程度。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和思维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对学生做出一个综合性的评价。
结语
总而言之,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无论是在教学目的方面,还是在教学内容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点。从中职学校的传统观念上来说,中职学校一直是重专业轻艺术。但是,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来讲,它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重视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与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是中职院校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胡启祥,丁建洪.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建设探索[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2]苗贵松,孙钦荣.高校艺术类选修课程体系建设与管理规范[J].贵州大学学报,2005(04).
作者单位: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
关键词:中职学校 公共艺术课 综合素质
一、教学现状
应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中职学校开设了公共艺术专业。近年来,虽在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在向各高校的学习中借鉴了不少经验和想法,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对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在大多数的中职院校中,公共艺术课程长期以一种鸡肋的现象存在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岂不知中华名族优秀文化基因的传播与传承是何等的重要。
第二,公共艺术课程的内容杂乱无章。公共艺术课程的课程管理相对松散,导致其内容毫无条理性,随意性非常明显,没有明确的要求和章程。
第三,在师资力量的建设方面相对较为薄弱。经调查,在相当一部分的中职学校当中,公共艺术课的专任教师人数明显不足,有相当一部分课程都是由其他专业的教师来承担,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公共艺术程的师资力量方面相当匮乏,师资队伍的匮乏限制了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范围,使得教学质量和效果都无法确保。
二、教学对策
(一)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教育方针的要求之一,公共艺术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觑。公共艺术专业主要是在个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之上,分别对各公共艺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研究和学习,涵盖各种艺术的创作意识、形式和观念以及方法、技巧及审美等综合内容,在完善学生人格、陶冶情操、健康心理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校要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公共艺术这门课程,明确其地位和作用,给公共艺术这门课程以组织和制度的保障,进而使学生在正规的教学组织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培养学生改变思维
在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改变学习的思维,改变过去“艺术课没什么用、只是混学分”的思想,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之一。课程的形式可以变换为学生自己对于课程内容进行选择,上课的时间还可以通过第二课堂的选择来丰富,至于任课的教师可以由学校初步选出几位,再由学生自由挑选,最后确定选择人数最多的那位来任教的“三自主”教学形式,从思想上改变对公共艺术课的看法,以此来吸引学生努力上好公共艺术课,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三)创新教学方式
公共艺术课是强调修养与实用的课程,所以教学方式上的创新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多增加一些师生互动或学生之间互动的环节,增加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在教学管理中也可以将课程的形式多做一些转化,用哪个体系授课与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穿插,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这样不仅能提高知识讲授的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又或者,教育过程中加入一些实践的环节,结合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自我设计探究,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是对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种培养。
(四)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规律的研究
公共艺术教育与其他专业的教育不同,它所面对都是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因此,在课程开设之初,要开设的艺术课程类别,如何更加高效的组织教学,都需要认真研究后再进行实施。所以,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规律的研究是很重要的。首先,在授课内容方面,授课教师一定要根据所开设的课程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教材,保证课程既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要,又可以使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得到提升;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也要做到灵活运用,可以通过让学生以分析艺术作品的特点来体会艺术家的思维。最后,在课程评价方面应注重实现多元化,公共艺术的性质决定了其评价标准不能死板化,更不能通过考卷的分值来评判学生的优劣程度。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和思维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对学生做出一个综合性的评价。
结语
总而言之,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无论是在教学目的方面,还是在教学内容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点。从中职学校的传统观念上来说,中职学校一直是重专业轻艺术。但是,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来讲,它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重视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与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是中职院校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胡启祥,丁建洪.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建设探索[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2]苗贵松,孙钦荣.高校艺术类选修课程体系建设与管理规范[J].贵州大学学报,2005(04).
作者单位: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