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视角下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来源 :大学·教学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iwanshi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教学观念的改变,高校教学模式也在互联网的影响下迫切需要改革。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是培养公共管理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措施,案例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线上线下协同教学的混合学习模式。本文以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为例,基于混合学习理论视角,以多尔的“4R”课程理论为指导,结合案例教学模式,提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以期促进公共管理学科建设。
  关键词:混合学习模式;“4R”课程理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1-0064-03
  一、公共管理专业学科案例教学现状
  2015年,“双一流”理念提出后,各地高校都掀起了教学改革的热潮,公共管理学科如何实现一流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建设,实现“双一流”目标成为研究重点。公共管理学科始终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人才为己任,尤其重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高等学校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方面打破了原来传统的单纯的课程知识传授模式,实行线上线下协同教学的混合学习模式[1]。线下,教师向同学们讲解公共管理案例的发展历程以及案例写作流程,并邀请有案例撰写经验的学生和专家分享写作过程,为同学们答疑解惑。线上,教师提供大量优秀案例供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案例的过程中思考如何撰写案例,如何选择恰当的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解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问题或有新的想法,可以在线上与老师及时交流。这种线上线下协同教学的混合学习模式,使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递的知识,而是主动和老师交流、讨论,通过互动的形式主动地吸收知识,共同营造出一种探究式的教学过程和氛围[2]。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仅仅停留在混合学习模式的表层,线下课堂依然以教师为主导,将知识机械地传递给学生,学生只能在短短的课堂时间里快速粗略地吸收知识,无法融会贯通,将其应用于实践。线上教师虽然下发了任务,但缺乏相应的标准来判断学生在阅读和分析案例中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得线上教学的效果不够显著。此外,线上教学对教师的媒介素质要求较高,有的教师对“互联网”应用不熟练,增加了授课教师的压力。
  二、当前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模式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公共管理学科的不断创新,我国各高校都逐渐意识到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纷纷开展了案例教学课程以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案例的能力以及将其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学生接受的都是填鸭式的传统型教育,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无法灵活地应用于生活和学习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缺乏相关实践经验,对案例的分析和理解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无法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案例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用批判性思维独立自主地研究和发现问题,而不是盲目地让学生去认同和理解某种案例观点。现阶段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大都侧重于讲授和证明知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不足,造成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缺乏。
  (二)部分教师案例教学模式单一
  公共管理专业教师虽然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大部分教师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方式,对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接受度较低,无法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桎梏,使得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分裂开来,无法形成一个整体。调查发现,大部分案例教学老师虽然将线下和线上教学相结合,但在线下课堂上仍采取讲授为主,交流为辅的教学方法,学生仅仅是“知识的容器”。线上案例教学教师仅提供公共管理典型案例供学生阅读理解,缺乏深入地与学生就案例内容进行讨论研究的环节,对学生启发性不够。案例教学课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案例教学包括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3]。這三个阶段都要求教师有丰富的案例分析和理解能力,教师在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使教师、学生、案例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果缺乏精心的准备和规划,案例教学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三)未构建完善的案例教学效果评价机制
  研究发现,我国在案例教学方面缺乏完善的案例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导致教师难以确定案例教学效果如何,不利于教师针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完善,进而导致案例教学发展缓慢,影响案例教学方式的创新进程和案例教学质量。由于缺乏完善的案例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一些个性化与主观性极强的问题都很难得到解答。比如案例教学老师无法准确把握学生公共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案例理解与分析能力的提升程度等;学生对于案例教学老师在教学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也无法及时反馈给老师。案例教学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自己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改进和创新。
  (四)案例教学的配套资源不充分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学科教学,教师在教学前期就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寻找与课程配套的案例,制定课堂讨论内容,组织学生在课上讨论和分析典型案例。就目前来看,各高校案例教学配套设施建设还有待完善,还没有建立可供学生自由阅读案例的公共管理案例库,学生获取学习案例途径单一,只能依赖于案例教师或者自行从网络上的案例库寻找案例。这导致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寻找案例上,且找到的案例可能不适合现阶段的学习和研究,浪费时间和精力。缺少专门的公共管理案例研讨室供学生进行案例的分享与讨论,无法形成面对面讨论的学习及交流的氛围,无法快速提升案例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三、混合视角下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
  混合式学习是指根据不同的学习环境、学科特点、学习者特点,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策略,将各种教学模式的优点结合起来,让每一个学生得到适当的教育[4]。   (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公共管理事业培养和提供人才[5]。教学老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比如有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案例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没有特定答案的案例,让他们充分发散思维,利用线上线下资源设计自己的解答方案;有的学生性格低调内敛,更愿意按部就班跟随教师学习,案例教学教师可以提供有明确答案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探讨案例中的现实问题、问题产生原因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理论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等话题,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对案例的分析理解产生兴趣,鼓励其独立自主思考。学校还可以建立相应的情景模拟实验室,借助互联网平台构建网上虚拟决策实验室,鼓励学生在线上线下进行公共管理典型案例的排演,分别以公众、企业、政府等不同的角色模拟演练案例情景,让学生切身体会和思考不同行为主体该如何在不损伤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摆脱当前面临的困境,激发学生对案例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二)加强教师案例教学方法培训
  根据多尔提出的“4R”课程理论,即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为标准的后现代课程理论模型,结合近年来混合学习模式飞速发展的现状[6],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案例教学方法。首先,提升案例教学老师的个人文化素质。高校应通过增加案例教学经费,鼓励任课教师参加各类案例教学的研讨与培训,组织任课教师参观学习优秀案例教学老师课堂,从中汲取有益于自己教学方法创新的内容,以此丰富任课教师的案例教学知识储备量。只有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知识,才能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供具有更高层次的课程。
  其次,转变教师思想观念,树立新型师生观。多尔认为教学附属于学习,学习因个体的自组织而占主导,从而改变教学的做法,从教学关系转向对话关系[4]。传统的以教师为绝对权威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当前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改变,从机械地传递知识转变为与学生相互沟通、相互成就。教师应当根据当下的情境来选择和确定教学方式,组织多样的教学活动,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交流的对等关系。最后,制定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当前虽然许多高校实施了线上线下协同教学的案例教学模式,但主要是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的模式,线上线下教学内容没有有效地衔接起来,割裂成了两个部分。这与多尔的“4R”课程模型背道而驰,多尔在后现代课程理论里指出课程应具有开放性、丰富性、多样性和启发性,需要通过对话、交流和沟通实现转变,主张师生之间、学生与文本间进行对话以探求各种可能性[3]。对此,案例教学教师应该注意课程间的关联性和严密性,要充分考虑现实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鼓励学生自主追寻探究新的知识,使课程呈现丰富性、多样性和启发性。
  (三)建立完备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
  为了能够更清晰地看到案例教学的效果,高校应当邀请一些在案例教学领域有经验和权威专家学者建立一套完备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从课中和课后两个方面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在进行课中教学效果评价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指标进行评价:教学资源是否充足,即学校是否配备了与案例教学相关的各种硬件、软件设备,如专门的案例库、案例研讨室等;学生对老师教学方式的接受程度,包括学生能否接受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学生是否能够快速融入课中组织的教学活动、学生对专业问题的讨论意愿等;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即学生是否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课上老师讲授的内容。课中教学评价可按月进行,根据上述指标设计简单的问卷,在线上平台发布后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任课教师可以及时获取学生对于教学方式的反馈与意见,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以期提高教学效率。
  课后教学评价是在学期教学课程结束后开展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指标:个人兴趣,包括案例教学课堂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否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效率,包括学生期末考核成绩、在参加的案例比赛中取得的成就;能力培养,包括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有没有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的掌握,即学生是否掌握了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并能够融会贯通于实际,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包括课堂上是否利用新媒体教学、线上线下课程内容是否相互联系。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评价结果改进目前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与学生面对面沟通,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感受,听取学生对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提高教学效率。
  (四)加强案例教学配套设施建设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公共管理部门提供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的人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各高校应当增加案例教学投入,加强案例教学配套设施建设,提供教学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设备。比如,设有公共管理专业的各高校可以联合起来建立专业的公共管理案例库,免费对高校学生开放,让学生有机会阅读学习各类典型案例。同时还可以联合高校举办案例比赛,让学生有机会在比赛过程中积累案例写作的经验,比如福建省连续两年举办了省级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比赛需要团队合作,也增加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黎加厚. 微課程教学法与翻转课堂的中国本土化行动[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4):7-9.
  [2] 熊秋娥. 制度创新:高校混合学习发展的有效路径——来自江苏N大学的混合学习实践报告[J]. 现代教育技术,2017,27(02):40-46.
  [3] 陈运保,史峰. 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的“4R”课程模体与启示[J]. 教育导刊,2014(08):62-64.
  [4] 贾灵充. 多尔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15):55-56.
  [5] 丁淑娟.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改革探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98):49-52.
  [6] 韩学丽,刘琳玉. MPA公共管理课程案例教学问题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9(30):166-168.
  (荐稿人:黄静晗,福建农林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
其他文献
随着初中语文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和发展,核心素养的理念成为阅读教学中的指导思想.对探究性阅读教学渗透和融入核心素养理念的策略进行研究,是为了发挥核心素养的指导作用,构建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等能力协同发展的阅读课堂,真正实现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价值.现将对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渗透和融入核心素养的策略进行分析.
通过项目实战协同高校与行业的联动,不但可以拓宽动画专业本科教学的视野,而且可以适应现代动漫产业技术发展数字化、行业需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端复合型应用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有利于改变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往的教育模式,有助于释放其本身具有的广泛普及性以及产业协调性,从而为构建系统、科学、规范且具有良好可操作性的课程体系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参照。
众所周知,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吸纳的过程,强调的是“厚积薄发”.而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指的就是要有一定量的阅读储备,想要具备丰富的阅读储备,阅读能力必不可缺,所以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而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
摘 要:2019年,新农科建设徐徐拉开了帷幕,“安吉共识”从宏观层面提出了新农科要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的“四个面向”新理念。新农科建设有三个时间节点,推动新农科建设在农林高校中一年成型,农林教育基本格局三年变革成势,十年形成农林教育的中国方案、中国理论、中国范式。通识选修课不仅是通识教育的载体,也是新农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是辅助培养具备长远眼光、融通知识、精神儒雅和专业技能的新
摘 要:美育应在人才培养与素质提升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学美育建设要以课程体系为基础,在科学与艺术协同发展的基础上,以审美能力及人文素质培养为核心,强化课程的系统性和实践性,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本文围绕课程体系建设,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为研究型高校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美育体系设计模式。  关键词:大学美育;课程体系;可实施策略;模式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研究生课程教学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不可或缺的环节,更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一环。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建立完善课程资源建设、建立自主式协作式学习、创建混合化评估形式、优化教学管理方式、开展师资培训、建立混合式教学制度保障和管理办法,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路径,能够提升教学质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切实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效率,增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新时代的主要任务.然而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却普遍存在学生阅读质量差、阅读效率低、阅读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对此本文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原则,探究小学语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方法,以期推动我校语文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以习作能力发展为主线,组织独立的习作单元内容,是这套教材体系结构上的重要突破.按照学生习作能力发展的规律,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册安排一个习作单元,聚焦习作能力发展的某一方面,加强习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分量,生活化的理念应用比较符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诉求,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素材,并且在学习的思路、学习的方法上更好地进行调整.
摘 要: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研究立足大学英语的学科属性与特点,围绕课程教学与评价的原则与要求,采用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探索构建学生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由四个维度、十八个二级指标构成,经过信度和效度验证,结果表明该体系能够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生视角;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G642.0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而英语写作教学又是促进英语全方位的锻炼的重要途径.英语写作效率要得到提升,关键是学生要有足够的词汇以及句型的积累,其次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要有清晰的构思,这样才能写出一篇优质的习作.教师借助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把与写作主题相关的要素整合起来,从而为他们提供清晰的写作思路,在资源整合过程中思维导图就发挥其巨大的作用.本文旨在探索思维导图的特点,使教师理解它的重要性,列举思维导图在写作中的应用,形成思维导图使用的方法,使之能在英语写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