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现实主义中的典型性和真实性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xiang8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现实主义画家杜米埃的画作为例,他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讽刺画大师,同时他也是对劳动人民表现出最真挚的情感现实主义大师。结合他画中的内容、艺术特色以及内涵,可以清晰直观地表现恩格斯在现实主义中的真实性、典型性、客观性这三点。
  关键词:杜米埃   现实主义   真实性   典型性   倾向性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2-0031-03
   19世纪40年代,马恩现实主义已初具模型,它成为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嗣后,它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主义理论,既是对以往的现实主义经典作家的创作经验的科学总结,更是现实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在理论上的升华。到了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对这种新的现实主义理论作了完整的表述。
   恩格斯认为文学艺术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马克思就称艺术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鏡子”艺术家以他的艺术作品反映了他生活的社会,读者便可通过艺术作品了解该作品的内涵所产生的时代背景。艺术要反映所处的社会,要真实地有倾向性地反映社会,更要用作品把反映的社会典型的描绘出来。
  一、现实社会的典型性
   塑造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课题,典型理论是现实主义理论的核心。恩格斯在总结前人的创作经验,吸取前辈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把现实主义的典型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台阶。
   恩格斯在致玛·哈克纳斯的信中,对现实主义坐了初步的定义,根据恩格斯的看法,现实主义的基本规定有两点:(一)细节的真实;(二)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细节的真实是现实主义艺术的基本要求,也是现实主义艺术区别于浪漫主义艺术的基本特点,浪漫主义是根本不在乎细节的真实的。但是,自然主义也重视细节的真实。那么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分界线是什么呢?就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是恩格斯最新提出的,值得我们去深究,下面着重分析一下这个命题。
   (一)典型形象
   首先,关于典型人物。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艺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否能称之为典型性,是可以从他们自身来看的。一个人物必须具备两点才能称之为典型,必须是典型的代表性与个性融为一体,两者缺一不可。
   在现实主义画家杜米埃的画《三等车厢》中,杜米埃用流畅的线条和沉重灰暗的色彩表现出工农阶层乘车时的情景。车厢内人群密布,神态各异,画家抓住旅客和环境的特征进行刻画,深刻真实的体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首先在人物的选择上,杜米埃选取了生活中工农阶层中的普通人,画中有历经沧桑的老人,怀抱孩子的妇孺,和倚靠着老人睡着的男孩,戴着礼帽的老人等等,这样一幅众生相都是杜米埃经过生活的洗礼,所观察感受到的。画中的人物并不是画家信手拈来,随意选择的,而是经过精挑细选,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他们衣着朴素,神态亲和,举止得体,真实的再现了这个阶层应有的面貌,法国下层社会的状态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在另一幅描写社会底层劳苦大众的油画《带孩的洗衣妇》中,依旧将典型人物的描绘发挥到极致。画中为生活奔波的妇女手挎洗衣篮,带着孩子匆匆回家,画家并没有着力刻画人物面部细节,而是将画中人物的奔走的动势表现出来,增强画面运动感,塑造了底层人民为生活奔波,不辞辛苦的典型形象。包括他之后创作的《欧洲最伟大的走钢丝演员》《过去·现在·未来》等都用“梨形头”的形象讽刺国王,创造出了一个经典又典型的形象,在国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杜米埃创造的类似典型形象多不胜举,无一不是典型性与个性的统一。典型人物除了应具有的代表性、普遍性;还应该具有个性这样的特征。只有两者完美的结合,典型人物才能够表现的更彻底。
   (二)典型环境
   其次是典型环境。恩格斯曾经对《城市姑娘》进行批评,他认为这里面的环境还不够典型,因为这个具体的环境中没有透露一点时代气息,没有把这个具体环境安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去描写。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也就是说,人是自己的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人为他生活于其中的环境所规定,并且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创造历史的活动。这就是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般观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个论点便是上述观点在文艺学上的具体体现。
   杜米埃作为现实主义画家对于典型环境的刻画也是得心应手。在杜米埃的《三等车厢》中描绘的是工农阶层的普通人,若置身于豪华高档的车厢只会显得格格不入,所以画家描写的是一个简陋拥挤的三等车厢,当劳动人民置身其中,显示出当时政治时局动荡,劳动人民深受其害,捉襟见肘,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只能勉强度日。在另一幅油画《堂吉诃德像》中,杜米埃成功塑造了堂吉诃德的英雄形象,画中,堂吉诃德手握长矛,身穿盔甲,脚跨白马,顶天立地,画面中所有的细节都被忽略,只剩下许多单纯的色块,如金属般沉重的山坡,大面积的天空和脚下曲折蜿蜒的路,没有过多赘述,寥寥无几的背景刻画,仿佛舞台剧一样直接呈现在观众眼前,身临其境,令人顿生苍凉萧瑟之感,表现出杜米埃对民间英雄的礼赞之情。
  二、现实社会的真实性
  恩格斯对于现实主义的真实性非常重视,在现实主义艺术中,真实性也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实主义艺术靠它的形象的真实性去吸引人、说服人。
   就真实性而言,杜米埃可以说将其表现的炉火纯青,他不仅向我们展现真实,更勇于向我们展现真实。在《立法肚子》中,处于社会顶端的议员们都挺着大肚子,站在立法院的桌子后,等着他人受贿,批评讽刺了了议员们的贪得无厌。油画《三个律师》中,三个道貌岸然的律师在法庭外侃侃而谈,并不在意庭内情况,彼此间心照不宣。这样的讽刺漫画杜米埃一生创作无数,他不加修饰的展示这个残酷并且等级森严的社会。    在现实主义艺术中,作者不直接表现自己的观点不等于作者没有自己的观点,不代表作品没有一定的思想倾向。恩格斯指出,伟大的作家都是有倾向的。我们绝不反对文学倾向本身,我们所反对的只有两点,第一,是反动的倾向;第二,是在现实主义文学中脱离情节,脱离故事直接宣扬思想倾向。第二点就讲到倾向性和真实性的关系。
   在杜米埃的作品中都能看出他对社会现象和不同阶级所表现的倾向性。在他的众多讽刺漫画中都能看出他对统治阶级的许多不满,在石版画《七月革命》中,一个曾经为了七月革命流过血的士兵,并没有在七月革命之后得到他想要的美满结果,只能在心灰意冷之余,选择投河自尽这样的极端方式结束生命,脖子上的石块表明他对死的决心,也表达对生活的绝望,对现在政府无能的绝望,对新制度的绝望,这幅画表现了士兵的绝望,反映到画外,同样表现了杜米埃对于新政策的不满,还有对士兵深深地悲哀与同情。在讽刺漫画《一节情节复杂的悲喜剧之主角》中国王路易·菲利普的本质暴露无遗,他披着民主的袍子,内里却是专制君主,他用民主的幌子欺骗着大家,让大家信以为他是真的为人民谋幸福的,但杜米埃却用这幅画让大家看清事实,画中国王头顶王冠,手拿权杖,脚踩《宪章》,讽刺了国王不顾民生,只为权利的争夺,财产的积累,揭露他真正邪恶的目的,并撕下他虚伪的面具,让人民看清他的本来面目。杜米埃这类的讽刺漫画还有许多,画中带有的对于上层阶级的讽刺不满的倾向性让人一目了然。
   但是当杜米埃将视角转向人民的时候,他画中讽刺嘲弄的意味就消失殆尽了,无论是《洗衣妇》《三等车厢》还是《洗澡》,都表现了画家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赞赏和同情,同时也表现了对等级森严,生活差距极大的法国的种种不满,是一个真正关心劳动人民,走进劳动人民生活,真正懂得人民疾苦的“人民的艺术家”。
  三、结语
   杜米埃是真正的現实主义画家,他不仅只是满足于追求现实主义的技法,他更大程度上是想通过艺术表现揭示真实的社会,前者通过训练很好达到,但后者需要深入民众,了解社会国家发展,并真正关心人民国家生死存亡的艺术家才能做到。
  
  参考文献:
  [1][德]弗·梅林.马克思传[M].樊集译,持平校.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4]何郑广.世界名画家全集——杜米埃[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
  [5]唐惠忠.解读独特的“这一个”——“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答题要旨[J].课外语文, 2018,(02).
  [6]管季.自然主义之“真实感”与新时期的底层写作[J].文艺争鸣,2018,(03).
  [7]赵家祥.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J].观察与思考,2018,(09).
其他文献
摘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简称西工大附中)作为西安音乐学院国培项目实践基地,迎来送往,见证了一批又一批音乐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在这个熠熠生辉的教学殿堂里,专家讲座的理论思想与真实的课堂教学相碰撞;在这个神圣庄严的三尺讲台上,名师的教学智慧与鲜活灵动的学生思维共生共创。专家、名师、教研员、培训教师、学生,在这里形成了一个绿色生态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国培实践基地。在近几年来的西安音乐学院国培实践项目工
期刊
摘要:翻译是人类的一项文化交流活动,它作为两种甚至多种语言相互转换沟通的媒介,从最初就带有明确的目的性,也因此使得各个民族,各个国度的思想与文化得以交流。而翻译工作者作为当中的桥梁纽带,必然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一名优秀合格的译者对翻译工作的进行、翻译事业的蓬勃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古至今针对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翻译工作者这一讨论就从未停止过。只有对其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才能有助于翻译活动的开展
期刊
摘要:舞蹈表演和想象力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想象力在舞蹈的表演历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想象力的舞蹈表演就失去了艺术的灵动性。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每一个舞蹈作品也是如此。编导通过对生活不同角度的理解与观察,充分发挥着想象力,用舞蹈语言来思考,想象如何使用肢体语言来进行创作,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舞蹈演员作为舞蹈表演中的一个主体,是编导与观众之间能否产生共鸣的一座桥梁。  关键词:想象力 舞蹈
期刊
摘要:《追梦·青春》是大连艺术学院创作团队精心打造,全院师生共同参与的大型原创音乐剧。合唱在剧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分量,贯穿始终。将剧目合唱的实践教学方式应用在声乐教学当中是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演唱技巧和艺术修养的创新之举,同时也符合声乐专业自身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声乐 合唱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
期刊
摘要:中国电影正在经历一个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作为英雄题材的中国本土影片,《戰狼II》和《烈火英雄》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原因值得深思。本文以英雄主义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两部电影中所展现的集体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的融合、人物形象塑造以及主旋律的合奏,以此探究英雄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价值人文观之间的影响和塑造。  关键词:《战狼II》 《烈火英雄》 英雄主义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J905
期刊
摘要:校本音乐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它是国家课程的必要有益补充。邵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在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充分挖掘本土音乐资源,并将其跟教学实际紧密结合是改进课程教学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校本音乐课程 本土音乐资源 开发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期刊
摘要:话剧《守望》作为2019哈尔滨戏剧节开幕剧,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志愿者为解决国家粮食短缺问题义无反顾投身北大荒、建设北大荒的故事。通过垦荒志愿者苦中作乐的故事达到令观众笑中带泪的艺术效果。作为导演,在创作的过程中,作品从舞台美术、音乐音响、演员表演、剧作改编、观演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艺术处理。  关键词:话剧 导演阐述 艺术处理 北大荒精神  中图分类号:J824
期刊
摘要:太和镇红砖厂社区乐队之所以扩充为弘扬乡村艺术团(后改为和风艺术团),其原因之一是力争参与区镇文化部门组织的演出活动,其二是乡村红白喜事等民俗活动的需求,这种创收方式是建立在这一区域文化兴盛与经济水平提高前提下的。和风艺术团作为弘扬梁子湖区乡土文化的一支生力军,在困境中求发展,梁子湖区与太和镇政府部门应该给与关心与扶持,使之成为一支持续性传播地方文化与服务于民俗活动的艺术团队。  关键词:艺术
期刊
摘要: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内容。高校音乐教师教育承担着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重要职责,在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但目前高校音乐教师教育在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师资方面仍存在着不少问题,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无法形成良性的互动和顺利的对接。本文对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的现状加以考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继而从课程设置、思想观念、师资建设、实践环节等角度提出改善的具体举措,力图对高校音
期刊
摘要:图像学是19世纪欧洲图像志中的一个分支,和当时传统的美术史研究方法不同,是挖掘作品主题的内容和题材背后的意义。本文对民国时期女画家潘玉良《照镜女人体》用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参照时代、历史、心理、文化学进行分析阐释,探寻潘玉良镜像中自我双向“互异”的深层次的意义,找到图像“缺失”的内在含义。  关键词:潘玉良 图像学 《照镜女人体》 镜像 缺失  中图分类号:J2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