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生态价值观调查报告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feng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稳中向好,生物多样性下降势头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在增加,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也在提高,生态文明与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我国把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民生重大社会问题提升到战略高度,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引导中学生生态价值观养成的主渠道,肩负着把生态理念在学生中宣传教育并达到知行合一的重大责任。
  广州市从化区是一个风景秀丽、生态资源丰富的区域,被称为“广州市的后花园”,是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核心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和世界生态设计大会的永久举办地。从化区将倾力打造生态宜居的大湾区创新“绿谷”、开放共享的大湾区生态“智谷”。作为“从化生态事业”未来接班人的中学生,其生态意识、生态认知和生态品质如何呢?本调查对现阶段学校生态教育校本课程建设又会有哪些启示?
  二、问卷调查及分析
  本调查于2020年10-11月间选取从化区具有代表性中学中的500名学生,其中,初高中人数各占一半,主要针对中学生中学生态素养展开问卷调查。
  (一)生态环境认知水平
  1.垃圾分类知识
  广州生活垃圾分为哪几类?
  A.餐厨垃圾、金属垃圾、有害垃圾、非金属垃圾
  B.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C.餐厨垃圾、固体垃圾、液体垃圾、有害垃圾
  D.塑料垃圾、纸张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分析:90%的学生回答正确,反映出学生对于垃圾如何分类是了解的,表明垃圾分类知识掌握的程度较好,也说明学生们理解垃圾分类工作的意义重要。
  2.环境污染知识
  “白色污染”主要指的是什么?
  A.废纸 B.一次性塑料制品   C.废电池    D.洗衣污水
  分析:91%的学生掌握这一知识,9%的学生回答错误,作为中学生,简单的环境知识未能了解,说明深入扎实地开展生态教育的必要性。
  3.绿色饮食知识
  绿色食品指。
  A.蔬菜水果           B.绿颜色的食品
  C.安全无污染食品    D.营养价值高的食品
  分析:70%的学生知晓“安全无污染食品”叫“绿色食品”,但还有30%的学生对这一概念缺乏了解,有的甚至以为是指“蔬菜水果”或者是指“绿颜色的食品”,可见,在这些学生的认知中,还没有食品安全概念,该范畴的认知水平仍处于较低状态。
  4.节能环保知识
  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设置在多少度最好。
  A.17-20℃      B.18-20℃
  C.20-25℃      D.26-28℃
  分析:本题目中44%的学生选择D答案,40%的学生选择“20-25℃”,他们认为标准是26℃,但这个温度远远没有达到人体感觉上的舒适度。因为空调的设备质量问题、房屋的楼层问题(在顶楼或西向房间温度较高)、室内人数、室内电器数量等影响了室内温度。因此,学生们主观上不同意26℃的设定,所以更偏向于C答案。表明大多数学生还是愿意为低碳环保付出努力的。
  (二)获得生态理念及技能的途径
  1.你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概念?
  ①没听说过  ②网络、电视、广播、报纸  ③学校教育
  ④亲友、同学口耳相传  ⑤马路边广告宣传栏  ⑥自己查阅资料
  A.①      B.②      C.③      D.②③④⑤⑥
  分析:大多数中学生都知晓生态文明建设概念,这一概念的获得是从多方面了解到的,反映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宣传氛围浓郁。但同时仍有2%的学生表示“没听说过”,而且通过“学校教育”传播而获取信息的只占8%,反映出学校在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待深入,学校进行生态德育意义重要。
  2.你和你的同学对环境问题很感兴趣吗?
  A.是的,都很感兴趣     B.部分同学有点兴趣
  C.大多数同学无所谓     D.都不感兴趣
  分析:这一命题反映学生在受教育环境中“生态价值观”的影响情况較为乐观,“都很感兴趣”和“部分同学有点兴趣”占87%,而“无所谓”“都不感兴趣”的只占13%,这与前面学校宣传有相关性,学校生态德育工作实效性有待改进。
  (三)评价学校的生态教育
  你认为自己所在学校的文化体现生态价值观吗?
  A.完全体现        B.基本体现
  C.没有体现        D.自己不太关注
  分析:总体上说,学生对学校生态教育的评价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没有体现”的只占5%,仍有提升的空间。
  (四)对环境管理与法治的认识
  1.当前解决好环境保护问题要坚持污染防治与(  )并重的原则。
  A.生态保护   B.节约资源   C.废物利用    D.强化管理
  分析:能正确答出A答案的占56%,反映不少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知还停留在较低水平,没能上升到概念的判断,说明学校生态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都需要拓展。   2.(  )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A.各级公安部门   B.一切单位和个人
  C.各级环保部门  D.各级政府的管理部门
  分析:本题目反映学生对环境法治的态度,鲜明地坚持法治原则的B答案占70%的学生,态度不够坚决的30%,并且分散在其它三个答案,一方面反映学生对环境法治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则暴露出一些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在学校的生态德育及思政课程中应加强引领。
  (五)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态度
  为了保护环境,宁可放慢经济发展速度。
  A.不清楚    B.比较同意     C.不太同意    D.非常不同意
  分析:67%的学生“比较同意”这一命题,要发展还是要环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生态文明建设给出了明确的指引。大部分学生懂得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而回答“不清楚”的占10%,这是知识缺陷问题。值得注意的是,23%的学生认为“不太同意”“非常不同意”,这是价值观问题,应引起学校教育的反思。
  (六)学生在生态品质养成中的表现
  1.对待垃圾分类的态度
  你平时会把垃圾分类进行处理吗?
  A.不愿意   B.一般 C.愿意 D.积极主动
  分析:当前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性受到挑战,有76%的中学生主观上是认同并且乐意去进行分类的,也有24%的学生态度不够坚决,甚至是持消极态度。说明垃圾分类的教育需加强。
  2.对待“白色污染”态度
  你愿意在日常生活中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减少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吗?
  A.愿意                       B.有人提倡,可以这样做
  C.感觉很不方便        D.不愿意
  分析:数据看出中学生在对待“白色污染”问题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6%的学生实事求是地表示“不方便”,这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
  3.对待资源节约、低碳生活的态度
  (1)你使用一次性餐具的频率。
  A.尽量不用    B.偶尔使用   C.经常使用    D.一直使用
  分析:中学生日常接触一次性消费品较多,经常都要作出与本命题类似的判断,尽管有时不得不使用,但学生们还是愿意参与生态环保行动的。
  (2)在你最后离开宿舍或课室时,是否及时熄灯、风扇和空调吗?
  A.及时熄灯    B.偶尔       C.不关心      D.装作没看见
  分析:从学校管理角度看,本题的数据反映了学生日常对待这些问题的真实态度,出现忘记关闭相关电源的情况时有发生,与B、C、D占比有一定相关度,需要加强管理和进行低碳、节能教育。
  4.对待野生动植物的认知和态度
  (1)你对野生动物看法。
  A.喜欢野生动物            B.一般,不太喜欢
  C.都是地球村的成员,要和谐相处
  D.野生动物可有可无
  分析:本题反映学生对待野生动物持正确的价值观,认为“野生动物可有可无”占3%,应值得关注,说明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意义上持不健康态度。
  (2)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________________。
  A. 一、二两级     B. 重点、非重点两级
  C . 一、二、三级         D. 重点一级、二级,非重点一级、二级
  分析:能正确给出C答案的学生占37%,反映出知识体系的缺失,生物学科应加强相关知识的渗透。
  5.学生对待身体力行保护环境的态度
  当你看到同学乱扔垃圾,或有其他破坏环境的行为时,你会劝说吗?
  A. 经常会     B. 不会
  C. 偶爾会     D. 不劝说,但会将垃圾仍回垃圾桶
  分析:本题目查证学生在生态价值观上是否做到知行合一、身体力行,大部分学生可以在行动上体现,但有5%的学生回答“不会”。而C、D答案的设定和也反映出当前环保意识仍存在问题和困难,环保正能量仍不可回避地面对生活陋习的挑战。
  三、总结与反思
  (一)从化区中学生总体上呈现良好的生态价值观
  1.从化区中学生在关于生态价值观的分析、判断、自我审视和日常践行方面,表现出令人欣慰的价值判断,数据清晰地反映出中学生具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表达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并且表达了自己能够积极投入其中的主观愿望。
  2.中学生可塑性强,表现在生态价值观问题上还未形成深层的思考,对生态理念的认知和生态技能的掌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仍需不断强化生态价值观的践行能力。
  3.在具体问题的判断上,仍存在一定偏差,需要社会、学校、家庭营造合力和氛围,正确地引导。
  (二)中学生生态价值观问题归因   1.个人价值观的影响
  调查统计中出现的一些数据反映出学生个体在价值观上的差异。如,“精致”利己主义价值观影响了青少年,这种“所作的一切事情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的行为中,故作姿态或者懂得表演、利用达成自己的目的”的做派可能不动声色地蔓延到学校,一些“不愿意”“无所谓”“装作看不见”的现象在潜滋暗长。以个人利益为中心,重视个人的自我支配、控制和发展,在不少中学生生活中大行其道。
  2.学校生态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些教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生态价值观的培育并没有足够的了解。教育内容空乏、形式单一,以说教、灌输为主,没能引起中学生足够的重视和认同。缺乏实践体验,与日常学习、生活割裂,导致知情不一、知行不一。
  3.家庭以及社会的不良影响
  学生在儿童乃至少年阶段成长中从父母那里获得大部分观念、感受,家庭教育对学生整个的人生永远是第一要素。家庭价值观对学生的正向人格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样,家长不正确的价值观也会直接传播到学生的身上,日积月累便成为学生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因此,对一些思想与行为较为偏激的学生,教师经常会看到其父母的缩影。
  4.社会负面给中学生的冲击
  走在街上看到垃圾、外出游玩看到一池污水和漂浮水面的水葫芦、到食店用餐提供的都是一次性餐具、新闻里播放的违规违法行为等,都对喜欢猎奇、思想判断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带来负面导向。
  (三)学校生态教育校本行动意义重要
  1.生态建设的过程不仅需要政府管理部门提高执政管理水平、优化发展环境,还需要全體公民的参与。中学生是未来的接班人,学校进行生态教育,将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生态知识水平,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才能形成和实现人人参与、人人保护、人人监督的生态文明社会。
  2.向中学生施予生态道德原则和生态道德规范影响,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教育活动,运用新的“生态道德规范”,诱发和唤醒受教育者的生态意识、智慧、能力。生态教育是一种极具体验性、实践性的教育活动,让受教育者回归自然,获得更多的生态体验和感受,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善意、尊重和敬畏。
  3.目前,中学生态教育内容大都集中在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而在生态德育方面,还缺乏完整系统的教学内容。因此,必须从校本出发,构建与完善生态课程体系建设,实现生态教育多学科教学渗透、多类型多层次课程开发与实施,使生态教育与德育、教学、实践有机融合。
  责任编辑  杨  杰
其他文献
【摘要】转化后进生是一项复杂、长期、细致的工作,班主任要针对后进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讲究转化工作的技巧性和艺术性,采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情理相融方式,才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班主任;转化;后进生  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让我深切地体会到:转化后进生是一项复杂、长期、细致的工作,要取得显著的效果,仅依靠简单的“爱”与“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讲究工作的技巧性和艺术性。因此,只有摸清后进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期刊
【摘要】写作是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谋局布篇能力及思维能力的考察。本文从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的关系出发,通过诸多教学案例,介绍如何利用阅读文本,为学生搭建语言、结构、思维支架,以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写作教学;阅读文本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对写作部分的要求是:考生能够根据提示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准确使用语法和词汇,使用一定的句型,清楚连贯地表达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给语文教学来带了勃勃生机。而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充分地利用互联网技术,让文言文的学习不再那么晦涩难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关键词】文言文;互联网+;初中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瑰宝,是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是提高民族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新课标也对初中文言文阅读提出了要求
期刊
【摘要】盐类水解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难点,金属跟盐的水溶液能否发生反应,究竟有什么现象?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在讲解“盐类水解”这一内容时,我们以氯化铵溶液与金属镁混合为例进行分析,该溶液我们一般认为能发生反应并有H2放出,原因是NH4Cl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而产生H+,溶液呈酸性,然后Mg与H+反应放出H2。对于这种说法,笔者提出了两点疑问,具体的疑问在本文进行详细地分析。  【关键词】盐类水解;盐的水
期刊
【摘要】许多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可见,怎样更好地培养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在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是数学的主要载体,可见,应用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笔者结合教学经历,通过四个方面来说明笔者如何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一、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二、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主动探究的习惯。三、培养学生掌握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四、训练学生用流利的语言
期刊
【摘要】语文课堂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可见高效课堂在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是重要的一环。本文将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出发,探讨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现状;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校园中处处可见师生上课情景,
期刊
【摘要】圓锥曲线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是高考数学重要的考察内容,每年至少都有一道小题和大题,并且常常难度大,计算量大,是学生拿高分的“绊脚石”。由于圆锥曲线考点对学生思维、计算能力要求高,容易计算错误,特别是题目的第二问往后,学生根本不会做,或者知道解题方向,要把题目解题过程写好,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在数学考试有限且紧迫的时间内,学生普遍存在放弃圆锥曲线第二问往后题目的现象。本文将着重介绍一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涉及的教学内容较多。这其中,写作教学便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点。从目前来看,一些学生由于不懂得如何进行生活观察,自身语言也较为匮乏。因此,在面对作文要求时,经常会望而却步。为此,教师就可以尝试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深入分析,提升作文教学的高效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主要描述了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巧用思维导图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
期刊
【摘要】《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教基〔2019〕15号文)(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中考试题命制,不仅不能遗弃基础知识,反而要凸显它的存在。《意见》提出的命题导向是一面旗帜,是教师施行中考复习的标杆,不可以有稍微的逾越。而字词积累,是构成基础知识的元素之一,是必考内容。因此,教师不能够置若罔闻,要提到重要的复习日程。提高了中考字词复习效率,中考语文成绩也会水涨船高。故此,
期刊
本报综合消息 6月4日,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市长覃伟中到龙华区,就统筹做好高考准备工作和疫情防控进行调研检查。  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龙华高中部共设置考场24间,考生总数506人,已经完成所有考务人员疫苗接种,对所有考生及考务人员进行了核酸检测。王伟中、覃伟中来到校园,检查考生入场体温检测和身份识别、考场布置和隔离考场设置、试卷安全保密监控等工作,听取深圳市高考准备工作情况汇报。王伟中、覃伟中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