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课标中的创新教育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zh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能力是创新的本质力所在,创新能力是靠创新教育来培养的,那么,什么是创新教育呢?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线,以系统的、动态的评价制度综合评价教学效果的教育模式。不同的经济形态,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是不同的。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者的首项选择就是创新能力,而创新教育又是创新能力的培植器。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教育者必须尽快从过去应试教育中死板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开创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教学创新之路,使学生知、能、情得以全面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个性潜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强化学生"我要学"的力度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现代社会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知识的新旧交替也日渐频繁,如果没有创新就没有知识经济。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作为传播知识的使者,我们不难从这里可以看出创新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分量。从对创新教育的定义的每一点分析来看,创新教育应从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教育教学目的,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线,以制定综合评价制度、评价教学效果为手段来实现。
   地理在各学科中是一门紧密联系生活,集知识性、实用性、综合性于一体的独特学科,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个性的好奇性、动作的突变性、做法的新颖性等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一) 教师创造性地教
  创新教育首先意味着教师必须创造性地教,同时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为此教师必须提高教学质量,围绕"创新"开展教学,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老师一讲到底的陈旧模式,切实让学生当主角。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根据教学大纲,抓住教学主线,教师可以打破课本和教参上规定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框架,让学生自己选感兴趣的学习方向,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宽和深化。比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研究 "交通、贸易和旅游业",可以研究"人口问题和社会发展",可以研究"假如人类移居月球""假如海水不是咸的"等等有趣的课题,这时,教师要善于采取有力措施激励、尊重、支持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重视学生提出的课题,兴趣盎然地与学生一起参加资料的搜素和话题的讨论,在教学中引导和鼓励全体学生更新教育思想、转变学习观念。老师在课堂上不再是照本宣科,而应该侧重教学生学习地理和运用地理的方法。
  (二) 学生创造性地学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在实践中创造新的学习方法,从而获得最直接的经验。学生的实践活动可以是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是对课本知识的运用。理解课本知识的实践活动可以是学生根据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抛弃老师提供的现成教具,利用生活中的简易材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或制作多媒体课件,例如"三圈环流","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完全可以让学生操作(或制作)简易明了的学具,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和思维,去打开新的思路,或让学生自己去控制多媒体电脑,创造性领会地球运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这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既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在实践过程之中有很多他们预想不到的问题,在课本中是找不到答案的,这无非是对他们最好的锻炼。运用课本知识的实践活动则要求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中通过观察,发现、解决问题,从而让他们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性,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 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因材施教不仅是一种教育原则,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种策略。人的智力、遗传素质和脑的活动方式,是有差异的,研究表明IQ与创新能力并不相关,智力一般的人,也可能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非常聪明的人,他的创新能力可能非常一般。地理科学既要求善于形象的空间思维,也要求善于理性的抽象思维,因材施教式的创新教育,既可培养"种子选手",以点带面,又可让各层次的人都能发展,推动创新教育的深入和普及。
  要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的创新人才,就要为个性的发展创设出宽松、和谐的环境,而学生培养个性的主要渠道在课堂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态来对待学生。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立体的学习方式中发展智能,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课堂设计和教学策略、教学过程都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充分发挥而选择。同时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学内容,这就创设了一种新型的开放式的课堂结构,使学生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在课堂中充分展示每位学生的个性。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创新精神的人倾向于:有见识、洞察力强、好独立判断,善于吸取经验教训,以及言语顺畅,兴趣广泛等。地理学科包罗万象,奇闻趣谈,地理之迷,社会热点,人类生存,都在其列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问题的引导,激起学生广泛的兴趣和讨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有创新精神的个性。因此在地理教学中重视学生个性的养成,是创新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除了要重视对教材的研究,还要重视对学生个性的研究,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学生有创意的表现,投其所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四) 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培养學生的创新能力
  地理第二课堂的开展已经不现是什么新鲜的活动,但是如果在活动中注入创新的意识,加上多变的形式和激烈的竞争,这无疑是以学生创新能力有效的培养方式,也是以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可开展主题演讲赛,如"地球的未来"、"假如我登上了火星"、"假如地球上没有海洋"等;可举办地理科技报靠告会,如"我所见到的南极","北极科考见闻","雅鲁藏布大峡谷探险"等;可开展地理学具小制作比赛;可举办地理学创新思维小论文比赛;还可举行形式多样的参观、调查、访问、夏令营等等。
   (五) 增加创新内容,改变学生的考核制度
  现行教育模式中有很大程度留有应该教育影子,其中突出的表现就在考试制度上,很多学生为了博得卷面上的高分,分分计较,出现死读书或者考试作弊的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他们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考试作为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途径,我觉得不应该只停留在片面的理论笔试上,我们能否在其中增加考察学生创新能力的项目,改变一贯单纯的卷面考核呢?比如在笔试题后面可以以附加分的形式增加动态的口试和地理实践操作技能的考试,以奖励在各项活动或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这样也真正体现出素质教育培养的是会学习的人才而不是会考试的人才。
  当今的教育应着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这就使得能力的培养比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知识创新及创造性应用将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大动力,在地理教学中强调教师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发展学科教育的要求,是提高我们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总之,想尽各种方法,并不拘泥于某一种固定的格式,是我们进行新课程教学的创新之路。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陈腾飞(1991-)男,汉族,河南开封,本科,郑州市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在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优质文明服务的好坏体现着一家银行管理水平的高低。优质文明服务的直接体现就是作为服务的临柜人员,因而,从柜员的角度出发,做好优质文明服务必须“以客户为中心”的态度,展现良好的风貌、素养、技能和状态,提高客户对银行的认知满意度。  各个银行都制定了优质文明服务的规程,内容涵盖了这包括岗位
长期以来,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的局面使建筑企业的竞争异常激烈,而建筑市场的不规范,又迫使建筑企业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被行贿成为诸多建筑企业无奈的选择建筑企业被行贿的主要
高中地理学习评价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也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落脚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了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如何加强学习评价的针对性,从实际出发,选择和运用恰当的评价方式,以增强学习评价的针对性,发挥各种评价方式的优势,值得我们一线的地理教师作实践上探索和理论上的思考。笔者认为加强高中地理学习评价针对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学生学习需要的层次性,
党代表作为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代表着广大党员的集体意志,在党代会召开期间起着反映党员、群众意见和要求,参加讨论和表决,向党的领导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选举党的委员会
近年来,苍南县搭建县直机关党员干部回原籍村服务新平台,鼓励他们“常回村看看”,助推新农村建设.rn以乡情为纽带,倡导志愿服务.
[摘要]“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自提出以来,学界就对其内涵、范围等持有不同的观点。本文从几个基本概念入手,认为“综合”是对科学本原的回归;“综合性学习”是一次思维观念的革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有它的合理性,并给出了一些实施上的建议。  [关键词]综合;综合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
2010年春,我抱着试试的想法,走进了天津老年人大学男士瑜伽班,谁知这一试就是5年.5年来,在高俊英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我这个年过花甲的老头儿竟然迷上了这项运动,成了名副其实
民间金融的作为金融方式的一种,对区域的经济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从其表现形式的角度考虑,民间金融能够使民间的借贷行为增加,企业或者个人通过民间借贷来进行经济活动,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