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票据融资发展的历程看,金融宏观调控深刻地影响着票据融资市场的发展。对应于金融政策调整,票据融资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式乃至发展格局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本文以湖南娄底票据融资发展为个案,从金融宏观调控视角,对票据融资发展进行现实审视。
关键词:票据融资 宏观调控 波动
我国票据融资市场最早是由民间自发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催生的,但主要是依靠政府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来推动完成的。宏观政策深刻地影响着票据业务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式。在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票据融资的运作方式、市场规模乃至发展格局都相应发生变化和调整。
一、金融宏观调控下的票据融资发展情况
从娄底市的票据融资业务发展的历程看,票据融资受金融宏观政策影响显著,呈现明显的波动式发展特征。根据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及票据融资自身业务波动状况,票据融资发展大体可分为快速发展、调整规范、波动与博弈三个发展阶段。
(一)快速发展阶段(1995年-2001年)
娄底市票据业务起步于1995年,随后几年来发展迅猛。1996至2001年末,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从8.3亿元增加到38.4亿元,增长11倍;累计办理贴现从3.2亿元增加到73.7亿元,增长22倍。此阶段,央行的再贴现政策支持对促进票据融资规模的壮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1999年6月10日到2001年9月11日,再贴现利率为1.8‰,贴现利率为3.3‰左右,两者利差高达1.5‰,存在巨大利益空间,商业银行竞相寻求再贴现资金支持。在利益诱导下,1998-2001年,娄底累计办理再贴现由5.9亿元增加到了41.8亿元,4年内再贴现累放数达109.6亿元,各商业银行在票据融资市场上的竞争最终延伸到了对人行再贴现额度分配的争夺,各商业银行均把票据业务作为调整资产结构的机遇和重要利润增长点,并从中获取了丰厚的回报。
(二)调整和规范阶段(2001年-2003年)
自2001年9月11日,央行调高了再贴现利率,一年期再贴现年利率由2.16%提高到 2.97%,一次性提升了37.5%,对票据融资业务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1、再贴现业务急剧萎缩。再贴现利率调高后,再贴现资金和系统内借款置换几乎已无利差而言,与当时的月贴现利率仅相差0.025‰-0.225‰,导致再贴现业务急剧萎缩。2003年娄底累计办理再贴现6.7亿元,较2001年减少35.1亿元,减少84%,再贴现余额为零。其后连续7年,没有一家商业银行向人民银行提出过再贴现申请。
2、转贴现业务发展迅猛。商业银行在进行再贴现没有利润空间的情况下,转向大力开展转贴现业务。2003年转贴现利率为1.7‰,比人民银行再贴现利率低0.775‰。由此,再贴现利率上调后,各金融机构贴现业务资金来源,已由原来基本依靠再贴现投放转向了市场富裕资金实行转贴现。2002年全市各金融机构累计转贴现30.9亿元,占贴现业务的比重为61%,至2003年上升到了85.3%,成为商业银行之间短期资金融通和头寸调剂的重要渠道。
3、票據承兑、贴现业务明显回落。2002年末,娄底市各金融机构累计签发商业汇票35.17亿元,同比减少8.46%;累计办理贴现50.6亿元,同比减少31.77%。但由于转贴现业务的快速发展,2003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经过调整后又呈上升趋势。
此阶段,由再贴现政策调整导致的票据市场再贴现环节缺损,是票据融资的业务规模和运作方式发生转折的直接原因;在申请再贴现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大力发展转贴现成为贴现资金来源的现实选择;在转贴现业务拉动下,票据融资经过短时间的回落调整后又逐步升温。
(三)波动与博弈阶段(2004年至今)
2003年下半年以来,央行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受宏观调控影响,票据融资呈现较强的“敏感性”和“边缘性”双重特征。即一方面由于票据融资对利率的固有的高度敏感性,因而对金融调控政策有着快速的反映;另一方面,相对于银行贷款控制而言,票据融资在宏观调控中又具有特殊的“边缘化”特征。总体来看,票据融资与宏观调控的博弈中,票据市场的活跃程度有所提高,呈现明显的波动式发展趋势。
1、票据融资在宏观调控初期下降(2004年至2005年)
2003 年下半年开始,中央银行提高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流动性受到影响,制约了票据融资业务发展。与此同时,金融机构相继爆发了几起较大的票据诈骗,以及开出无真实贸易背景票据的公司破产导致承兑风险的案件,监管当局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票据业务的监管。2004至2005年,政府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央行实行差别准备金率。
2、票据融资对短期贷款的替代效应增强(2005年至2008年三季度)
2006年,票据融资业务又呈现快速度增长态势。随着央行金融宏观调控的进一步强化,金融机构对贷款发放更趋谨慎,导致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短期贷款支持,这为票据融资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因。2006年以来,娄底市短期贷款比重逐步下滑,2008年6月比2005年同期下降了11.76%,票据融资占比反而增长了2.2%,票据融资对短期贷款的替代效应明显增强。
3、与金融调控博弈中波动明显加剧(2008年四季度至今)
为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2008 年四季度央行推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效刺激了商业银行通过开展票据融资业务增加信贷投放的积极性。进入2009 年,票据融资发展与宏观政策高度相关、波动巨大,也标志着票据融资与金融宏观调控的博弈更为显著的阶段。在一年内,票据融资规模增速经历了年初迅猛增长,二季度增速放缓和下半年负增长三个阶段。2009年初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有利支持下,银行承兑签发票据意愿明显增强,票据融资暴发式增长。2009年3 月末,娄底市票据融资余额达83.85亿元,是2008年的6.33倍;2009年二季度,央行对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进行动态微调,在公开市场上加大资金回笼力度,重启一年期央票发行并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上行,回收宽裕的流动性和约束银行放贷冲动。同时,年初票据市场的超常规发展引发了市场对其风险的关注,各地银监局对票据业务开展风险检查。商业银行主动加大自身信贷结构的调整,降低票据融资业务的热情,票据融资的增长势头明显减缓。进入2009年下半年,央行采取公开市场操作的手段开始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微调,市场流动性有所收紧,商业银行主动适应政策变化,开始压缩票据资产,为发放中长期贷款让路,票据融资规模出现负增长。分季度看,娄底市票据融资2009年一、二季度分别增加48.35亿元和8.72亿元,三、四季度分别减少19.75亿元和19.17亿元。 2010年以来,受物价指数持续上涨、房地产价格调控效果不明显等因素影响,央行加大了货币政策工具调整的频率和力度,2010年先后7 次全部或部分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于2011 年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6 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频繁使用有力地收紧了市场流动性,央行调整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回归到稳健使得金融机构普遍通过压缩票据融资额度以此保证贷款的发放,票据融资发展进入低迷阶段,全市票据融资余额总体上呈现逐月下降趋势。2012 年3月末跌至25.23亿元。
总的来说,票据融资发展变化与货币政策调整周期呈现较高的一致性,宏观调控政策变化带来票据融资量价齐动。在宏观调控较为宽松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通过转入转出票据来释放、调节流动性,导致票据市场交易活跃、交易量大幅增加;当宏观调控政策回归稳健、信贷规模逐步收紧时,商业银行持有票据资产的意愿也随之减弱,票据融资业务量收缩,票据融资利率转向高位运行。
二、票据融资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真正的票据市场利率生成机制没有形成。目前票据市场利率有三种:贴现利率、转贴现利率和再贴现利率,其中贴现利率是由央行规定的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生成,这样再贴现利率直接决定了票据市场的价格基础,它应当是票据市场利率体系中对市场资金供求最直接、最敏感的反映,也是货币市场各种利率关系及其变化的动态综合反映,但事实上再贴现利率一直没有反映真正意义上的由市场行为确定的市场利率。目前,转贴现利率基本上做到了随行就市,随着货币市场利率的持续走低,再贴现利率与转贴现利率利差逐步扩大。再贴现利率对票据市场利率的调节功能被摒弃在外,而仅仅作为票据贴现最低下限的一种硬性规定(人民银行要求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加点执行)。而转贴现利率与贴现利率高度正相关,正成为贴现利率最重要的参照指标,直接影响着贴现市场利率的变动。
2、再贴现的货币政策功能基本丧失。再贴现作为央行宏观调控的三大法宝之一,除具备融资这一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外,还拥有宏观间接调控、货币政策告示、商业信用票据化的激励、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五大功能,但再贴现政策功能发挥必须以存在商业银行对央行的再贴现需求为前提。2001年以来,再贴率提高后再贴现业务量急剧萎缩,再贴现政策的传导途径基本被切断。
3、票据融资业务风险加大。当前,票据业务已形成一个新的高发风险源。少数商业银行对承兑、贴现审查把关不严,擅自放宽条件,对不具有贸易背景的商业汇票办理了承兑与贴现,或内外勾结,弄虚作假,违法违规使用信贷资金,一些企业甚至利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套取银行信貸资金进入股市;有的商业银行为扩大存款规模,不计成本,以低于正常贴现利率作为争夺低成本资金的竞争法码;少数不法分子伪造、变造票据,利用要素齐全,经电报查询也难以查询的“克隆票”进行金融诈骗。
4、票据风险评估体系缺乏。在发达国家的票据市场,票据发行前需要经过评级机构的评级,其评级结果是投资者进行投资选择、决策、降低风险的重要依据。评级机构严格的标准也为办理票据贴现的金融机构提供了判断参考。而我国缺乏对票据风险的评估机构,使得银行缺少相应的风险管理的市场参照指标。在追求存贷款的扩张以及不良贷款下降的考核机制下,票据市场的扩张成为必然,而大量的票据交易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一些国有商业银行迫于降低不良资产比例的压力,在信贷规模受到控制的条件下,通过增大票据文易、扩大资产规模从而稀释不良资产比率成为短期能见效的可行方法。
三、相关政策和建议
1、完善再贴现利率生成机制。我国的再贴现利率虽然也由人民银行根据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和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需要进行调整,但它的生成显然与我国货币市场的其他子市场利率缺乏联动性,并且缺乏对票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敏感性和较强的相关性,导致了票据市场的实际市场利率与法定利率的巨大差距。因此,有必要以票据市场本身的供求关系为基础,参考货币市场的其他子市场之间的资金供求情况和其他影响再贴现作用的因素,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灵活和高效的制定再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最终形成银行贷款利率、票据贴现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和再贴现利率的合理价格级差,实现利率的市场化。
2、充分发挥再贴现政策的作用。再贴现作为央行宏观调控的三大法宝之一,除具备融资这一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外,还拥有宏观间接调控、货币政策告示、商业信用票据化的激励、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五大功能。中央银行应重视和发挥再贴现的货币政策功能,把再贴现作为逐级传导执行货币政策,改进金融服务的重要手段,针对区域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发展要求,通过实施定性和定量的再贴现措施,合理制定再贴现利率,有效引导票据业务的发展,带动和调节资金向重点行业、支柱产业、优势企业的再分配。以达到引导商业银行资金投向,调整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目的。
3、加强票据业务各环节操作规范化管理。一是在商业汇票的出票环节严格把关,确保商业汇票具有真实的商品、劳务交易或物流背景。二是在贴现环节商业银行要通过对银行承兑汇票真实性的审核和查询,严把票据记载事项合法合规性审查关、背书核实关、票据真伪核实关,防范银行承兑汇票的欺诈风险和信用风险。三是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防止票据市场恶性竞争。
4、逐步取消对票据融资真实贸易背景的限制,积极培育票据市场中介机构。现行票据制度之所以规定票据必须有真实的贸易背景,到现在已不合时宜。因为企业可能通过提供虚假贸易合同、发票、买通银行经办人员等手段与之对抗,使这一限制并不能有效地制止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流通,建议逐步取消限制。同时,放宽对票据市场的准入限制,允许和鼓励符合一定资质条件的企业参与票据业务经营,对票据市场的实际参与者进行公开、合理的引导,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票据融资 宏观调控 波动
我国票据融资市场最早是由民间自发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催生的,但主要是依靠政府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来推动完成的。宏观政策深刻地影响着票据业务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式。在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票据融资的运作方式、市场规模乃至发展格局都相应发生变化和调整。
一、金融宏观调控下的票据融资发展情况
从娄底市的票据融资业务发展的历程看,票据融资受金融宏观政策影响显著,呈现明显的波动式发展特征。根据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及票据融资自身业务波动状况,票据融资发展大体可分为快速发展、调整规范、波动与博弈三个发展阶段。
(一)快速发展阶段(1995年-2001年)
娄底市票据业务起步于1995年,随后几年来发展迅猛。1996至2001年末,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从8.3亿元增加到38.4亿元,增长11倍;累计办理贴现从3.2亿元增加到73.7亿元,增长22倍。此阶段,央行的再贴现政策支持对促进票据融资规模的壮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1999年6月10日到2001年9月11日,再贴现利率为1.8‰,贴现利率为3.3‰左右,两者利差高达1.5‰,存在巨大利益空间,商业银行竞相寻求再贴现资金支持。在利益诱导下,1998-2001年,娄底累计办理再贴现由5.9亿元增加到了41.8亿元,4年内再贴现累放数达109.6亿元,各商业银行在票据融资市场上的竞争最终延伸到了对人行再贴现额度分配的争夺,各商业银行均把票据业务作为调整资产结构的机遇和重要利润增长点,并从中获取了丰厚的回报。
(二)调整和规范阶段(2001年-2003年)
自2001年9月11日,央行调高了再贴现利率,一年期再贴现年利率由2.16%提高到 2.97%,一次性提升了37.5%,对票据融资业务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1、再贴现业务急剧萎缩。再贴现利率调高后,再贴现资金和系统内借款置换几乎已无利差而言,与当时的月贴现利率仅相差0.025‰-0.225‰,导致再贴现业务急剧萎缩。2003年娄底累计办理再贴现6.7亿元,较2001年减少35.1亿元,减少84%,再贴现余额为零。其后连续7年,没有一家商业银行向人民银行提出过再贴现申请。
2、转贴现业务发展迅猛。商业银行在进行再贴现没有利润空间的情况下,转向大力开展转贴现业务。2003年转贴现利率为1.7‰,比人民银行再贴现利率低0.775‰。由此,再贴现利率上调后,各金融机构贴现业务资金来源,已由原来基本依靠再贴现投放转向了市场富裕资金实行转贴现。2002年全市各金融机构累计转贴现30.9亿元,占贴现业务的比重为61%,至2003年上升到了85.3%,成为商业银行之间短期资金融通和头寸调剂的重要渠道。
3、票據承兑、贴现业务明显回落。2002年末,娄底市各金融机构累计签发商业汇票35.17亿元,同比减少8.46%;累计办理贴现50.6亿元,同比减少31.77%。但由于转贴现业务的快速发展,2003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经过调整后又呈上升趋势。
此阶段,由再贴现政策调整导致的票据市场再贴现环节缺损,是票据融资的业务规模和运作方式发生转折的直接原因;在申请再贴现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大力发展转贴现成为贴现资金来源的现实选择;在转贴现业务拉动下,票据融资经过短时间的回落调整后又逐步升温。
(三)波动与博弈阶段(2004年至今)
2003年下半年以来,央行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受宏观调控影响,票据融资呈现较强的“敏感性”和“边缘性”双重特征。即一方面由于票据融资对利率的固有的高度敏感性,因而对金融调控政策有着快速的反映;另一方面,相对于银行贷款控制而言,票据融资在宏观调控中又具有特殊的“边缘化”特征。总体来看,票据融资与宏观调控的博弈中,票据市场的活跃程度有所提高,呈现明显的波动式发展趋势。
1、票据融资在宏观调控初期下降(2004年至2005年)
2003 年下半年开始,中央银行提高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流动性受到影响,制约了票据融资业务发展。与此同时,金融机构相继爆发了几起较大的票据诈骗,以及开出无真实贸易背景票据的公司破产导致承兑风险的案件,监管当局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票据业务的监管。2004至2005年,政府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央行实行差别准备金率。
2、票据融资对短期贷款的替代效应增强(2005年至2008年三季度)
2006年,票据融资业务又呈现快速度增长态势。随着央行金融宏观调控的进一步强化,金融机构对贷款发放更趋谨慎,导致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短期贷款支持,这为票据融资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因。2006年以来,娄底市短期贷款比重逐步下滑,2008年6月比2005年同期下降了11.76%,票据融资占比反而增长了2.2%,票据融资对短期贷款的替代效应明显增强。
3、与金融调控博弈中波动明显加剧(2008年四季度至今)
为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2008 年四季度央行推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效刺激了商业银行通过开展票据融资业务增加信贷投放的积极性。进入2009 年,票据融资发展与宏观政策高度相关、波动巨大,也标志着票据融资与金融宏观调控的博弈更为显著的阶段。在一年内,票据融资规模增速经历了年初迅猛增长,二季度增速放缓和下半年负增长三个阶段。2009年初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有利支持下,银行承兑签发票据意愿明显增强,票据融资暴发式增长。2009年3 月末,娄底市票据融资余额达83.85亿元,是2008年的6.33倍;2009年二季度,央行对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进行动态微调,在公开市场上加大资金回笼力度,重启一年期央票发行并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上行,回收宽裕的流动性和约束银行放贷冲动。同时,年初票据市场的超常规发展引发了市场对其风险的关注,各地银监局对票据业务开展风险检查。商业银行主动加大自身信贷结构的调整,降低票据融资业务的热情,票据融资的增长势头明显减缓。进入2009年下半年,央行采取公开市场操作的手段开始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微调,市场流动性有所收紧,商业银行主动适应政策变化,开始压缩票据资产,为发放中长期贷款让路,票据融资规模出现负增长。分季度看,娄底市票据融资2009年一、二季度分别增加48.35亿元和8.72亿元,三、四季度分别减少19.75亿元和19.17亿元。 2010年以来,受物价指数持续上涨、房地产价格调控效果不明显等因素影响,央行加大了货币政策工具调整的频率和力度,2010年先后7 次全部或部分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于2011 年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6 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频繁使用有力地收紧了市场流动性,央行调整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回归到稳健使得金融机构普遍通过压缩票据融资额度以此保证贷款的发放,票据融资发展进入低迷阶段,全市票据融资余额总体上呈现逐月下降趋势。2012 年3月末跌至25.23亿元。
总的来说,票据融资发展变化与货币政策调整周期呈现较高的一致性,宏观调控政策变化带来票据融资量价齐动。在宏观调控较为宽松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通过转入转出票据来释放、调节流动性,导致票据市场交易活跃、交易量大幅增加;当宏观调控政策回归稳健、信贷规模逐步收紧时,商业银行持有票据资产的意愿也随之减弱,票据融资业务量收缩,票据融资利率转向高位运行。
二、票据融资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真正的票据市场利率生成机制没有形成。目前票据市场利率有三种:贴现利率、转贴现利率和再贴现利率,其中贴现利率是由央行规定的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生成,这样再贴现利率直接决定了票据市场的价格基础,它应当是票据市场利率体系中对市场资金供求最直接、最敏感的反映,也是货币市场各种利率关系及其变化的动态综合反映,但事实上再贴现利率一直没有反映真正意义上的由市场行为确定的市场利率。目前,转贴现利率基本上做到了随行就市,随着货币市场利率的持续走低,再贴现利率与转贴现利率利差逐步扩大。再贴现利率对票据市场利率的调节功能被摒弃在外,而仅仅作为票据贴现最低下限的一种硬性规定(人民银行要求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加点执行)。而转贴现利率与贴现利率高度正相关,正成为贴现利率最重要的参照指标,直接影响着贴现市场利率的变动。
2、再贴现的货币政策功能基本丧失。再贴现作为央行宏观调控的三大法宝之一,除具备融资这一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外,还拥有宏观间接调控、货币政策告示、商业信用票据化的激励、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五大功能,但再贴现政策功能发挥必须以存在商业银行对央行的再贴现需求为前提。2001年以来,再贴率提高后再贴现业务量急剧萎缩,再贴现政策的传导途径基本被切断。
3、票据融资业务风险加大。当前,票据业务已形成一个新的高发风险源。少数商业银行对承兑、贴现审查把关不严,擅自放宽条件,对不具有贸易背景的商业汇票办理了承兑与贴现,或内外勾结,弄虚作假,违法违规使用信贷资金,一些企业甚至利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套取银行信貸资金进入股市;有的商业银行为扩大存款规模,不计成本,以低于正常贴现利率作为争夺低成本资金的竞争法码;少数不法分子伪造、变造票据,利用要素齐全,经电报查询也难以查询的“克隆票”进行金融诈骗。
4、票据风险评估体系缺乏。在发达国家的票据市场,票据发行前需要经过评级机构的评级,其评级结果是投资者进行投资选择、决策、降低风险的重要依据。评级机构严格的标准也为办理票据贴现的金融机构提供了判断参考。而我国缺乏对票据风险的评估机构,使得银行缺少相应的风险管理的市场参照指标。在追求存贷款的扩张以及不良贷款下降的考核机制下,票据市场的扩张成为必然,而大量的票据交易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一些国有商业银行迫于降低不良资产比例的压力,在信贷规模受到控制的条件下,通过增大票据文易、扩大资产规模从而稀释不良资产比率成为短期能见效的可行方法。
三、相关政策和建议
1、完善再贴现利率生成机制。我国的再贴现利率虽然也由人民银行根据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和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需要进行调整,但它的生成显然与我国货币市场的其他子市场利率缺乏联动性,并且缺乏对票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敏感性和较强的相关性,导致了票据市场的实际市场利率与法定利率的巨大差距。因此,有必要以票据市场本身的供求关系为基础,参考货币市场的其他子市场之间的资金供求情况和其他影响再贴现作用的因素,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灵活和高效的制定再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最终形成银行贷款利率、票据贴现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和再贴现利率的合理价格级差,实现利率的市场化。
2、充分发挥再贴现政策的作用。再贴现作为央行宏观调控的三大法宝之一,除具备融资这一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外,还拥有宏观间接调控、货币政策告示、商业信用票据化的激励、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五大功能。中央银行应重视和发挥再贴现的货币政策功能,把再贴现作为逐级传导执行货币政策,改进金融服务的重要手段,针对区域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发展要求,通过实施定性和定量的再贴现措施,合理制定再贴现利率,有效引导票据业务的发展,带动和调节资金向重点行业、支柱产业、优势企业的再分配。以达到引导商业银行资金投向,调整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目的。
3、加强票据业务各环节操作规范化管理。一是在商业汇票的出票环节严格把关,确保商业汇票具有真实的商品、劳务交易或物流背景。二是在贴现环节商业银行要通过对银行承兑汇票真实性的审核和查询,严把票据记载事项合法合规性审查关、背书核实关、票据真伪核实关,防范银行承兑汇票的欺诈风险和信用风险。三是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防止票据市场恶性竞争。
4、逐步取消对票据融资真实贸易背景的限制,积极培育票据市场中介机构。现行票据制度之所以规定票据必须有真实的贸易背景,到现在已不合时宜。因为企业可能通过提供虚假贸易合同、发票、买通银行经办人员等手段与之对抗,使这一限制并不能有效地制止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流通,建议逐步取消限制。同时,放宽对票据市场的准入限制,允许和鼓励符合一定资质条件的企业参与票据业务经营,对票据市场的实际参与者进行公开、合理的引导,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