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来源 :现代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dhyd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牵住成本这个“牛鼻子”——把成本控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企业的目标是什么?生存、发展、获利。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目标,市场价格企业不能左右,但控制成本的主动权却在企业自身。石油行业重组改制后,未上市企业与上市公司存在关联交易,我们面临“大市场、低效益”局面的原因是价格低,这是事实。但价格的到位,并不是我们一厢情愿的事。退一步讲,即使有一天,价格真的提高了,那么成本同样需要控制。在低价格的情况下,为实现经营目标,更应把控制成本作为参与竞争、提高效益的“杀手锏”,只有合理的成本才能产生合理的利润。
  没有一个成功的企业,是管不好成本的。相反,管不好成本的企业,没有一个是成功的。讲提高核心竞争力,人才、技术、设备固然重要,但关键的还是看你的成本,成本往往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
  要多渠道、多方式控制成本。依据市场导向,建立“市场开发、生产运行、财务管理”“三位一体”动态成本控制体系,切实把成本、费用控制的责任和指标落实到单位、岗位、人头,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降低成本、降低费用机制,不断扩大降低成本的广度和深度,实行“成本一票否决”制。要坚决克服在低成本发展上的埋怨情绪和无所作为思想,依靠科学决策降成本、依靠管理创新降成本、依靠技术进步降成本、依靠结构调整降成本,优化成本支出,努力实现速度与效益的同步提高。
  
  二、管理要有新思路——管理贵在有效
  
  在以往的岁月中,企业曾推广和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管理方式、方法,其中不少仍然需要我们坚持。但进入市场经济后,管理的内涵和实质发生了变化,必须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第一,转变观念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前提。一是要从靠堆工作量、增加投资来完成生产任务,切实转变到以效益为中心,以效益求发展上来;二是从重事后算帐,转变到事前预测和加强过程控制上来;三是资金筹措上,要从眼睛向上转变到多渠道、多方式筹措;四是在资产管理上,要从强调帐面资产管理转到实物资产管理上来,“座失”和“流失”同样可怕。
  第二,集中财权是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集中财权才能使企业资金不出现紊乱和失控现象,使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要实行资金统一管理,做到收入进“一个门”,支出走“一个口”,审批要“一支笔”,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控制资金外流,确保收入及时回收,使生产经营处于良性循环状态。集中财权是世界上企业管理流行的趋势。
  第三,加强投资管理是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投资项目的前期管理,保证投资方向的正确性和投资收益。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谁投资、谁负责、谁收益、谁承担风险,责、权、利统一,确保投资行为在合理、合法、有序的轨道进行。
  第四,加强资产管理是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一是对固定资产实行有偿使用,对闲置不用、利用率低、淘汰报废的设备进行调剂,或者按程序进行拍卖、租赁,盘活存量资产。运动是资产最本质的特征,资产在运动中扩大规模、体现价值、实现利润,“座失”同样是“流失”。二是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确保资产保值增值。三是严格控制购置新的资产,不断优化资产结构,不断提高资产的利用率。
  第五,加强数据管理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基本保证。企业进行精细管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数据管理。数据管理很重要,是企业的信息资源、决策的依据。要建立数字化企业,就必须把数据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轨道。
  
  三、树立质量经营新理念——处理好质量和成本的关系
  
  过去我们抓质量,抓全面质量管理,最大问题就是“重管理、轻经营”,侧重于产品和服务质量本身。而质量经营则从企业经营和利润增长的角度出发,侧重于质量的经济性和效益性,注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质量的成本,提高质量的效益。从另外角度讲,过去的质量管理侧重于改进,考虑如何提高质量多,不计成本的提高质量;而质量经营则着眼于持续质量突破,实现质量领先,从而提高质量竞争优势。说白了,良好的质量必须符合经济原则,必须因利而动,质量必须为经营服务、为市场开发服务。我们既反对那种重数量轻质量的做法,也要反对只有质量没有数量的做法,有量无质不会有好的效益,有质无量同样也不会有好的效益。实际上“质量过剩”,不仅不经济,而且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四、树立投资新观念——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成本
  
  投资必然会形成成本。固定资产投资通过折旧、摊销反映在成本中;流动资金投资以原材料、动力等形式反映在成本里;企业资产重组、企业并购是以资本成本(包括资金筹集费用、资金占用费用等)方式进入成本,所以说“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成本”。
  树立这个观念,最根本的是也要增强投资回报意识。长期以来,不少形成的观念是投资越多越好,争资金、争投入、争设备,能争来就是本事、就是政绩。现在不行了,如果投资的结果,造成的仅仅是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效益的增加低于成本的增加,那么这样的投资是失败的,是要承担经济责任的。实际上,从成本——价格——利润——企业生存这一条企业重要的生命链来讲,还可以延伸为“明天的成本就是后天的利润”,或者说你今天的投资就等于是你大后天的生存。投资追求的最终目标,一个是安全,另一个就是增值。这就要求企业要进一步增强投资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加强投资过程管理和控制,寻求投资最佳效益。将企业管理的重心转移到以生产经营为基础、运营资本为核心、投资决策为重点上来。那种“决策拍脑袋、实施拍桌子、亏损拍屁股”的“三拍”现象应该得到遏止。
  
  五、管理是不用投资的基本建设——管理自有回天力
  
  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作为企业,对外部环境、对上级指令和政策等无法控制,并受其制约,但企业内部是可控因素,可立足内部挖潜,促进观念转变。具体讲要实现“四个转变”,即由以管物为重点转向以人为本;由工作过程管理转为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由经验管理转为科学管理;由粗放管理转为精细管理。在其他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时,企业自身只能把主要力量放在技术更新和强化内部管理上来,这是企业最现实的选择。企业要走出困境,靠的是脚踏实地,没有“立竿见影”的“灵丹妙药”。对一些“再基础不过”的管理不解决,如原材料管理、定额管理、成本管理、现场管理等,降低成本、加强管理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基础的仍然是其内部管理,可以说,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和命运,这个简单的道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认识到了,它既是工作问题,更重要的是认识问题。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的好:“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现在,企业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很大,改革的任务也很繁重,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但这丝毫不能成为企业放松管理的借口和理由。要认识到,“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不抓管理、放松管理,设备、技术再先进也会垮掉。强调客观,张嘴喊困难,伸手要政策,不在开拓市场、加强管理上下功夫,最终也很难解决企业发展问题。
  企业往往对改革、改制强调的比较多,对企业内部管理往往强调的较少。企业改革与管理是相辅相成的,改革的成果要通过管理加以规范和巩固,坚实的管理又是深层次改革的条件。当然,我们讲的管理,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注重的是管理的有效性,不是指那种建立了多少本本,上墙了多少制度,提出了多少口号,搞了多少次检查。
  加强管理,就必须把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使管理成为企业加快发展、提高效益的有力保证。
  一是安全管理。要不断完善和推行以HSE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操作规范,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制度,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安全管理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落实好安全责任和措施,确保生产必须安全。一要明确责任;二要加大监管;三要加强管理;四要增强安全意识,按章办事。
  二是现场管理。现场管理能够最直接地体现基层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各项管理工作的落脚点。要下功夫抓好基层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推行定置管理,实现管理重心的下移,及时发现问题,查找薄弱环节,把问题解决在现场,实现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走向市场,首先要搞好现场,“以现场赢市场”。现场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
  三是质量管理。要抓好工作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提高,以质量认证为契机,推动质量管理工作上台阶,靠质量赢信誉、赢市场。要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把抓质量与讲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质量经营的新理念。良好的质量必须服从于经济的原则,质量为市场开发服务、为企业经营服务。
  四是队伍管理。在企业赖以生存的发展的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六大资源中,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中央提出搞好国有企业的“四个一”,“有一个好班子、有一套好机制、有一批好产品、有一支好队伍”,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企业都不能放松队伍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充分发挥“大政工”优势,搞好形势任务教育,培育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把职工的热情和干劲引导到推动企业发展上来。不能因为改革任务重、生存压力大、工作头绪多,就忽视职工队伍建设,要及时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采取新措施、实现新发展。
  五是成本管理。市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价格的竞争,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要净化企业的成本,“成本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的状况应该得到转变。要处理好成本和效益的关系、成本和价格的关系,在成本控制这个问题上谁要重视不够,那么在市场竞争中谁就会吃苦头。
  六是资金管理。企业管理的核心在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核心在资金管理。加强企业管理,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加强资金管理,资金管不住,就很容易失控,效益就会容易流失。资金统一管理,这是当今大型企业管理的一种趋势和潮流。
其他文献
为了加强对城市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加快工程建设速度,减少工程施工对生活环境的影响,国家四部委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北京等124个城市城区从2003年12月31日起禁止现场搅拌砼,其他城市从2005年12月31日起禁止现场搅拌砼。随着国家这一政策的出台,全国各城市建立商品砼搅拌站的热潮纷纷兴起,大大小小的商品砼搅拌站不断进入,使得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了。2006年西安地区有商品砼企业30多家,设计生产
延炼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大型炼油化工型企业,生产连续性强,管理环节多,管理的复杂程度也相对较大,为了有效地对生产经营进行控制,多年以来经过全公司领导班子的不懈努力和管理部门艰苦工作,健全了全公司的综合管理制度与各专业管理工作制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规章制度体系。但在制度的贯彻执行方面,却一直不如人意。多年来尽管公司组织开展过多次整顿,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检查活动,制定了较为严厉的违纪处罚条例并予以
目前,我国对外资企业的充分开放,使得我国本土企业原有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受到严重冲击。缺少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不完备的管理机制、短缺的开发资金等因素都大大削弱了我国企业同外资企业竞争的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中国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保持其永久的竞争能力,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进行管理体制的创新,以此来构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我国国家竞争优势。  一、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低下的原
目前,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实行集约化经营管理,是国有企业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由于这一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必须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既不能急于求成,一哄而起,也不能坐等观望,而要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行。    实行集约化经营是使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一条好路子    国有企业实行集约化经营可以集中企业的现有资源,对资金、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有效的配置,形成规模经营,从而发挥出最大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人的素质在逐步提高,对执政集团和执政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反腐倡廉工作越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陈云同志指出:党风廉政建设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要想巩固执政地位,搞好反腐倡廉工作,所有执政党必须利用好宣传舆论这一“喉舌”,积极做好舆论导向工作,不但要不遗余力地进行反腐倡廉宣传,而且还要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做好舆论宣传工作的关键是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与党中央保持政治
在新经济条件下,环境复杂性和多变性日趋激烈。面对如此的环境条件,企业不仅要使自己变得更具适应性,而且要主动地进行环境互动,构建对环境感知敏锐、条件反射式的企业环境反应机制。企业通过制定竞争性战略的组织结构、制度安排、企业文化等一系列措施,主动适应和改变环境变化。企业具备这样一种敏锐的感知系统,保持与环境变化的互动性、及时性,从而增强环境反应能力,减少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环境反应能力作为一种难以流动
人本管理的核心是如何选择你所需要的人才,以及如何使用人才。选拔人才是管理者的首要职责,是企业管理核心的第一步。选才的关键在于对人性的科学把握,在于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使用人才是管理核心的第二步。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关键在于在对人性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把人的优势看准、用对,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建立企业文化。完成这一系列的关键人物是基层管理者。    人本管理的核心是选才    企业
风险投资公司在确定了被投资企业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促进风险企业管理层高效地运用风险资本,实现风险企业的最大增值。因此,考虑风险企业特点、研究风险投资公司与风险企业管理层之间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及随之产生的代理问题,并探讨风险企业管理层激励约束制度的设计很有必要。  一、风险企业的特点  技术进步的不断加快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要求日益紧迫使一大批风险企业迅速崛起,成为新兴产业的摇篮。风险企
目前.全党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而以人为本是其本质、核心和灵魂。要把以人为本体现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工作方法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对其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所采取的一种管理手段,是企业有效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一个企业单位,不管其规模大小、业务性质特点如何,都应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建立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防范经营风险和规范企业会计行为,全面加强企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就我国企业目前的情况来看,内部控制的情形不容乐观。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症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