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前言
“蓝色经济”在被人提及、引述时,常被默认为含有“高新”之意。其实,真正具有“高新”属性的蓝色产业,如今在中国海洋经济总产值中占比极少。
目前中国海洋经济产值中,四大劳动密集型产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船舶工业、滨海旅游业占有3/4江山。海洋渔业方面。中国自1990年始已是“世界第一海产品大国”;海洋交通运输业方面,中国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0年世界第一;船舶工业方面,中国于2010年超越韩国,跻身产量冠军。因此,虽然中国高调提出“海洋经济”的概念只是近几年的事,鲁、浙、粤、闽四大海洋经济区的设立迟至2010年与2011年,可事实上中国早已是海洋经济大国。
不过。真正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真正符合人们期待的“蓝色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化工业、海洋工程业,目前在中国几乎全是雏形,脚跟尚未站稳。在如此一种产业结构下,中国所谓“海洋经济”并非一个高新技术集群,而是一个笨重转型体。
海洋经济的“春天”离中国还很远,尚待长时间的摸索。
此种背景下。传统劳动密集型的海洋产业要“守”。“守”者,深度调整。静以制动。新兴高新技术型的海洋产业要“攻”。“攻”者。全面出击。抢占地盘。
本期独家策划选择滨海旅游业作为剖析重点,关注其以守为攻、转型升级之道。
滨海旅游业,是目前中国海洋经济龙头产业,产值居各大“蓝色产业”之首。占比超过30%。作为第三产业,它更具弹性。不易产生生产过剩危机;在转型升级方面,它复杂性较小,比科研属性强的海洋制造业易行;作为带来人口远距离流动的产业,它对关联行业的带动性极大。因此,无论是制造业最发达的山东、上海、广东,还是制造业基础薄弱的福建、海南甚至广西,都适合并正在全面发展滨海旅游产业,这才使其成为海洋产业的龙头。对这一龙头产业进行升级换代,将有以点带面的功效。
海洋经济的“传统”困局
中国造船业正面临剧烈调整。
2012年,浙江台州最大规模的出口船舶企业金港船业申请破产,舟山两大明星船企恒富、蓝天此前已破产,而中国最大民营造船厂、位于江苏的熔盛重工依靠政府6.7亿元的巨额补贴活了下来。
时间回溯至2008年,当时浙江几乎所有造船厂的船台全部爆满,跻身“中国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的利好给整个行业打了鸡血。然而,在盲目上产能、供应过量之后,全球船舶市场在第二年就立即出现供需失衡,国际需求疲软导致国内造船产能过剩。2011年,中国三大造船指标全部下跌,许多船企陷入开工不足或停工,行业转入寒冬期。如今,中国造船业元气未苏,内部面临激烈调整,甚至正考虑是否要用“砸船”的方式创造内需。所谓“砸船”,就是让还没到退役年龄的老旧船舶提早退役。中国造船业,预计将有3-5年的调整期用以转换业务、适应新市场。
海洋渔业也在调整。传统捕捞业无法行进。“中国渔民刺死韩国海警”等海洋民事争端频发,背后的实质是中国近海“无鱼可捕”的困局。以中国最大渔场舟山渔场为例,这个以盛产大黄鱼而驰名的渔场,如今已经难觅大黄鱼的踪影,由于过度捕捞,舟山传统渔场已难以形成渔汛,迫使当地渔民的捕捞越走越远。“舟山近海渔场无鱼。带鱼像筷子,鲳鱼像扣子,大小黄鱼基本绝迹。”舟山市一位官员如此形容。渤海渔场的遭遇类似。10年前,这里随便一捞就能捞上100多种鱼类;10年后,很多鱼种已经渐渐消失。在海南,当地渔民甚至用“守株待鱼”来形容生存的艰难。
不过,实际上,中国传统渔业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致力于向海水养殖业转型,依靠由科技主导的养殖方式,中国特别是环渤海地区的渔业正摆脱原始色彩,顺利调整。
在三大海洋经济支柱产业中,如今只有滨海旅游业在保持巨大产值体量的同时,依然拥有高昂增长的势态。
海洋经济的“新兴”之路
真正具有高新科技屬性、符合舆论期待的“蓝色产业”——海洋生物医药制造、海洋化工、海洋电力、海洋新材料、海洋工程建筑、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石油等产业,如今体量都很小,气候尚未形成,都在各自谋求破局。
例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如今在整个医药产业中的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无论青岛、厦门还是广州,当地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绝大多数以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为主,大多数处于从研究成果向产业化实际效益转移的痛苦过程中。其中面临的各种资金障碍、人才障碍以及体制性障碍典型地代表了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困局。
海洋生物医药研究周期极长。青岛博益特公司从2003年开始研究从海洋生物提炼内脏止血材料,历经7年才完成包括临床试验在内的所有研究,共投入1000多万元,此后要花漫长的时间等待国家药监部门的批文,最后还要考虑更为麻烦的产业化问题。
海洋新材料的工程更浩大、投入更多。青岛华硕公司专攻海洋防腐材料,如今正为请进北京的专家、获得更多土地而四处奔走,他们所研制的海洋防腐材料若获得成功,将为中国的船舶业、航空业、啤酒业甚至军工业带来材料革命。不过道路漫漫。
守:用新技术改造旧产业
新兴产业有两种。一种是以新技术注入旧产业,使其焕发新生,例如互联网的侵入,使传统零售业和物流业向电子商务行业演变;另一种是以新技术开创新产业,例如生物工程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只是一项技术,现在成为一个朝阳产业。
海洋经济领域亦是如此。对于传统优势产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船舶制造业和滨海旅游业,不能在对“量”的惯性上继续提升,要用新技术、新理念让其“变质”。
海洋渔业在青岛做得不俗,原因在于青岛依赖科研机构,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连续发起五次海水养殖浪潮,使中国“无中生有”——从不适宜种植海带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一海带出产国。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其实,即便是青岛,在海洋渔业的科技改造中相比美国、日本仍有极大差距。美国已经培育出抗多核球病、厚皮病的牡蛎新品种,又培育出三倍体的牡蛎苗种;日本生产的深水养殖网箱,可以抵抗大风浪,并有自动投饵、死鱼自动清除的功能。 与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捕捞并被国外海警“抓获”的渔民相比,坐在办公室里用监控器看着鱼苗在深水网箱中茁壮成长的老板实在是再舒服不过了。不过,这得经历相当漫长的科研与产业化过程。
从中国目前的表现而言,用新技术改造旧产业的能力不足,但把新产业做成旧路子的“能力”却不俗。光伏产业原本是被寄予厚望的向高端转型的一着棋,却被下成了“反倾销”,且企业仍旧盘踞在低端。船舶工业有相似之处,位列2009年“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的该产业,增量几乎全落在长三角的民营企业低端产能上,本有一定技术含量的重工业被做成了低端产业。
实际上,吴敬琏、郎咸平等经济学家早在各种场合呼吁:不要把转型升级看做是从这个产业转到那个产业,而要看做是从这个环节转到那个环节。即便是渔业,只要从单纯捕捞转向生物基因改造,就实现了升级。
因此,与其将“海洋经济”看做一个全新的理念,憧憬一个全新的、此前未有的产业形态全面诞生,不如寄望于对传统海洋产业形态进行调整,使其焕发新面貌。用“守”的态度来对待传统优势海洋产业,深度调整、站稳脚跟、蓄势待发,在如今严峻、低迷的经济形势下是可取选择。
攻:让新产业放开手脚
海洋新兴产业有两种。一种是海洋石油勘探、海洋砂矿业、海洋电力、海洋工程建筑等重大资源领域,由于资金需求极大,投资风险极大,普通民营企业根本无法胜任,因此必然要仰赖大型国有企业谋划、经营。另一种是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材料、海水利用业、海洋化工业等适合于民营经济入驻的领域,这些领域引入民营资本、鼓励社会投资,会比单纯依靠国企更有效。
实际上,目前发达国家的实践中,绝大多数新兴产业的崛起,并非巨头公司的功劳,而是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创造。
大企业求稳。只要不是到了十万火急、不转就死的时刻,让大型企业下豪赌在一个未知准不准确的产业方向上,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新技术诞生的时候,巨型企业一般都反应迟钝。
相反,中小企业“光棍”一个,愿意豪赌,一些中小企业的创业者甚至把身家性命、发展前途都压在创新事业上,而雇员也有强烈的动机来支持企业的创新成功。因此,即便在大型企业十分强盛的美国,80%以上技术创新成果仍然来自中小企业。在目前世界科技创新的引领区域“硅谷”,绝大部分是小企业。
硅谷小企业的创业者大多为高校学生,他们手握尖端技术,保有创业激情。他们把科技成果创造出来后,撰写成报告书,静待风投公司的青睐。风投公司每年收到数以千计的报告书,要从里面筛选最有市场前景的成果。只有为数极少的科研成果成功获得青睐转化到市场上,其他都是失败者。幸而,美国不歧视失败,允许失败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
在中国,产业创新的生态与美国截然不同。在这里,中小型科技企业等待着政府的财政拨款,由于风投行业未臻成熟,他们无法寄望于这个领域。向银行贷款更不可能,风险行业从来不是银行的职责(在美国也不是)。
因此,在民营企业可以入驻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最重要的不是政府投资和大项目,而是通过放开体制限制、营造有利的融资环境来放活民营。
而对于民营企业无法入驻的领域,就确实需要国有企业大展拳脚了。“海上开采石油,要增加抗风浪的设备,如果在渤海开采石油,要考虑冬季结冰的影响,要增加抗击冰块冲击的设备。”“海洋气象变幻莫测,风险很大,海上活动的意外事故的发生难以完全避免,每年台风、强风暴潮造成的损失是相当大的。”刘容子在《中国区域海洋学——海洋经济学》一书中,认为风险大是海洋经济相比于陆地经济的最大特殊性。
海洋深不可测,而人类“对海洋认识不是零,而是接近于零”(黄锷院士语)。因此,寄希望于在提出发展海洋经济的数年之内就立刻获得巨大成就是不现实的。无论是大型央企在极高风险领域的勘探、深钻,还是中小科技型企业的融资、中试、产业化,没有十余年的时间,这些产业不会有辉煌结晶。在鲁、浙、粤、闽四大海洋经济区摩拳擦掌、蓄势待发的时候,如果没有同时在内心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今后可能会失望。
“蓝色经济”关键:科研先行
无论是旧产业的改造,还是新产业勃发;无论是旧产业的“守”,还是新产业的“攻”;无论是大型国有企业的稳重创新,还是中小型企业的激烈创新——科研先行,必然是发展海洋经济、蓝色产业的关键。
高新技术产业讲究“知在行先”。而比陆地高新技术产业更难捉摸的海洋高新产业,更应该讲究“无科技,不产业”。
隋映辉,青岛海洋经济专家,不建议青岛的新区西海岸完全轉向海洋产业。“如果把沿海地区经济看作是渔业、港口运输等海洋产业而大力发展,不仅不能实现既定目标,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矛盾:一是引发对海洋资源的‘大争夺’和‘大消耗’,加剧生态资源的破坏;二是在现有技术开发利用能力还极其有限的背景下,简单地都将产业重心转向海洋,将造成海洋资源的低效率开采和海洋产业的低位运行,并逐渐丧失原本的陆上产业优势。”其意思实质上是不希望青岛在海洋科技未成熟的时候“下豪赌”。
如果连青岛这个中国“海洋科研之都”都要谨慎“下海”,那么缺乏科研基础的另外三个海洋产业区,恐怕就得更加谨慎。可以说,中国的新兴海洋经济不可能立即进入大规模产业期,长达近十年的“只投入、不产出”阶段在所难免。增量或许更多来自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成果。
势不可挡的海洋进发之势
环渤海与长三角是中国发展海洋经济最能寄予厚望的两地。
环渤海的海洋生产总值居全国各大经济区首位。大连造船工业强悍,青岛科研机构发达。海洋交通运输业方面由青岛港、天津港、大连港三大枢纽港环绕成满弓形,配以丹东、营口、曹妃甸、黄骅、烟台、威海、日照,形成了世界最为密集的大型港口群。海洋渔业由于科研的带动,一直遥遥领先。
长三角的海洋生产总值位居其次。这里是船舶的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达,科研力量方面,聚集了以中船重工702所为代表的海工装备研发机构数十家。由于长三角涵盖上海,对海洋人才的聚集能力也更为强大。
至于珠三角、海峡西岸以及北部湾,目前尚未形成明显的亮点。特别是广东,虽然是传统海洋经济大省,但由于珠三角完全位于广东省内,不同于长三角、渤海湾能聚集跨省的力量,同时也缺乏特别优势的产业,要发展起来还得依靠客观优势,奋起直追。
2010年至2012年,按照国家批复,四大海洋经济区——山东、浙江、广东、福建扬帆起航,各自发力。由国家海洋局举办的“海洽会”到去年为止举办了两届,为涉海企业的跨省项目合作提供了最佳平台。在青岛,“蓝色经济”在市委书记李群的大力倡导下,氛围更加浓厚。今年5月香港“山东周”,李群书记亲自出席,鲁港双方80多个签约的合作项目中,青岛企业占去一半,海洋类项目表现尤为不俗。
无论是现实困难重重,还是未来之路漫漫,中国的海洋产业正在破浪前行。灿烂的产业前景,让涉海的创业者们在大海的惊涛骇浪中探索、沉浮、坚定前行。在政府、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力中,在国企与民企竞逐中,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攻与守中,中国经济正向海洋全面进发,势不可挡。
“蓝色经济”在被人提及、引述时,常被默认为含有“高新”之意。其实,真正具有“高新”属性的蓝色产业,如今在中国海洋经济总产值中占比极少。
目前中国海洋经济产值中,四大劳动密集型产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船舶工业、滨海旅游业占有3/4江山。海洋渔业方面。中国自1990年始已是“世界第一海产品大国”;海洋交通运输业方面,中国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0年世界第一;船舶工业方面,中国于2010年超越韩国,跻身产量冠军。因此,虽然中国高调提出“海洋经济”的概念只是近几年的事,鲁、浙、粤、闽四大海洋经济区的设立迟至2010年与2011年,可事实上中国早已是海洋经济大国。
不过。真正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真正符合人们期待的“蓝色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化工业、海洋工程业,目前在中国几乎全是雏形,脚跟尚未站稳。在如此一种产业结构下,中国所谓“海洋经济”并非一个高新技术集群,而是一个笨重转型体。
海洋经济的“春天”离中国还很远,尚待长时间的摸索。
此种背景下。传统劳动密集型的海洋产业要“守”。“守”者,深度调整。静以制动。新兴高新技术型的海洋产业要“攻”。“攻”者。全面出击。抢占地盘。
本期独家策划选择滨海旅游业作为剖析重点,关注其以守为攻、转型升级之道。
滨海旅游业,是目前中国海洋经济龙头产业,产值居各大“蓝色产业”之首。占比超过30%。作为第三产业,它更具弹性。不易产生生产过剩危机;在转型升级方面,它复杂性较小,比科研属性强的海洋制造业易行;作为带来人口远距离流动的产业,它对关联行业的带动性极大。因此,无论是制造业最发达的山东、上海、广东,还是制造业基础薄弱的福建、海南甚至广西,都适合并正在全面发展滨海旅游产业,这才使其成为海洋产业的龙头。对这一龙头产业进行升级换代,将有以点带面的功效。
海洋经济的“传统”困局
中国造船业正面临剧烈调整。
2012年,浙江台州最大规模的出口船舶企业金港船业申请破产,舟山两大明星船企恒富、蓝天此前已破产,而中国最大民营造船厂、位于江苏的熔盛重工依靠政府6.7亿元的巨额补贴活了下来。
时间回溯至2008年,当时浙江几乎所有造船厂的船台全部爆满,跻身“中国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的利好给整个行业打了鸡血。然而,在盲目上产能、供应过量之后,全球船舶市场在第二年就立即出现供需失衡,国际需求疲软导致国内造船产能过剩。2011年,中国三大造船指标全部下跌,许多船企陷入开工不足或停工,行业转入寒冬期。如今,中国造船业元气未苏,内部面临激烈调整,甚至正考虑是否要用“砸船”的方式创造内需。所谓“砸船”,就是让还没到退役年龄的老旧船舶提早退役。中国造船业,预计将有3-5年的调整期用以转换业务、适应新市场。
海洋渔业也在调整。传统捕捞业无法行进。“中国渔民刺死韩国海警”等海洋民事争端频发,背后的实质是中国近海“无鱼可捕”的困局。以中国最大渔场舟山渔场为例,这个以盛产大黄鱼而驰名的渔场,如今已经难觅大黄鱼的踪影,由于过度捕捞,舟山传统渔场已难以形成渔汛,迫使当地渔民的捕捞越走越远。“舟山近海渔场无鱼。带鱼像筷子,鲳鱼像扣子,大小黄鱼基本绝迹。”舟山市一位官员如此形容。渤海渔场的遭遇类似。10年前,这里随便一捞就能捞上100多种鱼类;10年后,很多鱼种已经渐渐消失。在海南,当地渔民甚至用“守株待鱼”来形容生存的艰难。
不过,实际上,中国传统渔业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致力于向海水养殖业转型,依靠由科技主导的养殖方式,中国特别是环渤海地区的渔业正摆脱原始色彩,顺利调整。
在三大海洋经济支柱产业中,如今只有滨海旅游业在保持巨大产值体量的同时,依然拥有高昂增长的势态。
海洋经济的“新兴”之路
真正具有高新科技屬性、符合舆论期待的“蓝色产业”——海洋生物医药制造、海洋化工、海洋电力、海洋新材料、海洋工程建筑、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石油等产业,如今体量都很小,气候尚未形成,都在各自谋求破局。
例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如今在整个医药产业中的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无论青岛、厦门还是广州,当地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绝大多数以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为主,大多数处于从研究成果向产业化实际效益转移的痛苦过程中。其中面临的各种资金障碍、人才障碍以及体制性障碍典型地代表了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困局。
海洋生物医药研究周期极长。青岛博益特公司从2003年开始研究从海洋生物提炼内脏止血材料,历经7年才完成包括临床试验在内的所有研究,共投入1000多万元,此后要花漫长的时间等待国家药监部门的批文,最后还要考虑更为麻烦的产业化问题。
海洋新材料的工程更浩大、投入更多。青岛华硕公司专攻海洋防腐材料,如今正为请进北京的专家、获得更多土地而四处奔走,他们所研制的海洋防腐材料若获得成功,将为中国的船舶业、航空业、啤酒业甚至军工业带来材料革命。不过道路漫漫。
守:用新技术改造旧产业
新兴产业有两种。一种是以新技术注入旧产业,使其焕发新生,例如互联网的侵入,使传统零售业和物流业向电子商务行业演变;另一种是以新技术开创新产业,例如生物工程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只是一项技术,现在成为一个朝阳产业。
海洋经济领域亦是如此。对于传统优势产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船舶制造业和滨海旅游业,不能在对“量”的惯性上继续提升,要用新技术、新理念让其“变质”。
海洋渔业在青岛做得不俗,原因在于青岛依赖科研机构,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连续发起五次海水养殖浪潮,使中国“无中生有”——从不适宜种植海带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一海带出产国。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其实,即便是青岛,在海洋渔业的科技改造中相比美国、日本仍有极大差距。美国已经培育出抗多核球病、厚皮病的牡蛎新品种,又培育出三倍体的牡蛎苗种;日本生产的深水养殖网箱,可以抵抗大风浪,并有自动投饵、死鱼自动清除的功能。 与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捕捞并被国外海警“抓获”的渔民相比,坐在办公室里用监控器看着鱼苗在深水网箱中茁壮成长的老板实在是再舒服不过了。不过,这得经历相当漫长的科研与产业化过程。
从中国目前的表现而言,用新技术改造旧产业的能力不足,但把新产业做成旧路子的“能力”却不俗。光伏产业原本是被寄予厚望的向高端转型的一着棋,却被下成了“反倾销”,且企业仍旧盘踞在低端。船舶工业有相似之处,位列2009年“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的该产业,增量几乎全落在长三角的民营企业低端产能上,本有一定技术含量的重工业被做成了低端产业。
实际上,吴敬琏、郎咸平等经济学家早在各种场合呼吁:不要把转型升级看做是从这个产业转到那个产业,而要看做是从这个环节转到那个环节。即便是渔业,只要从单纯捕捞转向生物基因改造,就实现了升级。
因此,与其将“海洋经济”看做一个全新的理念,憧憬一个全新的、此前未有的产业形态全面诞生,不如寄望于对传统海洋产业形态进行调整,使其焕发新面貌。用“守”的态度来对待传统优势海洋产业,深度调整、站稳脚跟、蓄势待发,在如今严峻、低迷的经济形势下是可取选择。
攻:让新产业放开手脚
海洋新兴产业有两种。一种是海洋石油勘探、海洋砂矿业、海洋电力、海洋工程建筑等重大资源领域,由于资金需求极大,投资风险极大,普通民营企业根本无法胜任,因此必然要仰赖大型国有企业谋划、经营。另一种是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材料、海水利用业、海洋化工业等适合于民营经济入驻的领域,这些领域引入民营资本、鼓励社会投资,会比单纯依靠国企更有效。
实际上,目前发达国家的实践中,绝大多数新兴产业的崛起,并非巨头公司的功劳,而是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创造。
大企业求稳。只要不是到了十万火急、不转就死的时刻,让大型企业下豪赌在一个未知准不准确的产业方向上,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新技术诞生的时候,巨型企业一般都反应迟钝。
相反,中小企业“光棍”一个,愿意豪赌,一些中小企业的创业者甚至把身家性命、发展前途都压在创新事业上,而雇员也有强烈的动机来支持企业的创新成功。因此,即便在大型企业十分强盛的美国,80%以上技术创新成果仍然来自中小企业。在目前世界科技创新的引领区域“硅谷”,绝大部分是小企业。
硅谷小企业的创业者大多为高校学生,他们手握尖端技术,保有创业激情。他们把科技成果创造出来后,撰写成报告书,静待风投公司的青睐。风投公司每年收到数以千计的报告书,要从里面筛选最有市场前景的成果。只有为数极少的科研成果成功获得青睐转化到市场上,其他都是失败者。幸而,美国不歧视失败,允许失败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
在中国,产业创新的生态与美国截然不同。在这里,中小型科技企业等待着政府的财政拨款,由于风投行业未臻成熟,他们无法寄望于这个领域。向银行贷款更不可能,风险行业从来不是银行的职责(在美国也不是)。
因此,在民营企业可以入驻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最重要的不是政府投资和大项目,而是通过放开体制限制、营造有利的融资环境来放活民营。
而对于民营企业无法入驻的领域,就确实需要国有企业大展拳脚了。“海上开采石油,要增加抗风浪的设备,如果在渤海开采石油,要考虑冬季结冰的影响,要增加抗击冰块冲击的设备。”“海洋气象变幻莫测,风险很大,海上活动的意外事故的发生难以完全避免,每年台风、强风暴潮造成的损失是相当大的。”刘容子在《中国区域海洋学——海洋经济学》一书中,认为风险大是海洋经济相比于陆地经济的最大特殊性。
海洋深不可测,而人类“对海洋认识不是零,而是接近于零”(黄锷院士语)。因此,寄希望于在提出发展海洋经济的数年之内就立刻获得巨大成就是不现实的。无论是大型央企在极高风险领域的勘探、深钻,还是中小科技型企业的融资、中试、产业化,没有十余年的时间,这些产业不会有辉煌结晶。在鲁、浙、粤、闽四大海洋经济区摩拳擦掌、蓄势待发的时候,如果没有同时在内心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今后可能会失望。
“蓝色经济”关键:科研先行
无论是旧产业的改造,还是新产业勃发;无论是旧产业的“守”,还是新产业的“攻”;无论是大型国有企业的稳重创新,还是中小型企业的激烈创新——科研先行,必然是发展海洋经济、蓝色产业的关键。
高新技术产业讲究“知在行先”。而比陆地高新技术产业更难捉摸的海洋高新产业,更应该讲究“无科技,不产业”。
隋映辉,青岛海洋经济专家,不建议青岛的新区西海岸完全轉向海洋产业。“如果把沿海地区经济看作是渔业、港口运输等海洋产业而大力发展,不仅不能实现既定目标,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矛盾:一是引发对海洋资源的‘大争夺’和‘大消耗’,加剧生态资源的破坏;二是在现有技术开发利用能力还极其有限的背景下,简单地都将产业重心转向海洋,将造成海洋资源的低效率开采和海洋产业的低位运行,并逐渐丧失原本的陆上产业优势。”其意思实质上是不希望青岛在海洋科技未成熟的时候“下豪赌”。
如果连青岛这个中国“海洋科研之都”都要谨慎“下海”,那么缺乏科研基础的另外三个海洋产业区,恐怕就得更加谨慎。可以说,中国的新兴海洋经济不可能立即进入大规模产业期,长达近十年的“只投入、不产出”阶段在所难免。增量或许更多来自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成果。
势不可挡的海洋进发之势
环渤海与长三角是中国发展海洋经济最能寄予厚望的两地。
环渤海的海洋生产总值居全国各大经济区首位。大连造船工业强悍,青岛科研机构发达。海洋交通运输业方面由青岛港、天津港、大连港三大枢纽港环绕成满弓形,配以丹东、营口、曹妃甸、黄骅、烟台、威海、日照,形成了世界最为密集的大型港口群。海洋渔业由于科研的带动,一直遥遥领先。
长三角的海洋生产总值位居其次。这里是船舶的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达,科研力量方面,聚集了以中船重工702所为代表的海工装备研发机构数十家。由于长三角涵盖上海,对海洋人才的聚集能力也更为强大。
至于珠三角、海峡西岸以及北部湾,目前尚未形成明显的亮点。特别是广东,虽然是传统海洋经济大省,但由于珠三角完全位于广东省内,不同于长三角、渤海湾能聚集跨省的力量,同时也缺乏特别优势的产业,要发展起来还得依靠客观优势,奋起直追。
2010年至2012年,按照国家批复,四大海洋经济区——山东、浙江、广东、福建扬帆起航,各自发力。由国家海洋局举办的“海洽会”到去年为止举办了两届,为涉海企业的跨省项目合作提供了最佳平台。在青岛,“蓝色经济”在市委书记李群的大力倡导下,氛围更加浓厚。今年5月香港“山东周”,李群书记亲自出席,鲁港双方80多个签约的合作项目中,青岛企业占去一半,海洋类项目表现尤为不俗。
无论是现实困难重重,还是未来之路漫漫,中国的海洋产业正在破浪前行。灿烂的产业前景,让涉海的创业者们在大海的惊涛骇浪中探索、沉浮、坚定前行。在政府、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力中,在国企与民企竞逐中,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攻与守中,中国经济正向海洋全面进发,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