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的中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始终难以产生兴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太难,字词意义的变化太复杂;另一方面是我们现在的文言文教学,教师往往只注重文言文“言”的教学,仅发挥了它作为阅读教学的工具性作用,文言文课堂教学缺乏创新,从而抑制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品出“文言之味”,提高学习兴趣呢?可以从以下三点出发:
一、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基本情调
长期以来,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常常违背“整体一部分一整体”这一阅读思维规律。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先划分段落层次,然后逐段分析、归纳主题、总结写作特点,把文言文教学定型为“分析一归纳”的教学模式,把阅读当作了各种感知元素的集合,肢解了阅读感知经验的整体性。学生阅读时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能抓住课文的某些局部、枝节,单层面地孤立玩味一些“精彩的片断”,无法贴切把握基于整体篇章、整体语言基础上的作品的精华和要点,自然也就无法深入探究文本的深层意蕴和内在旨趣。
其实,古代流传下来被选入教材的文言文都经过历史的洗涤,都是珠圆玉润玲珑剔透的典范之作。如果我们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对课文内容作适当的补充、扩展和延伸,以点带面,就能赋予每一篇课文以丰富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带着感性的认识进入课文的学习,这样的文言文教学必然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课堂荡漾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二、通过诵读,营造浓郁的文学氛围
诵读(朗读和背诵)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学习文言文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和好经验,同时也是日渐被现代语文教育者所注意的传统教学法。大声朗读,熟读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也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条重要的入门途径。文言文往往比现代文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音律美,通过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语感。比如:言明“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人生观的孟子;甘居陋室,吟咏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隐逸高人刘禹锡;呐喊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这样精约优美、含义深刻的文字,这样感人肺腑启人深思、催人奋发的博大的人文情怀,教师要引领学生重锤敲打,反复诵读,读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品出“三月不知肉味”的读书意境,让学生口齿留香,终生难忘。通过背诵,课文烂熟于学生的心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感,增加学生的文学积累,为丰富文言文乃至多方面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们应该在文言文教学中,少讲些字句,淡化分析讲解,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文言语境中,自然而然地感受课文的言语形式,从而达到提高“听读”水平的目的。
三、提出驱动性问题。进行有意义的问题探究
语文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问题意识培养的土壤:首先,阅读文本是信息丰富的问题源;其次,阅读过程是问题意识诞生的载体。因此,在学校课堂上,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本学科基本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质疑、探索、发现的探究能力。
教学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很繁杂,因此教师备课前要注意思考课文中具有驱动性的问题(驱动性的问题往往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多元性、延伸性的特点),教给学生寻找并抓住课文中的文眼、中心句、关键句的方法,要学生特别注意所学课文与一般文章写作常规不同之处或所学课文的看似“自相矛盾”的地方,以此为突破口把握作者的立意构思和表达技巧,再进一步鉴赏和评价作品的“情”或“美”,“理”或“趣”。比如教学《陋室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注意课文开头或结尾部分的提问(因为这往往是课文的中心所在),课文开头部分中作者用了肯定的语气说:“斯是陋室。”结尾却又反问道:“何陋之有?”那么,这究竟是不是陋室呢?一经教师提示,机灵的学生很快就会发现这一“自相矛盾”的地方。这时,教师可利用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思考和钻研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联系背景解决课文的重点难点问题。教师教学时,引导学生以关键词句的探究为突破口来把握作者的立意构思和表达技巧,步步推进,层层深究,既教给了学生鉴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方法,又能够养成学生锤炼语言的习惯,从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总之,学习文言文应该是十分愉悦的学习过程。穿越时空与古代贤者智者对话,从而了解我们的国家、了解我们的民族、了解我们的历史,把历史文化的积淀化为我们自身人文素养的一部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应该是人人所渴求的,我们希望把这种渴求融入到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当中来,不断地探索学习文言文的行之有效的技巧和方法,把我国优秀文明的精华继续发扬光大。
(责编 李新海)
一、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基本情调
长期以来,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常常违背“整体一部分一整体”这一阅读思维规律。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先划分段落层次,然后逐段分析、归纳主题、总结写作特点,把文言文教学定型为“分析一归纳”的教学模式,把阅读当作了各种感知元素的集合,肢解了阅读感知经验的整体性。学生阅读时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能抓住课文的某些局部、枝节,单层面地孤立玩味一些“精彩的片断”,无法贴切把握基于整体篇章、整体语言基础上的作品的精华和要点,自然也就无法深入探究文本的深层意蕴和内在旨趣。
其实,古代流传下来被选入教材的文言文都经过历史的洗涤,都是珠圆玉润玲珑剔透的典范之作。如果我们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对课文内容作适当的补充、扩展和延伸,以点带面,就能赋予每一篇课文以丰富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带着感性的认识进入课文的学习,这样的文言文教学必然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课堂荡漾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二、通过诵读,营造浓郁的文学氛围
诵读(朗读和背诵)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学习文言文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和好经验,同时也是日渐被现代语文教育者所注意的传统教学法。大声朗读,熟读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也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条重要的入门途径。文言文往往比现代文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音律美,通过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语感。比如:言明“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人生观的孟子;甘居陋室,吟咏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隐逸高人刘禹锡;呐喊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这样精约优美、含义深刻的文字,这样感人肺腑启人深思、催人奋发的博大的人文情怀,教师要引领学生重锤敲打,反复诵读,读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品出“三月不知肉味”的读书意境,让学生口齿留香,终生难忘。通过背诵,课文烂熟于学生的心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感,增加学生的文学积累,为丰富文言文乃至多方面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们应该在文言文教学中,少讲些字句,淡化分析讲解,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文言语境中,自然而然地感受课文的言语形式,从而达到提高“听读”水平的目的。
三、提出驱动性问题。进行有意义的问题探究
语文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问题意识培养的土壤:首先,阅读文本是信息丰富的问题源;其次,阅读过程是问题意识诞生的载体。因此,在学校课堂上,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本学科基本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质疑、探索、发现的探究能力。
教学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很繁杂,因此教师备课前要注意思考课文中具有驱动性的问题(驱动性的问题往往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多元性、延伸性的特点),教给学生寻找并抓住课文中的文眼、中心句、关键句的方法,要学生特别注意所学课文与一般文章写作常规不同之处或所学课文的看似“自相矛盾”的地方,以此为突破口把握作者的立意构思和表达技巧,再进一步鉴赏和评价作品的“情”或“美”,“理”或“趣”。比如教学《陋室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注意课文开头或结尾部分的提问(因为这往往是课文的中心所在),课文开头部分中作者用了肯定的语气说:“斯是陋室。”结尾却又反问道:“何陋之有?”那么,这究竟是不是陋室呢?一经教师提示,机灵的学生很快就会发现这一“自相矛盾”的地方。这时,教师可利用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思考和钻研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联系背景解决课文的重点难点问题。教师教学时,引导学生以关键词句的探究为突破口来把握作者的立意构思和表达技巧,步步推进,层层深究,既教给了学生鉴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方法,又能够养成学生锤炼语言的习惯,从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总之,学习文言文应该是十分愉悦的学习过程。穿越时空与古代贤者智者对话,从而了解我们的国家、了解我们的民族、了解我们的历史,把历史文化的积淀化为我们自身人文素养的一部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应该是人人所渴求的,我们希望把这种渴求融入到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当中来,不断地探索学习文言文的行之有效的技巧和方法,把我国优秀文明的精华继续发扬光大。
(责编 李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