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程项目目标成本的测定是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管理的基础工作,它对企业强化管理、适应形势、提高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工程项目目标成本测算的方法、程序、考虑的主要内容等提出了建议。
关健词:目标成本; 测定;程序; 过程
根据经济学原理,利润=收入一成本。从该公式可以看出,提高利润的途径不外乎两个:一是增加收入,二是降低成本。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要增加利润,只有想方设法降低成本。目标成本预测,指根据有关成本资料和各种相关因素,采用一定的预测方法,对未来成本目标所作的科学估计。并以此为基础对项目部的总成本进行控制管理,如此才能在仅有的盈利空间中获得更高收益。
1 项目目标成本的定义和作用
项目目标成本是指在工程成本范围内,根据企业管理要求和项目施工成本责任合同所确定的项目施工成本收支范围的各项生产耗费或要素的价值形态转化或转移的货币价值体现。
项目目标成本是现场的施工队伍所发生的各种施工费用和管理费用,包括直接工程费、措施费和现场管理费三部分。
作为项目管理企业,工程项目是企业利润的源泉,降低工程成本就成了增加利润的主要渠道,准确地测算、确定工程项目目标成本也就成了企业经济管理和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搞好成本预测是做好工程成本管理的首要环节,是正确编制生产经营成本计划和期间费用计划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科学地进行经营决策的依据。它对加强成本管理、挖掘企业降低成本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1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进行机制和体制改革的需要
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最基本规律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人,贸易壁垒被取消,行业及企业的垄断地位将被打破,行业的利润水平趋于社会平均利润率,所有企业将处在市场竞争同一起跑线上。这就要求企业内抓管理和科技进步,外抓经营,充分挖掘潜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项目作为施工企业生产经营运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项目运作方式的改革是企业改革的必然要求,成本控制是企业改革考虑的中心问题,而成本控制的前提则是目标成本的测定,是施工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进行机制和体制改革的需要。
1.2企业对项目实行成本监控和考核、奖惩的依据
企业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主要是管好一个内部合同(协议)、一套班子(项目班子),而内部合同的主要内容则是成本、质量安全、工期及文明施工等指标。作为企业,盈利是根本目的,成本指标理所当然成了项目管理的首要指标,项目目标成本是企业根据企业实际管理水平,结合项目具体情况科学测算出来的,自然就成了企业对项目实行成本监控的主要依据。
1.3项目实行自控依据
项目目标成本是项目实行成本自控的最高上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分析控制必须与此对照,制订切合项目实际情况的每一阶段每一部项成本降低计划和节约措施,严格控制在目标成本以内,力争更低,实现超额利润。
1.4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目标成本的测定是企业的一项基本工作,成本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以往由于项目经理责任不明确,项目管理工作特别是成本管理工作没有真正到位,管理人员无压力,亦无动力,从而导致管理不力,效益流失。强化成本管理、实行成本目标管理后,项目经理责任明了,目标明确,工作不仅有了压力,更有了动力,企业应得的这一块效益亦有了保证。
1.5企业和项目综合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
项目是企业对外的窗口,是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施工管理的最终成果集中体现在施工成本〔效益)上。在一定条件下,对一个工程,施工成本越低,它的管理水平就越高,反之,则管理水平就越低。另一方面,目标成本测定是建立在基础管理工作上的,它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企业管理工作的好坏。
2 项目目标成本测定的一般程序
项目目标成本测定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首先要成立测算小组并确定审核人员,小组成员可由熟悉经营业务的预算人员及掌握丰富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其次要明确项目目标成本所包含的费用内容,把项目不可控因素予以剔除; 收集并掌握合同、报价及施工地外部经济和社会环境资料; 再进行费用计算,最后经审核小组批准下发。
测定项目目标成本一般程序为: 成立组织机构→确定目标成本费用内容→收集资料→各项费用计算→相关部门综合评价→主管领导审批→下发。部分企业设有固定业务部门负责完成该项工作,并对固定项目目标内容进行具体规定。在日常工作中,该部门主要针对不同工程的特点,进行收集资料、费用计算、审核和文件下发工作。
3 目标成本的组成
在测定项目目标成本的过程中,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各项费用,应坚持“量价分离”的原则,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当数量和价格发生重大变化时,对项目目标成本进行调整。下文就项目目标成本的构成及计算问题进行论述。
3. 1 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包含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测定应依据国家劳动定额和本企业的施工定额,结合施工地的劳动力价格水平、材料价格、机械费租赁价格进行编制。
3. 1. 1 人工费的编制
首先要确定所需参与施工的工种种类,结合工程量及企业施工定额计算出各工种在每阶段所需人数及消耗工时。工期较长时,可以季度为单位进行计算,工期在一年以内时,应以月为单位进行计算。企业应对自有操作人员各工种的工资水平进行统计,在综合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各种补贴因素后,计算出自有职工各工种的平均工资工时单价。对于采用劳务分包的工程亦可按此办法进行测算,计算公式为: 人工费 = ∑各工种消耗工时 × 工时单价。
3. 1. 2 材料费的编制
材料费编制前企业应对施工地的辅助材料和主材的供应方式、供应地和供应价格进行充分调研,并对其价格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合理的测算价格。对于大宗、常用的辅助材料可根据企业施工定额计算出使用量; 对于用量较少且价格不高的辅助材料,可根据经验估算使用量及价格。主要材料的成本在项目成本中的比重较大。企业应根据工程量计算主要材料使用量,对于工期较长、需要分阶段供货的材料,应分别采用不同时期的供应价格予以计算,计算公式为: 材料费 = 主要材料用量 × 单价 + 大宗辅助材料用量 × 单价 + 零星材料费。
3. 1. 3 机械费的测算
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的机械使用计划应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在测算施工机械使用费时应以施工组织设计作为主要依据,通过经济技术比较,选用合理的施工方案及适用的施工机械配备,在符合企业施工定额编制原则的前提下,计算出各类施工机械使用台班数。随着建筑业市场中机械租赁市场的完善,目前除特种施工机械外,一般施工企业不再保有通用机械,一律采用租赁方式配置施工机械,测算机械台班
单价可采用市场租赁价,其计算公式为: 机械使用费 =∑使用台班数 × 台班单价。当施工机械需要从外地调入并进行现场组装时,还需计算机械的调遣费和安拆费。
3. 2 措施费
措施费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工程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生活、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非工程实体项目费用。措施费包括一般措施费和特殊措施费两部分。
3. 2. 1 一般措施费
一般措施费是指在施工中发生的常规措施費,其内容包括:
( 1)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费;
( 2) 二次搬运费;
( 3) 工具用具使用费;
( 4) 夜间施工增加费;
( 5) 检验试验费;
( 6) 生产临时设施费;
( 7) 生活临时设施费。
以上费用,除生活临时设施费外,其余费用可以根据企业以往施工经验,按施工费的一定比例计算所得。
生活临时设施费的确定有多种方案供选择,包括全部租赁或新建、部分租赁和新建等方式。确定方案前应调研施工地周边生活设施状况及居住地离工地的距离等因素。企业可根据以往经验成本数据,计算出人均生活临时设施费,作为参考标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多种方案经济比较后确定最终方案。
3. 2. 2 特殊措施费
特殊措施费是指在施工时可能发生的费用,该类费用需由甲乙双方协商而定,测算时可根据工程特点和企业经验数据,按施工费的一定比例计算,其内容包括:
( 1) 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
( 2) 赶工增加费;
( 3) 施工现场围挡增加费;
( 4) 防低温、雨雪增加费;
( 5) 受限作业空间增加费;
( 6) 特殊防护增加费;
( 7) 设备保护费。
3. 3 现场管理费
该费用是项目部为施工准备、组织施工生产和管理所需的费用,其内容包括如下。
( 1) 现场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可根据项目部定员编制,由人力资源部门按上年度实际发生费用测算。
( 2) 办公费可按企业规定人均办公费指标测算。
( 3) 差旅交通费,可按企业规定的人均差旅费指标测算。
( 4) 固定资产使用费,指现场管理及试验部门使用的属于固定资产的设备、仪表等的折旧、大修理、维修费和租赁费。可依据施工组织设计计划的设备配置类型和数量及设备管理部门的设备管理信息中的设备现值,按照会计核算办法计算所得。
( 5) 工具用具使用费指不属于固定资产的工具用具的购置、维修和摊销费。该项费用在工程中发生的数额一般不大,可按工程规模和工期计入一定数额即可。
( 6) 保险费,主要为工程一切险和特殊作业环境安全保险费。可按保险人规定的费率计算。
( 7) 工程保修费,一般可按施工费的 5%计算。
( 8) 工程排污费指施工现场按地方政府规定缴纳的排污费用。
( 9) 其他费用主要指无法准确预计的费用。
上述费用测算完毕后,还要根据工程规模、技术难度、工期、合同条件等因素对项目目标成本进行调整,经工程、技术、财务、供应等部门综合评价,以及主管领导审批下发。项目目标成本测算时采用的数据应和项目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分析原
因,调整计算指標,以利在以后的测算工作中更加符合现场实际和市场规律。项目目标成本的确定是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为挖掘降低成本潜力指明方向,项目部可以依据项目目标成本制定经营策略及经营管理制度。
4 结束语
通过讨论,对项目目标成本测算的内容与方法进行了梳理,对于具体工程实践中各种测算方法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要重点予以关注,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好这项工作,为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伊生. 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M].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
关健词:目标成本; 测定;程序; 过程
根据经济学原理,利润=收入一成本。从该公式可以看出,提高利润的途径不外乎两个:一是增加收入,二是降低成本。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要增加利润,只有想方设法降低成本。目标成本预测,指根据有关成本资料和各种相关因素,采用一定的预测方法,对未来成本目标所作的科学估计。并以此为基础对项目部的总成本进行控制管理,如此才能在仅有的盈利空间中获得更高收益。
1 项目目标成本的定义和作用
项目目标成本是指在工程成本范围内,根据企业管理要求和项目施工成本责任合同所确定的项目施工成本收支范围的各项生产耗费或要素的价值形态转化或转移的货币价值体现。
项目目标成本是现场的施工队伍所发生的各种施工费用和管理费用,包括直接工程费、措施费和现场管理费三部分。
作为项目管理企业,工程项目是企业利润的源泉,降低工程成本就成了增加利润的主要渠道,准确地测算、确定工程项目目标成本也就成了企业经济管理和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搞好成本预测是做好工程成本管理的首要环节,是正确编制生产经营成本计划和期间费用计划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科学地进行经营决策的依据。它对加强成本管理、挖掘企业降低成本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1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进行机制和体制改革的需要
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最基本规律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人,贸易壁垒被取消,行业及企业的垄断地位将被打破,行业的利润水平趋于社会平均利润率,所有企业将处在市场竞争同一起跑线上。这就要求企业内抓管理和科技进步,外抓经营,充分挖掘潜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项目作为施工企业生产经营运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项目运作方式的改革是企业改革的必然要求,成本控制是企业改革考虑的中心问题,而成本控制的前提则是目标成本的测定,是施工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进行机制和体制改革的需要。
1.2企业对项目实行成本监控和考核、奖惩的依据
企业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主要是管好一个内部合同(协议)、一套班子(项目班子),而内部合同的主要内容则是成本、质量安全、工期及文明施工等指标。作为企业,盈利是根本目的,成本指标理所当然成了项目管理的首要指标,项目目标成本是企业根据企业实际管理水平,结合项目具体情况科学测算出来的,自然就成了企业对项目实行成本监控的主要依据。
1.3项目实行自控依据
项目目标成本是项目实行成本自控的最高上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分析控制必须与此对照,制订切合项目实际情况的每一阶段每一部项成本降低计划和节约措施,严格控制在目标成本以内,力争更低,实现超额利润。
1.4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目标成本的测定是企业的一项基本工作,成本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以往由于项目经理责任不明确,项目管理工作特别是成本管理工作没有真正到位,管理人员无压力,亦无动力,从而导致管理不力,效益流失。强化成本管理、实行成本目标管理后,项目经理责任明了,目标明确,工作不仅有了压力,更有了动力,企业应得的这一块效益亦有了保证。
1.5企业和项目综合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
项目是企业对外的窗口,是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施工管理的最终成果集中体现在施工成本〔效益)上。在一定条件下,对一个工程,施工成本越低,它的管理水平就越高,反之,则管理水平就越低。另一方面,目标成本测定是建立在基础管理工作上的,它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企业管理工作的好坏。
2 项目目标成本测定的一般程序
项目目标成本测定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首先要成立测算小组并确定审核人员,小组成员可由熟悉经营业务的预算人员及掌握丰富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其次要明确项目目标成本所包含的费用内容,把项目不可控因素予以剔除; 收集并掌握合同、报价及施工地外部经济和社会环境资料; 再进行费用计算,最后经审核小组批准下发。
测定项目目标成本一般程序为: 成立组织机构→确定目标成本费用内容→收集资料→各项费用计算→相关部门综合评价→主管领导审批→下发。部分企业设有固定业务部门负责完成该项工作,并对固定项目目标内容进行具体规定。在日常工作中,该部门主要针对不同工程的特点,进行收集资料、费用计算、审核和文件下发工作。
3 目标成本的组成
在测定项目目标成本的过程中,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各项费用,应坚持“量价分离”的原则,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当数量和价格发生重大变化时,对项目目标成本进行调整。下文就项目目标成本的构成及计算问题进行论述。
3. 1 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包含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测定应依据国家劳动定额和本企业的施工定额,结合施工地的劳动力价格水平、材料价格、机械费租赁价格进行编制。
3. 1. 1 人工费的编制
首先要确定所需参与施工的工种种类,结合工程量及企业施工定额计算出各工种在每阶段所需人数及消耗工时。工期较长时,可以季度为单位进行计算,工期在一年以内时,应以月为单位进行计算。企业应对自有操作人员各工种的工资水平进行统计,在综合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各种补贴因素后,计算出自有职工各工种的平均工资工时单价。对于采用劳务分包的工程亦可按此办法进行测算,计算公式为: 人工费 = ∑各工种消耗工时 × 工时单价。
3. 1. 2 材料费的编制
材料费编制前企业应对施工地的辅助材料和主材的供应方式、供应地和供应价格进行充分调研,并对其价格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合理的测算价格。对于大宗、常用的辅助材料可根据企业施工定额计算出使用量; 对于用量较少且价格不高的辅助材料,可根据经验估算使用量及价格。主要材料的成本在项目成本中的比重较大。企业应根据工程量计算主要材料使用量,对于工期较长、需要分阶段供货的材料,应分别采用不同时期的供应价格予以计算,计算公式为: 材料费 = 主要材料用量 × 单价 + 大宗辅助材料用量 × 单价 + 零星材料费。
3. 1. 3 机械费的测算
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的机械使用计划应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在测算施工机械使用费时应以施工组织设计作为主要依据,通过经济技术比较,选用合理的施工方案及适用的施工机械配备,在符合企业施工定额编制原则的前提下,计算出各类施工机械使用台班数。随着建筑业市场中机械租赁市场的完善,目前除特种施工机械外,一般施工企业不再保有通用机械,一律采用租赁方式配置施工机械,测算机械台班
单价可采用市场租赁价,其计算公式为: 机械使用费 =∑使用台班数 × 台班单价。当施工机械需要从外地调入并进行现场组装时,还需计算机械的调遣费和安拆费。
3. 2 措施费
措施费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工程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生活、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非工程实体项目费用。措施费包括一般措施费和特殊措施费两部分。
3. 2. 1 一般措施费
一般措施费是指在施工中发生的常规措施費,其内容包括:
( 1)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费;
( 2) 二次搬运费;
( 3) 工具用具使用费;
( 4) 夜间施工增加费;
( 5) 检验试验费;
( 6) 生产临时设施费;
( 7) 生活临时设施费。
以上费用,除生活临时设施费外,其余费用可以根据企业以往施工经验,按施工费的一定比例计算所得。
生活临时设施费的确定有多种方案供选择,包括全部租赁或新建、部分租赁和新建等方式。确定方案前应调研施工地周边生活设施状况及居住地离工地的距离等因素。企业可根据以往经验成本数据,计算出人均生活临时设施费,作为参考标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多种方案经济比较后确定最终方案。
3. 2. 2 特殊措施费
特殊措施费是指在施工时可能发生的费用,该类费用需由甲乙双方协商而定,测算时可根据工程特点和企业经验数据,按施工费的一定比例计算,其内容包括:
( 1) 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
( 2) 赶工增加费;
( 3) 施工现场围挡增加费;
( 4) 防低温、雨雪增加费;
( 5) 受限作业空间增加费;
( 6) 特殊防护增加费;
( 7) 设备保护费。
3. 3 现场管理费
该费用是项目部为施工准备、组织施工生产和管理所需的费用,其内容包括如下。
( 1) 现场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可根据项目部定员编制,由人力资源部门按上年度实际发生费用测算。
( 2) 办公费可按企业规定人均办公费指标测算。
( 3) 差旅交通费,可按企业规定的人均差旅费指标测算。
( 4) 固定资产使用费,指现场管理及试验部门使用的属于固定资产的设备、仪表等的折旧、大修理、维修费和租赁费。可依据施工组织设计计划的设备配置类型和数量及设备管理部门的设备管理信息中的设备现值,按照会计核算办法计算所得。
( 5) 工具用具使用费指不属于固定资产的工具用具的购置、维修和摊销费。该项费用在工程中发生的数额一般不大,可按工程规模和工期计入一定数额即可。
( 6) 保险费,主要为工程一切险和特殊作业环境安全保险费。可按保险人规定的费率计算。
( 7) 工程保修费,一般可按施工费的 5%计算。
( 8) 工程排污费指施工现场按地方政府规定缴纳的排污费用。
( 9) 其他费用主要指无法准确预计的费用。
上述费用测算完毕后,还要根据工程规模、技术难度、工期、合同条件等因素对项目目标成本进行调整,经工程、技术、财务、供应等部门综合评价,以及主管领导审批下发。项目目标成本测算时采用的数据应和项目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分析原
因,调整计算指標,以利在以后的测算工作中更加符合现场实际和市场规律。项目目标成本的确定是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为挖掘降低成本潜力指明方向,项目部可以依据项目目标成本制定经营策略及经营管理制度。
4 结束语
通过讨论,对项目目标成本测算的内容与方法进行了梳理,对于具体工程实践中各种测算方法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要重点予以关注,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好这项工作,为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伊生. 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M].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