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压强》教学案例分析来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字: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在现代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强调高效,在教学领域也是如此,下面结合苏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和浮力》中的《压力》教学案例分析,来谈谈具体的教学策略,供各位同仁参考与借鉴。
一、紧扣大纲要求,合理设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的目标,也是学生在课堂中的方向,学习目标的设置要紧扣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学生能实现的范围内,设置知识和方法上的目标。例如,在《压强》的学习中,就可以设置:
①弄懂压力、重力、压强的概念和三者的关系;
②了解压力会产生怎样的作用效果,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③掌握基本的计算公式,并学会计算压强。
这样的学习目标一目了然,让学生非常清楚自己学习的方向,并且学生也能做得到,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二、巧妙引入知识,吸引学生注意
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能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能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接下来的知识产生较大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在《压强》的学习中,笔者先让学生用左右手的食指分别顶着笔尖和尾端,问“两只手用力顶,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学生通过实操会明显感受到不同的感觉。接着引导学生做受力分析,学生通过力学知识会发现笔对两个手指的作用力是一样的,但效果却有很大区别,这时有学生说“力一样,但两边笔的大小不同。”笔者顺势就说“很好,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产生这种同效果背后的物理原理。”这样,学生带着刚刚体验的不同感觉很快就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为高效课堂开了一个好头。
三、创设良好氛围,调动学生热情
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能为学生带来持续的学习动力,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是有效教学课堂的关键。教师可以将重点知识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设置一定的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或者是合作学习,根据问题来逐步深入学习知识,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创设一种良好的探究气氛。例如,在《压强》的后续课堂中,笔者设置了一下几个模块:
模块一:压力。
如图1所示,木块重40N,F为外界施加的外力,试判断各种情况下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
问题1。完成上题后,找出压力和重力之间的关系;
问题2。总结压力的方向有什么规律;
模块一中的两个问题是让学生自主归纳出重力与压力之间是否存在必然关系,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压力的方向特点。从而掌握压力的两个基本要素:大小和方向。
模块二:压力的作用效果。
这里为学生提高了一些实验器材,包括大小砝码、方块海绵、直尺、大烧杯、泥沙、大小一样的塑料板若干。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弄清楚以下问题:
问题1。相同压力时,产生的效果受什么条件影响?
问题2。如果接触面积一样时,作用效果又受什么条件影响?
在模块二中,将会涉及课堂的重点内容,探究的过程可能会遇到比较多的困难和不确定性,故笔者采取小组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相互讨论来得出结论。此过程中,笔者始终没有给学生任何“命令式”的做法,而是在一旁鼓励他们大胆的假设,并通过简单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这个模块是课堂的高潮,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纷纷动手做实验来证明自己,形成良好的探究气氛。
模块三:压强。
根据前面的实验,结合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1。压强的定义是什么?
问题2。根据压强的定义写出压强的表达公式、单位及其符号。
模块三是给学生加以总结,将前面的探究结果用标准的定义和公式表达出来,对概念有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
模块四:如何控制压强的大小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桌之间运用刚刚所学的知识,讨论以下问题:
问题1。从压强的定义式出发,如何来增大或者减小压强?
问题2。压强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哪些应用,并说说它们的原理;
问题3。压强在生活和生产中又有哪些害处,我们该如何来避免它。
模块四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压强”的理解和掌握,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压强”的利用和预防,增加学生解决实际的能力。
上述四个模块形成了一个紧凑的知识链条,引导学生逐步学习课堂知识,而且课堂气氛又不会沉闷,学生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知识,而教师的作用也发挥的恰到好处,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总的来说,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前提。在短短的45分钟内,要将大量的知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又要避免“填鸭式”的教学,就需要教师精心的安排和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才能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柳堡镇中心初级中学
关键字: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在现代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强调高效,在教学领域也是如此,下面结合苏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和浮力》中的《压力》教学案例分析,来谈谈具体的教学策略,供各位同仁参考与借鉴。
一、紧扣大纲要求,合理设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的目标,也是学生在课堂中的方向,学习目标的设置要紧扣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学生能实现的范围内,设置知识和方法上的目标。例如,在《压强》的学习中,就可以设置:
①弄懂压力、重力、压强的概念和三者的关系;
②了解压力会产生怎样的作用效果,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③掌握基本的计算公式,并学会计算压强。
这样的学习目标一目了然,让学生非常清楚自己学习的方向,并且学生也能做得到,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二、巧妙引入知识,吸引学生注意
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能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能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接下来的知识产生较大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在《压强》的学习中,笔者先让学生用左右手的食指分别顶着笔尖和尾端,问“两只手用力顶,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学生通过实操会明显感受到不同的感觉。接着引导学生做受力分析,学生通过力学知识会发现笔对两个手指的作用力是一样的,但效果却有很大区别,这时有学生说“力一样,但两边笔的大小不同。”笔者顺势就说“很好,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产生这种同效果背后的物理原理。”这样,学生带着刚刚体验的不同感觉很快就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为高效课堂开了一个好头。
三、创设良好氛围,调动学生热情
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能为学生带来持续的学习动力,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是有效教学课堂的关键。教师可以将重点知识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设置一定的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或者是合作学习,根据问题来逐步深入学习知识,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创设一种良好的探究气氛。例如,在《压强》的后续课堂中,笔者设置了一下几个模块:
模块一:压力。
如图1所示,木块重40N,F为外界施加的外力,试判断各种情况下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
问题1。完成上题后,找出压力和重力之间的关系;
问题2。总结压力的方向有什么规律;
模块一中的两个问题是让学生自主归纳出重力与压力之间是否存在必然关系,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压力的方向特点。从而掌握压力的两个基本要素:大小和方向。
模块二:压力的作用效果。
这里为学生提高了一些实验器材,包括大小砝码、方块海绵、直尺、大烧杯、泥沙、大小一样的塑料板若干。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弄清楚以下问题:
问题1。相同压力时,产生的效果受什么条件影响?
问题2。如果接触面积一样时,作用效果又受什么条件影响?
在模块二中,将会涉及课堂的重点内容,探究的过程可能会遇到比较多的困难和不确定性,故笔者采取小组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相互讨论来得出结论。此过程中,笔者始终没有给学生任何“命令式”的做法,而是在一旁鼓励他们大胆的假设,并通过简单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这个模块是课堂的高潮,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纷纷动手做实验来证明自己,形成良好的探究气氛。
模块三:压强。
根据前面的实验,结合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1。压强的定义是什么?
问题2。根据压强的定义写出压强的表达公式、单位及其符号。
模块三是给学生加以总结,将前面的探究结果用标准的定义和公式表达出来,对概念有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
模块四:如何控制压强的大小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桌之间运用刚刚所学的知识,讨论以下问题:
问题1。从压强的定义式出发,如何来增大或者减小压强?
问题2。压强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哪些应用,并说说它们的原理;
问题3。压强在生活和生产中又有哪些害处,我们该如何来避免它。
模块四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压强”的理解和掌握,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压强”的利用和预防,增加学生解决实际的能力。
上述四个模块形成了一个紧凑的知识链条,引导学生逐步学习课堂知识,而且课堂气氛又不会沉闷,学生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知识,而教师的作用也发挥的恰到好处,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总的来说,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前提。在短短的45分钟内,要将大量的知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又要避免“填鸭式”的教学,就需要教师精心的安排和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才能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柳堡镇中心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