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短板”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ju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明是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最能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程度和发达水平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的报告,把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道并列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理念、新战略。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会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将会对人类文明作出巨大的贡献。
  
  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生态文明是现代生态价值观,其核心价值是人类善待生态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生态文明是在对工业文明片面夸大主体作用的人类中心论,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的价值观深刻反省的基础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是无限的,也是有限的;人的需要是无限的也是有限的;人的主体性不是无限度的,而是有限度的,人与自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和谐相处的关系。
  生态文明又是科学的发展理念,是对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生态文明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为主要任务,以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为目标。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的切身利益、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生态文明是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最能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程度和发达水平。
  生态文明还包括提高节能环保水平、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的相关产业、管理、科技、经济、方法等内容。生态文明既是一种硬实力,又是一种重要的软实力。生态环境的好坏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后劲。生态诸因素的良性作用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态文明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使其不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短板”与瓶颈的重要保证。
  
  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和目标:“三个转变”
  从“经济人”到“生态人”的转变。要由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转变为包括生态效益在内的整个系统效益最大化为价值判断标准和行为依据的“生态人”,把单纯的经济效益变为生态经济效益、系统效益。与此相应,社会道德标准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还应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规范。让生态文明的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把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的任务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从经济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从“经济增长等于发展”的思维中解脱出来,代之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方式,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的协调;既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从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转变,从只重视经济发展向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重转变。
  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建设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从粗放的“低效益、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不循环”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增长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尤其要发展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现代服务业、环保产业。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由主要消耗物质资源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的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向文明、节约、适度、合理、循环型的生存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变。
  
  正确处理建设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变“两难”为“双赢”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为之奋斗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特征的现代化,决定了我们要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一起进行建设,同样重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特别要处理好建设生态文明和建设物质文明的关系。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突出,这是各国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共性问题。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发达国家曾经递次经历的经济发展、环境破坏和地球变暖等问题在中国则要同时面对,并以压缩型、集中型的状态表现出来。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特殊性和艰巨性之所在。
  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是“两难”矛盾,在对待和处理这对矛盾中应走出两种观点形成的误区。一是“代价论”,认为环境污染是工业化、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必须付出的代价。另外一种观点是“零增长”理论,即用停止经济社会发展来求得生态环境的良好。正确的选择是在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在经济发展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下发展经济。不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对立起来,而是统一到可持续发展上来,变“两难”为“双赢”。
  
  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建设我国的生态文明
  建设我国的生态文明要坚持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把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生态环境问题结合起来,把国内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等国际环境问题结合起来,共同实施。既要吸收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成果,也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坚持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方面,我们既要承担共同的但是有差别的责任,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贡献,同时全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先进理念、制度、技术经济手段等也要为我所用,提高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机会和体制机制、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作者系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
其他文献
“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省情,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初级阶段特征更为明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实际,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四川最大的问题。从发展态势和环境看,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市场化国际化提升期,也是跨越发展爬坡上坎的关键期    今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00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达到1330亿元。这为今后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标志着我省发展已站在新的更高起
1病案资料患者女,50岁。因“左膝疼痛1个月,加重伴活动受限2个月”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入院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左膝肿胀,髌上囊肿胀明显,浮髌试验(+),左膝关节外侧、左
从真理标准大讨论到改革开放30年,每一次重大的发展,都离不开思想解放为先导。站在新的起点,面对“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今天,更新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的任务又一次紧迫而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    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从我省实际出发,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对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目标进行了新的调整,确立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到2020年实现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期刊
推进我省跨越发展,要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即以工业强省为主导,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强开放合作,加强科技教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如果说“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这一全省工作总体取向顺应的是民心民意、提出的是本质要求、描绘的是奋斗目标,而“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解决的是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支撑,那么,“一主、三化、三加强”则突出的是我省加快
叶酸是水溶性维生素的一种,在生物体内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本文介绍了叶酸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吸收与需求量、叶酸缺乏的原因、缺乏叶酸带来的后果及以后的研究发展。
期刊
省政府督办室近日提供的显示,2007年,四川“十大惠民行动”70个分项目标均圆满完成.63项目标超额完成任务,占目标总数的90%.
弱势群体在改革发展中同样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同样承受了改革的代价,但与强势群体相比,他们所获得的收益却比重过小,基尼系    三年前人大会上,总理回答记者提问时深情地讲了“穷人经济学”的一席话。温总理谦称自己不是经济学家,他引述了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经济学思想的核心内涵:“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在主流经济学“效率优先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的急性肺栓塞、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衰竭或猝死等一系列严重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对羊水内成分的过敏反应。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