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路径研究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aJov2Qc88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改工作的全面开展,高校各专业学科都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近年来开设的一个新学科,由于发展历程较短等方面的原因,其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明确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然后说明了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的原则,最后重点指出了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路径,以期能够进一步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路径
  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针对我国当前国情开设的新专业,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师资团队都是自创进行,没有相近的借鉴可供参考。这种自创性难免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如何面对这一情况成为高校当前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对于各高校而言,唯一的出路是以市场为导向,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目标进行深层次分析与定位,依靠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标准程序,才能有效探寻出符合国情、符合院校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筑路径。
  1 明确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1.1 一般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倾向政府、事业单位、公共管理单位的管理人才。人才具有多学科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够在本职岗位上不断创新开拓,在职业道德、职业职责的支撑下,将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等学校理论落实到本职工作中去,从而实现上下齐心,共同管理公共事业的真正目的。同时,管理人才能够起草、落实、沟通、传达、正确解读相关政策,人百姓谋福利。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般培养目标是培养全新的创新型综合人才。
  1.2 具有地方特色的培养目标
  公共事业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全国各地方特色不同,公共事业内容也有所区别。高校在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时,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地方特色,突出地域性,才能更好地为地方培养懂民俗、解民风、会管理的高级人才。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上要将地方民风和文化特色融入其中,使管理专业人才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者和守护者,而不是一谓地改革与发展,弃民族特色而不顾。这种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区域保护性,能够给本地优秀学生提供更大的上岗优势。
  2 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2.1 遵循社会发展原则
  发展观一直是学科发展的基石,偏离了发展观,专业发展就毫无意义可言。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就是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本着这一原则,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才能符合社会需要、符合院校发展需要。
  2.2 遵循地方特色原则
  高校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以地方需求为主,服务地方是高校专业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主要以特色特色为主,将地方民俗、文化、经济、政治等作为教学的支撑条件。同时,这种以地方为原则的课程还可以平衡师资力量的不足,结合地域特性,开设地方实训基地,培养的人才更适合地方公共事业管理,能够引领地方特色向更深远的方向发展。
  2.3 遵循学有所用原则
  传统教育具有学科广、内容杂、理论繁多、抽象难理解的特点,使得学生兴趣调动不足,教学效果不佳。吸取传统教育的教训,新兴的公共事业管事专业课程设置要切合实际,以学有所用为原则,才能精减不必要的抽象理论和内容,将具体而参与性高的实践课程融入其中,极大的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理论创新应用能力得到开发,在实际工作中思维更加敏捷,能夠更好的完成公共事业管理任务。
  3 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路径分析
  3.1 基础技能课程方面
  课程设置除了思想政治课程如马列、毛思、邓论外,要将重点放在基础技能的培养上,保证学生管理公共事业能够得心应手。因此,基础技能课程要占据1/5比例。课程主要以现代化的管理技能学习为主,如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软件应用技术、英语口语表达及写作技能、演讲与写作技能、文艺表演技能、压力分散技能等等。这些基础技能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而言,是工作中运用比例最高的技能,需要在高校学习中打好基础,加深运用,才能在工作岗位上表现突出,思维活跃,沟通顺畅,表达到位,从而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
  3.2 专业基础课程方面
  专业基础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础,是学生从事管理事务的理论基石,对学生日后的管理工作起到重要的承接作用。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占有1/5的比例。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脱离了枯燥的演讲教学模式,在专业基础教学中,要多利用多媒体、案例、实例、情景等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到基础课程上,通过眼球的刺激,听觉的刺激,触觉的刺激等,将基础课教学变成学生兴趣的集中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才能变强制教学为兴趣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3 专业核心课程方面
  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精髓,是学生技能提升、应用创新的源泉。因此,核心课程应设置3/10比例。专业核心课程不同于专业基础课,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等等,使得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公共事业涉及的各方面都了如指掌,能够做到管理创新。
  3.4 实践课程方面
  实践课程是管理专业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课程设置3/10比例。这种重实践的专业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更好的服务公共事业,避免到岗后理论过硬,技能平平现象的发生。实践课主要有见习和实习两大模块。前者既可以自行安排到公共事业相关单位去实践,也可以由学校组织情景教学实现实践运用,主要目的是增加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体悟管理和发掘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者是到岗真正实践,将专业理论与岗位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两者实践都要与学分考核相关联,提高学生的实践态度。实践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实现双方选择的目的。当学生和用人单位达成一致,学生可以毕业直接就业到岗;如果双方均不认可,学生需要回校继续深造,寻找更好的就业岗位。
  参考文献:
  [1]徐金燕.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3).
  [2]罗文宝.论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科技经济市场,2016(09).
其他文献
月经性气胸临床较少见,我们遇到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43岁。于1991年10月24日久蹲后站立时发生右背针刺样疼痛,活动、咳嗽后加剧,25日拍片示右侧液气胸,右肺压缩20%,液体约
近两年,尤其是今年,风险投资这个名词越来越成为软件企业与新闻媒体追逐的对象,四通利方、深圳金蝶等几家公司融资的消息先后见诸报端,风险投资似乎已成为众多软件企业的“梦
曾在去年国内PC市场获得成倍增长的西门子利多富中国公司(SNI)今年更是立志在国内要取得与公司全球相匹配的市场地位。3月19日。该公司在京拉开了PC全线产品发布巡回展的序幕
随着公元2000年的日益临近,“2000年问题”也成了全球信息系统用户和供应商的燃眉之急,日前IBM公司正式推出“2000年问题”解决方案,为用户迎接二十一世纪挑战提供及时帮助。
作为企业办公的核心设备,电脑的质量决定着企业的整体办公效率。如果电脑的质量不过关,将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
近年来我们采用超声氢化考的松透入治疗肱骨外上髁炎50例,取得满意疗效,并与正弦调制中频电流治疗40例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全部病例由专科检查确诊.90例中男24
自从计算机进入中国,汉化问题一直是人们困扰的问题,特别是有了Windows以后。中文之星等一批中文窗口界面软件系统的问世,才真正为用户打开了Windows这扇窗户。但中文Windows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学费的上涨,贫困大学生群体日益庞大,加上当前相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一部分贫困毕业生就业困难,承受着巨大的家庭、社会和心理压力。本文主要从贫困大学生的
语言是社会交往和意识表达的直观体现,在社会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和进展的过程中,不同语言的交流和认识也在促进人们对其实际社会发展意识树立正确观念意识。此次,就从语言的同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内镜已成为临床诊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工作中我们常遇到一些专科医师在拍摄内镜照片时,由于种种原因,致使许多宝贵的医学资料未能拍摄下来.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