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主要对几所985高校、211工程院校、普通本科院校中的大四学生和部分社会公众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个别毕业生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调查和访谈了解他们对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角色的看法和态度,了解政府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角色认知、角色行为现状,并提出原因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政府;角色
作者简介:卢晓梅(1987-),女,河南漯河人,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王辉(1973-),女,河南镇平人,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副研究员。(北京 100124)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233-03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业服务体系还很不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待加强,而且发展很不均衡,地区之间、不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数量和质量也不平衡。切实保障每位大学生就业者的同等、公平就业权利,是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通过问卷的调查,可以具体分析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角色认知、角色行为的现状,从而提出政府角色出现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调查设计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大学生和社会公众对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地位和表现的看法,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几所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和部分社会公众进行调查,对已经毕业但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进行了深度访谈。问卷为《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角色调查问卷(大四学生)》。选取了6所院校,它们分别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2所“985”高校,北京工业大学、郑州大学2所“211工程”高校,河南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2所普通本科院校。调查学校的性质覆盖了综合性和单科性大学。调查采用的是随机抽样法,发放问卷420份,回收375份,回收率为89.3%。本次调查采用的是自编问卷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本问卷调查取得的数据运用SPSS18.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研究中运用的主要是频率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ANOVA分析法。
样本在性别分布上比例基本接近,与调查学生总体的性别比例基本一致。其中,男生190人,比例为50.7%;女生样本数为185人,比例为49.3%。在学校类型上,样本数量分布较为均衡。其中985院校样本数位125人,比例占33.3%;211院校130人,比例为34.7%;普通本科院校120人,占32.0%。在专业分布上,呈现较多差异,人文类和社科类为97人、92人,分别占样本的25.9%、24.5%,而理工科为186人,比例为49.6%。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被调查者对就业形势的态度
从表1可以看出四种不同对就业形势态度的详细数据和比例。63.5%的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就业形势不好或者较为困难,其中133人对就业形势比较悲观,觉得就业困难;认为就业形势不好要努力提高技能才能找到工作的有105人,占28.0%。这与整个社会对就业形势的态度是基本一致的,2013年被号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容易的只占样本比例的8.8%,33人,较多分布在学校层次较高的理工科院校。
表1 被调查者对就业形势不同态度的总体分布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悲观,就业困难 133 35.5 35.5 35.5
形势不好,要努力提高技能才能找到工作 105 28.0 28.0 63.5
一般,就业形势正常 104 27.7 27.7 91.2
形势较好,就业容易 33 8.8 8.8 100.0
合计 375 100.0 100.0
为了调查不同性别之间是否存在就业态度的差异,对调查数据做T检验之后发现,男女生就业态度的组统计量中均值分别为1.9842和2.2162,标准差分别是0.89960和1.06156,通过独立样本检验,sig值为0.000,小于设定的p值0.05,所以在就业形势的认知上,男女生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专业之间也存在就业形势态度的差异。运用ANOVA分析之后发现,其中985高校和普通本科院校的被调查者在就业形势态度上存在较大差异,而和211院校的差异不明显。在对不同专业的样本数据分析后发现,理工科专业和人文类专业的就业态度存在差异,小于和社科类专业之间的差距。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学校类型和专业之间就业形势态度的差异性检验
独立样本检验
方差方程的 Levene 检验 均值方程的 t 检验
F Sig. t df Sig.(双侧) 均值差值 标准误差值 差分的95%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dimen
sion0 就业形势的态度 dimen
sion1 假设方差相等 17.189 .000 -2.285 373 .023 -.23201 .10152 -.43162 -.03239
假设方差不相等 -2.280 359.948 .023 -.23201 .10174 -.43208 -.03193
多重比较
就业形势的态度LSD
(I) 学校类型 (J) 学校类型 均值差 (I-J) 标准误 显著性 95% 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985高校 211院校 .17785 .11608 .126 -.0504 .4061
普通本科院校 .82400* .11843 .000 .5911 1.0569
211院校 985高校 -.17785 .11608 .126 -.4061 .0504
普通本科院校 .64615* .11731 .000 .4155 .8768
普通本科院校 985高校 -.82400* .11843 .000 -1.0569 -.5911
211院校 -.64615* .11731 .000 -.8768 -.4155
*.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
多重比较
就业形势的态度LSD
(I) 专业 (J) 专业 均值差 (I-J) 标准误 显著性 95% 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dimen
sion2 理工科 dimen
sion3 人文类 -.60686* .12000 .000 -.8428 -.3709
社科类 -.13488 .12212 .270 -.3750 .1053
人文类 dimen
sion3 理工科 .60686* .12000 .000 .3709 .8428
社科类 .47199* .13944 .001 .1978 .7462
社科类 dimen
sion3 理工科 .13488 .12212 .270 -.1053 .3750
人文类 -.47199* .13944 .001 -.7462 -.1978
*.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
通过对不同性别、不同学校层次类型、不同的专业的差异性检验发现,男女生的就业形势还有较明显的差异。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制止在招聘活动中存在的非能力问题而仅仅因为性别问题存在的就业歧视,良性引导企业对女大学生求职者的态度,提高适合女性的就业岗位,提高整个社会对女性的认识。出台专门针对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在合适条件下,适当扩大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女性就业比例,消除就业中的男女不平等。不同层次的学校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态度也是不同的。985高校相对来说,学校的声誉和名气不错,其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会相对有优势,有的招聘单位明确在招聘条件上写上非985、211院校的毕业生不接受,国家已经对此给予了制止,要逐步引导企业对人才的定位从单纯地追求名气或是注重专业逐步转化到重视个人能力的务实层面。
2.大学生就业中服务型政府的角色认知情况
表3 服务型政府对自身角色的认知
百分比
政府在角色认识上仍旧是大包大揽的管理者 9%
政府的角色是社会宏观问题的调控者,不需要对大学生就业给予特殊关注 16%
服务型政府已经认识到了服务者角色的重要性,但在角色行为等方面仍然比较守旧 46%
大学生就业是政府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在积极为大学生就业服务,角色认知表现良好 29%
如表3所示,在被调查中,9%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对自身的角色认知仍然停留在大包大揽的管理者上面,16%的人认为政府主要的角色就是对社会宏观问题的调控和解决,不需要对大学生就业给予特殊的关注。这两种政府角色的认知只占到了25%。有46%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政府已经意识到了服务者角色的重要意义,但是在角色行为、角色创新等方面相对来说还比较保守,29%的人认为大学生就业服务是政府提供的公共就业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在积极为大学生就业服务,角色认知表现良好。
3.大学生就业中服务型政府的角色行为
如图1所示,31.5%的人认为要想更好解决就业问题,需要大学走出象牙塔,多与社会接轨。28.8%的人认为政府要发展经济拉动经济增长,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就业岗位的提供主要靠经济的发展和推动。42.1%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生就业群体是就业群体的特殊群体,需要格外的扶持和照顾。33.6%的人认为有必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就业制度和政策法律。只有16.0%的人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困难是普遍现象,不必特殊对待,只需适当引导即可。
三、服务型政府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服务型政府的服务意识薄弱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服务型政府对自身的角色认识还不到位,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认识也不够清晰,定位不明确。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有些地方的政府管理体制没有实现彻底的转换,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职能角色发挥不充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没有很好地有效衔接起来。因此,建立服务型政府成为中国政府体制改革、角色转变的新潮流新走向。政府在职能转变上要逐步确立服务的意识,这种服务意识、服务者角色会促使政府一切行为都要服从法律精神,代替单纯的行政统治和管理,使政府的职能和角色更好地转移到公共服务上来。较多政府人员存有“官本位”思想,这与创建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也是不相符的。没有牢固地树立服务理念,当然不可能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2.政府的角色行为表现不当
作为政府扩大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主要途径之一,大学生自主就业离不开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和落实,但是,我们也看到,大学生自主就业仍面临着诸如政府颁布的政策并未一一实施到位、大学生创业经验不足而难以应对复杂社会环境等重重困难。除此之外,大学生们还有一些顾虑,比如档案放在哪里,专业职称如何评定等,因此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同时,也要对政策的落实、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提出更高、更细的要求。政府在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职能分工还应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调控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同时我国政府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着角色的缺位、越位、错位等现象。对高校教学管理活动的直接管理和行政干预过多,把行政干预的权力错误延伸到了高校的规模、专业设置等本不应该干预的领域,这种大包大揽的做法有可能会造成学校招生与就业的脱节,也可能会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人才与市场需求的不平衡,从而带来一定的就业问题。政府包揽就业的目标就会与社会对人才的自主需求相脱节,可能会出现高等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彼此脱节。
目前,大学生就业环境的优化还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监督工作的开展中,一是已经出台的就业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有些政策缺乏操作性,执行起来较困难;二是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部门之间协调不够、各自为政,现行的人事制度不能与毕业生市场化的择业机制相协调;受到户籍制度的制约,一些到私营企业及其他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毕业生落户较难;一些地方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存在地方保护主义;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非公有制企业去就业,执行上还有许多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
3.政府角色缺乏创新和与时俱进
市场调节机制也存在着失灵和缺陷,不能解决其本身配置所需要的信息不充分、垄断等问题,也不能自我纠正其本身所带来的公平、公正问题。高效运行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体系需要强有力的政策保驾护航,但是我们发现,在目前的环境条件下,仍存在一些原先旧体制延续下来的制度弊病和不能满足现行需求的陈旧措施,严重阻碍了劳动力市场高效运行。一方面,人事制度改革不够完善和深入,留给大学生的机会相对较少,一定程度存在表面化现象,另一方面,我国户籍、社保等配套措施不完善。当前部分民营企业、个体企业和广大农村以及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很大,是大学生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也很迫切,但由于户籍、社会保险等原因,毕业生对它们始终有所顾虑。服务型政府应当加快建设健全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的步伐,可以对贫困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的学生提供资金、信息和一定程度就业培训等方面的就业帮助,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维护教育公平和公正,积极探索解决就业问题、建立保障制度的新方法和新模式。
参考文献:
[1]许云霄.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5.
[4]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5]李伟权.“互动决策”:政府公共决策回应体制建设[J].探索,
2002,(3).
[6]李小鲁.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高教探索,
2001,(2).
(责任编辑:刘辉)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政府;角色
作者简介:卢晓梅(1987-),女,河南漯河人,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王辉(1973-),女,河南镇平人,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副研究员。(北京 100124)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233-03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业服务体系还很不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待加强,而且发展很不均衡,地区之间、不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数量和质量也不平衡。切实保障每位大学生就业者的同等、公平就业权利,是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通过问卷的调查,可以具体分析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角色认知、角色行为的现状,从而提出政府角色出现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调查设计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大学生和社会公众对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地位和表现的看法,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几所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和部分社会公众进行调查,对已经毕业但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进行了深度访谈。问卷为《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角色调查问卷(大四学生)》。选取了6所院校,它们分别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2所“985”高校,北京工业大学、郑州大学2所“211工程”高校,河南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2所普通本科院校。调查学校的性质覆盖了综合性和单科性大学。调查采用的是随机抽样法,发放问卷420份,回收375份,回收率为89.3%。本次调查采用的是自编问卷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本问卷调查取得的数据运用SPSS18.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研究中运用的主要是频率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ANOVA分析法。
样本在性别分布上比例基本接近,与调查学生总体的性别比例基本一致。其中,男生190人,比例为50.7%;女生样本数为185人,比例为49.3%。在学校类型上,样本数量分布较为均衡。其中985院校样本数位125人,比例占33.3%;211院校130人,比例为34.7%;普通本科院校120人,占32.0%。在专业分布上,呈现较多差异,人文类和社科类为97人、92人,分别占样本的25.9%、24.5%,而理工科为186人,比例为49.6%。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被调查者对就业形势的态度
从表1可以看出四种不同对就业形势态度的详细数据和比例。63.5%的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就业形势不好或者较为困难,其中133人对就业形势比较悲观,觉得就业困难;认为就业形势不好要努力提高技能才能找到工作的有105人,占28.0%。这与整个社会对就业形势的态度是基本一致的,2013年被号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容易的只占样本比例的8.8%,33人,较多分布在学校层次较高的理工科院校。
表1 被调查者对就业形势不同态度的总体分布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悲观,就业困难 133 35.5 35.5 35.5
形势不好,要努力提高技能才能找到工作 105 28.0 28.0 63.5
一般,就业形势正常 104 27.7 27.7 91.2
形势较好,就业容易 33 8.8 8.8 100.0
合计 375 100.0 100.0
为了调查不同性别之间是否存在就业态度的差异,对调查数据做T检验之后发现,男女生就业态度的组统计量中均值分别为1.9842和2.2162,标准差分别是0.89960和1.06156,通过独立样本检验,sig值为0.000,小于设定的p值0.05,所以在就业形势的认知上,男女生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专业之间也存在就业形势态度的差异。运用ANOVA分析之后发现,其中985高校和普通本科院校的被调查者在就业形势态度上存在较大差异,而和211院校的差异不明显。在对不同专业的样本数据分析后发现,理工科专业和人文类专业的就业态度存在差异,小于和社科类专业之间的差距。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学校类型和专业之间就业形势态度的差异性检验
独立样本检验
方差方程的 Levene 检验 均值方程的 t 检验
F Sig. t df Sig.(双侧) 均值差值 标准误差值 差分的95%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dimen
sion0 就业形势的态度 dimen
sion1 假设方差相等 17.189 .000 -2.285 373 .023 -.23201 .10152 -.43162 -.03239
假设方差不相等 -2.280 359.948 .023 -.23201 .10174 -.43208 -.03193
多重比较
就业形势的态度LSD
(I) 学校类型 (J) 学校类型 均值差 (I-J) 标准误 显著性 95% 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985高校 211院校 .17785 .11608 .126 -.0504 .4061
普通本科院校 .82400* .11843 .000 .5911 1.0569
211院校 985高校 -.17785 .11608 .126 -.4061 .0504
普通本科院校 .64615* .11731 .000 .4155 .8768
普通本科院校 985高校 -.82400* .11843 .000 -1.0569 -.5911
211院校 -.64615* .11731 .000 -.8768 -.4155
*.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
多重比较
就业形势的态度LSD
(I) 专业 (J) 专业 均值差 (I-J) 标准误 显著性 95% 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dimen
sion2 理工科 dimen
sion3 人文类 -.60686* .12000 .000 -.8428 -.3709
社科类 -.13488 .12212 .270 -.3750 .1053
人文类 dimen
sion3 理工科 .60686* .12000 .000 .3709 .8428
社科类 .47199* .13944 .001 .1978 .7462
社科类 dimen
sion3 理工科 .13488 .12212 .270 -.1053 .3750
人文类 -.47199* .13944 .001 -.7462 -.1978
*.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
通过对不同性别、不同学校层次类型、不同的专业的差异性检验发现,男女生的就业形势还有较明显的差异。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制止在招聘活动中存在的非能力问题而仅仅因为性别问题存在的就业歧视,良性引导企业对女大学生求职者的态度,提高适合女性的就业岗位,提高整个社会对女性的认识。出台专门针对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在合适条件下,适当扩大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女性就业比例,消除就业中的男女不平等。不同层次的学校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态度也是不同的。985高校相对来说,学校的声誉和名气不错,其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会相对有优势,有的招聘单位明确在招聘条件上写上非985、211院校的毕业生不接受,国家已经对此给予了制止,要逐步引导企业对人才的定位从单纯地追求名气或是注重专业逐步转化到重视个人能力的务实层面。
2.大学生就业中服务型政府的角色认知情况
表3 服务型政府对自身角色的认知
百分比
政府在角色认识上仍旧是大包大揽的管理者 9%
政府的角色是社会宏观问题的调控者,不需要对大学生就业给予特殊关注 16%
服务型政府已经认识到了服务者角色的重要性,但在角色行为等方面仍然比较守旧 46%
大学生就业是政府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在积极为大学生就业服务,角色认知表现良好 29%
如表3所示,在被调查中,9%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对自身的角色认知仍然停留在大包大揽的管理者上面,16%的人认为政府主要的角色就是对社会宏观问题的调控和解决,不需要对大学生就业给予特殊的关注。这两种政府角色的认知只占到了25%。有46%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政府已经意识到了服务者角色的重要意义,但是在角色行为、角色创新等方面相对来说还比较保守,29%的人认为大学生就业服务是政府提供的公共就业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在积极为大学生就业服务,角色认知表现良好。
3.大学生就业中服务型政府的角色行为
如图1所示,31.5%的人认为要想更好解决就业问题,需要大学走出象牙塔,多与社会接轨。28.8%的人认为政府要发展经济拉动经济增长,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就业岗位的提供主要靠经济的发展和推动。42.1%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生就业群体是就业群体的特殊群体,需要格外的扶持和照顾。33.6%的人认为有必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就业制度和政策法律。只有16.0%的人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困难是普遍现象,不必特殊对待,只需适当引导即可。
三、服务型政府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服务型政府的服务意识薄弱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服务型政府对自身的角色认识还不到位,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认识也不够清晰,定位不明确。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有些地方的政府管理体制没有实现彻底的转换,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职能角色发挥不充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没有很好地有效衔接起来。因此,建立服务型政府成为中国政府体制改革、角色转变的新潮流新走向。政府在职能转变上要逐步确立服务的意识,这种服务意识、服务者角色会促使政府一切行为都要服从法律精神,代替单纯的行政统治和管理,使政府的职能和角色更好地转移到公共服务上来。较多政府人员存有“官本位”思想,这与创建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也是不相符的。没有牢固地树立服务理念,当然不可能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2.政府的角色行为表现不当
作为政府扩大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主要途径之一,大学生自主就业离不开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和落实,但是,我们也看到,大学生自主就业仍面临着诸如政府颁布的政策并未一一实施到位、大学生创业经验不足而难以应对复杂社会环境等重重困难。除此之外,大学生们还有一些顾虑,比如档案放在哪里,专业职称如何评定等,因此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同时,也要对政策的落实、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提出更高、更细的要求。政府在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职能分工还应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调控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同时我国政府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着角色的缺位、越位、错位等现象。对高校教学管理活动的直接管理和行政干预过多,把行政干预的权力错误延伸到了高校的规模、专业设置等本不应该干预的领域,这种大包大揽的做法有可能会造成学校招生与就业的脱节,也可能会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人才与市场需求的不平衡,从而带来一定的就业问题。政府包揽就业的目标就会与社会对人才的自主需求相脱节,可能会出现高等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彼此脱节。
目前,大学生就业环境的优化还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监督工作的开展中,一是已经出台的就业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有些政策缺乏操作性,执行起来较困难;二是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部门之间协调不够、各自为政,现行的人事制度不能与毕业生市场化的择业机制相协调;受到户籍制度的制约,一些到私营企业及其他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毕业生落户较难;一些地方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存在地方保护主义;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非公有制企业去就业,执行上还有许多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
3.政府角色缺乏创新和与时俱进
市场调节机制也存在着失灵和缺陷,不能解决其本身配置所需要的信息不充分、垄断等问题,也不能自我纠正其本身所带来的公平、公正问题。高效运行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体系需要强有力的政策保驾护航,但是我们发现,在目前的环境条件下,仍存在一些原先旧体制延续下来的制度弊病和不能满足现行需求的陈旧措施,严重阻碍了劳动力市场高效运行。一方面,人事制度改革不够完善和深入,留给大学生的机会相对较少,一定程度存在表面化现象,另一方面,我国户籍、社保等配套措施不完善。当前部分民营企业、个体企业和广大农村以及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很大,是大学生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也很迫切,但由于户籍、社会保险等原因,毕业生对它们始终有所顾虑。服务型政府应当加快建设健全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的步伐,可以对贫困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的学生提供资金、信息和一定程度就业培训等方面的就业帮助,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维护教育公平和公正,积极探索解决就业问题、建立保障制度的新方法和新模式。
参考文献:
[1]许云霄.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5.
[4]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5]李伟权.“互动决策”:政府公共决策回应体制建设[J].探索,
2002,(3).
[6]李小鲁.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高教探索,
2001,(2).
(责任编辑: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