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联系 融会贯通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g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发现,学生在面对新问题时总是想“这道题老师有没有教过?没有教过,那么我不会做”。面对新困难,学生往往会选择放弃而不会尝试解决。而事实上,学生作出这种选择常常是因为教师的教学不当造成的,或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知识的本源,无法使知识较好地与生活实际结合。对此,笔者以特级教师俞正强教学的“植树问题”为例来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结合生活实际,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易懂,从而让学生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教学片段】
  下面是俞老师教学的“植树问题”片段。
  课前板书:
  20米路,每5米分一段,一共分几段?
  20米路,每5米种一棵树,一共可种几棵?
  1.平均分引入
  师:读第1题,小朋友们会做吗?有没有不会做的?怎么做?
  生:20÷5=4。
  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生:因为是5米分一段。(师画线段图)
  生:因为是平均分。
  师:求段数,用除法,这是一个求平均分的问题。
  2.问题展开
  师:读一读第2题,这是个种树问题,你会做吗?
  生:20÷5=4。
  生:20÷5 1=5(棵)。
  师:你同意哪个算法?说说你的理由。
  生:应该是5棵,开头也要种一棵,所以是5棵。
  生:4个间隔种5棵树。
  生:除非一头不种是4棵。
  师:(画图)从0米开始就种一棵,一棵一棵往下种,一共种了5棵树。
  3.沟通对比
  师:这两道题像不像?像在哪里?
  生:都是20÷5=4。
  生:都是用除法计算,而且数字相同。
  师:为什么都用除法做?
  生:因为都是平均分。
  师:不一样的地方是第1题只要一个算式,第2题要两个算式,都是4段,为什么种树要加1?
  生:因为有4个间隔,两端都要种。
  生:棵数比间隔数要多1。
  师:我们把以前学的植树问题先忘了好不好?而平均分分出什么来?种树是种在哪里?
  生:平均分分出段,种树是种在点上,点数比段数多1。
  师:我们在数学上学到了平均分,而生活中园林工人种树是种在了点上,点数比段数要多1。
  师:除了种树,植树工人把树种在点上,还有什么人也把什么放在点上?
  生:路牌、路灯、挂灯笼、锯木头……
  师:这样的事情多不多?(指着第1题)这是数学问题。(指着第2题)这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4.延伸拓展
  师:有个小朋友领了5棵树去种,发现这头有房子,你怎么办?
  生:一头有房子就不种,还剩1棵,还给老师。
  师:还有个小朋友去种树,种好后把2棵树还给我,你猜是怎么回事?
  生:两头都被房子挡住了。
  师:一头种一头不种,树的棵树与间隔数相同,两头都不种,树的棵数就是间隔数减1,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种5棵,要看路的具体情况。
  【教学反思】
  俞老师的课,数学与育人浑然一体。听完俞老师的“植树问题”教学,很是震撼,也一下子打开了我的心结,为什么学生害怕解决新的问题?原来教学中缺少像俞老师那样的体会学以致用的课。俞老师在课中让学生体会了所学知识与应用的关系。
  俞老师通过“一共分成几段”和“一共种了几棵”这两个问题的对比,让学生看到了植树问题不过是除法运算的应用而已。而笔者在教学“植树问题”时,会先给学生很多概念,如段数、间隔数、棵数,再来发现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接着归纳总结“植树问题”的三种不同类型相应的计算公式,试图通过建立模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如此,学生感觉到“植树问题”是独立于平时所学的数学之外的,概念众多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有的学生干脆减少思维过程,通过死记硬背公式来应付。而俞老师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了平时所学的数学是有用的,把知识的结构脉络连成一体,打通气脉。“植树问题”的知识源头在平均分即除法运算。如下图:
  在这一节课上,俞老师让学生两次体会了“学”与“用”的关联。第一次,由平均分引入,体会分段问题这是以前所学的除法,而植树问题是除法运算的应用,所不同的是除法分成了段,而植树问题是种在点上。第二次,由植树问题的一般情况再应用到特殊类型。棵数等于段数加1是植树问题的“宗”,其余两种情况只是它的应用而已。在“宗”的基础上减1、减2即可。整节课俞老师让学生体会到学到的知识是有用的,学和用不但相关联,而且学和用有差距,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有时教师会抱怨学生怎么这么笨,没有讲到过的类型题学生就不会做,或者问题稍微拐个弯儿学生就不会做。或许教师更应该反思自己,自己有没有明白知识的渊源,教学中有没有把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结构系统。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曙光小学 321015)
其他文献
“综合与实践”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规定的四大课程内容之一,理应引起密切关注,扎实实施。《课程标准》指出:“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并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那么,如何践行《课程标准》理念,扎实上好数学综合实践课?在
【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每位儿童都享有受教育权,农村幼儿理应享有与城市幼儿同等的受教育权。浙江安吉县在发展农村幼教、促进幼教公平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安吉县政府为发展农村幼教事业采取了给予政策保障和资金投入、发挥优质资源辐射作用、凝聚教师力量、提升教师素养等重大举措,从而大大推动了农村幼儿教育的协调、优质发展。他们的具体做法为其他地区农村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
[教学案例]  一次随堂听课中,听到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57页第3题(见图1)。  教师逐题让学生说一说拉出了什么卡片,并在黑板上有序整理出算式,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据笔者观察,当交流得数是2和3的算式时,学生的精神状态非常好,个个争着举手发言,并也能够说出其中的规律。当研究得数是4和5的算式时,参与的人数明显减少了。当研究得数是6和7的算式时,班级里只剩了几个非常活跃的学生在积极
有一种花,叫彼岸花,一听这名字就很美,就很有深意。   为什么叫它彼岸花呢?   据传,彼岸花春季长叶,秋季开花,它长叶时只长叶不开花,而开花时只开花不长叶,叶与花永不相见。   彼岸花,叶在花的彼岸,花在叶的彼岸,所以才有彼岸花的雅名。   彼岸花开的花,很美,长的叶,也很美。彼岸花美,我想,正是由于它的叶与花相互隔着彼岸,所以葉与花才有了相遇彼岸的希望和期待。   世间什么最美?希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展示交流,在分析数据过程中,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反思能力。  2.通过展示交流,引导学生反思本组及他组的研究过程和方法,進一步明确长作业研究的基本策略,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评价。  3.通过展示交流,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变化,提升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质疑、反思和评价能力。  三、教学准备  课
【摘 要】“温度”作为“生活中的负数”单元起始课,在正负数的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教材出发,阐述了温度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又从情境创设的角度具体反思了“专一”情境的“多能”作用。在温度的情境中,既完成了知识教学的任务,又使学生得到了数学思维训练和数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温度 教学设计 反思  “温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的起始课。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
[摘要]分析当下沸沸扬扬的“幼儿教育义务化”讨论中的正反两方主要观点,研究者发现双方各有理据,但都有失之偏颇之嫌。深入探讨这一现象,研究者认为逐步开展幼教学券制试验,可能更符合当前幼教体制改革的实际需要。  [关键词]幼教体制改革;幼教义务化;幼教学券制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6-0001-04    2008年“两会”期间,有全国政协
【摘 要】要提升高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解题思路形成的过程,具体而言,应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要着力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提取关键信息来准确理解题意;二是适时适机追问引导学生深度反思,提取有效经验,从而科学地厘清解题思路。由此不断催生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好念头”,逐步积累经验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相应策略,提升能力。  【关键词】题意 解题思路 解决问题  在小学高年级日常的解题教学中,
【摘要】对天津市210名非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非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总体水平较高,但专业知识结构水平偏低,其中“有关幼儿发展的知识”水平最低。“入职动机”和“教龄”对非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有较大影响。入职动机为“内部动机”的教师专业发展总体水平和各维度水平较高。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总体专业水平尤其是其中的“专业能力”水平不断增强。此外,不同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常见的模式是首先出示一个有故事情境的问题,而后画出示意图直观显现出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列出算式并计算,进而获得问题答案。将这种“从情境到算式”单一的学习活动,拓展到情境与算式相互联想的学习活动。对于加法和减法算式,背后的情境类型主要包括: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不同对象比较的关系以及运动与变化中的关系。  【关键词】算式 情境 辩证关系  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