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家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构建新发展格局,将是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对于农业农村工作,更应该深入理解、准确贯彻新格局,加快构建新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
国之大者,农业为尊。农业始终是我国经济中关键性、基础性的产业,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在新发展格局这一经济社会指导方针之下,围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用好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两个场域,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构建农业农村的新发展格局。
一、准确理解农业农村的新发展格局
(一)理解核心要义
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有非常明确的关系界定,那就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农业农村方面的国内循环的构建,以刺激国内市场的经济循环为主,以国际循环的畅通为辅。
(二)认识变化之处
新发展格局的“新”主要表现在明确了两个循环之间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不是闭关锁国,而是两个开放的循环、相互促进的循环,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要让两者实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回应了时代之变,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内在趋势和战略转变所做出的调整。农业农村的发展应当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之中,持续优化经济结构,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带来的经济增长新动能,激发国内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社会生产环节的循环获利,提升本域和外域的经济循环水平和层次。
(三)把握变化之因
构建新发展格局,农业农村有巨大的市场和空间,可以说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农村是超大的市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农村市场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市场体量巨大,也成为了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载体。根据2019年中国统计公报显示的数据测算,农村常住人口有5亿人。纵观农村市场的结构,各地发展不平衡,消费生态也是各型各色,消费水平东西、南北存在结构性差距,而且当下的农业农村消费水平正处在升级换代的过渡期,消费潜力巨大。农民的收入和购买力也是千差万别,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因此,我国农村市场从总量和结构上来看,都未来可期。
二、加快构建农业农村的新发展格局
(一)提高农业质量和竞争力
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布局,持续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畜牧产业,推动特色产业向优势区集聚,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推动农业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着力推进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打造系统有效的农业产业生态。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作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优质平台,围绕产业细分领域建设专业园区,突出抓好“园区平台”,围绕产业图谱精准招商,推动以智能化为重点的企业“改造”,同时积极扶持小农户,通过发展社会化服务、完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等途径,帮助小农户加入现代农业产业链,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铸牢农业产业链。围绕建设农业产业研发创新基地、产学研融合基地、人才聚集地等出政策、定措施,重点抓好创新引领、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推进农业产业链提升。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优化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保护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在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应着力培育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打造现代农業经营体系。
(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工作。美丽乡村不能简单等同于乡村外表的改观,它本身蕴含着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可持续发展内涵,其核心在于解决乡村发展理念、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空间布局、乡村治理、乡村人居环境、乡村生态环境、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实施路径等问题。良好的建设有赖于良好的治理,因此要把夯实乡村基层治理基础作为固本之策,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促进乡村和谐稳定作为根本目的,将“治”与“理”有机结合。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以现代乡村治理生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走好乡村善治之路。构建乡村人才振兴的机制、模式与平台,推进职业农民、职业经理人、科特派、志愿者、人才培育引进等制度建设,并开展针对新型职业农民、新型管理型人才的培训,大力培养致富带头人。
(三)深化农村改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农村改革。应深化农村改革核心围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要素合理流动体制机制,打通要素进城与下乡通道,破解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改革和农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等发展难题。引导更多的资金、管理、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促进城镇和乡村协调并进。深化农村改革,要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协调配合、相互促进的有效机制。
农村工作重心转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新的市场机遇。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新的市场机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释放许多政策红利,各地将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参考文献:
[1]蔡恩泽: 构建新发展格局,农村将大有作为. [J].甘肃农业. 2021(02).
[2]高帆: 以城乡关系重塑为主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J].社会科学报. 2020(02).
作者简介:
刘甜甜(1991年——),女,山东滨州人,硕士,烟台市牟平区委员会党校,教师,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与区域中心工作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
国之大者,农业为尊。农业始终是我国经济中关键性、基础性的产业,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在新发展格局这一经济社会指导方针之下,围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用好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两个场域,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构建农业农村的新发展格局。
一、准确理解农业农村的新发展格局
(一)理解核心要义
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有非常明确的关系界定,那就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农业农村方面的国内循环的构建,以刺激国内市场的经济循环为主,以国际循环的畅通为辅。
(二)认识变化之处
新发展格局的“新”主要表现在明确了两个循环之间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不是闭关锁国,而是两个开放的循环、相互促进的循环,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要让两者实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回应了时代之变,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内在趋势和战略转变所做出的调整。农业农村的发展应当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之中,持续优化经济结构,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带来的经济增长新动能,激发国内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社会生产环节的循环获利,提升本域和外域的经济循环水平和层次。
(三)把握变化之因
构建新发展格局,农业农村有巨大的市场和空间,可以说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农村是超大的市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农村市场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市场体量巨大,也成为了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载体。根据2019年中国统计公报显示的数据测算,农村常住人口有5亿人。纵观农村市场的结构,各地发展不平衡,消费生态也是各型各色,消费水平东西、南北存在结构性差距,而且当下的农业农村消费水平正处在升级换代的过渡期,消费潜力巨大。农民的收入和购买力也是千差万别,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因此,我国农村市场从总量和结构上来看,都未来可期。
二、加快构建农业农村的新发展格局
(一)提高农业质量和竞争力
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布局,持续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畜牧产业,推动特色产业向优势区集聚,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推动农业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着力推进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打造系统有效的农业产业生态。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作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优质平台,围绕产业细分领域建设专业园区,突出抓好“园区平台”,围绕产业图谱精准招商,推动以智能化为重点的企业“改造”,同时积极扶持小农户,通过发展社会化服务、完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等途径,帮助小农户加入现代农业产业链,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铸牢农业产业链。围绕建设农业产业研发创新基地、产学研融合基地、人才聚集地等出政策、定措施,重点抓好创新引领、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推进农业产业链提升。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优化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保护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在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应着力培育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打造现代农業经营体系。
(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工作。美丽乡村不能简单等同于乡村外表的改观,它本身蕴含着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可持续发展内涵,其核心在于解决乡村发展理念、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空间布局、乡村治理、乡村人居环境、乡村生态环境、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实施路径等问题。良好的建设有赖于良好的治理,因此要把夯实乡村基层治理基础作为固本之策,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促进乡村和谐稳定作为根本目的,将“治”与“理”有机结合。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以现代乡村治理生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走好乡村善治之路。构建乡村人才振兴的机制、模式与平台,推进职业农民、职业经理人、科特派、志愿者、人才培育引进等制度建设,并开展针对新型职业农民、新型管理型人才的培训,大力培养致富带头人。
(三)深化农村改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农村改革。应深化农村改革核心围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要素合理流动体制机制,打通要素进城与下乡通道,破解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改革和农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等发展难题。引导更多的资金、管理、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促进城镇和乡村协调并进。深化农村改革,要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协调配合、相互促进的有效机制。
农村工作重心转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新的市场机遇。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新的市场机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释放许多政策红利,各地将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参考文献:
[1]蔡恩泽: 构建新发展格局,农村将大有作为. [J].甘肃农业. 2021(02).
[2]高帆: 以城乡关系重塑为主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J].社会科学报. 2020(02).
作者简介:
刘甜甜(1991年——),女,山东滨州人,硕士,烟台市牟平区委员会党校,教师,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与区域中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