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发展的教育模式当中,作文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当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基于文化语文思想的个性化作文教学实践研究也是对学生作文教学个性化的非常必要的环节。基于文化语文思想的个性化作文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表达情感的方式和手段上,同时这也是在语文实践当中学生作文创新程度与个性化展示的平台。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时,需要注意文化语文思想的引入,探索个性化作文教学实践策略,顺利实现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全面发展。本论文是“基于文化语文思想的个性化作文教学实践研究”的课题成果之一。
[关键词]文化语文;作文教学;个性化;教学实践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其主要是通过学生不断积累最后通过文字展现出功底的方式。它主要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在自身经历或者文学积累的前提之下进行自我感知和能力创作,是在教学实践当中真正能够将学生语文素养展现出来和发挥学生自主创作能力与多向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在现代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将学生的素质发展、整体进步、心理发展放在第一位,结合实际教学案例,促进作文个性化发展。
一、利用文化语文思想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和老师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在台上传授知识,学生在台下记录笔记。这样的情况下,作文教学课堂上学生大多没有自己的思考,教师也只是为了让学生获得高分而挖空心思,因此,学生的作文当中“假大空”的现象层出不穷、作文形式千篇一律,体现不出当代中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中更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给予学生们自主创新和自主开发的表达机会,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
初中作文教学中常见的有议论文、记叙文等,无论是哪种作文教学,都要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为目的。以七年级上册的课文《皇帝的新装》为例,充满趣味的童话故事想象奇特、人物滑稽可笑、情节荒诞离奇。放在七年级上册里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感受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种自由的气氛,让学生感受到自我写作能力,呼吁学生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从而激发学生自身对于学习的热爱。但是在这之前,教师也应该对这种形式进行指导,给学生创造自由的学习氛围,提供学生自我发展的“土壤”,使学生迸发灵感,从而产生对于写作的兴趣。
二、利用文化语文思想鼓励观察积累
写作是语文生活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很多时候,写作素材才是写作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这就是为什么教师总是要求学生做摘抄本,不断进行优美语句、名人名言等积累学习。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受到年龄、生活经验、观察水平的局限,很难观察到生活中美好的地方。写作源自于生活,没有素材就只能进行无聊而没用的作文写作,教师和家长应该主动引导处于中学这一对外界充满好奇心的阶段的学生主动观察和收集生活中的素材,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有些学生不喜欢写作,拿起笔来无字可写、无话可说,这是因为他们感受不到写作的乐趣,其实,只要细细地观察生活,保持敏感心和好奇心,时刻捕抓生活的美好,就能够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比如面对明月,苏轼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面对无边无际的大海,曹操写出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面对春天,朱自清先生的《春》,春天的花、草、雨等看似平常的事物,在作者眼里,却是不可多得的美丽事物,课文读起来富有童趣,又带有诗的味道。这多个实例,都表现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有了观察的对象,有了可写的东西,兴趣自然而然地产生,不自觉想提起笔来记录,并不断激发自己内心的小想法。这样,个性化发展就得以体现了。
三、利用文化语文思想挖掘教学内容
作文教学中深入挖掘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创造活力,指导学生加以模范训练,抓住细节,抓住人物的精神,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作文教学以课堂为阵地,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核心,但是现在学生进行写作时的“假大空”现象频发,很多学生仅仅只是为了完成作文作业或者应付考试,利用虚假事实凑字数,缺乏真情实感。因此,在作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创作,如活用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推导与解读,“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在现有语文功底的基础下进行反思与创作。在作者看来,父亲的爱是殷切的希望、深沉的爱意、无微不至的關怀,那学生在拿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父爱和自己自身感受到的父爱进行对比时,会有什么感触呢?很多中学生现在都把父母的爱当作是理所当然,很难真正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在作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回顾家长对自己关心的瞬间,从而不仅可以促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还可以利用作文渗透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作文学习的乐趣。
四、利用文化语文思想创新评价方式
在教学发展当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肯定是必要的,但是过于追求个性化或者盲目追求个性化则是不必要的。评价是个性化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但不是教师凭借主观感受单方面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单一评价,而是要在不同层面、不同维度进行评价,从而了解学生整体的学习发展状况以进行写作指导,充分了解学生的优点与缺点,从而做到“扬长避短”“因材施教”。教师大胆进行创新与完善评价形式,体现出评价主体以及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从而激发学生个性,让学生感受到作文写作时应有的活力,展现热情,从而提高水平。教师同时应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肯定修改。肯定修改是指让教师知道学生学会自己主动修改语病和文章中出现的问题,并且通过教授举例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如何引用实例、充实文章内容,来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会认真对待自己的作文,发现文章的不足,还可以独立进行修改,了解不同文章的亮点和长处,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五、结束语
现代教学方式中,作文写作不能只专注于考试和分数,只注重于作文要求,而是要真正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不断观察生活中的小细节,增加文化色彩;对学生进行渗透学习,不断激发学生对于作文学习的活力;最后,老师要创新评价方法等,不断建立学生为主体、老师辅助学习的教育方式,将文化语文思想渗透到作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为学生营造自由的学习氛围,突破固有思维,不断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敏丰.引导个性表达,让学生自由翱翔——浅谈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7.
[2]戴丽芝.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艺术,2017:23.
[3]刘雪芹.基于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J].人文之友,2018:263.
[关键词]文化语文;作文教学;个性化;教学实践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其主要是通过学生不断积累最后通过文字展现出功底的方式。它主要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在自身经历或者文学积累的前提之下进行自我感知和能力创作,是在教学实践当中真正能够将学生语文素养展现出来和发挥学生自主创作能力与多向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在现代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将学生的素质发展、整体进步、心理发展放在第一位,结合实际教学案例,促进作文个性化发展。
一、利用文化语文思想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和老师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在台上传授知识,学生在台下记录笔记。这样的情况下,作文教学课堂上学生大多没有自己的思考,教师也只是为了让学生获得高分而挖空心思,因此,学生的作文当中“假大空”的现象层出不穷、作文形式千篇一律,体现不出当代中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中更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给予学生们自主创新和自主开发的表达机会,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
初中作文教学中常见的有议论文、记叙文等,无论是哪种作文教学,都要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为目的。以七年级上册的课文《皇帝的新装》为例,充满趣味的童话故事想象奇特、人物滑稽可笑、情节荒诞离奇。放在七年级上册里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感受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种自由的气氛,让学生感受到自我写作能力,呼吁学生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从而激发学生自身对于学习的热爱。但是在这之前,教师也应该对这种形式进行指导,给学生创造自由的学习氛围,提供学生自我发展的“土壤”,使学生迸发灵感,从而产生对于写作的兴趣。
二、利用文化语文思想鼓励观察积累
写作是语文生活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很多时候,写作素材才是写作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这就是为什么教师总是要求学生做摘抄本,不断进行优美语句、名人名言等积累学习。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受到年龄、生活经验、观察水平的局限,很难观察到生活中美好的地方。写作源自于生活,没有素材就只能进行无聊而没用的作文写作,教师和家长应该主动引导处于中学这一对外界充满好奇心的阶段的学生主动观察和收集生活中的素材,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有些学生不喜欢写作,拿起笔来无字可写、无话可说,这是因为他们感受不到写作的乐趣,其实,只要细细地观察生活,保持敏感心和好奇心,时刻捕抓生活的美好,就能够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比如面对明月,苏轼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面对无边无际的大海,曹操写出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面对春天,朱自清先生的《春》,春天的花、草、雨等看似平常的事物,在作者眼里,却是不可多得的美丽事物,课文读起来富有童趣,又带有诗的味道。这多个实例,都表现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有了观察的对象,有了可写的东西,兴趣自然而然地产生,不自觉想提起笔来记录,并不断激发自己内心的小想法。这样,个性化发展就得以体现了。
三、利用文化语文思想挖掘教学内容
作文教学中深入挖掘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创造活力,指导学生加以模范训练,抓住细节,抓住人物的精神,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作文教学以课堂为阵地,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核心,但是现在学生进行写作时的“假大空”现象频发,很多学生仅仅只是为了完成作文作业或者应付考试,利用虚假事实凑字数,缺乏真情实感。因此,在作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创作,如活用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推导与解读,“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在现有语文功底的基础下进行反思与创作。在作者看来,父亲的爱是殷切的希望、深沉的爱意、无微不至的關怀,那学生在拿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父爱和自己自身感受到的父爱进行对比时,会有什么感触呢?很多中学生现在都把父母的爱当作是理所当然,很难真正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在作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回顾家长对自己关心的瞬间,从而不仅可以促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还可以利用作文渗透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作文学习的乐趣。
四、利用文化语文思想创新评价方式
在教学发展当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肯定是必要的,但是过于追求个性化或者盲目追求个性化则是不必要的。评价是个性化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但不是教师凭借主观感受单方面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单一评价,而是要在不同层面、不同维度进行评价,从而了解学生整体的学习发展状况以进行写作指导,充分了解学生的优点与缺点,从而做到“扬长避短”“因材施教”。教师大胆进行创新与完善评价形式,体现出评价主体以及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从而激发学生个性,让学生感受到作文写作时应有的活力,展现热情,从而提高水平。教师同时应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肯定修改。肯定修改是指让教师知道学生学会自己主动修改语病和文章中出现的问题,并且通过教授举例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如何引用实例、充实文章内容,来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会认真对待自己的作文,发现文章的不足,还可以独立进行修改,了解不同文章的亮点和长处,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五、结束语
现代教学方式中,作文写作不能只专注于考试和分数,只注重于作文要求,而是要真正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不断观察生活中的小细节,增加文化色彩;对学生进行渗透学习,不断激发学生对于作文学习的活力;最后,老师要创新评价方法等,不断建立学生为主体、老师辅助学习的教育方式,将文化语文思想渗透到作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为学生营造自由的学习氛围,突破固有思维,不断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敏丰.引导个性表达,让学生自由翱翔——浅谈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7.
[2]戴丽芝.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艺术,2017:23.
[3]刘雪芹.基于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J].人文之友,2018: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