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中对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bo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特征鲜明,在基础教育中融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凸显我国现下基础教育的多层次教导作用。因此,要将传统文化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强调基础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的价值,让基础教育阶段的相关学科教师都立足实际的教学现状,优先从自身的教学素质着手完善,继而在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将传统文化教育贯彻在基础教育的全过程,可以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素质提升。
  【关键词】基础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9-0060-02
  Thoughts on Strengthening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in Basic Education
  (The First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of Zhanhua District, Bin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China) WU Jingxia
  【Abstract】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rich connotations and distinctive features. The integra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 in basic education can highlight the multi-level teaching role of my country's current basic educa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basic education, emphasize the value of fusion of basic education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so that teachers of related subjects at the basic education stage are based on the actual teaching status, prioritizing improvement from their own teaching quality, and then continuously improving at the same time as their own teaching level, the implement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basic education can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Keywords】Basic educa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Reflections
  基础教育从一定角度来说是快乐教育、素质教育,不应该只注重文化知识的教学启导,而是灵活地将知识教学集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于一体。因此,在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中,要意识到基础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意识到文化教育的通性,可以让相关教师积极推动基础教育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让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更加稳健、扎实。
  一、在基础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认知停留在表面,观念滞后
  学科教师的教学观念是自身从事教育活动一段时间之后积淀形成的对教育活动的认知结晶。既集中反映了教育全过程的时代性变化,又深刻影响了教育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不同性质存在。只有学科教师拥有正确的、先进的教学观念,后续开展的课程教学活动才可以拥有扎实的基础保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教育观念”也被称为开展教育活动的必要“软件”,是建设现代化优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适应社会实际发展节奏的对应人才的基础保障。但是,现实情况则是,在现阶段的基础教育中,大部分学科教师的教育观念都相对固化、呆板,在初期的教学理念摸索创建之后就容易限于经验式从而停滞,对待教育的态度、看法等陷入主观化视角,缺乏对流动性教育、文化融合教育的全面认知。所以,在基础教育中意識不到传统文化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实际关联。
  (二)教师有关传统文化的专业知识欠缺,科研能力低
  纵观我国近年来的师资力量优化可以发现,已经有不少教育单位对教师力量的多层次差距有所重视。但是,仍然存在不同学校的师资力量有不可调和的教育差距的实际现象。因此,结合学校的实际教学数据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融合,可以知道,大部分学科教师都对传统文化的教学价值挖掘不深,没有切实地理解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教育内涵。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难以通过专业的教学融合将传统文化与基础教育结合起来,具体的文化教育结合结构失衡,在教学手段、教学渠道、教学理念等方面的更新相对缓慢,更别说一些与文化教育实际相关的主题教研了。
  (三)教育手段缺乏创新
  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在一定层面来说属于抽象教育。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平时看综艺节目、电视剧、电影、纪录片等接触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不一定非要局限在学校基础教育框架。因此,学科教师要想在基础教育中加强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教育,就应该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用更加开阔的眼光来看待基础教育。但是,实际情况则恰恰是学科教师融合传统文化开展教育活动时,局限地使用单向灌输法、枯燥的口头说教等,导致学生品味不到文化的趣味性。最终,不仅是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难以实现,也难以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基础教育中的各个学科教育,都难以切实完成优质教育、效率教育。   二、基础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一)课程融合
  传统文化是我国优秀的历史发展积淀产物,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基础教育结合是在现如今的教育改革形势下做好创新教学的必然趋势,也是有效完成多样文化熏陶的必然路径。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多样融合势在必行。但目前,纵观我们熟悉的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等不同阶段的教育可以发现,在学科教学内容之外的延伸教育,学科教师仍然涉及较少,如对我国优秀的剪纸艺术、书法等实质有效的辅助教学内容等均挖掘不足。要想在基础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必须做到二者“课程深化”的实际融合,在课堂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为营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做好铺垫。
  (二)目标融合
  要想在基础教育中做好传统文化的多样教育,提高学生的实际文化底蕴,进而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思想品质、文化素质等,就需要在基础教育中由浅入深、有主次地穿插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找准基础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通性教育目标。继而以现实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展开学科教学活动的细化、设计、反推,让基础教育继承传统文化,体现传统文化的特点和特色。教师有时候都不需要刻意强调传统文化,学生就可以自发地对细节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从自身的好奇心出发探究传统文化,继承并传承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的教育启导与现实的教学目标相契合,最终实现优质育人。
  (三)管理融合
  一般情况下,不同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特性不同,但是学生的学习态势又具有一定程度的阶段通性。因此,要想在基础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深层教育,就需要相关的教育人员摆脱课堂教育的框架约束,在管理工作中加强传统文化与基础教育的融合。即小到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适度管教,大到以年级或者学校为单位的全面管理制度优化,都可以在管理中加入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实效管理内容。如:学校一些标语张贴的传统文化渗透“博学笃志、自强进取”等、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一些传统故事导入讲述等,让文化教育的融合在管理中隐性渗透,凸显内因对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影响。
  (四)实践融合
  将基础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甚至在基础教育中逐层加强传统文化的有效教育,不是为了喊口号,也不是为了让文化的融合教育、传承陈旧化、固态化。因此,要想使基础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质有效,就要意识到基础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最主要也是最必要的一环就是实践融合。只有在课程教学中真正意义上做到综合实践融合,学生才可以在亲身体验中发自本心地感受到传统文化教育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在基础教育中延展的素质教育才可以真实实现,学生才可以在理论性学习与实践操作中感受到文化学习的不设限统一。最终,在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中实现文化教育的实质价值,全面成人。
  三、結语
  综上所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为现在的学生提供正向的成长指导,为他们树立明确的信念指标。还可以在实际的基础教育融合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民族文化自豪感等。因此,在基础教育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今教育的实际衔接过渡点,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后的现代化教育渗透,学生既能学习优秀厚重的传统文化,又能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从而使自己坚定地成长为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许财善.写字教学中如何凸显传统文化教育[J].教育革新,2020(03).
  [2]杨玲,岳圣东.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机制的建立[J].四川戏剧,2020(02).
  (责编  吴   娟)
其他文献
【摘 要】“留白”原是绘画中的一种术语,指国画中常有一些空白,让欣赏者在观看画作时,可以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来补齐画面中的景象,这种技法比直接用色彩来渲染表达更含蓄内敛。“留白”虽是绘画技巧,但留白艺术可以充分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放飞自己的思维,促进学生与文章展开对话,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表现语言能力和情感表达的主舞台。本文结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实例,对留白艺术如何在小学语文中合理应用展
期刊
【摘 要】学困生由于各种原因,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不浓厚,课堂上不能积极参与学习,注意力和思维不能跟上课堂教学的进度,导致学习效率不高,成绩也不理想。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学困生的学习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转化方法,希望能为相关教育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现状;转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基础学科,是在学生启蒙阶段培养其汉语学习兴趣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所必需的科目,此外,其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提高我国学生文学基本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进行了相关阐述,并针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期刊
【摘 要】学生时代,每个学生都是校园大集体中的一分子。在即将走向成年的阶段,校园教育理应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文化意识,让学生成长为优秀的青少年群体,肩负起国家建设和时代发展的重任。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是文化的传承和精神品格的塑造,而非知识层面的教育灌输。构建校园文化体系,进行自信心的塑造,这是高中学生教育管理的重点,是培养健康向上的有志青年的重要举措,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们进行积极的探究和
期刊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强调开展对学生的全面教育,仅对学生进行语文、数学等知识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会限制学生个人素养的发展。但是,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作用,科学课程在教学中无法取得预期的成效。在此之中,家长对科学学习并未形成足够的重视,这种忽视也反映到了学生的实际行为中。本文围绕着小学科学家校互联实施策略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与家长达成良好的合作,构建高效科学课堂,共育科学幼苗。  【关键词】小学科学;
期刊
【摘 要】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要结合时代背景,从学生兴趣和需要出发,彰显学校传统和优势,致力于打造课程的校本特色。校本课程开发还要与学校办学特色相辅相成,能有效体现课程校本化和特色文化内涵。  【关键词】核心素养;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9-0068-02  Thoughts on the Developmen
期刊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发展,人们逐步提出了打造有活力课堂的教学口号,致力于让课堂回归生态教育,彰显学科本质,让学生在灵活、开放、多元的课堂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学科素养。渐渐地,在此口号的影响下,便形成了“五活”课堂理念,即教法活、学法活、思维活、语言活与氛围活。从这五个层面来说,小学英语教师又该如何将“五活”课堂教育理念落到实处呢?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分析,思考构建“五活”课堂的有效做法,以便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改革思潮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各阶段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其中,对当前幼儿教育而言,教师要多采用体现幼儿主体的教育方式,以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意识,为幼儿的后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的教师与幼儿互动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旨在为我国幼儿教育发展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幼儿教育;数学教育活动;师幼互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
期刊
【摘 要】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于未知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缺点是理解能力差。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是比较困扰教师的难题,本文主要介绍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动性;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9-0064-02  On How to Improve the Int
期刊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渐深入,我国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思维性、逻辑性、抽象性,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些内容更加有难度。如果教师不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很有可能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甚至出现厌学的现象。因此要想实现高效教学,就必须构建快乐的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快乐学习;小学低年级;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