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ERVA,大学新概念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y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inerva是所“奇葩”大学,没有校园,不开设基础课,学生们一边周游世界一边通过电脑或iPad上课……Minerva大学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在大学教育界掀起一波又一波巨浪。硅谷风投公司Benchmark Capital投资2500万美元;美国前财政部长哈佛大学前校长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美国前民主党参议员和州长鲍勃·克里(Bob Kerrey)、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史蒂芬·科斯林(Stephen Kosslyn)等大腕们纷纷加入,组建了一支强大阵容的Minerva管理团队。
  教育界黑马Minerva提出了自己的口号——颠覆旧有的大学精英教育模式。
  What it should be?
  ——重新定义大学
  一群渴望知识的学生聚在一起,选择老师?还是一群老师聚在一起,招收学生?前者代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而后者推崇“教授治校治学”。历史已证明,后者成了大学教育的主流。
  20多年前,企业家本·纳尔逊(Ben Nelson)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大学历史》课上,了解到欧洲曾围绕两种大学教育模式进行过争论。但是,当他从喀嚓鱼(Snapfish,经营照片存储和网上冲印服务的公司)退居二线、面对下一个人生转折点时,他重新拾起了这场历史争论,并坚持20多年前自己的观点——大学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
  Minerva大中华区执行总裁罗凯(Kenn Ross)指出,高昂的学费是“教授治校治学”的一大弊端。罗凯本科毕业于米德伯理大学,MBA就读于哈佛大学商学院。他指出,很大一部分学费被用于教授的学术研究、培养博士(在美国读博一般都有奖学金)、建造图书馆……在美国,大学教育消费者本科生认为大学这样的做法不合理,他们所获得的知识不值这个价。尤其是MOOC免费在线课程的出现,更加剧了这种不满情绪。
  “大学教授开的大课,台下几百名学生。学生几乎没有与教授正面交流的机会,教授基本上是让助教们解疑答惑或批改作业。这种教学体验,与在电脑屏幕前听课差不多。”罗凯说。然而,大课和在线课程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收费,而后者免费。
  学费昂贵、大学生毕业后所掌握的技能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在信息革命的大背景下,理想的大学教育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what it should be)?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美国社会。诸如本·纳尔逊的企业家们坚信,互联网颠覆了除高等教育之外的几乎所有行业,而高等教育的变革也迫在眉睫。
  本·纳尔逊递交了自己的答案:Minerva大学。
  以学生为中心
  ——重新定义学习
  究竟应该怎样学习?
  这是一个学习方法论(science of learning)问题。加入Minerva之前,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史蒂芬·科斯林在这个领域是权威人士。他指出,不超过20人的小班教学是最理想的学习环境。所以,Minerva每一个班的学生人数不会超过20人。
  更有趣的是,Minerva不开设基础课。
  虽然几百年来,大学老师都是站在讲台上面对上百名学生演讲,但是,学习方法论认为这个方法并不理想,还不如录制演讲,让大学生们自学这些基础知识。罗凯指出,MOOC的大多数课程都是这类基础课程,“大多数Minerva学生进入大学前,都自学过这些课程,没有学过的,Minerva会列出清单,包括数学、经济学、化学、物理等学科,请他们自学。”对于Minerva学生的自学能力,罗凯信心满满,因为,Minerva招收的学生是精英中的精英,“他们自学能力强,都有资格申请哈佛等常青藤大学。”这些基础课在传统的大学,会占到本科生全部课程的1/4至1/3;而在Minerva,没有一门基础课。
  Minerva还没有“教室”。
  学生和老师都坐在安装有Minerva自主开发的教学系统的电脑屏幕前上课,face-to-face(面对面)交流。罗凯指出,互联网扩大了face-to-face的范畴,通过电脑屏幕的见面也属face-to-face。罗凯体验了这款教学系统。
  “学生和老师的头像实时显示在屏幕上,我感觉有点紧张,因为,每一个人都如同坐在‘教室’的第一排,想躲都躲不了。”当老师或有学生发言时,发言人的头像会单独跳出来变大。更神奇的是,这款系统有“跟踪”功能,它会记录学生的听课情况,并分析听课效果。“比如,通过分析发言次数和内容,或眼球的运动,判断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课。”系统不但会在上课时向授课老师反馈记录和分析信息,以便老师调整进度、关注学生,还会把信息反馈给其他老师,“比如下一节课的老师,以便老师关注这个学生。”
  除了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系统也给困扰大学的近因偏差(recency bias)问题提供了一个参考答题。不少大学生都有这样的体验,老师在期末评分时掺杂了个人主观因素,往往会根据最近一段时间学生的表现给分,却无法综合学生一个或多个学期的表现,即近因偏差。这款系统能帮助老师优化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信息。
  当然,这款系统在“监视”学生的同时,也在跟踪、评估老师的授课情况。即便老师坐在巴厘岛海边授课,也要牢记Minerva的使命——以学生为中心。
  3大技能思维习惯
  ——重新定义分数
  “求职时,一纸本科文凭还不如具有思辨、沟通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美国大学与学院联合会2013年4月发布的一份研究中,93%的受访雇主这样说。这与Minerva所提倡的思辨分析、创新思维和有效沟通的3大能力不谋而合。
  在4年的大学生活中,Minerva要让这3大能力融入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思维习惯(habits of mind)。大一,所有的学生只围绕4大主题——理论分析(formal analyses)、实证分析(empirical analyses)、系统分析(complex systems analysis)和多元模式沟通(multimodal communication),利用跨学科内容为载体,在老师的指导下深入研讨,以便为掌握3大能力奠定基础。   每一个大主题被分成不同的层面。比如,系统分析旨在帮助学生开发理解经济和社会系统的技能,是由进化系统(Evolutionary Systems)、人类行为(Human Behavior)、经济分析(Economic Analyses)和效果分析(Impact Analyses)4个层面组成。每一个层面又被分为若干个小节。
  大一结束时,每名Minerva学生都会暂时拿到每一个主题的期末分数。即便是满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在未来的3年,每一个学生都要在课堂上、项目中和社团等活动中证明自己已经掌握了每一个主题,以及其中的每一个技能。分数会随着展示出的能力而有所波动,毕业时的分数才是真正的分数。
  Minerva相信,大学应教会大学生如何思考(how to think),而不是仅仅是思考什么(what to think),思辨分析、创新思维和有效沟通将系统地教会学生如何思考。
  4年7个国家
  ——重新定义校园
  到了大二,Minerva学生可以选专业了。与此同时,他们要离开美国旧金山,在以后的3年6学期中,每一个学期前往一个国家的Minerva“校园”求学。刚上大一,学生们要选择自己的班——全班同学的全球学习路径一致,一起前往不同的国家。
  谈到Minerva招生时,罗凯强调了准入性(accessibility)。虽然Minerva总部设在美国,却是一所针对全球精英的大学,“Minerva不适合每一个学生,但是,只要是Minerva的人,我们不按国籍招生,也没有招生人数的上限。”目前,常青藤大学的招生政策是门槛高,名额少(high floor,low ceiling),而且绝大多数是美国生源。Minerva要打破这一限制,成为一所真正的全球化大学。
  但是,Minerva在旧金山和其他国家,都没有自己的校园,只有居住地。Minerva所在的每一座城市,都有一个管理团队,负责安排教学,管理学生,以及与城市的各个机构建立长期合作,“每个城市都有大型图书馆,Minerva可能要花几亿美元才能建造与之相媲美的图书馆。”Minerva会与所在城市的图书馆、体育场、健身房等机构合作,“让整座城市都成为Minerva的校园。”
  Minerva还有一个更大的“野心”,它希望把世界的资源整合起来。罗凯展望了十几年后的Minerva学生报纸,那时,Minerva也许会在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校。学生报纸也将在这些国家和地区设立分社,“这样的一份学生报纸堪比一个大型通讯社。”能被Minerva选中的国家和地区都将是世界重要的政治、文化或经济体,比如,香港、东京、柏林……
  4年游学7个国家,Minerva每年收取的学费是10000美元。学费和生活住宿费等合起来,每个学生每年的花费不到3万美元,这钱还不够交常青藤大学一年的学费,而且外国留学生无法在美国申请贷款,“无论学生来自哪里,都应有机会获得高品质的高等教育,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学生能承担得起的学费开始,为他们提供财务援助。”Minerva 大学执行主席鲍勃·克里说。
  第一个电话打给Minerva
  ——重新定义毕业
  除了把大学生打造成社会需要的精英,Minerva还希望成为他们的终身公关公司、猎头和风投……这就是Minerva提出的终身支持计划。
  Minerva也将有自己的校友会,罗凯强调,校友会和终身支持计划不同。前者由毕业生自发组织,后者由Minerva校方主导,为毕业生提供完善的终身职业生涯指导。“我们的学生毕业后打工10年,要创业融资时,希望第一个电话打给Minerva;即便落魄了,也希望第一个电话打给Minerva……”
  罗凯坦言,终身支持计划对Minerva和学生来说起着双赢作用。
  Minerva终身支持计划的第一批学生将计划于2014年秋季入校。2013年9月17日, Minerva 大学正式宣布接收本科生的申请,计划招收15~19 名学生,组成Minerva先锋班。Minerva将为他们提供全额奖学金,在旧金山的大一,他们的课程老师将是如史蒂芬·科斯林这样的世界顶尖级大师。之后,他们将作为Minerva大使周游列国,宣讲他们的大学新体验。与此同时,2015年秋季Minerva计划迎来第二批学生,这一批的学生人数将成百上千。
  计划能否实现取决于一个前提——Minerva取得颁发被承认的本科文凭的资格。否则,Minerva大学只是一个概念。罗凯信心满满,因为2013 年 7 月, Minerva 与美国克莱蒙特大学联盟的成员之一凯克研究院( KGI )达成战略合作。
  不出意外,文凭不成问题。
其他文献
普林斯顿大学:真实与温情无价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康毅滨先生,负责该系在中国的招生工作,因此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中国学生。  “中国学生聪明、勤奋,但也迷茫,功利心比较重,妨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康毅滨认为。  该系每年大约招收25名本科学生攻读博士,系里给他的“中国额度”是4个,而收到的申请有七八十份,只有4%左右的“成功率”。每个申请包主要有这些材料:本科各科成绩单,托福和GRE的考
我们就大学生炒股问题做了一次问卷调查,  共收集到了中国传媒大学234位学生填写的问卷。  其中有大约21%的同学正在炒股,  另外有26%的同学近期有入市炒股的打算。  在炒股的主要动机中,将近7成的人是为了“赚钱”,  有15%的同学是“纯粹因为兴趣”。  在正在炒股的同学中,有69%的同学的股龄在1年以内,  45%的同学股本在1万元以内。  他们中81%股市外的他们  5月20日本来是一个
素食主义者,每天穿黑色套头衫,  大二退学,在硅谷创办一家高科技公司,  梦想通过技术创新改变每个人的生活。这是谁?  答案不是乔布斯,  而是伊丽莎白?霍尔摩斯(Elizabeth Holmes)。  她19岁那年研发出新一代验血技术并申请专利,  紧接着创办了公司Theranos。  Theranos现有700多名员工,估值约90亿美元。  伊丽莎白掌握的股权占一半以上,  30岁刚出头就以4
我给你画了一幅画  当拿到老师布置的社会学调查报告的时候,我压根就没想到要写流浪者——在国内时,由于坑蒙拐骗的新闻太过盛行,我对流浪汉的情绪很复杂,既同情又恐惧,即使来到伦敦,看到窝在街头墙角的年轻人,我也会绕道而行。而有机会接触他们,是因为我那个最有慈悲心的室友妮琳。  “你在煮什么?”有一天,我进厨房,看到妮琳正在不慌不忙地备菜煮水,切好的洋葱丁在菜板上堆成了一座小山,起码得是十几个人的量。“
我的本科专业是生物技术,大三写论文检索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这个词条,于是百度了一下,发现这个植物园是中国科学院的一部分,竟然还招收研究生。后来,西双版纳研究所成了我的考研目标,最终我也如愿以偿。大部分的同学都在高校的实验室开始了研究生涯,而我的研究生生活却从湿润的热带雨林开启。  兰科植物保护:一个也不能少  西双版纳地处东南亚热带以北,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样的地形地貌和优越
徐凯成老师否认网上流传的一篇文章是他写的,  而是他人整理的他讲演的部分内容。  这篇使用了徐老师第一人称的文章,  在转来转去中标题也改了又改,  如《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甚至已经放弃自己!》  《学生得了空心病,30%北大新生厌学》,但意思基本不变。  文中的核心话语是这段:我做过一个统计,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
“我对大学有明确的规划:大一、大二、大三上学期,主要是创业;然后逐渐过渡到备战考研外什么都不做,只学习,当学霸。”吴芃说,“学业上,我是要读到博士,我觉得有这个必要。”  吴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二学生。大学报到后不久,他成立了公司,一年后上线App应用Campus学生团队管理系统。就读于社会工作专业,吴芃组建了一个小团队,发起了“琢玉”计划,以社会工作的方式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已经在全国几十所
S教授被处理,康宸玮发帖“也算实现了我的初衷”。康宸玮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大四学生,从2016年4月开始,他用几个月的时间采访、调查,写出了13000多字的《沉默的铁狮——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校园性骚扰调查纪实报告》。康宸玮的报告投石入湖,引起社会对校园安全的关注,不端者被处理(北师大再次调查确认后,报告中的S教授被免除博士生导师资格,撤销副院长职位,留校察看)。  康同学刚发表报告时我刊就采访
这位年轻的华人女教授在著名苛刻的ratemyprofessor学生评教网站上将近满分的学生打分。我不禁好奇,是怎样的一种个人魅力可以克服种族、语言以及文化背景的三重差异使得她获得如此高度的评价。  初见Joyce,她一身随意的条纹T恤和牛仔裤,披着中长卷发,干净的淡妆下温柔的眼神和亲切如姐姐的笑容,让我一时无法将她与professor这个头衔联系在一起。她娓娓道来自己这十多年的经历,谈吐间散发出来
习得“决定自己”的本事  中学时,周忆已经确定要学英语专业。19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对周忆来说,听广播里的电影录音剪辑是一种娱乐。因为总听外国电影录音剪辑,初中后,她对英文课充满了期待。等实际接触到教材,发现全是革命口号,老师念英文的音调跟配音演员偶尔冒出来的英语发音很不一样,“怎么那么难听”。当时班里大部分同学都把上英语课当成一个玩笑,因为学英语似乎百无一用,像一件可有可无的装饰品。周忆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