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漫画是日本流行文化中影响最大的一种。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幻想漫画,主角往往拥有吓人的能力和手段,背负了拯救劳苦大众的命运。体育漫画也一直是长盛不衰的主题,主角必须自己或者带着自己的队伍战胜强大的对手拿到最高的荣誉。笔者最讨厌的少女漫画里则充斥着让人审美疲劳的美女帅哥和千篇一律的爱情故事。
按日本人“过5000万册即为神作”的概念,目前超过5000万册的40多部漫画,基本上不超出这些主题。
但在这些神作中有一个另类,就是《蜡笔小新》。
《蜡笔小新》作者臼井仪人出生于日本琦玉县春日部市,家庭极为普通,高中毕业之后在一家设计专门学校(相当于中国的大专)里半工半读学习设计制作。但最终因为家庭条件的问题而退学,进入了一家广告设计公司工作,业余时间和所有的日本漫画爱好者一样,画一些漫画,给杂志社投稿。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8年,直到1987年臼井仪人29岁那年,他的漫画《不良百货店物语》终于拿到了双叶社的漫画新人奖,从此开始了职业漫画家的生涯。
1990年,《蜡笔小新》连载开始,这部漫画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累计销售达到了6500万册,被翻译成14国文字,其动画作品在30个国家播出。从此奠定了臼井仪人在漫画界的地位。
《蜡笔小新》成功之处就在于它过于平凡,平凡得几乎没有主体思想。作者臼井仪人把主人公小新设定的极为简单:出身在一个极为普通的日本家庭里,妈妈是家庭主妇,有着所有日本家庭主妇都有的爱看帅哥、爱看电视、爱买没用的东西之类的毛病。爸爸是一个普通职员,好色、怕老婆、爱喝酒。而主人公的小新,是一个没有超能力(虽然有时候他会模仿咸蛋超人)、没有野心、长得不帅也不算丑的5岁小男孩,所拥有只是强烈的好奇心和想像力而已。
但就是这么一部剧情简单、人物简单、画风简单的漫画却位列日本漫画神作之列,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遇到了出乎意料的褒贬争议。
1992年《蜡笔小新》动画片开播,一开始收视率只有4%,但一个月后就跳到10%,此后一直保持在20%左右。其中4岁到12岁年龄段的收视率高达67.6%,也就是说日本这个年龄段半数以上的孩子都在看《蜡笔小新》,正当臼井仪人和电视台为此欢欣鼓舞的时候,却收到了全国各地家长的投诉。他们反映,因为看了《蜡笔小新》孩子们开始模仿小新的行为,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想像一下吧:孩子们也像小新一样嘲笑妈妈“洗衣板”平扁的胸部;和妈妈一起逛百货公司,妈妈如果不买玩具给他就掀起她的裙子大声说出内裤的颜色之类,此外还有在冰箱里凉快、跳大象舞、和不认识的大姐姐搭讪……天哪,光想像就太恐怖了,于是家长们强烈要求封杀《蜡笔小新》,在日本PTA协会(日本家长联合会)的调查中《蜡笔小新》长年高居“最不想让孩子们看的动画片”的榜首位置,被誉为日本最邪恶、最恶俗的低龄动画片之一。
这样的批判可不仅限于日本,在中国国内《蜡笔小新》也没少受家长和教育人士的批评。在韩国,儒教主义者以“孩子居然能如此戏弄父母”为由强烈批判《蜡笔小新》。更离谱的是在西班牙,西班牙社会劳动党直接抨击《蜡笔小新》是“不知廉耻对教育无益”的动画片,虽然没有封杀,但《蜡笔小新》归为了深夜节目。
另一方面,对《蜡笔小新》很多评论家和教育家都给予“这才是表现幼儿内心的国民动画,应该让父母带着孩子们一起看”的积极评价。2006年小新被搬上了中学的公民教科书,2007年小新还拍了小新一家如何预防地震突发事件的公益广告,在面向幼儿的紧急地震通知的小册子中登场。
就连一向高傲、对一般动画作品很少能看上眼的日本高达之父、号称机器人动画第一人的富野由悠季也破例对《蜡笔小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制作动画片《返乡战士》的采访中称:“这回的对手应该是《蜡笔小新》了。那部剧场版《大人帝国的反击》太有趣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作者臼井仪人有点啼笑皆非,因为他本来画这部漫画的时候就没想画幼儿漫画,而是想画一部成人的讽刺漫画。结果被漫画社和电视台会错了意,一直作为面向低年龄段的漫画和动画处理了。
但事已至此,臼井仪人也没有办法。《蜡笔小新》的社会现象已经形成,再发表声明也不可能改变一般人对这部漫画的印象,只能改变自己的一些“不良风格”,减少一些小新对大人的讽刺,但招牌的“大象舞”和结尾小新露出半个屁股的镜头依然存在。
其实细细分析小新的行为,基本上都是一般男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因为他明白自己只有5岁,所以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可以胆大妄为,大不了也就是给老妈K一顿而已。幽默、好色、能伸能屈、见风使舵、语言机智大胆而又行为笑料百出,无不体现了一个市侩的成年男子特点。而其作者臼井仪人却为人极为低调,即使是成名之后也从不让媒体公布他的照片,以至于很少有“粉丝”见过他。他周围的人对他的印象也是言语不多但每次都很有礼貌的打招呼,孝顺父母,非常认真,和他笔下的小新是完全相反的人。
也许正是因为日本的传统教育,塑造了臼井仪人的性格,但在臼井仪人的内心深处也渴望拥有像小新那样童言无忌的生活。正如臼井仪人所说:“如果把我变回到5岁的年龄,我也许会像小新那样生活吧。”
2009年9月11日,出游的臼井仪人不幸坠崖身亡,又一个伟大的漫画家离我们而去了。臼井仪人最喜欢的歌手桑田佳佑在得知臼井仪人去世的消息后,在自己节目最后的歌曲中改编了歌词,唱出了“谢谢蜡笔小新带给我的梦”。同样,这也是看着漫画长大的众多小新迷的心声。
感谢臼井仪人创造了蜡笔小新。如今已经走向社会的笔者,在劳累了一天之余想看漫画动画调节一下神经的时候,想看的不是初中最爱读的《圣斗士》,也不是高中最喜欢的《灌篮高手》,而是充满童趣的《蜡笔小新》,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臼井先生会想拥有小新那样的童年。
最后真诚的道上一句:臼井先生,您一路走好。《蜡笔小新》一定会成为漫画史上的丰碑,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度过他们美好的童年的。
按日本人“过5000万册即为神作”的概念,目前超过5000万册的40多部漫画,基本上不超出这些主题。
但在这些神作中有一个另类,就是《蜡笔小新》。
《蜡笔小新》作者臼井仪人出生于日本琦玉县春日部市,家庭极为普通,高中毕业之后在一家设计专门学校(相当于中国的大专)里半工半读学习设计制作。但最终因为家庭条件的问题而退学,进入了一家广告设计公司工作,业余时间和所有的日本漫画爱好者一样,画一些漫画,给杂志社投稿。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8年,直到1987年臼井仪人29岁那年,他的漫画《不良百货店物语》终于拿到了双叶社的漫画新人奖,从此开始了职业漫画家的生涯。
1990年,《蜡笔小新》连载开始,这部漫画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累计销售达到了6500万册,被翻译成14国文字,其动画作品在30个国家播出。从此奠定了臼井仪人在漫画界的地位。
《蜡笔小新》成功之处就在于它过于平凡,平凡得几乎没有主体思想。作者臼井仪人把主人公小新设定的极为简单:出身在一个极为普通的日本家庭里,妈妈是家庭主妇,有着所有日本家庭主妇都有的爱看帅哥、爱看电视、爱买没用的东西之类的毛病。爸爸是一个普通职员,好色、怕老婆、爱喝酒。而主人公的小新,是一个没有超能力(虽然有时候他会模仿咸蛋超人)、没有野心、长得不帅也不算丑的5岁小男孩,所拥有只是强烈的好奇心和想像力而已。
但就是这么一部剧情简单、人物简单、画风简单的漫画却位列日本漫画神作之列,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遇到了出乎意料的褒贬争议。
1992年《蜡笔小新》动画片开播,一开始收视率只有4%,但一个月后就跳到10%,此后一直保持在20%左右。其中4岁到12岁年龄段的收视率高达67.6%,也就是说日本这个年龄段半数以上的孩子都在看《蜡笔小新》,正当臼井仪人和电视台为此欢欣鼓舞的时候,却收到了全国各地家长的投诉。他们反映,因为看了《蜡笔小新》孩子们开始模仿小新的行为,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想像一下吧:孩子们也像小新一样嘲笑妈妈“洗衣板”平扁的胸部;和妈妈一起逛百货公司,妈妈如果不买玩具给他就掀起她的裙子大声说出内裤的颜色之类,此外还有在冰箱里凉快、跳大象舞、和不认识的大姐姐搭讪……天哪,光想像就太恐怖了,于是家长们强烈要求封杀《蜡笔小新》,在日本PTA协会(日本家长联合会)的调查中《蜡笔小新》长年高居“最不想让孩子们看的动画片”的榜首位置,被誉为日本最邪恶、最恶俗的低龄动画片之一。
这样的批判可不仅限于日本,在中国国内《蜡笔小新》也没少受家长和教育人士的批评。在韩国,儒教主义者以“孩子居然能如此戏弄父母”为由强烈批判《蜡笔小新》。更离谱的是在西班牙,西班牙社会劳动党直接抨击《蜡笔小新》是“不知廉耻对教育无益”的动画片,虽然没有封杀,但《蜡笔小新》归为了深夜节目。
另一方面,对《蜡笔小新》很多评论家和教育家都给予“这才是表现幼儿内心的国民动画,应该让父母带着孩子们一起看”的积极评价。2006年小新被搬上了中学的公民教科书,2007年小新还拍了小新一家如何预防地震突发事件的公益广告,在面向幼儿的紧急地震通知的小册子中登场。
就连一向高傲、对一般动画作品很少能看上眼的日本高达之父、号称机器人动画第一人的富野由悠季也破例对《蜡笔小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制作动画片《返乡战士》的采访中称:“这回的对手应该是《蜡笔小新》了。那部剧场版《大人帝国的反击》太有趣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作者臼井仪人有点啼笑皆非,因为他本来画这部漫画的时候就没想画幼儿漫画,而是想画一部成人的讽刺漫画。结果被漫画社和电视台会错了意,一直作为面向低年龄段的漫画和动画处理了。
但事已至此,臼井仪人也没有办法。《蜡笔小新》的社会现象已经形成,再发表声明也不可能改变一般人对这部漫画的印象,只能改变自己的一些“不良风格”,减少一些小新对大人的讽刺,但招牌的“大象舞”和结尾小新露出半个屁股的镜头依然存在。
其实细细分析小新的行为,基本上都是一般男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因为他明白自己只有5岁,所以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可以胆大妄为,大不了也就是给老妈K一顿而已。幽默、好色、能伸能屈、见风使舵、语言机智大胆而又行为笑料百出,无不体现了一个市侩的成年男子特点。而其作者臼井仪人却为人极为低调,即使是成名之后也从不让媒体公布他的照片,以至于很少有“粉丝”见过他。他周围的人对他的印象也是言语不多但每次都很有礼貌的打招呼,孝顺父母,非常认真,和他笔下的小新是完全相反的人。
也许正是因为日本的传统教育,塑造了臼井仪人的性格,但在臼井仪人的内心深处也渴望拥有像小新那样童言无忌的生活。正如臼井仪人所说:“如果把我变回到5岁的年龄,我也许会像小新那样生活吧。”
2009年9月11日,出游的臼井仪人不幸坠崖身亡,又一个伟大的漫画家离我们而去了。臼井仪人最喜欢的歌手桑田佳佑在得知臼井仪人去世的消息后,在自己节目最后的歌曲中改编了歌词,唱出了“谢谢蜡笔小新带给我的梦”。同样,这也是看着漫画长大的众多小新迷的心声。
感谢臼井仪人创造了蜡笔小新。如今已经走向社会的笔者,在劳累了一天之余想看漫画动画调节一下神经的时候,想看的不是初中最爱读的《圣斗士》,也不是高中最喜欢的《灌篮高手》,而是充满童趣的《蜡笔小新》,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臼井先生会想拥有小新那样的童年。
最后真诚的道上一句:臼井先生,您一路走好。《蜡笔小新》一定会成为漫画史上的丰碑,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度过他们美好的童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