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重新审视与实践探索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da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也越来越得到语文教育界人士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特别关注,教学研讨的热情高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许多实际问题。笔者认为从理性高度重新审视,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创新提高,以教材建设为突破口规划高职语文课程,及时澄清一些模糊观念以达成共识十分必要。
  [关键词]大学语文 课程建设 实践探索 创新
  [作者简介]袁青山(1954- ),男,陕西扶风人,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汉语教学、大学语文教学及其课程建设研究。(陕西 凤翔 72140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7-0133-02
  
  近期参加了教育部高校教师培训学习,聆听了南开大学教授陈洪先生教学团队几位专家关于“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精彩报告,受益匪浅,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以及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结合近几年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方面的实践探索,针对目前高职语文教学目标定位、教材选编使用、教法学法研讨等方面出现的各执己见、莫衷一是的实际现状,笔者认为从理性高度重新审视,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创新提高,及时澄清一些模糊观念以达成共识十分必要。
  
  一、“大学语文”课程建设要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
  
  我国高等学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已有二十多年的实践经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也越来越得到语文教育界人士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特别关注。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潜心钻研,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特别是在教材建设方面,可谓百花齐放,各有千秋。近期媒体消息,全国公开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就有一千四百多种,有心人核实查阅,统计结果仅冠以“大学语文”名称的也达七百多种。对此,有同仁感慨,大学语文教材名目繁多,自选自编,各自为政,令人眼花缭乱。呼吁规范统一大纲,编写通用教材,以改变目前大学语文教学混乱之现状。
  笔者认为,教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是某一学科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前沿阵地和突破口,一种教材集中体现和传播着一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大学语文有如此多样化的教材,正充分显示出参与这一课程建设的实践者们热情高涨,精神可嘉。教育改革需要开拓创新的精神,更需要执著进取的带头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基本实现了“一纲多本”,师生自主选定教材的目标,高校课程改革更应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教材编写也要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着想,在倡导百花齐放中辨别良莠,在改革探索中以求创新。刚刚起步就讲统一,立规矩,这并非切合实际,弯路谁都不想走,但要成功,曲折实属必然。客观地讲,大学语文教学成果尽管有目共睹,但目前仍有许多重大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就现行使用的几百种教材而言,其存在的问题的确不容忽视。无论是《大学语文》《高等语文》,还是《大学国文》《大学人文》,多数是在“品位高”“容量大”上做文章,教育对象的定位主要是理工本科生,真正适合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实际的教材并不多见。面对这一现实,我们不能只是指手画脚地埋怨,而应该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探讨实践,积累经验,促其逐步完善。
  
  二、高职语文课程规划要重视以教材建设为突破口
  
  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使高等职业教育很快成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别。重视和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高等职业教育的重任。我校经过几年的努力实践,已初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由笔者与他人合作主编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大学语文》(2004年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07年修订再版),以其独有的创新思路、特色鲜明的编排体例和切合实际的选文内容得到同类院校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同,并荣获“2007年陕西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编写此类教材,我们虽是初步尝试,但参与实践的经历,对进一步探索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不无启示。
  1.正确把握定位是前提。目前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但得到公认的好教材却为数极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定位把握不够准确,工具论、人文论、基础论、素质论、审美论、语感论等,各持己见,莫衷一是。由此而孕育的大学语文教材也出现了畸形怪胎,语文教材变成了“实用手册”“应聘指南”“德育读本”“社科大全”。作为全国高校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语文,实施统一的教学大纲确有难度,也不现实,但施教者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意义应该达成共识。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基于此,我们应该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出发,对大众化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定位深入探讨,重新审视,在总结多年来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把握方向,明确定位。而且达成立足大语文观,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突出综合性,加强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文本解读、感悟鉴赏和表达能力,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多功能作用的基本共识。
  2.创新探索显特色。编写一本适合高职高专教育实际的大学语文教材,必须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要深入研究探讨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规律、培养目标、生源实际、师资力量、课程结构,以及不同专业教学的基本任务和要求。不能以简单的降低要求、缩小范围、减少容量或片面追求实用来代替对高职语文教育实现预期目标的理性思考和科学认知,要在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积极探索语文教育对大学生继续学习、全面发展、成才就业、服务社会的促进和帮助作用。我们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从大专学生文化素质的实际出发,审视多年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利弊得失,学习借鉴同类教材编写的成功经验,博采众长,探索创新,本着“精当、好教、易学、有效”的基本原则,集思广益构建出富有鲜明特色的教材体例框架。教材主体结构按照“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不同层面分块组编,既体现系统性、综合性,又突出侧重点。每一编按不同标准要求划分文选单元,便于教,利于学。各编起始有概述,编后有附录,既可供学生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又给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必要的信息资料和研读空间。每个单元前后的“导读指要”“探究实践”与每篇课文前后的“学习提示”“思考练习”密切相关,要求层次不同,学习侧重有别。这些结构特点既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也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3.团队协作出成果。编写高质量的教材,不仅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和把握课程定位、编写意图和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更需要从实践中选拔组织一支业务精湛、事业心强、富有社会责任感的高水平教学骨干承担重任,共同协作。这是我们的真实感受,也是组建编写团队的基本要求。我们与出版社共同协作,在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浩教授的指导下,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推荐和选拔符合条件的参编人员。这些来自同类院校教学第一线的骨干教师,非一地一校,非师徒相邀,所以合作共事的时候,信息多、偏见少、有共同语言、能相互理解。这些学者虽说算不上权威专家,也没有过多的学术头衔,但他们都是多年站立讲坛承担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人,有许多第一手资料和丰富的经验。在教材建设上,他们最有发言权,他们不迷信,有自信,认同集体的智慧。参与编写人员当中有的曾自编教材,尝试改革;有的承担课题,研讨热烈;有的撰写文稿,发表见解;有的课堂实践,教改领先。组建一支强有力的骨干队伍,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攻不破的难关。这样的做法也就避免了在教材建设中出现的编者高高在上,凭空想象,闭门造车,严重脱离实际的不良现象。
  4.精选教材内容保质量。选编教材内容是确保教材质量的实质性工作,这就需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遵循语文学科的自身规律,用敏锐公正的眼光确定取舍。那种以个人兴趣好恶断定优劣的主观偏见是不可取的,我们坚持选文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选文必须服从教学需要的原则。作为教科书,典范性和有效性很重要,尤其是面对高职高专学生,我们既要考虑与中学的普及性文化知识的衔接,又要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际需要出发,入选的教材篇目力求文质兼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点鲜明、难易适度、便于学习。经典名篇,突出重点,体现代表性;时文习作,切近生活,求真写实,反映时代气息。为保证选文的典范性、综合性、针对性和可读性,我们对一些传统的优秀篇目,即使与中学教材重复,也没有随意舍弃,因为不同的学习层次,要求不同,再次学习自然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对有争议的选文,我们都以负责任的态度,集体研讨,反复斟酌,比较鉴别,决不草率从事。
  5.改进教法学法重效果。一本好的教材要全面有效地实现课程的预期目标,还应该特别注意对“教法”和“学法”给予积极引导。目前学生普遍反映高校的大学语文课学起来没劲,这除了教材内容比较陈旧,不切合实际等原因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大学课堂教法单一,课堂教学满堂灌、程式化,学生成了工具和容器。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就特别注重从学生的角度去审视教学内容,设计实践习题。设置恰当的课前导读提示和课后探究实践,两者前后呼应,紧密联系,鼓励学生进行协作探究,为教法、学法的改进提供了思路。同时,我们还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这就改变了以往“思考题学生想,练习题老师讲,高谈阔论一言堂,篇篇教学老三样(题解、分析、总结)”的缺乏生机和活力的教学陋习,从内容到教法、学法全方位地保证了大学语文课程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任重道远,改革提高还需不懈努力
  
  通过几年来参与教材建设和亲身执教的实践,我们深感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意义重大,也更加感到教材建设的任务艰巨,教法、学法改革任重道远。诸如目前存在的教学地位边缘化、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学手段较落后、评价体系不健全、认识定位有偏见、育人理念有待改变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探讨,达成共识,在改革发展中创新提高,逐步解决。经过参与课程建设实践、研讨和培训学习,解读陈洪先生教学团队专家的“好文章”,我们受益匪浅,而几年来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也使我们很受鼓舞,对我们更进一步深入思考和实践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凡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只要我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正视现实、立足长远;少一点陈见埋怨,多一些沟通理解;少一点指责空谈,多一些探索实践;少一点权威迷信,多一些勇气自信;少一点利益计较,多一些事业奉献,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就会健康发展逐步完善,大学语文教学研究及精品课程建设也一定会呈现出令人可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袁青山,李美歌,李科林.大学语文[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高雅洁,郝春生.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7(3).
其他文献
[摘要]学分制的推行有效地促进了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但也暴露了高职院校课程的一些弊端。如何在学分制的条件下开展课程改革是当前高职高专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文章在分析课改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优化课程体系、基于岗位需求整合课程内容,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等课程改革途径。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分制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韦健涛(1967- ),女,广西柳州人,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
实行成本管理,强化成本核算,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应重点注意:实行科室核算,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实行成本核算,进行效益分析;加强物资管理,降低消耗水平.
高校体育部门如同一个小社会,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之间彼此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网络,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推动高校体育工作的内驱力,对高校体育工作意义
现代医院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医院管理又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在现代医院管理活动中,管理人员个体的心理研究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重视它的存在,
1.政府资金政府资金是来源于政府拨款的资金,也称为纵向资金收入.由于地方病防治科研单位的社会公益性特点,政府资金是地方病防治科研单位的主流资金.
[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进入学校,增强了学校管理、教育和教学能力。计算机网络教学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 教学质量 教学水平 校园网  [作者简介]湛静梅(1978- ),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师范学院滦州分校助教,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教育;何晓霞(1980- ),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师范学院滦州分校助教
[摘要]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强调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性课题进行探索,最后基于问题解决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信息技术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文章探讨了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来实现,以达到信息技术学科资源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研究性学习 设计 方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要求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和行为准则.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服务行为、价值规律将始终发挥调节作用.研究建立医疗卫生事业
用矢量图来分析丰田A340E自动变速器动力反传是能直观、快速得知发动机在该档位是否具有制动作用,然后通过试车可以用来判断各个执行元件坏在什么地方。
罗兵,高级工艺美术师,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学院工业设计系,长期从事包装产品设计及教学工作。作品获得国内外专业设计大赛各类奖项数十项,包括”世界之星””中国之星”等大奖。曾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