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

来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jia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由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自由时间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基础性内容,实践自由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核心内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最高体现。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角度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增加人的自由时间、实现人的实践自由、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方面分别具有重要的激励功能、催化功能和导向功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9)05-0089-03
  
  长期以来,一些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存在着这样一种错误倾向,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进行意识形态宣传的手段,限制了人的自由,更有甚者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思想控制”或者是“洗脑”。如果仅从工具性的角度来看待思想政治教育,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误读,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进行研究与探析。
  
  一、马克思主义自由时间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
  
  1.马克思主义的自由时间观
  自由时间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基础性内容。所谓自由时间是指“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以至于星期天的休息时间……”[1]这里,马克思所说的自由时间是指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包括发展时间和休闲时间两部分。“个性得到自由發展,因此,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减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2]所以,自由时间获得是人迈向自由之境的前提。
  马克思认为,增加自由时间的根本途径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的时间大体上可以分为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两大部分,所以,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成反比关系。“无产阶级……认识到只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把剩余劳动时间转变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时间……才能实现每个人乃至全人类的自由发展。”[3]可见,剩余劳动时间是自由时间的基础,与自由时间成正比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剩余劳动时间可以而且应该转化为自由时间。总之,当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时间就会减少,劳动时间里的剩余劳动时间就会增加,自由时间也会得到相应的增加。
  2.思想政治教育在增加人的自由时间方面具有重要的激励功能
  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人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责任感和主体性的增强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对人的自由时间的增加起着关键性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激励、情感激励、奖惩激励和榜样激励能够有效地提升人的这些素质。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激励和情感激励可以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努力创造民主条件和民主氛围,疏通广开言路的各种渠道与途径,帮助受教育者消除思想上的顾虑和误区,充分发扬民主原则,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受教育者充分行使主人翁权利,让受教育者广泛地参与对重大问题的决策、对领导的监督和质询,这种民主激励能够充分激发人的主体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注重情感投资,因为情感需求是人的最基本需求。“美国的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因素,如公司政策、监督、工资、工作的条件、同事关系等是保健因素,它不能直接起激励职工的作用,但能够预防职工产生不满;而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因素则是激励因素,包括成就、上级赏识……”[4]可见,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公平、公正、公开地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特别是精神需求,那么就能够真正地起到激发人的主体性,增强人的责任感的作用。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榜样激励和奖惩激励可以有效地提升人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一面旗帜,具有生动性、直观性、鲜明性的特征,容易引起人们在感情上的共鸣;同时,榜样也是一种活生生的目标,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人们所熟悉的典型人物,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渗透性,容易引起人们在行为上的模仿。因此,将那些由于掌握了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而提高工作效率的受教育者树为典型,同时恰当地运用奖惩机制对这些典型给予适当的、合理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于工作效率低的受教育者给以适当的惩罚同时辅以必要的教育,在荣誉和奖惩的激励与鞭策下,先进人物将更加先进,后进人物由于有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也将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这样,就会形成先进更加先进,后进赶先进的良性发展局面,使整体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得以提升。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自由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催化功能
  
  1.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自由观
  实践自由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核心内容。“诚然,劳动尺度本身……是由必须达到的目的和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必须由劳动来克服的那些障碍所提供……外在的目的失掉了单纯外在的必然性的外观,被看作个人自己自我提出的目的,因而被看作自我实现、主体的物化,也就是实在的自由”[5],“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6]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实践自由观是指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和把握制约人活动的客观必然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要获得这种实践自由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实践活动,这是实践自由的基础和源泉,离开实践活动,自由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是要去认识世界,这是人获得实践自由的前提,认识世界就是要认识自然界发展的必然性、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人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对这些必然性认识的越深刻、越全面,人们做出决定或选择的那种能力就会越强,人也就会越自由,反之,就会越不自由;三是要去改造世界,这是人获得实践自由的标志,人只有在遵循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去改造世界才能把自身本质的力量充分的展现出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活动就是自由的活动,这种活动的主体就是自由的主体。
  2.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现人的实践自由方面具有重要的催化功能
  催化一词有加速、推动、促进等涵义,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现人的实践自由方面凸显的催化功能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二是通过书本获得间接经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认识世界属于第二条途径,这样不仅可以认识的更系统、更全面,还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世界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受教育者内化这些知识并加以运用,就能够掌握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使受教育者明白制约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因素不仅有客观自然规律和社会历史规律,还有个人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生活经历、历史传统、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思维的水平、能力的高低等,即要求受教育者认识自己,认识和突破自身的必然性。恩格斯说过,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原始人仍然束缚在自然界之中,不了解自身,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形成了超自然的异己力量的观念,故原始人是没有自由可言的。所以不认识人自身的必然性,同样不可能获得自由。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人们对世界的改造。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为了内化而内化,更重要的是在于外化。结合经济工作、业务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之一。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7]这里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指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等,这也就清楚地指出了文化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帮助人们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因此,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了人们在实践中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
  
  1.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最高体现。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使得占人口少数的统治阶级得到了自由和发展的垄断权,而多数人则不得不为满足最迫切的生存需要而斗争,失去了自由和发展的可能性。因此,他们公开宣告:“不可避免的共产主义革命……是个人自由发展的共同条件。”[8]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向全世界宣告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9]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实现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人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10]其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与发展,这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程度的标志,因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其三是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这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综合表现,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个人主体性水平的全面提高,也就是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是个人独特性的丰富与发展,即个性的趋同化、模式化将被打破,每个人都将呈现出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个性。
  2.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
  导向有指引、引导、指出等涵义,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方面凸显的导向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指引、指出、引导作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理想性,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够实现,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又是一个过程性的概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性。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指引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方向。适应超越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既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实际状况,又要超越原有的基础,符合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所谓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既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要求,但也含有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要求的因素。因此,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及自由个性的塑造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受教育者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指培养他们的体力、智力和创造力,这是实现人的劳动能力的基础;对受教育者素质的培养主要是指对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表现为他们的德、智、体、美诸方面素质的提高;对受教育者自由个性的塑造是指尊重他们发展自己个性的自主性、自觉性和自愿性,提倡个性发展的多样化,打破标准化、统一化、趋同化的模式。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12]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13]它们共同指引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方向。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指出了人的社会关系丰富与发展的途径。社会化是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促进人的社会化的有效方式,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人们如何去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与自己人生的关系、与政治、道德和法制的关系。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这有利于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与发展。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强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强调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是我们党在社会发展认识上的理性回归,把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目的而不是手段,这对于促进人与资源、环境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内容,文中仅从自由时间观、实践自由观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这三个方面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增加受教育者的自由时间、实现受教育者的实践自由、促进受教育者自由全面地发展方面所凸显的激励功能、催化功能和导向功能。在自由与历史规律的关系,自由与法律的关系,自由与时代的关系,自由与真、善、美的关系,三大社会形态中的自由以及自由个性的理想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还发挥着其他诸如育人、凝聚、保证、转化、协调等许多重要的功能,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94.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8-219,112.
  [3]陈刚.人的哲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106.
  [4][12][13]張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9,127,129.
  [6][8][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5,516,330.
  [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
  [9][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56.
   [责任编辑:刘慧婷]
其他文献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是社会了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情况的重要途径,稀土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相关企业在资源可持续利用、环保等方面有特殊且重大的社会责任,研究稀土企
近年来磷肥施用量逐渐增加,土壤磷素逐年积累,磷素的流失所引起的水体环境污染问题也备受关注。三峡水库建成后在库区周边形成落差30m的消落带,由于消落带土壤受到周期性的淹
在稻田生态系统中,水分和氮素是水稻生长过程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两大肥力因子,同时也是人为调控最为频繁、力度最大的作物生长环境因子。充分发挥水氮耦合效应可以提高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因氮素流失带来的环境风险。本文以Ⅱ优838为材料,湖北潮土为供试土壤,通过2轮稻麦连作柱栽试验研究了2种灌溉模式(FW:土表淹水3cm;CW:保持土壤湿润但土表不积水)和4个氮肥水平[N0,N1(N 12
安徽省人口数量众多,但是随着工业和城市的快速发展,耕地地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实现人口、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平衡发展,必须加强对耕地地力的研究。安徽省于1978年开始第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将生态方法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创新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新途径、新方法,体
摘要:农民工群体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其特殊性,主要在于因心理缺失而导致的思想困境。社会支持对于缓解农民工群体的心理缺失和思想困境,发挥了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社会支持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以提高效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利用社会支持的新途径。因此,需要对社会支持资源进行一定的整合,以建构农民工社会支持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农民工; 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 G6
摘要:针对现代性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的变化,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從现实的对象主体出发,教育的过程是加强与对象主体的沟通,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对象主体的主体性,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对象主体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现代性; 思想政治教育; 对象主体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9)05-0053-04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
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的研究关系到粮食安全与经济稳定等问题,严重影响工业的开发与农业的生产效率,有助于更清晰的认识到区域资源利用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缓解人地矛盾,促进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客观分析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的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状况,本文在分析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水土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研究区土地开发量、水资源总量等数据,构建更
2003年5月银行间外汇市场日均成交量增加,外汇供大于求顺差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继续保持稳定。 In May 2003, the average daily trading volume of the inter-bank forei
摘要:法国高校设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涉及领域广泛、类别繁多,校际差异明显。总体来看,包括品德教育、政治法律教育、国计民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历史人文熏陶。了解法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法国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2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9)05-007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