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研究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明确几种新型杀菌剂及其混用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为小麦病虫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了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等药剂单用或混用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单用及与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混用均对小麦赤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增产效果较好。大面积推广应用时,建议用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1200mL/hm2或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750mL/hm2+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300g/hm2,在小麦始见花期第1次施药,间隔7d再施药1次,连续施药2次,对小麦赤霉病防效达90%以上,增产率可达20%以上。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药剂;混用;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5;S48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7-0118-02
  小麦赤霉病(Gibberella zeae (Schw.))是安徽省小麦上的主要病害[1],近年来重发频率增加,严重影响了小麦的高产、稳产和品质。为明确几种新型杀菌剂及其混用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为小麦病虫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开展了该项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概况 试验在庐江县台创园新渡村小麦田中进行,试验田前茬为水稻,小麦于2017年11月13日播种,播种量300kg/hm2;供试小麦品种为宁麦13,长势较好。试验田地势平坦,肥力中等,质地中壤,pH5.5,有机质1.89%。各小区栽培条件、小麦长相均匀一致。
  1.2 供试药剂 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80g/L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430g/L戊唑醇悬浮剂(江苏建农植物保护有限公司)。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750mL/hm2+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300g/hm2,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1200mL/hm2,480g/L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750mL/hm2,25%氰烯菌酯悬浮剂2250mL/hm2,430g/L戊唑醇悬浮剂210mL/hm2,喷施等量清水作空白对照(CK)。每处理4次重复,共24个小区,小区面积40m2,随机区组排列,区组间设隔离行,四周设保护行。
  1.4 施药时间及方法 于小麦始见花期(2018年4月11日)第1次施药,间隔7d再施药1次,共施药2次[2]。按试验设计,每次对水450kg/hm2,采用泰华电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施药时均为晴天。空白对照区喷等量清水,田间管理同施药区。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1.5.1 防效调查 分别于小麦乳熟期(4月30日)、蜡熟期(5月9日,病情稳定期)调查各小区发病情况,每小区在中间位置5点取样调查,每点调查100穗,每小区调查500穗,调查各级病穗数,计算病穗率、病情指数、防治效果,并进行Duncan差异显著性测定。分级标准为(以穗为单位):0级:全穗无病;1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1/4以下;3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1/4~1/2;5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1/2~3/4;7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3/4以上[3]。
  1.5.2 安全性调查 每次施药后1、3、7d观察药剂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1.5.3 产量测定 收割时测定各小区产量,与空白对照比较,评价增产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小麦赤霉病病穗防治效果 小麦乳熟期调查,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1200mL/hm2、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750mL/hm2+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300g/hm2 2个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防效分别为95.13%、94.76%,显著高于25%氰烯菌酯悬浮剂2250mL/hm2、480g/L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750mL/hm2、430g/L戊唑醇悬浮剂210mL/hm2 3个处理(表1)。病情稳定期(腊熟期)调查,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1200mL/hm2、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750mL/hm2+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300g/hm2 2个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防效分别为93.12%、90.06%,高于25%氰烯菌酯悬浮剂2250mL/hm2、480g/L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750mL/hm2 2个处理,显著高于430g/L戊唑醇悬浮剂210mL/hm2处理(表1)。
  2.2 对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防治效果 小麦乳熟期调查,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1200mL/hm2、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750mL/hm2+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300g/hm2 2个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分别为96.66%、96.87%,显著高于25%氰烯菌酯悬浮剂2250mL/hm2、480g/L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750mL/hm2、430g/L戊唑醇悬浮剂210mL/hm2 3个处理(表1)。病情稳定期(腊熟期)调查,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1200mL/hm2、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750mL/hm2+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300g/hm2 2个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分别为95.76%、93.97%,显著高于25%氰烯菌酯悬浮剂2250mL/hm2、480g/L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750mL/hm2、430g/L戊唑醇懸浮剂210mL/hm2 3个处理(表1)。
  2.3 对小麦的增产效果 小麦收割时测产,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750mL/hm2+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300g/hm2与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1200mL/hm2 2个处理平均产量分别为6087.5、5843.8kg/hm2,较空白对照分别增产25.52%、20.49%,增产率显著高于25%氰烯菌酯悬浮剂2250mL/hm2、480g/L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750mL/hm2、430g/L戊唑醇悬浮剂210mL/hm2  3个处理(表2)。
  2.4 对小麦的安全性 施药后观察,所有药剂处理区小麦生长正常,无药害现象发生,对小麦生长安全。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单用、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与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混用对小麦赤霉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增产效果较好。大面积推广应用时,建议用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1200mL/hm2或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750mL/hm2+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300g/hm2,在小麦始见花期第1次施药,间隔7d再施药1次,连续施药2次,对小麦赤霉病防效达90%以上,增产率可达20%以上。
  作者简介:朱保平(1973—),男,安徽庐江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执法工作。  收稿日期:2021-07-02
  参考文献
  [1]花日茂,陈军,孙俊铭,等.安徽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105-109.
  [2]孙俊铭,韦刚,张启高.小麦赤霉病药剂防治适期及不同防治次数效果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01):110,139.
  [3]刘家成,李刚,胡全胜.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办法与技术[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1995:85-91.
  (责编:徐世红)
其他文献
摘 要:水稻旱青立病由于受害时间的不同,在田间会出现2种不同症状。旱青立病的株发生症状及大田发生特点与高温热害、低温冷害及药害、肥害、水污染伤害等有着较大的差异。田间诊断时,可以从水稻基部特征、田中地势高低、土壤结构与含水量及部分特殊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结合当年当地旱青立病发生规律判定旱青立病是水稻在敏感生育内长期淹水造成有机砷中毒所致,根据植株及大田发病级别,判定其损失程度。  关键词:水稻旱青
建筑设计中按照国标09J801《民用建筑工程建筑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的要求,有专门的设计说明对项目的整体概况进行描述,包含了大量的设计技术参数和项目材料做法选用标准说明。以中小型铁路站房为例,对项目概况的内容进行拆解和分类,形成项目概况数据库,为实现设计过程中的数字化打下基础。
太行山高速公路邢台段6座钢-混工字组合梁大桥及延庆至崇礼高速公路河北段西水沟特大桥均采用架桥机进行钢梁架设,通过对通用架桥机的技术改造,解决了架桥机架设高墩悬臂钢梁的技术问题,在高速公路钢-混工字组合梁桥梁的施工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铝合金模板作为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由于操作方便、污染小、安全性高、可回收等优势,可有效提升建筑抗震、防火、承重等方面的性能,能够替代原有的钢模板、木模板与胶合板等进行梁柱、剪力墙支撑,在高层、超高层建筑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从建筑领域铝合金模板的应用原理与特点出发,对模板的具体安装、拆卸与维护等工艺流程进行探析。
摘 要:黄山市地处安徽省最南端,属于草地贪夜蛾迁飞过渡带,抓好草地贪夜蛾的监测和防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文对草地贪夜蛾近年来在黄山市的发生及防控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发生;防控;黄山市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7-0124-02  草地贪夜蛾为鳞翅目夜蛾科害虫,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具有适生区
以城市高密度环境为预设,在超高层建筑设计初期,从建筑功能、空间关系及使用方面着手,对3个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和电梯设计进行研究分析,阐述垂直交通的重要性、高层建筑核心筒的配置要素及设计特点,总结相关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
在堤防隐患检测的众多方法中,地球物理方法以快速、无损的特点被广泛使用。采用单一的物探方法,会受到探测结果多解性的约束,导致检测结果可能不合理。采用地质雷达法、高密度电法、天然面波法,对上海浦东新区某段堤防进行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结果表明,基于不同物性的异常,可有效地判断隐患的分布,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后期堤防的安全运营和综合治理提供了依据。
杨潜叶叶蜂(Messa taianensis Xiao etZhou)在内蒙古地区被首次发现。通过调查研究,对杨潜叶叶蜂进行危害程度等级划分及危险性分析,并参照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Analysis,简写PRA)方法,对杨潜叶叶蜂的危险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失叶率(%)与虫口密度(条/百叶)呈指数曲线拟合关系,决定系数为0.964,验证模型的平均估测精度为86.508%。杨潜叶叶蜂的危害程度等级为轻度(虫口数量<60条/百叶)、中度(61~124条/百叶)、重度(>125条
大截面高空悬挑结构,采用斜拉杆式型钢支撑体系既可以避免现场施工条件的限制,同时又可作为上部悬挑外脚手架的基础,三角支撑体系具有较好的结构承载能力,确保高空悬挑结构的
膨胀混凝土加强带是一种采用比浇筑混凝土高一等级的混凝土,设置在建筑物混凝土收缩应力发生的最大部位,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连续浇筑混凝土的强度及抗裂、防渗性能的超长混凝土整浇浇筑技术。以山西融创中心殷家堡城中村改造项目高层住宅建筑为例,阐述了用膨胀加强带代替高层住宅建筑后浇带的工程施工应用,对同类工程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