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赛跑

来源 :商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chang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之间的角逐和赛跑,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汹涌。
  关于城市之间竞争的榜单和排行,每年都有许多。它们有的聚焦于城市的经济体量,有的聚焦于宜居宜业的环境,有的聚焦于创新的活力和发展的潜力。
  在这个不再“唯GDP论”的时代,竞争的内涵,不再仅仅局限于资本和土地等资源要素,而是开始偏向于技术和人才的争夺,强调科技创新的引领。
  随着成都、武汉和郑州进人国家中心城市市行列,竞争正变得更加激烈,青岛也在努力争取。很多城市也都在努力跻身“准一线城市”或“新一线城市”行列,甚至争做副省级城市。
  深圳、苏州、杭州、成都、武汉等城市都在加速崛起。深圳为什么被称作未来十年中国的下个风口?成都,是否会是下一个深圳?O2O峰会之后,杭州能否步入一线城市行列?苏州为什么能成为地级市经济榜首?青岛、武汉厦门、南京等城市,在转型的当下,又各自具备着怎样的竞争优势和活力……
  一系列话题,关乎城市,也关乎中国经济的未来。
  有人说,“如果把世界各个城市的发展比作是一场马拉松,那么笑到最后的一定是后劲最足的。”
  每个城市都想成为后劲最足的那一个。
  每到岁末年初,过去一年的省市经济数据相继公布,各种类别的排行榜也相继出炉。有的城市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有的城市则是遮遮掩掩,羞于见人。几家欢乐几家愁。
  不论是定位“生态城市”“宜居城市”还是“创新型城市”;不论是争夺国家中心城市,还是想跻身副省级城市,背后都暗含着城市之间的角逐和竞争。
  国家中心城市之争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曾提出,目前国家明确了8个国家中心城市,没有一个位于占国土面积近三分之一的西北地区,建议国家将西安列入国家中心城市,带动引领西北的发展。
  在这之前不久,武汉和郑州新入选国家中心城市名单,算上之前的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和成都,共有8个。
  国家中心城市将最终确定为多少个?有人说10个,有人说12个。也有人说15个,众说纷纭。但不论剩几个名额,沈阳、南京、长沙、杭州、西安、青岛、宁波、厦门等城市都在竞争之列。
  之所以都在竞争国家中心城市,是因为国家中心城市位于我国城镇体系的最高层级,是所谓的“塔尖城市”。而进入国家中心城市之列,不仅将在国家的改革开放创新层面、在具有战略和引领意义的先行先试上被优先考虑,在重大功能性项目的配置上也会处于有利地位。城市的发展潜力、优势和前景,也将因此获得国家最高层面的认可,享受到更多政策的红利。业内人士认为,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对城市的品牌来说,也是一次“加冕”。
  在武汉入选后,长沙提出“要喊出响亮的口号,拿出坚实的行动,坚定不移地按照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理念和标准,谋划推进建设和发展”。浙江提出“大力实施都市区带动战略,支持杭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而就在不久前青岛市召开的全市项目现场观摩总结会上,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张江汀就表示,我们要借助省委省政府已将青岛上报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申报创建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有利时机,努力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目前,青岛处于一个吸纳阶段,正在集聚经济发展的能量。”青岛市委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金花认为,“青岛的中心地位还不够突出,必须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因为所有的竞争,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国家中心城市的最早提出是在2005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10年)》中。但直到2010年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慶才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2016年,成都和武汉相继入选。2017年初,郑州入选。
  竞争的城市很多,但不是每一个城市都有获得这块“金字招牌”的条件。因为国家中心城市对外要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对内则是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的中枢,是国家综合交通和信息网络的枢纽,是科教、文化和创新中心,具备引领、辐射和集散功能。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迅认为,“最重要的是看这个城市本身的定位和功能,它是不是区域中心城市,是不是高等级城市群内的核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的竞争之所以进入白热化,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看来,“‘十三五’期间,将加速发展一批中心城市,承担全国性的功能,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节点。”
  没有城市想错过这样的机会。
  创新是崛起的第一动力
  谁会是下一个GDP过万亿的城市?
  如果从2016年城市GDP排名和2017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来看,长沙和无锡最有可能,但能否在2017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尚是未知效。
  2016年,青岛完成GDP10011.29亿元,成为全国第12个GDP过万亿的城市。然而,除了北京、天津和青岛,其余过万亿的城市均在南方。
  长久以来,我国经济都呈现增速“南快北慢”、经济总量占比“南升北降”的特征。其中,深圳、成都、苏州、杭州、武汉等城市的快速崛起,尤其令人瞩目。这种“瞩目”,既有经济总量上的快速攀升,更有城市地位、知名度和影响力上的声名鹊起。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有政策的优势和创业创新的土壤;成都是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枢纽,战略地位重要;苏州和杭州,自古以来就是经济富庶之地,产业基础雄厚;武汉不仅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还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可以说,这些城市独具优势,也独具魅力。诚如易中天在《读城记》里写的:“中国的城市毕竟太多,其中大同小异的不在少数。显然,只有那些个性特别鲜明的才会受到关注,因为个性鲜明才会有魅力。”   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性格和韵味,也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轨迹。但若论近年来“最出彩”的国内城市,恐怕非深圳莫属了。这个总被拿来标榜的城市,已成为一个现象。
  深圳的崛起是全方位的。深圳是我国首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是“2016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之一、“中国十大创新城市”之一、“设计之都”“创客之都”“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还是我国城市健康综合指数排名第一的城市,头衔众多。
  这座城市的经济增速已连续10年跑赢全国平均增速,并长期保持在8%以上,被认为拥有我国最健康、最良性的经济增长模型。有人认为,“深圳将是中国下一个十年的风口,也将是打破现有一线城市阶层固化的窗口,而且还可能是唯一窗口。”
  深圳的启示在于创新。这座城市在21世纪之初也曾迷茫过,土地、空间、能源、水资源、劳动力投入、环境承载力等都难以为继,深圳最后果断选择跳过重工业,由轻工业直接过渡到高新技术产业,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概念。
  正是这一选择,成就了今天的深圳。为了研发创新,近年来深圳每年投入研发的费用超过GD的4%,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欧美发达国家和日本的水平。到2016年,深圳的PCT(专利合作协定)国际专利受理数已连续14年领跑全国。PCT专利拥有数被认为是评判一座城市创新能力强弱的最显性指标,深圳不仅是我国大陆地区拥有PCT专利最多的城市,而且占到了全国总教的近1/2。这座城市的科研创新能力可见一斑。
  中国社科院一联合国人居署联合课题组首席城市经济学家倪鹏飞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曾说:“信息科技中心和新兴经济体中心城市崛起,打破了全球城市竞争力体系格局,刷新了人们的认识。特别是以前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多为金融中心,现在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必须既是金融中心,也是科技创新的中心。”
  科技和创新,正在成为城市崛起的第一动力。以同在江苏省的苏州和南京为例,苏州不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综合竞争力。都排在既是江苏省会、又是副省级城市的南京前面,而苏州还只是一个地级市。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博士后王海波研究发现,在大多数指标维度上,苏州和南京都不相上下,但唯有科技创新这一项,苏州要明显优于南京。
  国际专利数被认为是反映一个城市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重要指标。以2015年的数据为例,苏州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申请数历史总数为2592个,2015年为363个,而南京分别为1785个和221个。越来越多的数据也在例证,通常科技创新指数越高的城市,人均ODP就越高,经济竞争力就越强。
  苏州也是青岛近年来的对标城市之一。这两个城市有着诸多相似之处,都是外向型城市,都以制造业立市,都在世界经济的风云变幻中,面对过进出口和利用外资的挑战和压力,并都在向“新、轻、高”转型升级。
  与国内其他城市一样,青岛也在谋求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全国唯一同时承担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和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任务的城市,青岛有着创新的基础和优势,也更认识到了创新对于城市竞争和发展的重要性。
  截至2016年底,青岛拥有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7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居全国同類城市前列。2016年,青岛发明专利授权6561件,同比增长26.9%;有效发明专利18290件,同比增长40.2%;PCT国际专利申请906件,同比增长167.3%。发明专利授权量、有效发明专利、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增幅均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就在近期召开的全市项目现场观摩总结会上,张江汀也再次强调,“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是青岛今后发展的根本出路所在,是青岛从跟跑到并跑,再向领跑转变的‘杀手锏’。”
  比什么、赛什么、争什么
  2017年12月20日,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了2017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上海连续五年排名第一,香港、深圳、北京、广州、重庆、天津、杭州、苏州和南京分列二到十位。
  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排名,绝不是一两项数据的简单比照。这份榜单的评选就涵盖了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四大系统,由综合经济竞争力、产业竞争力、财政金融竞争力、商业贸易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社会体制竞争力、环境/资源/区位竞争力、人力资本教育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和文化形象竞争力等在内的10项一级指标、50项二级指标、216项三级指标构成。
  经济总量的对比,只是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个方面。城市之间的角逐和赛跑,早已不再仅限于此。
  2016年8月,财经评论家叶檀曾发表了《我眼中中国最有经济前途的十个城市》的文章,通过对高铁、轨道交通、人口流入情况、教育资源、人均本外币存款、GDP等指标的统计分析,她选出了包括南京、武汉、苏州、郑州、厦门等在内的十座城市,并展望了它们的经济前景。她毫不掩饰对武汉的看好,在多个场合,她都曾提及,“高铁时代将打破重组原有的城市发展状态,武汉堪称‘黑马’。”“我非常看好的城市,中部地区第一个是武汉。”“武汉是一个拥有内在发展动力的城市。”
  改革开放近40年来,城市的竞争一直在继续,但主题似乎也在不断演变。城市比什么、赛什么、争什么?
  “资本、土地这些资源要素的竞争,是过去30年间城市竞争的主线,因为它们能比较直接地推动经济增长。”倪鹏飞认为,城市对资源、资本、市场等争夺的主题未变,但科技和人才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却在逐年攀升。
  为了吸引人才,每个城市都在推出自己的“人才计划”和激励机制,提供便利优厚的落户政策。展开“抢人大战”。而在城市的招商引资模式上,也在由过去单纯把大项目引进来的招商引资到选资,再到向引智改变。
  彭博创始人、纽约前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在其著作《城市的品格》中写道:“过去,城市经济发展依赖于留住各种企业,并通过刺激措施吸引新企业进驻。但在21世纪,企业流动性更强,全球联系更紧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全新且更为高效的城市发展模式:城市应该首要关注如何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
  “城市之间,不是我学你,你学我。”金花认为,“在经济发展上,城市之间永远是比较优势,没有绝对优势。”所以,城市才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找寻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找对了方向,才能把自身的潜力释放出来。
  在近期的全市项目现场观摩总结会上,青岛也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那就是“把青岛建设得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时尚美丽、更加独具魅力”。活力。赋予青岛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时尚,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特征。美丽和时尚,是相通相融的城市气质;魅力,则是一座城市独有的、鲜明的、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与特色。
  苏州温婉,上海雅致,北京醇和,南京文气,青岛时尚,重庆火辣,成都柔顺,西安雄浑,广州生猛鲜活,杭州风姿卓越,深圳充满活力。每个城市,都有一张独特的面孔,也都有各自的未来。
  城市之间的竞赛。不可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但不论怎么比,这都是一场马拉松。
其他文献
平均每天诞生46件发明专利,平均每63人拥有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新深圳速度”正一步步推动“创造之城”的诞生。  2017年年底,一篇名为《深圳,中国下一个10年的风口,打破中国阶层固化的窗口!》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文中所言:“深圳曾提前10年出发,如今已经遥遥领先20年!”2016年,深圳GDP首次超过2万亿元,并一举超过广州,成为仅次于上海、北京的第三大城市。深圳的故事,虽不悠久,却充满传奇…… 
期刊
如果有人要问:我国民俗中最有力量的节日是哪个?估计人们百分之百会回答:春节。  的确,任何一个节日都无法跟春节这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节日媲美。春节具有其他民俗節日共有的人文力量,但又具有其特殊的能动力量,包括精神和物质多个方面,是迄今为止影响整个华夏民族,甚至整个世界的强大的传统民俗。  一年365天,别的日子都可以忽略,唯有春节这天不能忘记,也不可能忘记。每年,浩浩荡荡的春运大军,势不可挡,东
期刊
中国人是有乡土感的,总是顺着我们的血脉回到乡土的源头,在都市化进程很快的时代里,人人都在水泥的丛林中迷失,而血脉让我们温暖,乡土让我们亲切。  2018年2月11日上午,即墨古城大讲堂在即墨古城学宫明伦堂开讲,本期邀请到了著名文化学者于丹。  在本次大讲堂上,她以“家和万事兴”为题,以古典文化为纽带,深入地阐述了中国人的伦理价值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和”的一瞬间,中国人找到了跟世界逻辑关系
期刊
他用使命引领未来,用使命呼唤担当,通过一瓶啤酒连接世界,成为世界五大啤酒厂商之一,也成为了民族品牌的重要担当。  2017年12月20日,以“创势与共进”为主题的2017(第十二届)品牌年度人物峰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在当晚揭晓的“2017十大品牌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黄克兴荣膺“2017中国十大品牌年度人物”殊荣。  颁奖词写道,“他将‘品牌带动发展’奉为信仰,推进品牌建
期刊
海湾集团抓住搬迁与重组的机遇,利用董家口港的空间、港口等优势,创新性地利用多家企业共用资源、互补互动,由港口延伸产业链条,探索出了一条创新、绿色、共享发展的化工产业新路。  多年的实践表明,化工园医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化学工业的一种成功模式,这种模式集约利用了土地和资源,同时便于环境集中治理、安全统一监管、事故应急响应和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当前,化工园区已经成为我国化学工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重要
期刊
条例突出了海洋经济的发展定位,重视军民融合发展,重点规范生态保护,注重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为新区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提供了发展空间和多方位保障。  2018年1月1日,《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条例》正式施行。条例的出台,是西海岸新区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这也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制定出台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条例,将形成推动新区全面发展的新动能,为新区更好地担当国家使命、辐射带动全省全市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
期刊
青岛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园将成为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基地,融合创新、创意领域发展的载体,以及汇聚两岸优秀青年智慧的摇篮。  2017年12月29日,青岛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开园。  作为本年度文化城阳和文化青岛的一大盛事,青岛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开园,对未来城阳区乃至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培养两岸青年创意创业人才,提升城市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
期刊
当前,文化旅游作为一项具有潜力的智慧产业深入人心,已经逐渐成为新时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8年元旦一早,纳祥祈福、颂祝平安的新年钟声在崂山太平宫敲响,前来撞钟祈福的市民和游客在崂山太平宫排起了“长龙”,在阵阵悠扬浑厚的撞钟声中为新年祈福,传递了对2018年新年的美好祝愿。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新年撞钟有辞旧迎新、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祈福迎新也成为众多岛城市民和游客庆祝新年的仪式。为
期刊
钝感力不是让我们变得迟钝,而是让我们要有明确的信仰、坚定的信念,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去面对人生各种挑战。  我本来不是一个喜欢看文艺散文的人,但拿起了渡边淳一先生所著的《钝感力》一书,没想到读得很快,因为先生所述,皆为其生平所感所想。而我马上就要进入不惑之龄,倒是也能对先生书中所说有所感悟。  渡边淳一先生的背景其实和鲁迅先生很相似,都是先从医后从文。医学是一个很综合的学科,生物和化学是其
期刊
青岛往事永远不会随风而逝,它一直传承在城市的脉络里,一直与我们相关。  用文字追溯过往,用旧照追忆芳华,重构这座百年城市生动的历史记忆。青岛文史学者李明的“青岛历史书”——《青岛往事》日前出版,2017年12月23日下午3时,李明携新书《青岛往事》做客如是书店,举行签售分享会,与读者共话青岛往事。著名作家、《藏獒》小说系列作者杨志军以及新锐90后艺术家钱荣荣作为特邀嘉宾出席。  作者李明1962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