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手法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fu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WHO-FICs)的架构和知识体系,评价脊柱手法治疗(SMT)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CNSNP)的干预效果.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EBSCO、CBM和CNKI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SMT干预CNSNP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至少两名研究者独立提取数据,采用Cochrane风险评估量表与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量表进行纳入文献质量评价,分别采用Revman 5.4软件和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5篇文献,共1067例患者.在身体功能方面,与对照组相比,SMT可降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MD=-0.85,95%CI-1.06~-0.63,P<0.001)和数字疼痛评分(MD=-0.92,95%CI-1.29~-0.55,P<0.001),提高压力疼痛阈值(SMD=0.67,95%CI 0.47~0.86,P<0.001)、颈椎关节屈/伸(SMD=0.51,95%CI 0.33~0.68,P<0.001)和旋转(SMD=0.20,95%CI 0.01~0.38,P=0.04)活动度以及颈部肌肉肌电振幅均方根(MD=2.17,95%CI 0.06~4.29,P=0.04),对颈椎侧屈活动度(SMD=0.19,95%CI-0.00~0.38,P=0.06)、最大肌力(SMD=-0.18,95%CI-0.84~0.49,P=0.60)和肌耐力(SMD=0.18,95%CI-0.39~0.75,P=0.53)的干预效果不显著;在活动和参与方面,SMT能够显著降低颈椎功能障碍程度(MD=-0.96,95%CI-1.55~-0.38,P=0.001),对健康状态的改善效果无显著性(SMD=0.08,95%CI-0.03~0.20,P=0.15).结论 SMT有助于改善CNSNP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敏感性、颈椎关节活动度和功能障碍程度,而在提高肌肉功能、本体感觉和健康状态方面的疗效尚不明确.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不同程度肥胖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人去乙酰化酶4(SIRT4)水平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21年2月绍兴市妇女儿童保健院收治的肥胖儿童124例为研究对象,参照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轻/中度肥胖组(76例)以及重度肥胖组(48例),并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健康儿童62例为对照组。收集各组儿童一般资料,分析儿童肥胖影响因素及血清25(OH)D、SIRT4水平与糖脂代谢的关系。结果:三组儿童体质量[(26.68±4.98)kg、(33.24±5.48)kg、(
目的 探讨戒酒对饮酒男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连续入选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行RFCA治疗的男性饮酒房颤患者.收集病史资料和检查结果,以及术后18个月的戒酒情况及房颤随访结果.以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入选101例患者,术后31例(30.7%)复发.66例(65.3%)戒酒患者房颤复发率明显低于继续饮酒患者(22.7%比45.7%,P=0.0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阵发性房颤(OR 17.4
目的 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摄氧量恢复延迟(VO2RD)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电图运动试验阴性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PCI术后半年内行CPET且心电图运动试验阴性患者126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操作资料、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及CPET检查结果.所有患者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记录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非计划再次PCI、周围血管介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力衰竭事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为治疗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的一线治疗手段.即使瓣膜技术不断发展及脑保护装置种类增多,卒中仍是TAVR术后常见且破坏性极大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与手术操作密切相关.本文报道了术前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流出道内飘带样回声,行TAVR时应用颈动脉滤器的病例1例,旨在为卒中高危患者行TAVR制订手术策略时提供新的思路.
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常合并三尖瓣反流(TR).严重TR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心导管技术的发展,ASD介入封堵术已成为代替外科手术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三尖瓣的介入治疗也有了新的尝试.但目前对于ASD合并TR患者的研究较少,对于ASD合并TR的患者在ASD闭合后三尖瓣的变化情况以及严重TR的治疗策略仍存在争议.本文就ASD合并TR的机制、诊断以及治疗进行阐述.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又称冠状动脉瘤(CAA).CAA内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患者病变瘤体内往往血栓负荷较重.强化抗血小板聚集、支架置入等常规治疗策略可能并不适合这类患者.本文报道1例采用单纯血栓抽吸、术后长期抗凝联合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CAA内血栓形成导致心肌梗死患者.
卵圆孔未闭(PFO)是目前成人中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异常之一.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PFO与不明原因卒中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封闭卒中高危人群开放的卵圆孔,有望降低卒中发生率.另外,也发现PFO与减压病、偏头痛、晕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等多种病症的发病有关,闭合卵圆孔可能有益于上述患者.本文报道1例发作性晕厥的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TE)提示PFO可能,完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cTEE明确PFO存在,故考虑PFO相关心原性晕厥可能性大,遂行冠状动脉导丝联合球囊下经导管介入封堵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延迟开通闭塞靶血管的患者,术后发生无复流极为少见.本文报告1例右冠状动脉闭塞1个月后行支架置入术,术后反复无复流的案例,经导管血栓抽吸及冠状动脉内溶栓等多种方法联合治疗后成功恢复良好血流灌注.
三尖瓣反流作为一种高发病率疾病,既往一直被忽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重度三尖瓣反流并不是一种良性疾病,多数患者因手术风险高而只能采取药物姑息治疗,经导管三尖瓣反流介入治疗或是一种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就目前经导管三尖瓣反流介入治疗的方式与设备进行综述.
目的 明确物理治疗技术对慢性踝关节不稳(CAI)所致的神经肌肉控制障碍的干预效应.方法 检索2010年10月1日至2020年10月1日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PEDro、EBSCO和CNKI中CAI物理治疗相关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和病例对照研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后,按牛津循证医学中心(OCEBM)证据水平进行分级.结果 共纳入20篇文献.不稳定平面训练为主的运动干预可显著改善CAI患者下肢平衡控制能力(I A)和肌力(ⅡA);外部设备辅助下可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