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及分析延续的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脑功能在康复期的恢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住院的脑卒中患者86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患者在出院后继续予以在医院相同的康复护理方案,定期随访患者的脑功能、药物疗效、心理及饮食等情况;对照组在出院时予以护理指导,出院后不进行任何干预随访,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予以评价,评价指标包括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QOL)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并予以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SAS、NIHSS以及SD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QOL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的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有利于其脑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减少患者焦虑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延续性康复护理;脑卒中;脑功能恢复
由于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是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仅仅局限于医院内的康复治疗远不能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这时,患者在出院后的继续康复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这种延续性的专业康复护理指导已经逐渐被认为是医学康复护理发展的趋势[1]。本研究中将延续的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减少患者焦虑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住院的脑卒中患者86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患者在出院后继续予以在医院相同的康复护理方案,定期随访患者的脑功能、药物疗效、心理及饮食等情况;对照组在出院时予以护理指导,出院后不进行任何干预随访,治疗组患者年龄37~76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8.8±3.1)岁,有男性30例,女性1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5~77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7.3±3.5)岁,有男性33例,女性10例。治疗组与治疗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情况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治疗组患者在出院后由专业护士对患者及家属在药物、饮食、疾病管理以及心理等方面进行指导建议,其中包括(1)药物指导,即指导患者及家属熟悉所用药物的名称、使用剂量以及不良反应等,保证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基础疾病的良好控制是脑功能恢复的重要保障,其重要手段就是规律合理的药物治疗,包括降糖、降压、降脂等药物;(2)饮食指导,即指导家属为患者根据其病情恢复状态、基础疾病、饮食习惯以及家庭经济能力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脑卒中患者大部分患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因此患者的饮食须严格遵循科学饮食,制定过程中着重注意控制总摄入热量;减少脂肪尤其是动物脂肪的摄入;控制盐摄入量;适当提高粗粮的摄入比例;戒除不良嗜好;(3)病情识别与管理,指导家属正确识别患者病情恶化的症状以及紧急应对策略;(4)康复锻炼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其锻炼方式、时间、强度以及辅助器具等进行指导,随着患者的恢复情况的改变,定期对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出院后,由于没有医护人员的全程监护及指导,因此要对家属进行康复技能的训练。具体包括在床上正确摆放患者体位、床上活动,活动关节,进而实现下床活动、平衡训练、步行训练、吞咽训练、语言训练等,有条件患者可以适当增加物理治疗、理疗,或辅助器具;(5)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在经历了长期的病痛折磨后,心理健康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出现信心缺失、多疑、抑郁,甚至恐惧等心理问题,帮助患者家属了解简单的心理健康知识,在患者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能够及时发现并予以干预,必要时咨询专业心理医生。同时解释患者关于脑卒中后遗症的诸多疑虑;鼓励患者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消除患者对于疾病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及时耐心的向病人及其家属告知患者疾病的基本情况,使患者在正确认识疾病的基础上进一步树立起战胜疾病和康复的信心。通过冥想等方式让患者相信自己可以康复并回到发病前的生活状态。(6)胃管及尿管的护理:有些病人吞咽障碍或排泄障碍长期留置管道,带管出院;指导患者家属定时鼻饲流质,2-3h一次,鼻饲前抽吸胃内容物以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鼻饲时若有阻力不可硬冲,免得损伤胃壁;定时开放尿管,每隔3小时定时开放尿管,以此锻炼患者的膀胱收缩功能,每日清洁尿道口,每周更换抗反流引流袋。对照组在出院时予以常规护理指导,出院后不进行任何延续性护理。
1.3 评价指标
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均予以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QOL)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用SPSS 16.0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涉及到的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比较分析,以p<0.05为标准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半年内未出现脑卒中复发病例,对照组中复发5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SAS、NIHSS以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医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脑卒中治疗方法的不断丰富,该病的病死率已较前降低,但依然不能消除其造成的严重的后遗症,也成为了影响大多数患者生活质量的原因。具有关研究显示,大约70%左右的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超过10%的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以致生活不能自理,该部分患者不仅生活质量不能保证,同时也为其家庭及社会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在脑卒中患者恢复期间的康复治疗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最大程度恢复其脑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3]。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过后的最主要目标是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的脑功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由于医疗条件限制,大部分患者在康复阶段并不能一直在医院接受专业的康复训练及治疗,这就要求患者在出院后继续康复训练[3]。但是由于家属及患者对于科学专业的康复知识的缺乏,出院后的康复训练并不能系统进行,从而导致康复效果达不到理想效果,造成不同同程度后遗症的遗留,影响患者社会功能,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并且有较高的脑卒中复发率[4]。
本研究中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在病房延续的康复护理,定期随访患者的脑功能、药物疗效、心理及饮食等情况并对护理情况及时指导。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个体化膳食结构,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严格遵守该标准执行,最终构建适合患者的健康合理的膳食结构,最大程度有利于患者脑功能的恢复。对于具有不同程度心理問题的患者,病房延续性康复护理注重消除这些对脑功能恢复造成严重阻碍的心理问题,使患者出院后仍能得到专业康复护理人员的心理指导及健康教育,促使患者保持一个乐观健康的心理状态接受康复训练[5]。同时对于患者脑功能恢复的专业指导和及时的康复计划的改变,都保证了其最佳的恢复状态。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脑卒中复发率显著降低,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与同类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对于脑卒中患者应用病房延续的康复护理于有利于其脑功能的恢复,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减少患者焦虑的发生,一定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晓姝.延续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卒中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5):45-46.
[2] 赵红,邹明菊,胡代英等.延续护理对空巢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7):882-883.
[3] 夏益娟,徐建秀.延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3):16-18.
[4] 程波,袁芳.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4,29(4):84-85.
[5] 张久霞.延续护理方案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建立和应用效果临床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584-2586.
关键词: 延续性康复护理;脑卒中;脑功能恢复
由于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是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仅仅局限于医院内的康复治疗远不能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这时,患者在出院后的继续康复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这种延续性的专业康复护理指导已经逐渐被认为是医学康复护理发展的趋势[1]。本研究中将延续的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减少患者焦虑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住院的脑卒中患者86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患者在出院后继续予以在医院相同的康复护理方案,定期随访患者的脑功能、药物疗效、心理及饮食等情况;对照组在出院时予以护理指导,出院后不进行任何干预随访,治疗组患者年龄37~76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8.8±3.1)岁,有男性30例,女性1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5~77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7.3±3.5)岁,有男性33例,女性10例。治疗组与治疗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情况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治疗组患者在出院后由专业护士对患者及家属在药物、饮食、疾病管理以及心理等方面进行指导建议,其中包括(1)药物指导,即指导患者及家属熟悉所用药物的名称、使用剂量以及不良反应等,保证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基础疾病的良好控制是脑功能恢复的重要保障,其重要手段就是规律合理的药物治疗,包括降糖、降压、降脂等药物;(2)饮食指导,即指导家属为患者根据其病情恢复状态、基础疾病、饮食习惯以及家庭经济能力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脑卒中患者大部分患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因此患者的饮食须严格遵循科学饮食,制定过程中着重注意控制总摄入热量;减少脂肪尤其是动物脂肪的摄入;控制盐摄入量;适当提高粗粮的摄入比例;戒除不良嗜好;(3)病情识别与管理,指导家属正确识别患者病情恶化的症状以及紧急应对策略;(4)康复锻炼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其锻炼方式、时间、强度以及辅助器具等进行指导,随着患者的恢复情况的改变,定期对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出院后,由于没有医护人员的全程监护及指导,因此要对家属进行康复技能的训练。具体包括在床上正确摆放患者体位、床上活动,活动关节,进而实现下床活动、平衡训练、步行训练、吞咽训练、语言训练等,有条件患者可以适当增加物理治疗、理疗,或辅助器具;(5)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在经历了长期的病痛折磨后,心理健康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出现信心缺失、多疑、抑郁,甚至恐惧等心理问题,帮助患者家属了解简单的心理健康知识,在患者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能够及时发现并予以干预,必要时咨询专业心理医生。同时解释患者关于脑卒中后遗症的诸多疑虑;鼓励患者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消除患者对于疾病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及时耐心的向病人及其家属告知患者疾病的基本情况,使患者在正确认识疾病的基础上进一步树立起战胜疾病和康复的信心。通过冥想等方式让患者相信自己可以康复并回到发病前的生活状态。(6)胃管及尿管的护理:有些病人吞咽障碍或排泄障碍长期留置管道,带管出院;指导患者家属定时鼻饲流质,2-3h一次,鼻饲前抽吸胃内容物以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鼻饲时若有阻力不可硬冲,免得损伤胃壁;定时开放尿管,每隔3小时定时开放尿管,以此锻炼患者的膀胱收缩功能,每日清洁尿道口,每周更换抗反流引流袋。对照组在出院时予以常规护理指导,出院后不进行任何延续性护理。
1.3 评价指标
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均予以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QOL)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用SPSS 16.0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涉及到的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比较分析,以p<0.05为标准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半年内未出现脑卒中复发病例,对照组中复发5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SAS、NIHSS以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医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脑卒中治疗方法的不断丰富,该病的病死率已较前降低,但依然不能消除其造成的严重的后遗症,也成为了影响大多数患者生活质量的原因。具有关研究显示,大约70%左右的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超过10%的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以致生活不能自理,该部分患者不仅生活质量不能保证,同时也为其家庭及社会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在脑卒中患者恢复期间的康复治疗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最大程度恢复其脑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3]。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过后的最主要目标是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的脑功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由于医疗条件限制,大部分患者在康复阶段并不能一直在医院接受专业的康复训练及治疗,这就要求患者在出院后继续康复训练[3]。但是由于家属及患者对于科学专业的康复知识的缺乏,出院后的康复训练并不能系统进行,从而导致康复效果达不到理想效果,造成不同同程度后遗症的遗留,影响患者社会功能,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并且有较高的脑卒中复发率[4]。
本研究中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在病房延续的康复护理,定期随访患者的脑功能、药物疗效、心理及饮食等情况并对护理情况及时指导。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个体化膳食结构,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严格遵守该标准执行,最终构建适合患者的健康合理的膳食结构,最大程度有利于患者脑功能的恢复。对于具有不同程度心理問题的患者,病房延续性康复护理注重消除这些对脑功能恢复造成严重阻碍的心理问题,使患者出院后仍能得到专业康复护理人员的心理指导及健康教育,促使患者保持一个乐观健康的心理状态接受康复训练[5]。同时对于患者脑功能恢复的专业指导和及时的康复计划的改变,都保证了其最佳的恢复状态。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脑卒中复发率显著降低,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与同类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对于脑卒中患者应用病房延续的康复护理于有利于其脑功能的恢复,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减少患者焦虑的发生,一定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晓姝.延续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卒中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5):45-46.
[2] 赵红,邹明菊,胡代英等.延续护理对空巢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7):882-883.
[3] 夏益娟,徐建秀.延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3):16-18.
[4] 程波,袁芳.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4,29(4):84-85.
[5] 张久霞.延续护理方案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建立和应用效果临床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584-2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