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和活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教学氛围和谐亲切……开放热闹的语文课改在让我们品尝到丰收喜悦的同时,也提醒我们有必要深入思考这些繁荣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
一、“伪对话”
对话教学是一种以对话为原则、以对话为主导的教学形态,它是生本、师生、生生基于平等的地位,通过言谈、倾听或感悟进行多向交流、共同学习的教学方式。“对话教学”被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种成功教学形态,在语文教学领域得到了大力提倡和推广。然而,由于没有准确把握对话内涵、对对话理论的理解存在偏差、教师权威角色的转变存在障碍等原因,当前语文课堂在花样繁多的形式下丢失了真正的对话精神,充斥着无效的对话活动。
其一,民主的虚化。在学生还没有真正走入课文、对文本缺乏整体的把握时,教师就迫不及待向学生抛出问题,师问生答,你来我往,课堂互动频繁,实际上对话的过程、结果都操控在教师手上,教师成了对话话题的发起者、对话情境的制造者、对话过程的控制者、对话结果的裁决者,学生只是在被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主体性地位完全没有得到体现。这样的对话实质上都是丧失平等、缺乏民主的对话。
其二,开放的泛化。开放性无疑是对话的本质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对这个特征的理解产生了偏差,认为就是让学生围绕话题你说我说大家说,体现对话的开放性特点。于是,我们便经常看到这样的语文课堂:师生抛开教材文本,无视教学目标,随心所欲“对话”。学生说得起劲,课堂热热闹闹,但细细审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大都是停留于词句层面,远离文本的内涵和主旨,甚至于脱离话题,漫无边际。这种不是建立在认真读书、认真思考基础上的对话,对学生积淀语感、形成语文素养是没有任何益处的。当师生对话变成了学生漫话时,课堂教学就已处于一种低效状态。
如一位教师执教《老人与海》,介绍作者海明威时,围绕两次世界大战与学生进行对话,用了20分钟时间探讨两次大战的背景、过程、影响,之后提出问题:透过老人的内心活动和命运遭遇,你能否感受到作者巨大的精神世界及象征含义?这里,教师抛开对文本的研读,而一味搞所谓的人文对话,偏离了语文教学的实质。其实老老实实教学生怎样与文本对话,怎样理清思路、揣摩语言、鉴赏表达技巧,学生自然而然对老渔夫的“硬汉”形象、海明威人格理想以及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有自己的感悟。
对话教学的课堂是动态开放的,是平等意识引导下的对话教学,必然会发生师生之间见解和智慧的不断碰撞和交融,必然会使教学过程更富有活力、动态性和创新的可能。古希腊大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没有一种方式,比师生之间的对话更能提高沟通能力,更能启发思维技能。”没有平等和谐作为基础、没有教学实效作为依托、缺乏思维含量作为品质的“伪对话”,执教者应当摒弃。
二、“伪合作”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形式开始出现并成为新宠。合作学习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形成生动、活泼、启智创新的学习局面。可是,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交流的一些负面问题显现出来。
其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能做到对教材文本、学生水平的全面把握,导致课堂上出现不管问题是否真的需要合作探究,都组织学生进行不必要的合作探究活动。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陈涉世家》一文时,让学生分组探讨《史记》的编纂体例及各自内容,这属于常识性知识,可采用讲授法直接告诉学生,也可以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获得,没必要组织学生课堂上合作探究。
其二,许多学生在小组合作时不是积极思考交流,而是或翻阅相关教辅资料找答案,或成观望的“看客”等待其他同学的答案,更有甚者打着探究的幌子“交流”一些与课堂学习无关的话题。课堂看似活了却混乱不堪,学生貌似动了却放任自流。
其三,探究的问题本身是否背离作家意图,探究的方法是否有助于理解文本内容等等都是需要教师深思熟虑的,否则便与教学初衷适得其反。就像讨论愚公该不该搬家,孔乙己的结局是活着还是死了等等问题,真可谓是“无事生非”。
作为执教者,我们要深入理解“新课标”的精神,它在“教学建议”中专列了一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要的讨论是新的学习方式的体现。但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合作探究这种教学形式吗?当然不是,教学手段是丰富多样的,合作探究只是诸多教学手段中的一种而已,要视具体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那些能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灵活而定。很多语文教师不管什么教学内容,首先考虑的是一定要进行合作探究,唯恐被视作不能体现新课改精神,观念的偏差大大降低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这种合作探究不要也罢。
三、“伪活动”
辩论、采访、歌舞、小品,情景剧等活动形式,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语文课堂,让人目不暇接,幽默、调侃、搞笑等常使课堂笑声不断。但当我们平静下来,是否更应该多些思考:这些活动关注的是为数甚少的“精英学生”,还是关注全体学生?笑声多了,笑声过后又给学生留下了些什么?活动的设置有多少语言、思维训练的价值?是否会造成了课堂上的高耗低效?
笔者曾经参加优质课教学观摩活动。一参赛教师在执教《祝福》时,在课堂中设计了表演:一学生饰演祥林嫂,一学生饰演鲁四老爷,一学生饰演柳妈,表演者惟妙惟肖地展现鲁四老爷逼问祥林嫂、柳妈嘲讽祥林嫂的情景,学生兴奋不已。教师的初衷是想让学生活跃起来,从而使课堂气氛更加热烈。的确,那样的课堂热闹非凡,但是,留意到学生灿烂的表情,不禁要问,“苦”和“死”可以如此轻松地演绎吗?孩子们的内心有一点“沉重”的感受吗?原本凝重的氛围就这样消散了,小说深切的悲剧意义呢?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究竟学到了什么?
当前,活动频繁呈现于语文课堂,使得教学模式不再单一,课堂气氛不再沉闷,教师开放了教学空间,学生参与得到凸现,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与效果。但是一些教师为了建构表面上“动”的语文课堂,故意创设一些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学生活动,把语文课变成音乐课、舞蹈课、时装展示课,这样一来,学生动了,课堂活了,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毁了。表面繁华、看似热闹,实则浮华虚空、流于形式的课堂活动可休矣。
总之,摒弃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伪繁荣”的种种表现,正确领会新课标精神并贯彻执行,是所有一线教师的当务之急。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教师进修学校(364000)
一、“伪对话”
对话教学是一种以对话为原则、以对话为主导的教学形态,它是生本、师生、生生基于平等的地位,通过言谈、倾听或感悟进行多向交流、共同学习的教学方式。“对话教学”被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种成功教学形态,在语文教学领域得到了大力提倡和推广。然而,由于没有准确把握对话内涵、对对话理论的理解存在偏差、教师权威角色的转变存在障碍等原因,当前语文课堂在花样繁多的形式下丢失了真正的对话精神,充斥着无效的对话活动。
其一,民主的虚化。在学生还没有真正走入课文、对文本缺乏整体的把握时,教师就迫不及待向学生抛出问题,师问生答,你来我往,课堂互动频繁,实际上对话的过程、结果都操控在教师手上,教师成了对话话题的发起者、对话情境的制造者、对话过程的控制者、对话结果的裁决者,学生只是在被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主体性地位完全没有得到体现。这样的对话实质上都是丧失平等、缺乏民主的对话。
其二,开放的泛化。开放性无疑是对话的本质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对这个特征的理解产生了偏差,认为就是让学生围绕话题你说我说大家说,体现对话的开放性特点。于是,我们便经常看到这样的语文课堂:师生抛开教材文本,无视教学目标,随心所欲“对话”。学生说得起劲,课堂热热闹闹,但细细审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大都是停留于词句层面,远离文本的内涵和主旨,甚至于脱离话题,漫无边际。这种不是建立在认真读书、认真思考基础上的对话,对学生积淀语感、形成语文素养是没有任何益处的。当师生对话变成了学生漫话时,课堂教学就已处于一种低效状态。
如一位教师执教《老人与海》,介绍作者海明威时,围绕两次世界大战与学生进行对话,用了20分钟时间探讨两次大战的背景、过程、影响,之后提出问题:透过老人的内心活动和命运遭遇,你能否感受到作者巨大的精神世界及象征含义?这里,教师抛开对文本的研读,而一味搞所谓的人文对话,偏离了语文教学的实质。其实老老实实教学生怎样与文本对话,怎样理清思路、揣摩语言、鉴赏表达技巧,学生自然而然对老渔夫的“硬汉”形象、海明威人格理想以及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有自己的感悟。
对话教学的课堂是动态开放的,是平等意识引导下的对话教学,必然会发生师生之间见解和智慧的不断碰撞和交融,必然会使教学过程更富有活力、动态性和创新的可能。古希腊大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没有一种方式,比师生之间的对话更能提高沟通能力,更能启发思维技能。”没有平等和谐作为基础、没有教学实效作为依托、缺乏思维含量作为品质的“伪对话”,执教者应当摒弃。
二、“伪合作”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形式开始出现并成为新宠。合作学习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形成生动、活泼、启智创新的学习局面。可是,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交流的一些负面问题显现出来。
其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能做到对教材文本、学生水平的全面把握,导致课堂上出现不管问题是否真的需要合作探究,都组织学生进行不必要的合作探究活动。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陈涉世家》一文时,让学生分组探讨《史记》的编纂体例及各自内容,这属于常识性知识,可采用讲授法直接告诉学生,也可以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获得,没必要组织学生课堂上合作探究。
其二,许多学生在小组合作时不是积极思考交流,而是或翻阅相关教辅资料找答案,或成观望的“看客”等待其他同学的答案,更有甚者打着探究的幌子“交流”一些与课堂学习无关的话题。课堂看似活了却混乱不堪,学生貌似动了却放任自流。
其三,探究的问题本身是否背离作家意图,探究的方法是否有助于理解文本内容等等都是需要教师深思熟虑的,否则便与教学初衷适得其反。就像讨论愚公该不该搬家,孔乙己的结局是活着还是死了等等问题,真可谓是“无事生非”。
作为执教者,我们要深入理解“新课标”的精神,它在“教学建议”中专列了一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要的讨论是新的学习方式的体现。但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合作探究这种教学形式吗?当然不是,教学手段是丰富多样的,合作探究只是诸多教学手段中的一种而已,要视具体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那些能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灵活而定。很多语文教师不管什么教学内容,首先考虑的是一定要进行合作探究,唯恐被视作不能体现新课改精神,观念的偏差大大降低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这种合作探究不要也罢。
三、“伪活动”
辩论、采访、歌舞、小品,情景剧等活动形式,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语文课堂,让人目不暇接,幽默、调侃、搞笑等常使课堂笑声不断。但当我们平静下来,是否更应该多些思考:这些活动关注的是为数甚少的“精英学生”,还是关注全体学生?笑声多了,笑声过后又给学生留下了些什么?活动的设置有多少语言、思维训练的价值?是否会造成了课堂上的高耗低效?
笔者曾经参加优质课教学观摩活动。一参赛教师在执教《祝福》时,在课堂中设计了表演:一学生饰演祥林嫂,一学生饰演鲁四老爷,一学生饰演柳妈,表演者惟妙惟肖地展现鲁四老爷逼问祥林嫂、柳妈嘲讽祥林嫂的情景,学生兴奋不已。教师的初衷是想让学生活跃起来,从而使课堂气氛更加热烈。的确,那样的课堂热闹非凡,但是,留意到学生灿烂的表情,不禁要问,“苦”和“死”可以如此轻松地演绎吗?孩子们的内心有一点“沉重”的感受吗?原本凝重的氛围就这样消散了,小说深切的悲剧意义呢?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究竟学到了什么?
当前,活动频繁呈现于语文课堂,使得教学模式不再单一,课堂气氛不再沉闷,教师开放了教学空间,学生参与得到凸现,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与效果。但是一些教师为了建构表面上“动”的语文课堂,故意创设一些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学生活动,把语文课变成音乐课、舞蹈课、时装展示课,这样一来,学生动了,课堂活了,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毁了。表面繁华、看似热闹,实则浮华虚空、流于形式的课堂活动可休矣。
总之,摒弃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伪繁荣”的种种表现,正确领会新课标精神并贯彻执行,是所有一线教师的当务之急。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教师进修学校(3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