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份创新能力提升了出口韧性吗?r——基于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

来源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e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际政治、地缘政治和国际公共安全卫生事件对出口产生冲击的背景下,采取何种政策措施来应对外部冲击、保持出口稳定增长成为政府和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借鉴区域经济韧性的测度方法,基于首次提出的出口韧性测度指标,利用《中国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库》测度了1999—2016年中国31个省份(除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外)的出口韧性,结合《中国统计年鉴》省份层面的宏观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省份创新能力、出口韧性之间的关系和产业内在出口韧性的来源、决定机制.研究发现,省份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其出口韧性,省份创新能力对不同地区的省份出口韧性存在异质性影响,在金融危机这一负向外部冲击下,省份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出口韧性的提高存在显著促进作用.研究表明,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对新兴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力度,加速出口产业整体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型升级,完善出口产品研发创新链条,促进企业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等方式来提高省份创新能力,提高出口韧性和稳定出口优势.
其他文献
随着算法技术在平台经济的应用与推广,搭载算法的平台能够快速精准地匹配劳动力的供求双方,催生出新的就业方式,推动用工模式向网络化、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变.在平台用工的过程中,用工方运用算法逻辑对用工决策、从业者筛选与管理进行隐蔽性支配与控制,而裹挟在算法系统中的从业者遭受隐私权、平等就业权、工作自主权、休息权等权利被侵犯的危机.面对算法在平台用工领域所引发的从业者权利危机,建议采取构建合理的算法用工框架、设置特殊的算法用工责任以及算法用工监管制度等措施,加强对平台用工方算法行为的规制,从而维护平台从业者的合法权
自1995年以来,中国连续26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为分析贸易摩擦背景下政府补助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利用2009—2019年具有出口贸易行为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企业的角度基于反倾销调查剖析政府补助负向作用于企业出口的路径.研究发现,在国外对华滥用贸易救济措施的背景下,政府补助可通过增加反倾销调查风险抑制企业出口;基于补贴强度、竞争强度和技术强度的行业异质性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负向作用路径的存在.该发现为他国滥用反倾销调查提供了微观证据,同时表明政府补助是触发反倾销调查的重要因素.后续研究显
治理规则是规制平台组织自组织互动的关键因素.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基于兼顾控制与自治的张力视角,探索平台组织面向企业内层次复杂自组织互动的治理规则内涵.结果表明,针对不同层次的治理目标,平台组织构建了由张力维度、张力框架下的规则内涵、张力关系三个要素构成的治理规则体系.具体而言,该规则体系涵盖了共同价值主张规则、互动赋能规则和竞合平衡规则三个张力维度,据此配置了涵盖控制与自治治理目标间成对规则内容及张力关系,形成了系统性的治理规则体系.研究结论扩展了组织内层次的平台组织治理规则理论,提出了一种多维分层的规则结
为揭示企业中由产品知识创造代理引起的创新决策权配置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在深入分析产品知识体系和产品知识创造维度的基础上,研究了始于个人默会知识的组织知识创造机理;在明确技术创新与产品知识创造的关系后,进一步探讨了组织知识创造的代理问题,并基于此揭示了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与创新决策权位置的关系.研究认为:由于产品知识体系由核心知识、辅助知识和外围知识构成,产品知识创造既有改善产品核心知识或辅助知识的功能维度,又有将默会知识转换为形式知识的默会认知维度;个人默会知识始于其为解决问题而检索相应知识所形成的知识集群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弱化,中国经济增长随内需变化而变化的特征不再显著.采用HP滤波法、生产函数法和贝叶斯方法估计中国潜在经济增速,发现中国潜在经济增速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持续下滑,并且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至2040年.贝叶斯估计结果表明,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速在2015—2018年下降趋势减缓,反映出当前供给侧改革稍见成效.相较于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存量,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印度、美国相比优势较小,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下降趋势也比较平缓.因此,
研究高铁网络能否优化高级劳动力要素的分配结构,对政府引导高级劳动力要素合理流动并推动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并结合有效工具变量,考察了高铁网络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和机理.研究发现:(1)城市开通高铁站后,制造业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平均下降约24.90%;(2)高级劳动力要素在制造业企业间进行逆集聚分布,是高铁城市抑制制造业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之一,解释效力约为5.46%;(3)对于沿海、民营和低研发强度等特征的制造业企业,高铁网络对其创新的抑制效应更加突出.为此,政府需结合区
旅游景点的可达性是城市提升“交通+旅游”融合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在交通可达时间测算基础上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法,基于ArcGIS和ucinet 6软件构建景点可达网络,并测算景点网络密度、度中心性、居中中心性、核心-边缘结构等网络技术指标,探讨散客化背景下低碳出行中轨道交通对西安市A级及以上景点网络中各节点的交通可达性及其在景点网络中的地位、角色的影响,通过不同指标的计算,分析景点直接和间接可达性及其变化情况.研究表明:西安市轨道交通重点提升了主城区及周边偏远地区地铁沿线局部网络及单个景点的可达性,“地铁+公交
加快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建设全程、全息、全员和全效的全媒体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在建设全媒体的过程中,新闻编辑的思维方式转变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从编辑工作内容转变对思维方式转换的现实需求出发,结合传媒信息生产环境和新闻生产方式重塑,通过理论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研究全媒体时代新闻编辑思维的转变方式和内容、编辑思维转变的具体着力点以及编辑思维转变的全媒体实践逻辑.研究认为:全媒体建设要求编辑打破线性思维,以立体的融合思维来应对媒体融合发展环境;融合思维本质上是一种综合利用媒体资源的思维方式,新闻编辑
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对国内族际通婚的研究进行回顾与述评,重点梳理了族际通婚的通婚特征、形成因素和通婚所带来的影响,呈现过去五十年间我国族际通婚的研究概况,以及族际通婚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促进作用,同时指出现有研究的成果及局限性,呼吁研究视角应结合除了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之外的其它学科,研究内容应包括更多针对婚姻质量、家庭关系的微观研究.
为分析新闻传播学科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与传媒行业的发展态势,推动新时代新闻传播学科的转型突破与提质升级,通过文献梳理、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界理论研究与业界发展动态相联系,梳理总结了2020年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脉络与学术成果.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追求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向着系统性、创新性、时代性不断迈进;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新闻媒体对内履行基本职责,对外引导舆论宣传,为打赢抗疫战争作出积极贡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