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tiet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在里面,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让传统的中华文化在学生的心中深深扎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小学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品德课”)更是可以作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将传统文化寓于德育内容之中,会使德育更生动活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精华
  我们品生品社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体现于教材各个具体的章节中,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知识,注意搜集和积累传统文化的研究资料,做教学的有心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渗透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运用教材資源培养爱国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可以说,一个没有爱国心的人是一个沦落的人。邓小平说过:“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我觉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更要从娃娃抓起。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德育”教育是最好的途径。
  三、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孝”在中华大地上存在了五千年,他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整个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谓“孝“,是恭敬,是爱护,是孝养。古语“百善孝为先”的意思就是说孝敬父母位居一切美德之首,是做人的根本。“养则致其乐。”孝敬父母绝不能仅仅理解为让父母吃好的、喝好的,更重要的是要表達自己奉献孝心的快乐,给父母带来心灵的满足、安慰,尤其在吃穿不再成为困难的今天,这种意义的“孝”显得更有价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一种由由己及他、私及公、由小及大、由少及多、由家及国的大孝,因此我们说“孝”,是爱心的表现,是对国家、亲人一种至真感情的流露,是人我之间应有的一份责任,是人伦之际的一种密切关系。试想: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
  “孝”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一个问候,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孝”虽然暂时游走在了主流之外,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孝”的回归,是历史的必然。
  四、重视思想品德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古代文化经典,传承优秀人格,弘扬传统美德,把传统文化的养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并逐渐内化为学生品质,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开展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
  通过思想品德课程教师的不懈努力,能够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形成自觉承担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并能够将学生培养成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与弘扬者。但当前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做法还有待提高,下文通过实践探讨,提出有效做法。
  五、思想品德课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意义
  1.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经历时代的变迁,中华民族始终将传统的优秀文化不断繁衍,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文化精神传承,使得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文化的指引下发展,并不断传承与发扬着文化。思想品德课从小学至大学都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贯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每一个阶段的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文化素养,更有利于学生在接受文化、认同文化的同时传承与发扬文化。
  2.树立正确的思想情怀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以正确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并且在学生成长的各个时期,由教师帮助学生规划道路,指引方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情怀,端正人生态度,对学生是具有深遠影响的。因此,无论在任何一个阶段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能够为国家与社会培养高尚品德的学生的关键时期。我国在长久发展的过程中都是十分重视人才的思想与品质培养的,所以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传授给学生,能够有效的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情怀。
  3.培养端正刚毅的品格
  品格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大多数古人常为了个人精神与端正的品格不断奋斗、奋不顾身,古人的这种品格随着历史文化的流传不断繁衍至今。在当前的思想品德课中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有利于学生学习古人端正刚毅的品格,培养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
  六、思想品德课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做法
  实际上,当前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远远不足,究其原因,与方式与意识的不正确有很大关联。在方式上,部分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没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单一的授课内容不能够有效的引起学生认同。在意识上,部分教师对于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个人认同不足,以至于无法带给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在当前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作出更多努力,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三点有效的做法,能够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真正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形成正确文化品格。 
  实际上,教学方式还有多种多样,只要教师本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思想进行授课,就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多样化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能够获得较好的成效。
  总之,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学会感恩、负责、诚实守信、自立、自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同龄人一同感受阳光下的温暖,健康成长。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这样才能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其他文献
“你真是个好孩子。”“你是很聪明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时常听到家长、或是老师在用这样的话,对孩子的表现所给予的所谓的‘称赞’。但是,这样的赞美之词真的对孩子有益吗?也许,有的人会认为,对孩子的行为、言行等,给出我们所认为的夸奖、赞扬,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在做某些事情的过程中更有自信,也就更能容易做好。实则不然,称赞方式的选择会对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令人满意的称赞,与令人不快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国是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独特的发展历史让祖国的传统文化意涵丰富多彩。作为新时代民族学校地方课教师更有责任秉承使命,立足课堂,积极地去弘扬、落实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做到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让学生从不同侧面去了解各民族传统差异,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  一、与传统节日联
期刊
新春,一场由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自武汉蔓延,影响全国。“停课不停学”的号召随之拉开序幕。一时间,家长、教师、学生纷纷焦虑,手足无措,没有预期,没有模拟,只有应考和实战!  没有老师面对面的指导监督,也缺少家长们的有效措施。因此,在线学习期间,培养孩子“诚信自律”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审美情趣、优秀的人格品质,形成一种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无疑会激励学生,努力进取,发奋学习,
期刊
一、教学背景  本课为仁爱版八年级下册英语教材Unit 7 Grammar中有关宾语从句的内容。我把这节课的重点定为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里的时态变形。由于在前一节课中学生已接触了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时态不发生变化的情况,学生对人称的变化已经掌握,因而本节课只需提及,不必列为重点。  二、教学思路  本节课由呈现简笔画导入,让学生猜测图中人物的语言。再列出图中人物的原话,让学生引述。教师在学生使用间接引
期刊
正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幼儿园的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用爱心经营幼教事业,用成果铸就幼教品牌,我认为注重内涵发展是幼儿园在科学的、客观的认同趋向强烈的管理理念和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更加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所公办幼儿园,你要问我云城区马岗幼儿园什么最好?很多家长们都会说一句:“老师最好”。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就是好,不管孩子进哪一个班、跟哪一个老师,我们都放心。
期刊
所谓“幼儿小公民素质”,即能够使用现代先进工具和技术,懂得遵守规则的,会思考、敢表达、能自主、擅运动的现代小公民。  城市景观写生是指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城市景观的照片或实物,经过思考后对其进行描绘。尤其是面对实物的城市景观写生,需要老师引导幼儿将立体的物体过渡到平面的纸上,但又不同于成人写生,它不受透视的约束,只需要幼儿把自己所观察到的城市景观大胆地表现出来,从而培养幼儿勇于表达的小公民素质。  如
期刊
舞蹈课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的课程之一,新课改向体育舞蹈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树立新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些学生本来就因为自身的体型肥胖而自卑,又因为完成不了一些舞蹈动作而被他同学嘲笑。于是就越来越疏远舞蹈课,成了舞蹈课上被冷落的旁观者,导致了心理和体态的恶性循环。如何使这些学生像
期刊
传统的作文教学“人”“文”分离。个性化作文目标应该着眼于“人”开发人的生命。开发面对现实作文中的“沉疴”不要一味责难,而要从本质上理清“人”与“文”的关系,使“人”融入“文”,“文“又高扬于”“人“。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写作时要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要尊重“人”,发展“人”的个性。  一、让学生“爱上作文”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爱上作文”的时候,作文教学就成功了。所以,《语
期刊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这一美誉,因此,在中国的教育界,肯定离不开“道德品质教育”这个话题。启蒙教材《三字经》中就有论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对于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来说,帮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质尤为重要。而培养初中生美好品质的重任,自然落在班主任的身上。  关键词:初中生;美好品质;养成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有不错的思维能力,能够分辨是非黑白。
期刊
21世纪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传统的维持性学习方式正在向创新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必须从传统的局限于课堂40分钟传受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自己的工作。  面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我校将实现对基础教育从宏观控制到全面服务的根本性变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