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豫剧(Yu Opera)是我国中原地区河南省的一个重要剧种。在我国戏曲声腔体系中,它属于梆子腔系统,因而又称河南梆子。多少年来,它伴随着黄河两岸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表达劳动人民的共同心声,体现劳动人民共同的审美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变,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如今的豫剧也面临着一些危机与挑战。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豫剧的历史沿革与发展,以河南省信阳市豫剧团为例,从豫剧团的生存现状及近几年发生的重大事件中分析豫剧文化的生存以及创新传承,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豫剧;生存现状;创新传承
豫剧起源于中原,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更加吸引新一代年轻人的却是流行歌曲。豫剧的发展面临着国家支持力度不大、欣赏人群不多、剧团内部制度僵硬等困难。对于豫剧的发展与保护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豫剧团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已经实施或还未实施的保护建议,并且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个中国传统剧种。
一、丰厚的中原戏曲文化沉淀
在中国戏曲的历史长河中,豫剧正式形成的年代虽然不算太久,但是其丰厚的文化积淀却可以追溯上千年。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有四个,分别为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及商丘、南阳、许昌、濮阳等古都,为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古都数量最多的省份。
如今往往会用一个地区所出土的文物来断定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出土了18支七音孔和八音孔骨笛,距今已有8000年之久。而河南殷墟出土的文物中除了司母戊大方鼎以外,更有木腔蟒皮鼓,而且有大、中、小铜铙。甲骨文的发掘也应证了3000年前的中州大地上,已经有了乐器的概念。这些出土的文物虽然不能为豫剧的诞生有什么直接联系,却也能证明正是河南的这种文化底蕴,才能孕育出如此经典的戏剧。可以毫不含糊的说:是华夏、黄河、中原文化的肥沃土壤,才使得当今的河南享有“戏曲大省”、“戏曲之乡”的美称。
二、豫剧的音乐流派
豫剧音乐,由于受到各地乡土人情、风俗习惯、语言音调等因素的影响,发展为多种不同风格和不同特点的流派。
以商丘为中心,周围一带流传的一种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
以洛阳为中心,周围一带流传的一种唱法称“豫西调”,又称西路、西府调、靠山簧。而开封为一带流传的一种唱法称“祥符调”。
豫東南沙河流域一带流传的一种唱法称“沙河调”,又称本地梆。
这些流派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演员们对剧目内容和人物体会不同,各自的艺术条件不同,又形成了许多唱派,其代表人物如常香玉、陈素真、马金凤、阎立品等。
三、豫剧及豫剧团的发展现状
如今许多豫剧团都普遍面临着一些生存问题。
(一)经济方面
政府在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上较少,对豫剧文化不够重视,剧团在经济状况方面令人堪忧。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信阳市豫剧团排演了许多现代剧广受好评。但后来融入更多新元素后,在戏曲文化不被重视的大环境下,政府对戏曲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演出市场走向低谷。赚来的经费不仅要发团内人员的工资,更要维持豫剧团的发展,编剧、采风、设备换新无一不需要经费的支持。演员收入低,又怎么会有很高的热情去投入在工作中,更不用提把它当作终生的事业传承下去。连温饱问题也只能勉强解决,谁还愿意去学习传承豫剧。这种消极情绪无疑对豫剧的表演和传承是有很大影响的。这就使豫剧团陷入了发展的怪圈,无法有更高的艺术追求。
(二)人才问题
现如今的年轻人在对豫剧了解的较少的情况下,对豫剧没有任何感知,也找不到能够吸引自己的地方。大部分年轻人就会选择更加吸引自己的流行音乐、摇滚乐等的创作,不愿去接受那些传统戏曲文化。同时,现有的豫剧团中演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很多人并没有接受过非常系统的豫剧学习,甚至有些仅仅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从小严格的培训,这对豫剧的文化底蕴是很难把握的。另一方面,豫剧团老龄化现象严重。豫剧对新一代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够,只有老一辈的人在坚持。但是当人年级大了以后,体力上不如年轻人,很多时候会力不从心。并且中年人甚至老年人对于外界的了解还是比年轻人少很多,他们很难了解外界到底能够接受一个怎样的形式或者内容,就无法把新理念、新想法实践到剧目的改编中去。而在如今在发展那么迅速的社会中,一个剧种的存在和发展已经不能单单沿袭之前原汁原味的表演形式,更需要创新。一个豫剧团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老一辈人的坚守,没有下一代的学习就无法更好地传承下去。
(三)体制问题
专业豫剧团体制陈旧、僵硬,无法突破发展的瓶颈。如今全国的专业豫剧团大部分都是国办体制,整个剧团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政府来投入经费,但政府对于文化发展,尤其是豫剧的发展经费是非常少的,演员们也只能靠政府拨款维持生计。剧团里的人员分工也并不是非常明确,体制沿袭之前老传统的较多,缺少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体制,使豫剧团发展缓慢。
四、豫剧创新发展建议
豫剧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区域,主要流行于河南全省以及河北、湖北、山东、陕西、安徽甘肃、江苏等省份。由于文化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更多的文化思潮涌入中国,使得豫剧失去了原本火热的市场和数以亿计的广大观众群体。下面,作者以信阳市豫剧团为例重点说明豫剧团面临发展问题的创新改革。
河南省信阳市豫剧团,最早是三十七补训处豫剧团。它是国民党设置在汝南县的兵员补充机构,师级建制。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该处就建有评剧团,后于1938年改建为豫剧团。主要演员有贾窝、王桂枝、谢青云等。人民解放军二野南下时,该团困守城内,在人民会场演出以维持生计,于1949年6月并入汝南人民剧团,谢青云任团长。主要演员有陈凤枝、赵娟、李秀婷、苏建功等。1952年正式招生,通过培训很快涌现出了优秀演员桂龙云、袁淑芳黄伯荣等。1954年桑振君来汝南献艺并曾向该团青年演员传艺。省文化事业管理局曾确定汝南人民剧团为全省八个重点民营公助剧团之一。1954年调入信阳,转为信阳地区豫剧团。上世纪60年代初,豫剧表演艺术家阎立品等优秀演员的精湛表演曾享誉省内外。剧团代表剧目有《秦雪梅》、《游龟山》、《风雪配》、《杨门女将》等。60年代中期以后,他们坚持在继承传统戏曲艺术基础上自编自演现代戏,走自我发展的道路,从而在戏曲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创作现代剧目十余部,具有一定影响的如《打牌坊》、《点点红》、《命根》等。1986年剧团进行了精简整编,演职员由原来的120人减为40余人。团长申玉昌,导演王业正,主要演员有姚如政、李世奎、盛宏林、邹艳萍等。撤地改市后,易名为信阳市豫剧团,致力于豫剧的传承与发展。 想要剧种能够很好地传承下去,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帮助与支持。
首先,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新中国为社会主义国家,任何文化形式的发展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戏曲如此,当然豫剧艺术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在当今戏曲文化处于低迷的形式下我们更需要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由于艺术人才匮乏,严重制约着豫剧艺术质量的提高,影响了豫剧艺术的创新和发展,豫剧的发展的背后需要有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因此政府需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戏曲院校的办学水平,提高豫剧演员和编剧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再者豫剧中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的剧目需要国家给予相关的保护,这既是继承和振兴豫剧,而且也是一种保护我们优秀的民族艺术,弘扬民族艺术的责任,也确保豫剧的发展后继有人。
其次,大力宣传豫剧文化。由于豫剧具有的特殊文化价值,豫剧需要重视宣传。新的优秀剧目可采取各种各样宣传方式,可采取电视媒体.报刊广告.宣传图册以及网络等手段来包装和宣传自己。也可通过编写出版豫剧相关的历史.故事.艺术欣赏等来宣传,今年来河南电视台的为豫剧而创作《梨园春》节目受到越来越多的观众朋友们的喜爱,此栏目提高了豫剧自身的知名度,扩大其社会的影响力,从而激发起更多观众来喜爱豫剧。
五、为作者在剧团自身方面总结的几点发展建议
(一)创新剧目,融入当地文化
戏曲生存延续的最重要条件就是不断地创编出新的好的作品来满足观众。一个好的作品当然应当顺应当时的社会生活,随着多元文化带来的冲击,更多新的东西充实着我们的视野,尤其80后跟90后,因此出现了剧场很少有80后跟90后的观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一是没有作品,演出的都是以前的老剧本,不能满足这些年轻人的观感。二就是新作品的创编问题,它依然按照以前创编风格.陈旧的故事来编写剧目,因此出现了所谓的“落伍”。但信阳市豫剧团在剧目创作上,有着根植信阳,在本土文化中汲取营养、发掘题材的优良传统。编演的《茶香明月》、《桃花夫人》在全省获得了较高的荣誉和奖项。《开漳圣王陈元光》以及正在编排的歌舞剧《八月桂花遍地开》都是取材于信阳当地的历史名人或传奇故事,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同时又有很强的社会影响。
(二)灵活合作
为打造《开漳圣王陈元光》这一剧目,信阳市豫剧团在经济能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以豫剧首个根亲文化题材打动了一级编剧孔繁燕,用信阳民间音乐元素和豫剧结合的方式打动了国家一级作曲家耿玉卿,并且邀请了国家一级导演黄天博,以及用角色的艺术表现空间赢得了国家一级演员任现军的加盟。并且还主动和具有人员优势的县级剧团禹州市剧团进行合作,很好地解决了演出阵容的问题。
(三)活用政府政策和加强对外联络
信阳市豫剧团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争取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2012年以来,信阳市豫剧团每年都承担省、市“舞台艺术送农民”和“文化下乡”等政府采购的公益性演出约150场。到目前为止,信阳市豫剧团已经完成政府采购的公益性演出近600场,获得演出补助近600万元。并且与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美国德克萨斯州炎黄堂和黄氏宗亲会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拓展了发展渠道。
(四)注重文化交流
2012年《开漳圣王陈元光》剧组先后赴郑州、杭州以及粤闽两省六市演出,以血脉相亲的朴素民族情感为主线,揭示了根亲文化的本质,拉近了中原与闽南地区人民间的感情。在2013年和2014年,应邀赴台湾进行该剧的演出共13场,这场精彩的演出在台湾播下了亲情的种子,并且与台湾人民零距离接触,连接两岸人民的情感与交流。2014年,按照文化部“跨越太平洋”中美文化交流活动的安排,信阳市豫剧团受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炎黄堂和黄氏宗亲会的邀请,远赴美国参加“河洛文化周”的文化交流。《开漳圣王陈元光》剧目的运作,为剧团吸纳资金共500多万元。
(五)改革剧团内部体制
剧团内部体制僵化必然导致剧团经济水平的低下、剧团演出设备陈旧,从而使演员的消极情绪、无法继续创作新剧目。所以,一个剧团的内部体制是影响剧团发展的重要因素。信阳市豫剧团就根据演出需要和业务水平,适当地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区别核定薪酬補助,先后聘用十余名从戏校毕业、年轻有特长的业务骨干,形成人员流动机制,缓解了豫剧团人员青黄不接的问题。
六、结语
豫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的存在使得我们的中华文化更加博大精深。通过对豫剧的了解与分析,作者通过对豫剧现状的阐释,指出豫剧存在着经济、体制、人才的问题。并且根据问题从豫剧自身、政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如剧目的推陈出新、灵活合作、注重文化交流等。豫剧的发展不仅仅是国家和豫剧工作者们的任务,更是我们的任务。作者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这个中国传统剧种,让其能够在创新中传承。
参考文献:
[1]王基笑.豫剧唱腔音乐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
[2]马紫晨,卢清丽,冯彬彬,马驰,袁淑静.中原戏曲文化丛书之豫剧.[M]河南文艺出版社,2011.1.
[3]郭强.当代豫剧的生存状态研究.[D].2010.4.
[4]郑琦.小剧团,大作为——以信阳市豫剧团为例探析新形势下基层剧团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N].信阳日报,2015.12.
[5]浅谈豫剧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Z].2015.12.
作者简介:苏倩雯(1998—),女,汉族,河南信阳人,主要研究方向:文化创新与继承。
张梓秋(1997—),女,土家族,贵州贵阳人,主要研究方向:文化创新与继承。
关键词:豫剧;生存现状;创新传承
豫剧起源于中原,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更加吸引新一代年轻人的却是流行歌曲。豫剧的发展面临着国家支持力度不大、欣赏人群不多、剧团内部制度僵硬等困难。对于豫剧的发展与保护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豫剧团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已经实施或还未实施的保护建议,并且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个中国传统剧种。
一、丰厚的中原戏曲文化沉淀
在中国戏曲的历史长河中,豫剧正式形成的年代虽然不算太久,但是其丰厚的文化积淀却可以追溯上千年。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有四个,分别为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及商丘、南阳、许昌、濮阳等古都,为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古都数量最多的省份。
如今往往会用一个地区所出土的文物来断定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出土了18支七音孔和八音孔骨笛,距今已有8000年之久。而河南殷墟出土的文物中除了司母戊大方鼎以外,更有木腔蟒皮鼓,而且有大、中、小铜铙。甲骨文的发掘也应证了3000年前的中州大地上,已经有了乐器的概念。这些出土的文物虽然不能为豫剧的诞生有什么直接联系,却也能证明正是河南的这种文化底蕴,才能孕育出如此经典的戏剧。可以毫不含糊的说:是华夏、黄河、中原文化的肥沃土壤,才使得当今的河南享有“戏曲大省”、“戏曲之乡”的美称。
二、豫剧的音乐流派
豫剧音乐,由于受到各地乡土人情、风俗习惯、语言音调等因素的影响,发展为多种不同风格和不同特点的流派。
以商丘为中心,周围一带流传的一种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
以洛阳为中心,周围一带流传的一种唱法称“豫西调”,又称西路、西府调、靠山簧。而开封为一带流传的一种唱法称“祥符调”。
豫東南沙河流域一带流传的一种唱法称“沙河调”,又称本地梆。
这些流派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演员们对剧目内容和人物体会不同,各自的艺术条件不同,又形成了许多唱派,其代表人物如常香玉、陈素真、马金凤、阎立品等。
三、豫剧及豫剧团的发展现状
如今许多豫剧团都普遍面临着一些生存问题。
(一)经济方面
政府在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上较少,对豫剧文化不够重视,剧团在经济状况方面令人堪忧。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信阳市豫剧团排演了许多现代剧广受好评。但后来融入更多新元素后,在戏曲文化不被重视的大环境下,政府对戏曲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演出市场走向低谷。赚来的经费不仅要发团内人员的工资,更要维持豫剧团的发展,编剧、采风、设备换新无一不需要经费的支持。演员收入低,又怎么会有很高的热情去投入在工作中,更不用提把它当作终生的事业传承下去。连温饱问题也只能勉强解决,谁还愿意去学习传承豫剧。这种消极情绪无疑对豫剧的表演和传承是有很大影响的。这就使豫剧团陷入了发展的怪圈,无法有更高的艺术追求。
(二)人才问题
现如今的年轻人在对豫剧了解的较少的情况下,对豫剧没有任何感知,也找不到能够吸引自己的地方。大部分年轻人就会选择更加吸引自己的流行音乐、摇滚乐等的创作,不愿去接受那些传统戏曲文化。同时,现有的豫剧团中演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很多人并没有接受过非常系统的豫剧学习,甚至有些仅仅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从小严格的培训,这对豫剧的文化底蕴是很难把握的。另一方面,豫剧团老龄化现象严重。豫剧对新一代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够,只有老一辈的人在坚持。但是当人年级大了以后,体力上不如年轻人,很多时候会力不从心。并且中年人甚至老年人对于外界的了解还是比年轻人少很多,他们很难了解外界到底能够接受一个怎样的形式或者内容,就无法把新理念、新想法实践到剧目的改编中去。而在如今在发展那么迅速的社会中,一个剧种的存在和发展已经不能单单沿袭之前原汁原味的表演形式,更需要创新。一个豫剧团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老一辈人的坚守,没有下一代的学习就无法更好地传承下去。
(三)体制问题
专业豫剧团体制陈旧、僵硬,无法突破发展的瓶颈。如今全国的专业豫剧团大部分都是国办体制,整个剧团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政府来投入经费,但政府对于文化发展,尤其是豫剧的发展经费是非常少的,演员们也只能靠政府拨款维持生计。剧团里的人员分工也并不是非常明确,体制沿袭之前老传统的较多,缺少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体制,使豫剧团发展缓慢。
四、豫剧创新发展建议
豫剧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区域,主要流行于河南全省以及河北、湖北、山东、陕西、安徽甘肃、江苏等省份。由于文化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更多的文化思潮涌入中国,使得豫剧失去了原本火热的市场和数以亿计的广大观众群体。下面,作者以信阳市豫剧团为例重点说明豫剧团面临发展问题的创新改革。
河南省信阳市豫剧团,最早是三十七补训处豫剧团。它是国民党设置在汝南县的兵员补充机构,师级建制。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该处就建有评剧团,后于1938年改建为豫剧团。主要演员有贾窝、王桂枝、谢青云等。人民解放军二野南下时,该团困守城内,在人民会场演出以维持生计,于1949年6月并入汝南人民剧团,谢青云任团长。主要演员有陈凤枝、赵娟、李秀婷、苏建功等。1952年正式招生,通过培训很快涌现出了优秀演员桂龙云、袁淑芳黄伯荣等。1954年桑振君来汝南献艺并曾向该团青年演员传艺。省文化事业管理局曾确定汝南人民剧团为全省八个重点民营公助剧团之一。1954年调入信阳,转为信阳地区豫剧团。上世纪60年代初,豫剧表演艺术家阎立品等优秀演员的精湛表演曾享誉省内外。剧团代表剧目有《秦雪梅》、《游龟山》、《风雪配》、《杨门女将》等。60年代中期以后,他们坚持在继承传统戏曲艺术基础上自编自演现代戏,走自我发展的道路,从而在戏曲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创作现代剧目十余部,具有一定影响的如《打牌坊》、《点点红》、《命根》等。1986年剧团进行了精简整编,演职员由原来的120人减为40余人。团长申玉昌,导演王业正,主要演员有姚如政、李世奎、盛宏林、邹艳萍等。撤地改市后,易名为信阳市豫剧团,致力于豫剧的传承与发展。 想要剧种能够很好地传承下去,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帮助与支持。
首先,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新中国为社会主义国家,任何文化形式的发展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戏曲如此,当然豫剧艺术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在当今戏曲文化处于低迷的形式下我们更需要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由于艺术人才匮乏,严重制约着豫剧艺术质量的提高,影响了豫剧艺术的创新和发展,豫剧的发展的背后需要有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因此政府需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戏曲院校的办学水平,提高豫剧演员和编剧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再者豫剧中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的剧目需要国家给予相关的保护,这既是继承和振兴豫剧,而且也是一种保护我们优秀的民族艺术,弘扬民族艺术的责任,也确保豫剧的发展后继有人。
其次,大力宣传豫剧文化。由于豫剧具有的特殊文化价值,豫剧需要重视宣传。新的优秀剧目可采取各种各样宣传方式,可采取电视媒体.报刊广告.宣传图册以及网络等手段来包装和宣传自己。也可通过编写出版豫剧相关的历史.故事.艺术欣赏等来宣传,今年来河南电视台的为豫剧而创作《梨园春》节目受到越来越多的观众朋友们的喜爱,此栏目提高了豫剧自身的知名度,扩大其社会的影响力,从而激发起更多观众来喜爱豫剧。
五、为作者在剧团自身方面总结的几点发展建议
(一)创新剧目,融入当地文化
戏曲生存延续的最重要条件就是不断地创编出新的好的作品来满足观众。一个好的作品当然应当顺应当时的社会生活,随着多元文化带来的冲击,更多新的东西充实着我们的视野,尤其80后跟90后,因此出现了剧场很少有80后跟90后的观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一是没有作品,演出的都是以前的老剧本,不能满足这些年轻人的观感。二就是新作品的创编问题,它依然按照以前创编风格.陈旧的故事来编写剧目,因此出现了所谓的“落伍”。但信阳市豫剧团在剧目创作上,有着根植信阳,在本土文化中汲取营养、发掘题材的优良传统。编演的《茶香明月》、《桃花夫人》在全省获得了较高的荣誉和奖项。《开漳圣王陈元光》以及正在编排的歌舞剧《八月桂花遍地开》都是取材于信阳当地的历史名人或传奇故事,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同时又有很强的社会影响。
(二)灵活合作
为打造《开漳圣王陈元光》这一剧目,信阳市豫剧团在经济能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以豫剧首个根亲文化题材打动了一级编剧孔繁燕,用信阳民间音乐元素和豫剧结合的方式打动了国家一级作曲家耿玉卿,并且邀请了国家一级导演黄天博,以及用角色的艺术表现空间赢得了国家一级演员任现军的加盟。并且还主动和具有人员优势的县级剧团禹州市剧团进行合作,很好地解决了演出阵容的问题。
(三)活用政府政策和加强对外联络
信阳市豫剧团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争取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2012年以来,信阳市豫剧团每年都承担省、市“舞台艺术送农民”和“文化下乡”等政府采购的公益性演出约150场。到目前为止,信阳市豫剧团已经完成政府采购的公益性演出近600场,获得演出补助近600万元。并且与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美国德克萨斯州炎黄堂和黄氏宗亲会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拓展了发展渠道。
(四)注重文化交流
2012年《开漳圣王陈元光》剧组先后赴郑州、杭州以及粤闽两省六市演出,以血脉相亲的朴素民族情感为主线,揭示了根亲文化的本质,拉近了中原与闽南地区人民间的感情。在2013年和2014年,应邀赴台湾进行该剧的演出共13场,这场精彩的演出在台湾播下了亲情的种子,并且与台湾人民零距离接触,连接两岸人民的情感与交流。2014年,按照文化部“跨越太平洋”中美文化交流活动的安排,信阳市豫剧团受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炎黄堂和黄氏宗亲会的邀请,远赴美国参加“河洛文化周”的文化交流。《开漳圣王陈元光》剧目的运作,为剧团吸纳资金共500多万元。
(五)改革剧团内部体制
剧团内部体制僵化必然导致剧团经济水平的低下、剧团演出设备陈旧,从而使演员的消极情绪、无法继续创作新剧目。所以,一个剧团的内部体制是影响剧团发展的重要因素。信阳市豫剧团就根据演出需要和业务水平,适当地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区别核定薪酬補助,先后聘用十余名从戏校毕业、年轻有特长的业务骨干,形成人员流动机制,缓解了豫剧团人员青黄不接的问题。
六、结语
豫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的存在使得我们的中华文化更加博大精深。通过对豫剧的了解与分析,作者通过对豫剧现状的阐释,指出豫剧存在着经济、体制、人才的问题。并且根据问题从豫剧自身、政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如剧目的推陈出新、灵活合作、注重文化交流等。豫剧的发展不仅仅是国家和豫剧工作者们的任务,更是我们的任务。作者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这个中国传统剧种,让其能够在创新中传承。
参考文献:
[1]王基笑.豫剧唱腔音乐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
[2]马紫晨,卢清丽,冯彬彬,马驰,袁淑静.中原戏曲文化丛书之豫剧.[M]河南文艺出版社,2011.1.
[3]郭强.当代豫剧的生存状态研究.[D].2010.4.
[4]郑琦.小剧团,大作为——以信阳市豫剧团为例探析新形势下基层剧团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N].信阳日报,2015.12.
[5]浅谈豫剧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Z].2015.12.
作者简介:苏倩雯(1998—),女,汉族,河南信阳人,主要研究方向:文化创新与继承。
张梓秋(1997—),女,土家族,贵州贵阳人,主要研究方向:文化创新与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