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生在国运雄强的唐初盛世,父亲是正直刚强的明君,母亲是明理温婉的贤后,自己从小就被重点培养,具备了当一名优秀太子、守成之君的所有条件,却偏偏没有变成人们期望中的那个样子。为什么?
李承乾出生的时候父亲李世民正领兵征战,直到两岁时才见了父亲第一面。接下来几年,父亲要么出去打仗,要么留在长安跟兄弟争权,反正过的都不是太平日子。李世民肯定没有太多心思和精力去关心儿子。而小孩子特别是男孩,幼年时期跟父亲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母亲和奶娘跟他说多少次“你父王是大英雄、国家栋梁”之类的话,也远远比不上父亲张开双臂给他一个简单拥抱来得有效。
很快,李承乾长到八岁,玄武门兵变发生。母亲被父亲伉俪情深地带到了玄武门——他们俩决定同生同死。可承乾呢?史书上没记载他跟父亲、母亲在一起。那个清早,他被父母丢弃在深宫高墙里,无助地倾听外面厮杀声……紧接着,那些跟他年龄相近、曾经一同在皇宫大内玩耍过的堂兄弟,一夜之间全都消失了。李世民一次杀十侄,对此,“性聪敏、特惠敏”的李承乾会有怎么样感受呢?
接下来李世民住到了皇帝正宫太极宫。父母走了,十一岁的李承乾跟一大堆仆役属官留在了东宫。从此之后,他要见父母得事先预约,要见兄弟姐妹,或者等到侍宴开Party的时候,或者就得冒着“结交诸王”罪名的风险,派人专门“传”他们进来。他当然是没有朋友的,他的世界简单而泾渭分明:祖父、父亲和母亲是他的“君”,是他要叩头的对象,其他人,是他的“臣”,是要向他叩头的。倒是那些侍从太监要有趣好玩得多——十几岁的小男孩,你能责备他贪玩好动吗?
变化都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贞观七年(633年),李世民听说承乾“好嬉戏,颇亏礼法”的消息,于是要东宫官员对皇太子加强规划和劝谏,并说:“我十八岁尚在民间,知道民间疾苦,即位以来尤有过失,皇太子生于深宫不明世失,不犯错才怪。”——一针见血的话!到了贞观九年(635年)李渊驾崩的时候,守丧的李世民让十八岁的承乾代他处理政务。可这段时间史书上出现了“好声色,漫游无度。宫臣或欲进谏者,承乾必先揣其情,便危坐敛容,引咎自责。”——那些白胡子老头铆足了力气要进谏,结果刚打个照面,人家李承乾自己就痛心疾首地自责自艾,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听到最后那些老头子们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还要太子殿下想开点,过去的就过去算了,别背上太重的心理包袱。这孩子的聪明都用在这上面了。
也许,李承乾故意捣蛋淘气的原因就是他希望借此来吸引父母更多的注意力和爱,然而李世民对待儿子的主要办法是重赏规劝太子的官员,希望借“外人”去纠正自己儿子的行为,甚至,希望那些人来向自己打小报告。李承乾的反应变得更激烈,越发做出种种“我就要跟父亲对着干”的表现……
所有人的青少年时代都曾经历过这种与父母对立的情绪,但绝大多数人都能安然度过无后患,因为一般人能力有限,束缚多多,就算有什么过激的念头,也无力去实现。可“皇太子”却偏偏在冲动的少年时代就能掌握很大权力,所以要制止他们去干蠢事,可比一般孩子困难得多。特别是,如果天底下唯一能够克制他们的人——他们的父亲不亲自出面,反而假手于地位低下的臣子,那么在二世祖们看来,用手中权力打击这些迫害自己的臣子,就是风险小、途径容易、后果不严重又能借以泄愤的好“买卖”了。
你来我往的拉锯中,父子双方的火药味渐浓。史书上记载承乾失宠的最直接导火索是他的脚残疾了。他这脚是从马上摔下来残的。李世民这样的英雄,追求完美的倾向是很明显的,他不愿意自己的继承人是个残障人士,再加上之前就了解到承乾的品德问题,换太子的心思就此萌动……
贞观十年(636年),母亲长孙皇后逝世,家里的定海针坍塌,李承乾最强有力的保护者消失。他跟父亲的关系又始终不见好转。这种情绪发展到极端,他走上最后的不归路:谋反。失败是必然的。被捕后,他却大喝:我败就败了,但也绝不饶过敌人,拼将最后一口也要咬去……
聪明、口才、权欲、决断能力、任性偏激、雄心勃勃、至死不让人……不能不苦笑着说,李承乾这些个性,我们都能在他伟大的父亲身上一一找到对应点,只不过,李世民的这些个性,几乎全都是通过正大光明利国利民的方法展示出来的,而承乾的出发点却大相径庭南辕北辙,几乎没做对过一件事!
两柄锋芒毕露的剑斗在一起,少了中间那层温柔的、母性的、包容的缓冲地带,只能叮叮当当碰撞不停,直至一方碎裂。“父死子继”制度充分考虑到了领袖的亲情因素——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间最真挚最强烈的感情,好东西当然要传给最爱的人——但真正实行起来,这种制度恰恰成为扼杀亲情最有力的手段。
编辑/姚晟
李承乾出生的时候父亲李世民正领兵征战,直到两岁时才见了父亲第一面。接下来几年,父亲要么出去打仗,要么留在长安跟兄弟争权,反正过的都不是太平日子。李世民肯定没有太多心思和精力去关心儿子。而小孩子特别是男孩,幼年时期跟父亲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母亲和奶娘跟他说多少次“你父王是大英雄、国家栋梁”之类的话,也远远比不上父亲张开双臂给他一个简单拥抱来得有效。
很快,李承乾长到八岁,玄武门兵变发生。母亲被父亲伉俪情深地带到了玄武门——他们俩决定同生同死。可承乾呢?史书上没记载他跟父亲、母亲在一起。那个清早,他被父母丢弃在深宫高墙里,无助地倾听外面厮杀声……紧接着,那些跟他年龄相近、曾经一同在皇宫大内玩耍过的堂兄弟,一夜之间全都消失了。李世民一次杀十侄,对此,“性聪敏、特惠敏”的李承乾会有怎么样感受呢?
接下来李世民住到了皇帝正宫太极宫。父母走了,十一岁的李承乾跟一大堆仆役属官留在了东宫。从此之后,他要见父母得事先预约,要见兄弟姐妹,或者等到侍宴开Party的时候,或者就得冒着“结交诸王”罪名的风险,派人专门“传”他们进来。他当然是没有朋友的,他的世界简单而泾渭分明:祖父、父亲和母亲是他的“君”,是他要叩头的对象,其他人,是他的“臣”,是要向他叩头的。倒是那些侍从太监要有趣好玩得多——十几岁的小男孩,你能责备他贪玩好动吗?
变化都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贞观七年(633年),李世民听说承乾“好嬉戏,颇亏礼法”的消息,于是要东宫官员对皇太子加强规划和劝谏,并说:“我十八岁尚在民间,知道民间疾苦,即位以来尤有过失,皇太子生于深宫不明世失,不犯错才怪。”——一针见血的话!到了贞观九年(635年)李渊驾崩的时候,守丧的李世民让十八岁的承乾代他处理政务。可这段时间史书上出现了“好声色,漫游无度。宫臣或欲进谏者,承乾必先揣其情,便危坐敛容,引咎自责。”——那些白胡子老头铆足了力气要进谏,结果刚打个照面,人家李承乾自己就痛心疾首地自责自艾,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听到最后那些老头子们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还要太子殿下想开点,过去的就过去算了,别背上太重的心理包袱。这孩子的聪明都用在这上面了。
也许,李承乾故意捣蛋淘气的原因就是他希望借此来吸引父母更多的注意力和爱,然而李世民对待儿子的主要办法是重赏规劝太子的官员,希望借“外人”去纠正自己儿子的行为,甚至,希望那些人来向自己打小报告。李承乾的反应变得更激烈,越发做出种种“我就要跟父亲对着干”的表现……
所有人的青少年时代都曾经历过这种与父母对立的情绪,但绝大多数人都能安然度过无后患,因为一般人能力有限,束缚多多,就算有什么过激的念头,也无力去实现。可“皇太子”却偏偏在冲动的少年时代就能掌握很大权力,所以要制止他们去干蠢事,可比一般孩子困难得多。特别是,如果天底下唯一能够克制他们的人——他们的父亲不亲自出面,反而假手于地位低下的臣子,那么在二世祖们看来,用手中权力打击这些迫害自己的臣子,就是风险小、途径容易、后果不严重又能借以泄愤的好“买卖”了。
你来我往的拉锯中,父子双方的火药味渐浓。史书上记载承乾失宠的最直接导火索是他的脚残疾了。他这脚是从马上摔下来残的。李世民这样的英雄,追求完美的倾向是很明显的,他不愿意自己的继承人是个残障人士,再加上之前就了解到承乾的品德问题,换太子的心思就此萌动……
贞观十年(636年),母亲长孙皇后逝世,家里的定海针坍塌,李承乾最强有力的保护者消失。他跟父亲的关系又始终不见好转。这种情绪发展到极端,他走上最后的不归路:谋反。失败是必然的。被捕后,他却大喝:我败就败了,但也绝不饶过敌人,拼将最后一口也要咬去……
聪明、口才、权欲、决断能力、任性偏激、雄心勃勃、至死不让人……不能不苦笑着说,李承乾这些个性,我们都能在他伟大的父亲身上一一找到对应点,只不过,李世民的这些个性,几乎全都是通过正大光明利国利民的方法展示出来的,而承乾的出发点却大相径庭南辕北辙,几乎没做对过一件事!
两柄锋芒毕露的剑斗在一起,少了中间那层温柔的、母性的、包容的缓冲地带,只能叮叮当当碰撞不停,直至一方碎裂。“父死子继”制度充分考虑到了领袖的亲情因素——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间最真挚最强烈的感情,好东西当然要传给最爱的人——但真正实行起来,这种制度恰恰成为扼杀亲情最有力的手段。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