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升级版”,国际合作的“新平台”,推动全球化升级的重要引擎。据商务部网站公开数据,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投资800多亿美元,入区企业4098家,上缴东道国税费近22亿美元,带动东道国就业近30万人。为沿线国破解了一个又一个经济难题。
塞尔维亚钢铁厂重生
斯梅代雷沃位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西南方约60公里处。在这座人口约10万的小城里常住着9名中国人,他们管理的一家钢铁厂关系着当地五分之一居民的生计。
从每年需要政府上亿美元的补贴到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对于斯梅代雷沃钢铁厂的重生,河钢塞尔维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宋嗣海深有感触。
成立于1913年的斯梅代雷沃钢铁厂曾经是塞尔维亚唯一一家国有钢铁厂,被誉为“塞尔维亚的骄傲”。但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管理不善等原因,钢铁厂一度陷入困境,濒临倒闭,塞尔维亚政府不得不每月补贴1000万美元,勉强维持其运营。
2016年上半年,中国河北钢铁集团以4600万欧元收购这家钢铁厂,5000多名当地职工全部留用,成立河钢塞尔维亚有限公司。被收购后,钢铁厂短时间内就扭转了连续7年亏损的局面。2018年,钢铁厂年产177万吨钢,创下建厂105年来的最高记录,当年实现收入10.5亿美元,一举成为塞尔维亚第一出口创汇大户,斯梅代雷沃钢铁厂因此获得重生。
埃及渔民感谢中国
中国人喜爱的美食小龙虾,原来很多都来自埃及尼罗河。每天一大早,当地渔民送来刚从尼罗河打捞上来的新鲜小龙虾,工人们进行筛检、清洗后直接送进煎炸锅,出锅后再进入冷却工作间,最后工人们把加工好的油炸小龙虾包装起来,发往中国。然而过去,原产自美国南部的小龙虾作为外来物种“入侵”尼罗河上游,它们生命力极强,攻击河里的鱼类,一度让当地渔民濒临失业。当时,就有生物学家建议埃及民众开始食用这些“成灾”的小龙虾,却不知道怎么处理小龙虾做出可口的美食。当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国企业来到埃及,做起小龙虾贸易后,彻底改变了当地渔民的生活。从前的“磨人精”如今成了渔民们的重要收入来源。当地还新增了很多工作岗位。2014年至2017年期间,中国80%的进口小龙虾都来自埃及。
境外经贸合作区开枝散叶
位于东欧平原的白俄罗斯是欧洲的地理中心,毗邻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由中亚进入欧洲的门户。在距离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市25公里,总规划面积112.5平方公里的中白工业园,是目前中国海外园区中层次最高、开发面积最大、政策条件最为优越的园区,也是中国与白俄罗斯之间最大的经济技术合作项目。而工业园的名称“巨石”(Great Stone)则由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项目伊始亲自命名,寓意不言自明。截至2019年3月,入园企业总数已达43家(2018年新引入企业19家),协议投资总额近11亿美元。其中,中方26家,白方8家,其余9家为德国、美国、奥地利、立陶宛、以色列等国企业,园区的国际化特色初步显现。其中23家企业动工建设,14家企业已投产运营。
目前,由埃塞俄比亚政府主导建设的8座在建工业园全部由中资企业承建。已建成的2座非政府主导工业园——东方工业园和华坚国际轻工业城皆由中国民营企业投资开发。
龍江工业园是越南第一个中国独资的工业园区,也是目前中国在越南建成的最大规模工业园区,距经济重地胡志明市60多公里。该园于2007年11月开始筹备建设,2008年开始招商,投资额为1.2亿美元。目前,入园企业42家,中国企业占70%(浙江企业占50%)、中国企业的产值占85%。
意大利的普拉托,是没有围墙的境外经贸合作区。该地区3万多移民中近2万为华人。华人的勤奋拼搏加上意大利人的时尚创意使这一小城成为欧洲最大的纺织与服装中心。从原来的面料企业居多到如今的服装生产加工,华人不仅拉长了产业链,还增强了经济黏性,对当地GDP贡献率达14%。
中欧班列“重”去“重”回
这几年波兰苹果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特别是中亚和东南亚国家的销量都大幅增长。“一带一路”为波兰果农带来的商机正在显现。果农莱谢克算了一笔账:“波兰苹果运到中国,如果走海运的话需要40天。但通过中欧班列只需要14天,这对水果来说是最优的运输方式。”
一组数据展示中欧班列的飞速发展:2011年至2016年分别开行17列、42列、80列、308列、815列、1702列,2017年中欧班列井喷式发展,全年开行3673列,超过前六年的总和。
在覆盖范围上,中欧班列已基本形成了国内65条中欧班列线,48个国内城市开行,到达欧洲14个国家、40余个城市。货源组织方面,中欧班列从最开始单一的IT产品,扩大到衣服鞋帽、汽车汽配、葡萄酒、咖啡豆、木材、家具、化工品、机械设备等数百个品类……
目前,中欧班列初步实现“重”去“重”回,返程班列比例稳步提升。已形成以汽配、机械设备、日用品、食品、木材为主的固定回程货源。 (本版稿件综合新华社讯、《光明日报》等)
塞尔维亚钢铁厂重生
斯梅代雷沃位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西南方约60公里处。在这座人口约10万的小城里常住着9名中国人,他们管理的一家钢铁厂关系着当地五分之一居民的生计。
从每年需要政府上亿美元的补贴到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对于斯梅代雷沃钢铁厂的重生,河钢塞尔维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宋嗣海深有感触。
成立于1913年的斯梅代雷沃钢铁厂曾经是塞尔维亚唯一一家国有钢铁厂,被誉为“塞尔维亚的骄傲”。但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管理不善等原因,钢铁厂一度陷入困境,濒临倒闭,塞尔维亚政府不得不每月补贴1000万美元,勉强维持其运营。
2016年上半年,中国河北钢铁集团以4600万欧元收购这家钢铁厂,5000多名当地职工全部留用,成立河钢塞尔维亚有限公司。被收购后,钢铁厂短时间内就扭转了连续7年亏损的局面。2018年,钢铁厂年产177万吨钢,创下建厂105年来的最高记录,当年实现收入10.5亿美元,一举成为塞尔维亚第一出口创汇大户,斯梅代雷沃钢铁厂因此获得重生。
埃及渔民感谢中国
中国人喜爱的美食小龙虾,原来很多都来自埃及尼罗河。每天一大早,当地渔民送来刚从尼罗河打捞上来的新鲜小龙虾,工人们进行筛检、清洗后直接送进煎炸锅,出锅后再进入冷却工作间,最后工人们把加工好的油炸小龙虾包装起来,发往中国。然而过去,原产自美国南部的小龙虾作为外来物种“入侵”尼罗河上游,它们生命力极强,攻击河里的鱼类,一度让当地渔民濒临失业。当时,就有生物学家建议埃及民众开始食用这些“成灾”的小龙虾,却不知道怎么处理小龙虾做出可口的美食。当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国企业来到埃及,做起小龙虾贸易后,彻底改变了当地渔民的生活。从前的“磨人精”如今成了渔民们的重要收入来源。当地还新增了很多工作岗位。2014年至2017年期间,中国80%的进口小龙虾都来自埃及。
境外经贸合作区开枝散叶
位于东欧平原的白俄罗斯是欧洲的地理中心,毗邻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由中亚进入欧洲的门户。在距离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市25公里,总规划面积112.5平方公里的中白工业园,是目前中国海外园区中层次最高、开发面积最大、政策条件最为优越的园区,也是中国与白俄罗斯之间最大的经济技术合作项目。而工业园的名称“巨石”(Great Stone)则由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项目伊始亲自命名,寓意不言自明。截至2019年3月,入园企业总数已达43家(2018年新引入企业19家),协议投资总额近11亿美元。其中,中方26家,白方8家,其余9家为德国、美国、奥地利、立陶宛、以色列等国企业,园区的国际化特色初步显现。其中23家企业动工建设,14家企业已投产运营。
目前,由埃塞俄比亚政府主导建设的8座在建工业园全部由中资企业承建。已建成的2座非政府主导工业园——东方工业园和华坚国际轻工业城皆由中国民营企业投资开发。
龍江工业园是越南第一个中国独资的工业园区,也是目前中国在越南建成的最大规模工业园区,距经济重地胡志明市60多公里。该园于2007年11月开始筹备建设,2008年开始招商,投资额为1.2亿美元。目前,入园企业42家,中国企业占70%(浙江企业占50%)、中国企业的产值占85%。
意大利的普拉托,是没有围墙的境外经贸合作区。该地区3万多移民中近2万为华人。华人的勤奋拼搏加上意大利人的时尚创意使这一小城成为欧洲最大的纺织与服装中心。从原来的面料企业居多到如今的服装生产加工,华人不仅拉长了产业链,还增强了经济黏性,对当地GDP贡献率达14%。
中欧班列“重”去“重”回
这几年波兰苹果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特别是中亚和东南亚国家的销量都大幅增长。“一带一路”为波兰果农带来的商机正在显现。果农莱谢克算了一笔账:“波兰苹果运到中国,如果走海运的话需要40天。但通过中欧班列只需要14天,这对水果来说是最优的运输方式。”
一组数据展示中欧班列的飞速发展:2011年至2016年分别开行17列、42列、80列、308列、815列、1702列,2017年中欧班列井喷式发展,全年开行3673列,超过前六年的总和。
在覆盖范围上,中欧班列已基本形成了国内65条中欧班列线,48个国内城市开行,到达欧洲14个国家、40余个城市。货源组织方面,中欧班列从最开始单一的IT产品,扩大到衣服鞋帽、汽车汽配、葡萄酒、咖啡豆、木材、家具、化工品、机械设备等数百个品类……
目前,中欧班列初步实现“重”去“重”回,返程班列比例稳步提升。已形成以汽配、机械设备、日用品、食品、木材为主的固定回程货源。 (本版稿件综合新华社讯、《光明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