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与秸秆还田对风沙土壤-微生物-胞外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来源 :草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yu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宁夏贺兰山东路风沙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等碳量秸秆、生物炭还田后土壤、微生物、胞外酶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为农田养分调控和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秸秆和生物炭还田量的增加土壤有机碳(C)、全磷(P)、速效氮(AN)、速效磷(AP)浓度显著增加,且生物炭还田优于等碳量秸秆处理.而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对土壤全氮(N)浓度影响不显著.土壤C/N、C/P、N/P、AN/AP变化范围在10.1~10.9、7.4~8.2、0.7、2.7~3.4.且N/P、AN/AP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显著增加,随生物炭还田量的增加显著降低.生物炭还田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含量显著高于等碳量秸秆还田.而秸秆还田后土壤微生物与胞外酶化学计量比均显著高于等碳量生物炭还田.相关性分析表明,秸秆还田后土壤AN与碱性磷酸酶(AKP)极显著负相关,与β-葡糖苷酶(B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β-乙酰葡糖胺糖苷酶(NAG)、MBC、(BG+CBH)/AKP、(NAG+LAP)/AKP、MBN/MBP极显著正相关.生物炭还田后土壤AP与BG、α-纤维素酶(CBH)、LAP、NAG、MBC、MBN、(BG+CBH)/AKP极显著正相关,与MNC/MBN极显著负相关.综上,生物炭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浓度和微生物量,而秸秆还田更有利于维持土壤养分平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海藻-甘草剂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高限剂量2倍的条件下,海藻-甘草反药组合在海藻玉壶汤抗丙硫氧嘧啶(PTU)致大鼠甲状腺肿大中的作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84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优甲乐)、海藻玉壶汤全方组(简称“全方组”)、海藻玉壶汤去海藻组(简称“去海藻组”)、海藻玉壶汤去甘草组(简称“去甘草组”)、海藻玉壶汤去海藻及甘草组(简称“去藻草组”),每组12只.造模期间,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灌胃给予PTU(10 mg·kg–1),每日1次,共
为明确北方蚁影响下蚁巢及其周围土壤种子库变化特征,以山地草甸中广泛分布的北方蚁为研究对象,探究距蚁巢不同距离、不同深度下土壤种子库的特征,以及土壤环境对种子库物种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蚁巢中心及周围土壤种子库中共出现28个物种,隶属12科28属,其中禾本科植物居多,蚁巢中心0~10 cm、10~20 cm深度下,土壤中平车前、北疆剪股颖、无芒雀麦、鸭茅、草地早熟禾萌发数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样点(P<0
以入侵植物北美车前(Plantago virginica)为研究对象,采用全株挖掘法获取不同种群密度(30、100和220株·m?2)下的完整植株,系统分析了根、叶和繁殖器官的生物量分配及异速生长关系的差异性和权衡特征.结果表明,3种密度梯度下北美车前各器官生物量及其分配比例均差异显著(P?<?0.05),各器官生物量、单叶生物量和单株总生物量,叶、根的分配比例及根冠比均随密度增大而降低,表现出明显的密度制约效应;繁殖分配比例及繁殖叶片比随密度增大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表明高种内
为挖掘迪庆藏族自治州冬春季饲草供给来源和探究适宜与青贮玉米(Zea mays)轮作的饲草种植模式,本研究在香格里拉小中甸地区开展了11个小黑麦(×?Triticosecale?Wittmack)和3个黑麦(Secale cereale)品种的秋播引种试验.主要通过株高、产量、抗逆性和营养品质来评价供试小黑麦的生产表现.结果表明:1)供试小黑麦和黑麦品种在产量和抗逆性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黑麦品种均存在倒伏现象,小黑麦均未发生倒伏.鲜草产量较高的有小黑麦中饲1048、C6、优能和冀饲
垂穗披碱草是高寒地区常见的优质牧草,主要以营养繁殖维持种群更新,然而植株密度和土壤水分互作是否影响其地下营养繁殖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土壤水分和植株密度互作下垂穗披碱草地下营养繁殖(克隆小株数、传播距离和地下芽数量)和生物量的变化特征,其中土壤水分包括3个梯度,分别为土壤饱和含水量的30%(W1)、土壤饱和含水量的50%(W2)和土壤饱和含水量的80%(W3);植株密度包括3个梯度,分别为4株·盆-1(R1)、8株·盆-1(R2)和12株·盆-1(R3).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增加,克隆小
本研究以\'海发\'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Haifa\')为供试材料,研究胺鲜酯(diethyl?aminoethyl?hexanoate,?DA-6)浸种预处理对铬(chromium,?Cr6+)胁迫下白三叶种子萌发耐性的影响.研究表明,5?mmol·L?1的Cr6+溶液显著抑制白三叶种子萌发(P?<?0.05).40~60?mmol·L?1的DA-6可显著提高白三叶在铬胁迫下的萌发指标(P?<?0.05),且在60 mmol·L?1浓度下效果最佳.C
为全面了解植物多倍体诱导相关研究现状和前沿发展趋势,更好地把握最新的研究动态,本研究分别对2000?–?2020年收录在中国知网(China?National?Knowledge?Internet,?CNKI)和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WOS)中有关多倍体诱导的文献,从发文趋势、被引频次、国家、期刊、机构、关键词、突现词等多角度检索后进行系统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就植物多倍体诱导这一研究领域而言,以中国、美国、日本贡献最为突出,其研究大多侧重于多倍体诱导与鉴定方法;从相关研究机构角度分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燕麦材料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评价不同材料的抗旱性,采用营养液砂培法,于两叶一心期对15份燕麦材料施加15%PEG胁迫,分别于胁迫0、7和14 d测定供试材料的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叶绿素含量、水分利用率和相对电导率.利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筛选燕麦抗旱性鉴定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15份材料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供试燕麦的抗氧化酶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丙二醛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
为筛选出耐寒性强的禾本科牧草品种,研究了青牧一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Q i n g m u?N o.1\')、同德老芒麦(E.sibiricus?\'Tongde\')、同德短芒披碱草(E.breviaristatus?\'Tongde\')、青海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Qinghai\')、青海扁茎早熟禾(P.pratensis?var.?anceps?Gaud?\'Qinghai\')和青海中华羊茅(Festuca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lycerol-3-phosphate?acyltransferase,?GPAT)是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AG)生物合成的限速酶,催化TAG生物合成的起始步骤,为多种脂质合成提供了底物,会直接参与到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过程.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作为豆科模式植物具有基因组小、生长周期短、遗传转化效率高等特点.为了解GPAT基因在苜蓿抗逆尤其是在耐盐中的作用,本研究选择蒺藜苜蓿基因组为研究对象,采用Blastp和Hmm结构域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