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政治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h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将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要冲破旧教材的束缚,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将新课程理念的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同样,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也要积极实践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课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通过参与和思考,学生才能真正在思想上有所启发。因此,为了消除传统教学的弊端,教师要充分吸收和借鉴新的以人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做好学生政治课学习道路上的陪伴者和引导者。接下来,从几个方面谈一下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个体倾向性的表现,也是一种较为稳固的心理趋向。学生一旦拥有了某种兴趣,就成为主体性在这一方向得以发挥的动力源泉,主体性的确立光靠教师观念的转变还不够,最终需要学生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上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准确把握学生的生理心理、文化知识结构、情感体验、能力特点等实际状况,要选择那些大多数学生共同需要和普遍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我们的政治课堂教学中来,学生就会主动、自觉深入地去探究和思考。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注重教师的语言技术
  在教学实践中,初中思想政治这种心理健康教育课不能靠“说教”“灌输”,而要有热烈、宽松的气氛,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机会,在关键时刻引导学生,使之获得情感和认识上的升华。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怎样给学生发挥想象留有余地,采取何种手段或方式来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宣泄情感,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教师在课堂上应讲究语言艺术。应避免使用“你听我说”“我告诉你”“老师给大家总结为”这类灌输式的口吻,而应多采用鼓励、商量的语气说话,体现其指导性和自主性。
  三、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我们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夠,总怕学生听不懂。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讲道理多,而学生说的不多,更不要说自学了。有些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身的自学能力已经被埋没。对此,我的体会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1.教会学生“看”书
  基于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 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时,首 先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在心中构建出基本框架。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有那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教会学生提问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的领向真理。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很多学生在考试时,面对题目和材料往往无从下手,这说明他们平时缺乏这方面的锻炼。
  3.教会学生答题
  政治学科的中考命题,题型多样,既有选择题,又有辨析题,分析题,各类试题,有的以文字形式出现,有的以漫画、图表的形式出现。纵观近几年政治学科的中考情况,学生在答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会提取有效信息,以至失分过多。
  四、开展创新教育,实现学生主体性价值
  创新能力是指不墨守成规,思想解放,富于创新精神,能不断提出新问题,善于解决新问题,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突破的能力。求新是人的潜在能力,是人的本质之一,特别是初一学生,极富个性,经常“标新立异”,我们就应抓住这一点,鼓励他们去创新。国家总书记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科技创新,总是步人后尘,经济就永远受制于人,更不能缩短差距。”
  我们要善于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开展创新教育:
  一是使学生明确学习动机和目标,动机和目标越明确,学生付出的努力就越大,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学生的主体性就会在学生奋斗和追求的过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是引导学生善于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新的核心和关键,学生的想象能力的高低直接制约着他的创新能力。
  三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是实现创新的重要途径,只有学生积极地、多方面地探索,创新才能逐渐成为主体品质的一部分,而主体性价值也只能随着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的结论与创新而实现。
  四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总结和反思的习惯。总结与反思是创新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也是创新走向新的创新的阶梯。我在教学实践中,在学完教材中所列举的知识点后,经常会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除了我们刚才所学的方式,还有没有其它途径可以实现我们的目标呢?”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思考,而且肯定他们的方案,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不仅对学生要进行创新教育,作为教师也要有创新精神,要敢于在教学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体现主体性教学的作用
  总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2019年全國高考语文试题精心选材,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经过连续几次的筛选限时训练之后,学生觉得全国卷一比卷二卷三整体难度稍微小一些,难度适中,守正创新,稳中求变。  以下对2019年高考试卷全国卷Ⅰ卷试题评析: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古诗文阅读考查需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试题不好做,现代文阅读考查也不见得简单,尤其是论述类文本。究其原因,文字量多,只是其一,满满一页基本
期刊
一、教学片断  (一)借助音乐,营造学习气氛贝多芬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能、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播放《小花猫想错了》(ppt播放5只老鼠的图片)  教师就歌词问:小老鼠去哪了?谁能帮帮小花猫找找小老鼠?  有部分学生:小老鼠去偷鸡蛋去了。  师:你们真棒!我们一起帮帮小花猫找找小老鼠,看看一共有多少只老鼠?别让它逃跑了。(让个别同学回答)  生1:5只.  师:棒!你真棒!每个小老鼠都偷到鸡蛋了
期刊
小学语文课堂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利用信息化教学这种学生都喜欢的形式,让语文课堂重新“活”起来,让学生都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形式,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也更加注重学生自我探究能力的培养,旨在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一、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生爱玩是天性,他们对学习没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也没有足够的重视,总
期刊
反思是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在我国,反思的观点缘来已久。教学反思是反思在教学中的细分,指教师为了有效地实现教育教学,自觉地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反馈进行全面、深入、冷静地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遇到教学中遇到问题,最终得出解决方案的过程。通过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教师才能不断发现、解决教育实践中遇见的一系列问题,从而掌握更好的教学方法,更好地进行教学。  一、教学
期刊
摘要:作文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的一项学习,也是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起步阶段,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明白作文是什么,才可以使小学生认识到学习作文的重要性。本文首先将分析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可以在以后教学中积累经验作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三年级 作文教学 问题分析 具体措施  随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就是现代教师的主要
期刊
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平时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它既能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技能以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较低年级更加枯燥,更加抽象,绝大部分的中高年级学生对学习数学毫无兴趣,更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的反感。因此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更要进行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
期刊
阅读是人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改善我们的思维品质,提升我们的创造能力;阅读可以开启我们的心灵之窗,塑造我们的灵魂,引导我们积极向上,涵养我们的精神;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使我们更富于人性,更懂得求真、为善和审美;阅读可以改变人的心境,增加人的生活情趣,使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
期刊
记忆是学习之母,只有不断的重复才能将短时记忆转换为永久记忆。生物学习主要靠记忆知识,同时理解加练习巩固,成绩会提高。但不能死记硬背,采用归纳法记忆会事半功倍。为了更好的理解归纳综合记忆,采用“三遍读书法”从总体层次把握教材和参考资料,达到活学活用。  归纳法包括基本知识的归纳、习题归纳和特殊知识点归纳。首先,基本知识的归纳就是把书本上的所有知识点有条理的罗列出来,解释各个术语的含义,列出它包含的种
期刊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体现在语文课堂上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语用”的能力。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的《慈母情深》一课时,是如何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的。  
期刊
一、信息技术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影响  1.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以往信息并不发达,初中教学的课件制作没有太多的变化,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是教学越来越向更开放的形式发展。教材也由单一变得日益丰富和多样化。学生可以根据基础教学的需要,借助课本学习知识。也可以通过开放性的网络,借助各种虚拟手段,共享适应初中生学习的英语知识。教师可以对网络中获取的内容进行信息整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