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执政党与政府间的党政关系探析

来源 :上海党史与党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英国、美国和日本三国执政党与政府间的关系为例,试图从对议会、政府组成、党员代表、政策创制以及对待在野党的态度和措施等五个方面来阐释执政党实现对政府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过程,论证了若干发达国家执政党对政府施加影响甚至直接控制的不同方式,并从中提炼出几点共性特点。
  [关键词]发达国家执政党;政府;党政关系
  [中图分类号]D7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摇1009-928X(2011)07-0060-03
  
  党政关系是政党政治的核心问题,也是现代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基本关系之一。政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政府支配政党的“政府政党”和政党支配政府的“政党政府”两个不同的概念。[1]在西方政治学语境中,政党政府关系形式较为凸显,即执政党深度嵌入于政府之中,并对政府的组成和运作产生极大的影响作用,通过对政府的间接控制或影响从而实现政党自身的利益诉求。本文以狭义的政府(即掌握行政权力的行政机关)为对象,在政党政府框架下以英、美、日三国为例,对发达国家执政党影响政府的基本方式展开深入探讨。
  
  一、若干发达国家执政党影响政府的基本方式
  
  对政府运用公共权力的过程施加影响,利用政治权力实现自身政治诉求,几乎是所有政党都倾力追求的首要目标。政党尤其是执政党对政府的掌控,是实现其政党利益的直接有效途径。尽管发达国家执政党对政府的影响方式各有不同,但具体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议会——执政党控制政府的角逐场
  近代西方议会(国会)不仅拥有绝对的立法权,而且具有民主代议、利益整合及控制和监督政府等诸多重要功能。尤其是在议会制政体的国家中,执政党通过议会的绝对掌控,实现对内阁的领导或指导。从这个意义上说执政党执政后,议会就成了执政党的立法和决策工具。所以,政党都把议会看作是登上最高权力之巅的基石,这里成为各个政党争权夺利的角逐场。
  执政党对议会活动的掌控和影响,主要是通过在议会中组建议会党团来实现的。议会党团的主要作用是协调统一本党议员的立场和态度,以便采取一致行动左右议会的活动和决策,从而维护本党的利益。因此,几乎议会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体现出议会党团的作用:议案提交议会审议前,党团要事先审议审查,并尽可能地使本党议员达成共识;为了通过或阻止某提案,党团要与其他政党派别进行抗争,最终达成一定共识;必要时把本党的议员安排到专门委员会中,以便对具体议案施加本党的影响等等。[1]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是执政党通过议会中本党的党团进行的。在英国,当前的执政党——保守党的组织由领袖、议会党团、全国联盟和中央事务所组成。其中,议会党团由下院全体保守党员组成。保守党的纲领、路线和决策的执行都需要议会党团的极力支持和配合。此外党团及其领袖拥有相当大的特权及自主权,甚至可以凌驾于全党之上。同样是议会制政体的日本,宪法规定一切法案都由国会审议。参议院可以对众议院已经通过的法律做出不同决议,但众议院再次以出席议员2/3以上的多数通过即成法律。因此,只要议员协调一致就可以将本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法律。在实行总统制的美国,由于总统和议员分别由选民选举产生,并不直接对本党负责。因此在投票时,议员往往不一定服从本党党团及其领袖的安排。但即使如此,对议会活动和决策的间接控制,依然是执政党寻求影响政府决策的根本途径。此外,执政党在国会中席位的多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党的执政地位。
  (二)政府组阁——作为幕后操手的执政党
  执政党实现对政府的掌控,并不是以党组织的形式直接掌握行政大权,而是由执政党选派的政党领袖进入政府高层,并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组阁政府。具体的掌控方式,往往因政治体制的不同而不同。
  在实行议会内阁制的国家,通常是一个政党在议会大选中获胜,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成为执政党,那么它就赢得了组阁权并实施组阁。执政党领袖理所当然成为内阁首相(总裁),被赋予组成内阁的全权。而执政党对政府的掌控,则更多地集中体现在内阁首相(总裁)对内阁的控制。例如英国长期实行两党制,哪一个政党成为执政党是由下议院议员大选确定的,即在大选中获得多数选票,在下议院中拥有稳定多数(过半)议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即可拥有组阁权。同时本党领袖成为政府首相,掌握最高行政大权。日本政府的组成,也由国会的选举结果确定,即谁在国会大选中成为多数党,谁就有权组织内阁,执掌最高行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政党。在实行总统制政体的国家,政党必须通过其领袖参与相互竞选并赢得总统选举,才能夺取行政大权从而组阁政府。此外,由于总统所在的党即是执政党,即使他所在的党在国会中议席较少,也不影响它的执政地位。例如在美国,执政党地位的取得决定于总统宝座落在哪个政党手中。总统拥有非常大的权力,而且法律赋予其组阁政府的权力。作为执政党领袖,总统必然同时代表本党的政治利益。因此,执政党通过总统间接地实现影响政府的组成。
  (三)党员精英——执政党控制政府的隐形方式
  执政党把本党精英推荐进政府,党的政策和主张就此通过这些代表得以贯彻和实施。执政党对政府的掌控,大都采取间接介入或以各种渠道施加影响的方式实现的。
  一方面,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执政党领袖都以政府首相(总理)、总裁或总统的身份出面执掌行政大权,而不采取或很少采取以执政党组织的名义直接执掌政府权力。例如在英国,内阁首相由执政党领袖担任,他以双重身份挑选内阁成员和各部大臣。内阁成员的调整、更换或内阁改组,都是党的领袖即政府首相一人说了算。从某种意义上说,执政党通过政府人事任免达到了间接掌控政府的作用。同样在美国,这种间接介入的影响方式依然常见。其一,总统本身就是执政党的领袖,某种程度上其决策就代表了执政党的决策;其二,总统主要从执政党中物色、任命政府各部长官(其中12个部长为内阁官员,是政府机构的核心,其成员名单由总统任免而无需国会同意)。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执政党在背后的指导和影响作用。
  另一方面,由进入政府的党员精英来体现执政党对政府的掌控。在政府机关里的执政党精英,往往担负着贯彻和执行党的政策和主张的任务。党员精英进入政府后,经常利用执政地位和职位等优势,把党的主张和决策转变为国家的政策或措施。例如在日本政治体制下,执政党通过政府部门公务员中的“党友”(与执政党持相同政见的非正式党员)和各省厅首长中的执政党党员骨干,直接或间接地干预、影响政府议案的提出和修改过程,间接地对政府施加影响。
  (四)政策创制——执政党影响政府的软约束
  政党尤其是执政党,是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者。从理论上讲,执政党可以集中反映和归纳其所代表的群体的利益诉求,并使之列入政策议程。当一些符合本党利益的法案或议案得以审议通过时,将上升为国家意志。对于政府而言,这些法案自然具有合法的约束力。
  在发达国家的政党执政实践中,一个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大都属于社会的精英阶层,其中总统、首相(总理)、内阁成员、议会议员等等都有着非常大的作用。而执政党,正是通过总统、首相等影响政府决策,进而间接地对政府施加掌控影响。例如在政府决策中,执政党领袖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英国法律规定,执政党领袖作为政府首脑,拥有较大的决策权力。执政党的决策就是靠首相的活动来体现的。在美国,这种掌控方式更为明显。虽然美国的政党往往在政治纲领鲜明性上不如其他民主国家的政党强,但它们确实在制定公共政策上起到主要和经常是决定性的作用。尽管总统的决策权力不受政党的影响,但他依然代表着本党的利益诉求,并尽量将其政治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而在日本,执政党通过政策制定实行对政府掌控的途径更为直接。执政党自始至终直接进入政府议案的起草、修订和确定程序,即从议案的提出、审议、修改、报送、决定到通过和实施的各个环节,都有执政党的干预和作用。[2]由此可以得出,发达国家执政党力图通过政党领袖的决策权力或直接介入等方式,使符合本党利益的政治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从而以政策作为一种“软约束”链绳,实现对政府的掌控和影响。
  (五)在野党——双刃剑的全面利用
  在发达国家,在野党不仅是客观的,而且受到法律的保护。在两党制或多党制的发达国家中,在野党的作用不可忽视。执政党可以利用在野党的客观存在,体现执政党对政府的掌控作用。一方面,对于在野党的施压或攻击,执政党可以利用已有的政治权力对其进行反击;同时将在野党提出的有价值的主张及时抢夺在自己本党旗帜之下,在进入政府后转变为自己的政策,以便争取更大的支持和信任。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凸显了执政党对整个政府形势的掌控能力。而另一方面,则更多地体现在执政党接受在野党对自己的监督。在英国,长期以来形成了这样的惯例,即在下议院中的次多数党是法定的反对党,在野党被称作“英王陛下忠诚的反对党”。它通过议会对执政党起到了相当大的牵制作用,他们联合起来组成“影子内阁”,必要时集体对执政党发起攻击,直至有机会成为执政党。在美国,在野党则主要利用在国会的立法权、议案审议权以及国会的听证程序等,对联邦政府实施牵制,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通过对总统的弹劾程序来制约执政党政府。同样日本的自民党为与菅直人政府在政策面上旗帜鲜明的进行抗衡,以政党干部人事调整为契机,建立了政务调查会的各小组会议负责人兼任“阁僚”的影子内阁新体制。而正是由于在野党这一职能权力的发挥,使得执政党时刻保持警惕,应付着来自各方的挑战,不断利用手中权力加大对政府的控制以削弱对方的实力。
  总结而言,不论是内阁议会制国家还是总统制国家,都实行职能分开的党政关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党对政府主要是间接领导,表现为执政党通过党的组织和立法程序控制政府人事和重大决策。执政党并不直接介入政府的具体行政运作。执政党中央各机构都不直接向政府各部门发出指令或决定,政府首脑以行政官员的身份独立行政,不听命于任何来自政府之外的直接指挥。
  
  二、发达国家执政党影响政府方式的特点
  
  通过上述对英、美、日三个发达国家执政党对政府的影响方式,可以发现一些普遍性特点:
  (一)执政党从两个层面实现对政府的影响
  从横向角度看,发达国家执政党针对的客体,仅仅是国家政权的一部分即国家的行政权力。因此,发达国家的执政党是执掌国家行政权力的政党。[3]从纵向角度看,发达国家执政党的执政范围集中于国家最高行政权,并不一定执掌地方的行政权。
  (二)执政党既全面掌控行政大权又与其界限分明
  同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英、美、日执政党的执政方式各有不同。英国获胜的政党建立多数党议会党团,通过控制议会而影响政府,实现执政的全面性;美国政党与政府的关系总是松散而游离的,一旦新的总统上台后,他将更多地突显其政府官员身份,政党色彩逐渐淡化。日本执政党的总裁实行最高职务的党政兼职,但执政党不具体介入、干预政府行政运作及内部事务处理,保证政府运作的独立性。
  (三)党员精英的自主性较大
  一般来讲,发达国家的政党在竞选执政地位时,党内领袖或精英主要突出其党员身份,一旦竞选成功上台后,就会更多地突显其政府官员的身份。执政党不直接介入政府日常事务,而是把自己的精英安排到政府各职位后,会给他们充分的自由,保证其自主行事的权利。
  (四)执政党与政府之间保持良好的协调机制
  无论是总统制国家还是议会内阁制国家,政府中的大多数职务都由执政党党员担任,这就使党的政策和主张可以通过这些党员个人得以实现。但执政党不以组织的名义对政府发号施令,即“党”隐于“政”后,从而保证了政府维持其全体公民代表的形象和功能。[4]
  综上所述,发达国家执政党通过掌控影响政府、政府首相、总统或议会的途径,使自身的政治主张转变成国家法律,上升为国家的意志,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所代表的群体利益,实现政党的利益诉求。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代表——中国共产党,由于国情的不同,不可能照抄照搬发达国家执政党影响政府的方式方法。我们党要学习其中有益经验做法,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方式方法。中国共产党与政府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与政府的目的是一致的,即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当前,随着社会矛盾的新变化、人民群众需求的新动向,中国共产党要适时地变更自己的政治主张,并将其通过合法程序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法规,使其具有合法性及权威性,在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过程中,切实维护好、发展好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王长江,姜跃.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74.
  [2]梁琴,钟德涛.中外政党制度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99.
  [3]刘娟,权伟太.从党政关系看西方国家的政党政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6).
  [4]周敬青.中外执政党制度建设论纲[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197.198.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研究生;指导老师:周敬青
  责任编辑:周奕韵
其他文献
记者:今年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胡乔木诞辰100周年,也是1982年宪法实施30周年。胡乔木曾经为中央起草了许多重要文件,被誉为“党内第一支笔”。1980年9月10日,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接受中共中央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宪法和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的决议。请您向本刊读者谈谈胡乔木作为宪法修改委员会秘书长,对这次宪法的修改作出了哪些贡献?  程中原:好的。这次宪法修改工作经过
期刊
[摘要]本文从分析居民区党组织“一部三站”组织结构的运行机制及适应性特征入手,探索构建区域性大党建组织结构的科学性,提出只有巩固网络化组织结构,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才能推进区域性党建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居民区党组织;“一部三站”组织结构;科学性探析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28X(2011)10-0049-03    为适应城市社会建设发展的要求,上
期刊
一、中国共产党创造辉煌成就的两大原因    记者:甄教授,您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的历程中,党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重大转换。纵观这历程不难发现,我们党可谓是历经艰难曲折而经久不衰,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执政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震撼世界的辉煌,其深刻的原因何在?  甄小英: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时,曾强调了两大根本原因:一是中国共产党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
期刊
[摘要]大学生新党员发展认定标准,从认定标准与评价主体的关系看,可以划分为主观标准与客观标准;从认定标准的表现形式看,可以划分为过程性标准与结果性标准。认定标准是主观标准与客观标准的统一、过程性标准与结果性标准的统一。以此为基础,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员标准的要求和教育评价学关于学生评价的相关原理,构建大学生新党员发展认定标准与评价模本。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认定标准;评价体系  [中图
期刊
记者:去年,全国人大关于“六五”普法的决定提出了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任务,是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并进一步强调:“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动人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那么,怎样正确理解和界定“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这个概念的内涵呢?  李林: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中华传
期刊
记者:近些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党内民主建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在不断深化。但我们也注意到,在发展党内民主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您认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王长江:近些年来,党内民主建设虽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了深化,但是,要把我们党提出的“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真正落到实处,还必须从制度上加以保证。也就是说,党内民主必
期刊
[摘要]中国共产党创建是在共产国际指导下进行的。党对苏俄革命模式的学习和实践事实上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源头。本文着重论述苏俄革命模式在党创建时期革命实践中的变化轨迹及其从中得到的历史启示。  [关键词]中共创建时期;苏俄革命模式中国化;历史启示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28X(2011)07-0025-03    伟大的革命需要伟大的理论作指导。在中国共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反腐倡廉制度执行中存在的六个主要问题,剖析了制度执行不力的四个方面原因,探讨了提升制度执行力的五点对策措施:强化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强化领导干部亲自带头执行维护制度机制,强化依法行政和责任意识,强化制度执行文化建设,深化八个方面的改革,破除制度执行的瓶颈,提升制度执行的合力。  [关键词]制度执行力;反腐倡廉;制度执行文化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党组织要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发挥引导监督、团结凝聚、组织协调、维护权益等作用,就必须建立健全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沟通协调机制。本文以松江区各级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探索建立双向沟通协调机制的实践出发,分析在双向沟通协调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提出要在制度框架、实现路径、方法技巧和外部保障等四个方面进一步探索完善。  [关键词]非公企业党组织;双向沟通协调机制;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中共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共创建时期的《新青年》,经历过一个思想转变的历程,这一历程在其书报广告中有着充分的体现。通过统计、分析这一时期内的《新青年》书报广告,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新青年》书报广告的演变表明了其作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阵地对广告的选择标准;真实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艰难历程;展现了当时国人的思想演变路径,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