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完满的渴望与追求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egongju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汉语古代诗歌讲究意境美,意象则是传达意境的主要载体。汉语诗歌的英译,最困难的也就是意象的准确传达。文章通过赵彦春英译《采薇》节选来分析他传达诗歌意境美的独特。  关键词:采薇;意境美;意象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1  一、引言  《采薇》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一篇。此诗是三千年前的一位久
摘 要:莎士比亚是伟大的剧作家,他的作品虽出现在君主专制、宗教统治时期,然而却也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政治、精神上的自由。然而这些自由并不是天马行空毫无局限的;它受到了政治、宗教等方面的限制。斯蒂芬·格林布拉特在《莎士比亚的自由》中试图从美、仇恨、权力和自由四个方面,向我们阐释莎士比亚作品中局限与自由的关系,揭示这局限与自由背后的社会文化逻辑。  关键词:斯蒂芬·格林布拉特;莎士比亚;局限与自由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03  《理想国》的阅读过程于我,是一场“驯兽”。  5月31日,在参加完《理想国》第一场读书时,我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写下了这样的句子:“真的很讨厌苏格拉底……他完全是答非所问!克法洛斯离场一定是因为讨厌他。” 6月5日的笔记中写到:“我认为柏拉图搞混了两个概念,文学与教育。”6月13日:“国
摘 要:随着中国文化不断发张壮大,影视文化逐渐走出国门。风靡一时的《甄嬛传》传入美国后,虽然引起了美国人的强烈兴趣但却遭遇大部分美国人的冷眼相待。本文将分析《甄嬛传》在美国遇冷的原因,提出解决策略,从而提高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发展壮大中国影视文化。  关键词:中美两版《甄嬛传》;跨文化交际;提升策略  作者简介:王旭(1992-),女,汉族,河北唐山人,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摘 要:本论文主要调研大学生对传统节日中的“元宵节”的认知状况,调研对象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大一学生。调研结果显示,很多大学生对“元宵节”的来历和内涵并不了解,参与“元宵节”的活动也不积极,对于“元宵节”的认知和认同感下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可以通过以下举措促进大学生对“元宵节”的认知和认同:如自觉创新并为“元宵节”注入新质、深入挖掘与升华“元宵节”的文化内涵、精心组织好庆祝“元宵节”的各种群
摘 要:《春夏秋冬又一春》脱离了金基德电影一向的色情与暴力,如同一幅天然水墨,勾勒出世外桃源的雅逸,充斥了人性的变调,在简净、空灵与禅意的追溯中,通过对于小僧和老僧的互动描摹,表达出作者对于人类灵魂和因果报应的形而上的思索。  关键词:金基德;春夏秋冬;又一春;人类灵魂;因果报应;思索  作者简介:孙启菲,江苏南京人,美国纽约布法罗大学比较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电影研究等。  [中图
少女情怀总是诗  ——我知爱你不用假借莎翁的文思  痴心未说,只是爱一个人,  看她、近她,总也不想离开;  她的青丝,说着风儿也未曾遗失,  千丝万缕,连香气都依偎她,  与我如同,一样难舍难分的样子;  见她又想,说是爱一个人,  不言,又语,仿佛是何心情再说已迟;  你说沉默,你预备几时?  等得花儿都谢了,到底谁溶解谁的矜持?  我知你少女的情怀总是诗,  如何对爱的砌词恰是斯文羞涩得粉饰
摘 要:蒋勋受庄子美学的影响提出“其实美的本质或许是——孤独” 并将死亡看作“生命本质的孤独”是“无法克服的宿命”,由此创造了“孤独美学”。 虽然,蒋勋孤独美学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庄子的影响,但是二者在很多方面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将在下文对于庄子美学的“独”与蒋勋孤独美学所言“孤独”进行几点辨析。  关键词:庄子;孤独哲学;蒋勋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零度,在文本形式中,可以看做是个人风格与语言结构的反抗与压制的矛盾张力;在人生处境中,则可以被视为个人自由与理性秩序的乌托邦式的暂时和解。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从符号主题、囚犯主题、火车主题三个方面来浅析小说文本《无命运的人生》的零度写作。  关键词:零度;无命运;自由;理性  作者简介:习彩云(1988-),女,汉族,湖北襄阳市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中
摘 要:奥斯卡王尔德堪称英国文学史,甚或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受争议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精彩无比却又充满波折,有人称《道连格雷的画像》是一部不道德的作品,而本文将用“社会伦理”从道德的“位移变化”角度来剖析道连的一生,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此作品及其作家。  关键词:道德;变化;道连;位移;美学  作者简介:李在娟(1991-),女,汉,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