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几点做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so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21世纪是经济、科技、人才、智力竞争的时代,现在的中学生是21世纪的主力军.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应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培养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而且要有创新意识和突破,下面我就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前提,它作为内部动力,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和探究的欲望,而探究又会导致创新意识的萌发.要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有趣味性的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好奇心,使课堂充满情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例如:讲解必修一“函数的概念”时,编了一句打油诗句:“一天三顿九大碗,一觉睡到日西下.”用来形容假期里某些学生“悠闲生活”.同学们哄堂大笑,都赞叹某些学生“能吃能睡”.在笑声中,学生明确了吃饭碗数与所吃顿数的关系:(1)变化关系:顿数变,碗数也变;(2)对应关系:当顿数确定了,碗数也随之相应确定.这说明顿数是自变,碗数是跟着变(因变).轻松介绍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巧妙引出了“函数的概念”.
  又如:讲解必修五“解三角形”之前,问:谁能测量出教室外大樟树的高度?问题一提出学生便争相回答:爬树!能爬吗?爬不上树梢且太危险了.不行就砍树!能砍吗?太费劲且不环保,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这时因势利导,大家要知道它的测量方法,就要认真学好“解三角形”这一章,方法就在里面,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这样通过深入挖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油然而生,学习效果显著.让学生时时处在“新情境遇到新问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感受成功喜悦”的良性循环之中,时时让学生深深体验数学的美、数学的趣,因此学生的学习热情必定会越来越高涨.
  二、重视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过程学习
  “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是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万丈高楼平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立足于课本、立足于基础的原则,重视基础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分析讲解,力争让每位学生听懂,这就是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创造条件.
  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的学习,我一贯反对学生死记硬背,在教学中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总是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并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有准确性、实质性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定理的产生、发现的过程.掌握其本质属性,弄清术语的涵义、用法,灵活地运用到数学问题解决中.
  例如:讲必修一“指数函数”定义时,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y=a■(a是常数,a>0且a≠1),然后从各种函数中区分出指数函数.如①y=(-4)■②y=-3■③y=2×5■④y=x■⑤y=x■⑥y=2■.领会定义后,逐渐把定义引申到数学问题中.如已知y=(m■-3m 3)m■中,y是x的指数函数,求m的值.学生从定义的理解自然得出①m■-3m 3=1,②m>0且m≠1,从而可得m=2.
  对于数学中的公式,不但要求学生记住和运用公式运算,而且要求学生掌握公式的来龙去脉,将公式灵活应用.
  又如教必修四“弧长和扇形面积”时,首先叫学生回忆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即C=2πr,S=πr■;然后通过画图展示让学生明白弧、扇形分别是圆周、圆面的一部分,所占比例都为(其中n为弧、扇形所对圆心角度数).因此弧长和扇形面积便能轻而易举地记住:L=n/360×2πr,S=n/360×πr■.学生通过过程性学习,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真正懂得公式的意义,掌握公式的应用.
  这样学生通过过程性学习学好了基础知识,在头脑中会逐渐形成一个具有内部规律性的整体结构,就可以为新知识的学习铺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创造条件.
  三、注重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多样化练习
  课本上的例题和课后的习题都是经过专家编者精心挑选的典型题目,中考试卷中的许多基础性试题都源于课本,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立足于课本习题、精练、练实,在精练中理清思路、寻觅方法,引导学生一题多解、触类旁通.因此加强数学问题的多样化练习,对训练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桥梁、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我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1.一题多解.对于某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探求它的各种解法,让学生所学知识得到了加深和巩固,逐渐养成勤思考、肯质疑、爱动脑、能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如:讲解必修五第三章习题:抛物线y=ax■ bx c与x轴交于点(0,0)和(8,0),最低点的纵坐标为–3,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针对此题,我采用①“一般式”
  c=064a 8b c=0■=-3解得a=■b=–■c=0
  解决之后,鼓励学生根据所给的点的坐标找出对称轴和顶点的横坐标,互相讨论尝试用“顶点式”和“两根式”解决,在我的启发和引导下得出了解答过程.
  ②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对称轴为直线x=4,即其顶点坐标为(4,-3),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4)■-3;将(0,0)代入得a=■.
  ③根据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设抛物线的表达式y=a(x-0)(x-8),将顶点坐标为(4,-3)代入得a=■.
  从而比较判断出第二种方法最简单.
  2.解题后的联想.在解答一道题后进行联想:结论是否可加强?是否可推广?改变某些条件,结论又将如何?
  如:讲解选修教材圆锥曲线中抛物线的概念,因为新教材删除了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所以引出抛物线的概念就变得相当困难.由于学生已具备椭圆、双曲线、初中层面抛物线的知识,因此我由易到难设计了3个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对比联想发现抛物线的定义.
  问题1:若点P(x,y)满足■ ■=6,则点P的轨迹是?摇?摇?摇?摇.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得出上面式子表示两点距离之和等于6,根据椭圆的定义可知点P的轨迹是椭圆.
  问题2:若点P(x,y)满足■-■=6,則点P的轨迹是?摇?摇?摇?摇.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得出上面式子表示两点距离之差等于6,根据双曲线的定义求解.
  问题3:若点P(x,y)满足■-|y 2|=0,则点P的轨迹是?摇 ?摇?摇?摇.
  从条件的含义看,似乎不是椭圆,也不像双曲线.学生此时有点迷惑,提示移项、平方、化简,一致得到轨迹是抛物线,因为它的方程是y=■,初中已经学过.
  顺势引导,若把条件中的“2”改为其他数字(非零),结果如何?学生很快得到轨迹仍然是抛物线,只是方程中的数字不同而已.那么条件所表示的几何意义呢?原方程即■=|y 2|,左端表示点P(x,y)到点(0,2)的距离,右端点表示点P(x,y)到直线y=-2的距离,等式表示两个距离相等.
  由此类比推广,抽象得出抛物线的概念:到定点的距离和到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抛物线.
  通过联想解题、总结经验、探求规律,长期坚持,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会大大增强.
  创新性是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要素,面向21世纪的高科技、高竞争挑战的中学生,应该必须具备创新精神.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重视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努力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营造民主、宽松氛围,以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为目标,从正处着眼,从近处着手,把创新意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并持之以恒,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初步创新能力,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
其他文献
丁遵标老师在《数学通报》2 0 0 0年第 6期 ,用三角法给出了欧拉不等式的一种巧妙证法 ,读后深受启发 ,现笔者应用点线距离的性质给出一种更为简捷的证法 .欧拉不等式 若三
在大学里,设施管理人员和其他后勤人员需要轻松地访问地理数据、维护和安全措施数据,以及学生、员工和访客的路线规划数据等,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一个收录道路、建筑物内外部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地方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小微企业逐渐增多,对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小微企业处于起步阶段,经营状况不稳定,经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本文主要从传统机械设计技术与现代机械设计技术的特点以及现代机械设计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本文利用平衡点的平移和拓展的三波测试方法,着重讨论了(2+1)维Kadomtsev-Petviashvili方程所描述的动力系统的时空分岔问题,得到了一些新的、重要的结果.
用国产微孔玻璃珠从CD-1工程细胞株培养上清中纯化u-PA,摸索了微孔玻璃珠结合u-PA的条件和洗脱方法,比较了硫酸铵线性梯度洗脱或25%乙二醇洗脱u-PA活性的结果,最后确定洗脱的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 ,我们常常见到管道需要作直角形转弯 .管子弯头 ,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问题 1 如何由一根管子做成一个直角形状的接口 ?教师首先让每个学生小组 (
目的:了解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免疫球蛋白G(IgG)刺激对小胶质细胞表达Toll样受体4(TLR4)和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IgG(2mg/L、20mg/L、200mg/L)及脂多糖(LPS)(10